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JuHua の Blog (部落)

心有灵犀不言而喻人间事 肚大能容海腾云沉天下物
个人资料
正文

【毛泽东与郭沫若 的情谊】

(2009-12-13 23:43:09) 下一个
毛泽东与郭沫若作者:复活釉 浏览次数:469 发表于:2006/12/19 22:05 [大 中 小]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比毛泽东大一岁。早在二十年代两人就已有数次交往。郭沫若在当时就是一位蜚声文坛的诗人,且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1926年3月,经瞿秋白推荐,中共的组织安排,郭沫若出任广州大学(即今中山大学)文科学长。郭沫若和郁达夫、王独清于3月18日离开上海,23日抵达广州后,即去林伯渠家拜访。不料林伯渠不在,却在他的书房里遇见了毛泽东。后来他在1937年写的《创造十年续编》中曾回忆了他对毛泽东的最初印象:太史公对于留侯张良的赞语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吾于毛泽东亦云然。人字形的短发分排在两鬓,目光谦抑而潜沉,脸皮嫩黄而细致,说话的声音低而委婉。   毛泽东当然闻知郭沫若的大名,且年龄又相仿,彼此就谈论了起来。毛泽东向郭沫若介绍了一些广东的现状。当时毛泽东正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觉得像郭沫若这样有名气的诗人来讲讲也不错。过不几天,就专程来到郭沫若的家里邀请他,郭沫若欣然应诺。   不久,毛泽东便亲自陪同他去农民运动讲习所作报告。又有一次,广东东山青年会邀请毛泽东、郭沫若去作演讲,两人欣然而往,当场各做了一番演说。同年7月9日,北伐战争开始。当国民革命军攻占武汉后,国民政府也迁都武汉。不久郭沫若身为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秘书长,便又奉命从汉口搭船,到江西九江去做政治工作了。   过了半年——1927年5月,郭沫若才从上海重新回到武汉。这时毛泽东也正在武汉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两人又见面了。“四·一二”事变发生后,郭沫若在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而毛泽东参加了“八七会议”,回湖南发动了秋收起义。随后郭沫若流亡日本,而毛泽东则上了井冈山。郭沫若在日本住了10年,直到抗战爆发,才回到祖国,投身到抗日战争中去。   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亲去世了,毛泽东获悉后,特地送了一副挽联:   先生为有道后生,衡门潜隐,克享遐龄,明德通玄超往古;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   郭沫若从日本归国后,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曾将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和安(犛去牛换里)王的宠姬如姬窃符救赵的故事改编成话剧《虎符》,以此来宣传复国思想,并托人把剧本带给了毛泽东。毛泽东读后,立刻在1944年初回信给他,信云:   郭沫若兄:   收到《虎符》,全篇读过,深为感动。你做了许多十分有益的革命的文化工作,我向你表示庆贺。   毛泽东   1月9日延安   1944年初春,当郭沫若在重庆的书斋里细心地倾听了何其芳与刘白羽介绍了延安的整风运动,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时,脸上不时地流露出惊奇的深思和喜悦的笑容。“对!知识分子应该到工农兵中去加以改造。”郭沫若听罢,击节称赏。第二天,郭沫若就在重庆主持了座谈会,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传播到了大后方。   同年4月,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由于文中叙述了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后,领导内部发生了宗派斗争,以致使起义最终失败,所以毛泽东读后感到特别警醒,他在4月12日延安召开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曾告诫大家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由于毛泽东的重视,延安特地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屈原》印成单行本,供党员干部学习。同年8月,周恩来还特地托林伯渠从延安带来了这两本小册子,交给了郭沫若。郭沫若非常感激,当天即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写信,感谢他们的鼓励。毛泽东接信后,给郭沫若写了回信,信云:   沫若兄:   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十分不敢当;但当努力学习,以副故人期望。武昌分手后,成天在工作堆里,没有读书钻研机会,故对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正式提议,恐怕太累你。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那时在湖南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此次抗日战争,应该是成熟了的罢,国际条件是很好的,国内靠我们努力。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恩来同志到后,此间近情当已获悉,兹不一一。