2004: 有多少海外华人客死他乡
(2005-02-23 02:36:00)
下一个
对于海外华人来说,2004年并不太平。21名中国劳工惨死英国莫克姆湾、2名中国石油工人无端被苏丹暴徒杀害、11名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遇难……
这些血的代价引起了全球华人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从这些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拾贝者的可怕处境今年初,在英国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拾贝时有21名中国人遇难。大部分死者年龄都在20岁到30岁之间育有子女的人,其中还有一对夫妇。
骇人听闻!这是英国各界对此次事件的最常用描述词。英国《卫报》的一位记者评论道:他们简直就是21世纪的奴隶,发生这种可怕的事,实在是英国的耻辱!”在阴冷、灰暗、布满流沙的莫克姆海滩上,遇难者的遗物依然散落在四周:破损的雨衣、湿透的防水长靴、中国食品罐头,当然,最显眼的还是堆成一米多高、盛满鸟蛤的口袋,它们曾装载了多少死难中国劳工的“发财梦”,促使他们能够忍受被别人看来“骇人听闻”的一切。
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莫克姆海滩盛产鸟蛤——作为一种海鲜行销欧洲大陆。随着英国其他相似海滩的相继关闭,大量的拾贝者蜂拥而至,在旺季(年底到次年的夏季),一人一天所拾数量的价值就能高达上千英镑,去年海滩大旱又使得鸟蛤数量下降,市场价格进一步飙升。巨额的利润让人垂涎欲滴,不少雇工头瞄准了这个市场,急于找到工作的非法劳工便成了他们选择的目标。
30多位中国拾贝者每天由包工头用卡车在利物浦与莫克姆海滩来回接送,9小时的“埋头苦干”加上不时的轮班倒,每人每天换来的报酬仅为8英镑,而英国法律规定的每小时成人最低工资就为4.5镑(约63元人民币),每人3至4袋的“工作成果”随即上缴给包工头,按市场价转手倒卖之后,流入包工头腰包的数目就可接近1万英镑。
对一些来自中国贫困地区的人来说,每天8英镑的收入已经具有足够的诱惑力,他们甚至可以置死亡于不顾。“他们疯了,从去年冬天开始就没日没夜地干,有时竟敢在风大浪急的晚上工作,这里涨落潮时间不定,晚上拾贝无异于自杀”,一位当地的老渔民不解地说。可是,这种“不解”在拾贝者眼中则变成了“辛酸的可笑”。一位曾从事此业的徐小姐无奈地解释,为了赚钱贴补家用,为了不让警察发现被遣送回国,他们只能在晚上工作。
西班牙:鞋子引起的麻烦西班牙东南部小城埃尔切2004年9月16日晚发生针对做鞋业生意的中国侨民的暴力抗议示威事件,约500人参与这一事件。当晚,当地一些据说是西班牙皮鞋厂失业工人及其家属的人聚集在中国鞋城附近,打着抗议中国人廉价销售鞋子的横幅标语,呼喊排斥华人的口号。此时,中国鞋店已经下班关门。几名暴徒将马路边的垃圾桶燃着,并把燃烧着的垃圾桶从打破的玻璃窗中仍进两个中国侨民开设的鞋子仓库式销售店,大火顿时熊熊燃起,大量鞋被烧毁。
3个多月过去了,这一震惊中国与西班牙商界的事件已经平息,也没有再发生类似抗议事件。不过,这一事件后续处理以及引起的思考并没有结束。烧鞋事件后,西班牙鞋业界和华人鞋商都进行了冷静的反思。西班牙“烧鞋风波”虽然是一个偶然暴力事件,但却反映出两大问题,即西班牙制鞋业缺乏竞争力和华人鞋商做生意应该更加规范以免给人以竞争不公平口实。目前,双方都进入了理性的司法轨道,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西班牙鞋商要求生意场上公平竞争这一根本问题。
一些侨领认为,埃尔切的华商今后做生意一定要守法,一定要照章纳税,并要适当顾及当地人文环境,处理好与当地人的关系,并尽量在自己鞋店中雇佣西班牙人,以减少当地的失业压力。如果华商不吸取这些教训,类似埃尔切的烧鞋事件还会发生。
南非:社会犯罪威胁华人2004年,南非社会治安恶化,绑架、抢劫、枪击、敲诈勒索等恶性案件层出不穷,针对华侨华人以及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发生60多起针对中国人的抢劫、绑架和枪击案,造成22名中国公民被害身亡。
除中国人,在南非经商做生意的还有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以及大批印巴人。虽然也有日本人、英国人遭强奸和抢劫,但在南非很少听说其他国家的外国人遭枪杀,中国人为何在南非屡屡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对象?这既有中国人内在的原因,也有南非社会的问题。
南非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枪支泛滥、失业率居高不下和贫富悬殊。南非全国枪支数量高达300万到450万,各种刑事犯罪成为该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平均每年有1100万人遭受武装抢劫、谋杀、强奸和绑架。外国人更是武装歹徒袭击的对象。中国人大多从事进出口贸易或开店做生意。刚到南非不久还没站稳脚跟的中国人防卫没有武器,语言不通,且不熟悉当地法律,因此更容易成为歹徒袭击抢劫的对象。
虽然南非政府对社会犯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打击力度不大,收效甚小。南非现有警察12万多人,但由于素质差、工资低,未能形成很强的战斗力,很多警察为了生计还干起了第二职业。
对于中国人本身的问题,露财和现金交易是大忌。这两点是最容易导致劫难的因素。刚到南非不久的中国人,特别是身份还不怎么合法的生意人,往往很难在银行开设帐号,有的还没有设立公司,因此他们往往采用现金交易的办法,有的把大把钞票存放在店铺保险柜,也有的存放在家中,这自然成为犯罪分子武装抢劫的对象。
除了现金问题,中国人在国外不团结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华人非常痛恨华人中的害群之马。最近,南非华侨华人负责人在约翰内斯堡聚会研讨对付犯罪的措施,同时他们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南非总统姆贝基致信,一方面要求中国公安机关派得力警察前往南非,查办华人中的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要求南非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在南非投资的华侨华人,严惩不法分子。
近年来,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等市陆续成立了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开设热线电话及信箱,帮助当地华侨华人同警方加强交流与沟通,鼓励他们积极报案、提供线索与证据,以配合警方破案,维护自身利益。
巴基斯坦:中国使馆全力解决突发事件2004年10月9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巴基斯坦经理部的两名工程师王恩德和王鹏以及担任安全警卫的一名巴警察,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被一伙武装分子劫持。
消息传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各方力量,力求使人质尽快安全获释。
据使馆政治处主任、新闻发言人张益明特地向被绑架中国工程师所在的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巴基斯坦经理部打电话,要求他们保持镇静,稳定情绪,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中方工程人员人身安全。
与此同时,使馆各部门主要官员立即开会研究对策,会后又分头与巴外交部、水电部、内政部以及军方进行交涉,要求巴方确保人质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救人质。
2004年以来,多次传出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绑架、恐怖袭击、意外身亡等不幸的消息,人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中国公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海外最安全的外国人,而变成了恐怖分子袭击的对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指出,国人必须有这样一个认识:随着中国开放步伐不断加大,中国公民在海外遇袭的几率也将加大。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罗田广去年12月17日就中国海外公民今年频繁受到安全威胁发表谈话,他说,中国公民在北美和欧洲的总体安全系数较高;中亚、南亚、中东、非洲、东欧和拉美等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一些国家法制不健全、局势动荡、恐怖主义、社会治安环境恶劣,黑社会和犯罪组织活动猖獗,中国公民极易成为犯罪分子谋财害命的对象。
针对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教育中国公民学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要鼓励领事官员加强对驻在国法律的研究,以便在案发后,本着“用尽当地救济”的原则,争取公正合法地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
21世纪初以来,“外交为民”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初,中国新领导集体提出了“立党为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治国理念,特别是将人权概念首次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概念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这些发展变化深刻影响到中国的外交工作的理念和重心的改变。
中国外交加强了为中国公民利益服务的宗旨,从“外交为国”发展到“外交为民”,进入了“外交为民”的新阶段。今后还将有一系列更新、更好的政策付诸实施,为中国公民做更多的实事。“外交为民”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又一标志。
(寄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