我们大家都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此机会否?   谨祝健康、愉快与精神焕发!   毛泽东   1944年11月11日于延安   1949年7月1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郭沫若被推为总主席,在会议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也来了。臧克家在《得识郭老五十年———怀念郭沫若同志》一文中曾描写到当时的情景:毛主席、周总理都亲临盛会。郭老代表近千名代表向毛主席深深地,深深地九十度鞠躬。这一鞠躬,给我的印象深刻极了。使我想到二十多年来,郭老对窃国大盗蒋介石卑视之,唾骂之,与之坚决斗争,生死不顾。今天,对人民的革命导师则一躬到地,毕恭毕敬。   1950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身为全国文联主席、政务院副总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郭沫若代表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手持一面锦旗,走到毛泽东面前,恭恭敬敬地赠送给毛泽东。旗上写着:我们永远跟着您走。毛泽东一见,十分高兴,连忙接下锦旗,与郭沫若握手,表示感谢。   1959年,毛泽东作了《到韶山》、《登庐山》两首七律,在9月7日给胡乔木写了一封信,说: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   胡乔木接了毛泽东的信,立刻把毛泽东的两首诗转交郭沫若提意见。郭沫若读了毛泽东的诗,于9月9日写信给胡乔木:主席诗《登庐山》第二句“欲上逶迤”四字,读起来似有踟躇不进之感。拟易为“坦道蜿蜒”,不识何如。   9月10日,郭沫若又给胡乔木一信,云:主席诗“热风吹雨洒南天”句,我也仔细反复吟味了多遍,觉得和上句“冷眼向洋观世界”不大谐协。如改为“热情挥雨洒山川”以表示大跃进,似较鲜明,不识何如。古有成语,曰“挥汗成雨”。   胡乔木连接郭沫若二信,马上转呈毛泽东。毛泽东阅毕,感到有点启发,便于9月13日给胡乔木写了一信,云:   乔木同志:   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郭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   毛泽东九月十三日早上   信末并附言道:“‘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32年的历史。”郭沫若接到了毛泽东再次寄来的两首诗,便又认真地进行了阅读,并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眼光和理解,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后来,毛泽东果真根据郭沫若等人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了修改。   1961年1月18日,郭沫若在首都民族文化宫观看了浙江绍兴剧团演出的戏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5日,特意写了一首七律,题名《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诗云: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郭沫若写毕,就把此诗托人呈送毛泽东。毛泽东阅后,也写了一首七律,题为《和郭沫若同志》,诗云: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当郭沫若读了毛泽东的诗后,当即又用毛泽东的原韵,又和了一首,诗云: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次来!   郭沫若写毕,又托人呈送毛泽东。毛泽东阅后,说:“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1962年4月22日,《人民文学》杂志社突然收到毛泽东写的6首词。郭沫若知道后,为了把6首词的写作背景弄清楚,在4月下旬曾几次到中央档案馆,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于5月1日写成《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一文,送请《人民文学》编辑部审阅。《人民文学》编辑部接到郭沫若的文章,立刻打成清样。郭沫若在5月9日收到后,又立刻写信给毛泽东“加以删正”。不久,毛泽东的6首词与郭沫若的《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便同时在5月12日的《人民文学》和同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由于毛泽东对武则天的评价很高,以为前人的评价未必公允,所以郭沫若特地创作了历史剧《武则天》,几经修改,终于在该年7月6日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   1962年底,中共中央与苏共中央在理论上展开了论战,毛泽东亲自修改了其中的一些重要文章,郭沫若似乎也颇有感受,写了一首《满江红》的词,发表在《光明日报》的副刊《东风》上。词云: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当时毛泽东很爱看《光明日报》的副刊《东风》和专栏《哲学》、《文学遗产》等,当他读了郭沫若的词后,十分高兴,便在1963年1月9日和了一首,词云: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与郭沫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