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JuHua の Blog (部落)

心有灵犀不言而喻人间事 肚大能容海腾云沉天下物
个人资料
正文

在北京的金山上 * 才旦卓玛

(2009-09-02 22:47:42) 下一个





《音乐百年》经典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音乐百年》经典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在北京的金山上》

  




才旦卓玛




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把翻身农奴的心儿照亮
我们迈步走在
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哎巴扎嘿

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
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成长
翻身农奴斗志昂扬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
颂歌献给毛主席
颂歌献给中国共产党
哎巴扎嘿

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把翻身农奴的心儿照亮
我们迈步走在
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哎巴扎嘿

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
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成长
翻身农奴斗志昂扬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
颂歌献给毛主席
颂歌献给中国共产党
哎巴扎嘿 


才旦卓玛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恩师


才旦卓玛是藏族著名音乐人、歌唱家。1963年,才旦卓玛作为从西藏走出来的第一代歌手,
被挑选参加《东方红》的演出,一首《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第一次亮出了才旦卓玛浑然天成的嗓音。

此后,《翻身农奴把歌唱》、《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和才旦卓玛的嗓音一起深入人心。
喜欢西藏音乐的人,很少有不知道《洗衣歌》的,眨眼之间,《洗衣歌》已唱了几十年,
曲调欢快,富于激情,来源于优美的巴塘弦子,《洗衣歌》的成功标志着一种独特的西藏音乐
以大众化的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诞生。它使得无数人从音乐中“发现了西藏”。 

饱含深情的成名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充满了对党、对毛主席的感激爱戴之情,
表达了西藏翻身农奴和全国各兄弟民族的共同心声。







放声歌唱




慰问解放军




才旦卓玛从艺50周年演唱会演出现场。



周总理 为这支歌 改词

如今我们都知道,唱红《北京的金山上》的就是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然而最初的演唱者并不是才旦卓玛,
这支40年来传唱依然经久不衰的歌曲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四年改写汉语歌词   

1959年,伴随着西藏民主改革的步伐,政协西藏委员会成立了。1960年,我国老一辈音乐家马倬进藏,当时团里有位名叫常留柱的演员给马倬唱了一首藏族民歌,歌词大约是“在北京的金山上,有人吹起了号角,不知道是谁在吹,听的人心里非常高兴。”   

《北京的金山上》的旋律原本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古老祝酒歌。全国解放后,当地的扎西老艺人为了表达藏族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佩和对新中国的赞美,重新编了歌词传唱,并改名为《北京的金山上》。   

常留柱回忆说,这支古老的酒歌就是扎西老艺人唱给他听的, “它里面用了很多西藏民歌的演唱技巧——整箍,就是一种很有特色风格的跳音”。常留柱跟马倬商量,很想把这首歌搬到舞台上,把它变成一首既有汉词、又有藏词的好歌。   

马倬拿到原来的谱词后,按照民歌加了前奏,又改了最后一句的音调,就让常留柱先唱藏词。但花了近四年,马倬才在把藏语歌词改写成汉语歌词。虽然歌词极为简短,却很贴切地表达出了当时西藏民主改革后,百万翻身的农奴对党和毛主席的一种感激淳朴的感情。   

马倬改好之后,常留柱作为《北京的金山上》在藏区广泛公开演唱的第一人。
 
   在北京遇到周总理   

196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北京的金山上》真的带去了北京。   

这一年,马倬和常留柱一起到昌都地区去采风。在一个被服厂里,马倬发现了一个藏族姑娘雍西。雍西的汉语说得很好,声音也非常甜美。恰遇那一年文化部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的通知,马倬决定让雍西去北京参加汇演,曲目选的就是《北京的金山上》。没想到那一次的演出格外成功,周总理还上台一一跟演员握手,称赞雍西“你唱得好”。   

更意外的事情紧跟着发生了。雍西随后被安排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演出,那一次,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坐在台下观看演出。唱完当天晚上的11点,雍西姑娘接到了一个让她激动不已的电话。 “你是小雍西吗?我是周恩来啊”,雍西回忆说,周总理提出 “有一点,词不妥”。原来雍西唱的歌词是“社会主义幸福的天堂”,周总理建议说“能不能改成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马倬至今回忆起这段经历还十分激动,他说周总理改得很好,“天堂始终有一点宗教色彩,还有‘走在’和‘走向’,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在’这个字的意义更准确,更深刻。” 《北京的金山上》最终确定了全部的歌词。

   才旦卓玛,一首歌唱了45年   

那次汇演的1964年,正在北京排练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刚好也在现场。听了雍西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之后,才旦卓玛很激动。 “歌词表达出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藏族人民翻身得解放了,我们就是要感谢党感谢毛主席,所以我们就表达我们感谢的心情。”   

才旦卓玛小时候是农奴,西藏和平解放前,她与家人一直过着凄苦的生活。 14岁那年,小小的才旦卓玛迎来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党的关怀让这个没读过书的姑娘学习文字,让她进入文工团工作,带给了她新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才旦卓玛在那次汇演中听到《北京的金山上》如此激动的原因。那次汇演后,她立刻要到了这首歌的谱词,并带回上海请老师辅导演唱。   

1972年,中央广播电台赴西藏录音,在1964年版的《北京的金山上》新增加了一段歌词,录制的歌手就是才旦卓玛。“这个歌我唱了以后,的确是非常感动的,是心里唱出来的,我非常喜欢”。才旦卓玛独特的高原唱法从此随着《北京的金山上》一起飞进祖国的千家万户,
此曲也成为才旦卓玛的代表作。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拉萨站,年过七旬的才旦卓玛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再次在现场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一首歌唱了45年,从学生唱到高音女歌唱家,从一个农奴到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这首《北京的金山上》对于才旦卓玛意味着太多太多。      


接过红歌的枪   
翻唱者:胡彦斌   专辑:《红歌》   发行:2009年2月      


2009年年初,胡彦斌推出了一张名字响亮的EP《红歌》
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专辑中就收录了六首经过胡彦斌全新编曲的红色老歌,其中引起最大争议的,就是那首电子舞曲版的《北京的金山上》。
 
  这一次,曲风向来横跨多种类型、风格多变的胡彦斌并没有受到乐评人的称赞,反而被批声音有点“娘”。胡彦斌的重新演绎版的确实缺少了
《北京的金山上》原本高昂的曲调感和激荡人心,经过电子舞曲的
全新混音之后,《北京的金山上》变成了一首电吉他“喧宾夺主
“的抒情摇滚。似乎引起争议的就是胡彦斌一贯擅长的真假音转换,
当这种R&B的流行唱法被运用到“红歌”里,整个歌曲的曲调突然
“软”了很多。   事实上,尽管软软的真假音转换让颇多人不满,
但仔细听来,经过现代流行曲风和老歌拼贴而成《北京的金山上》
变得有点洋味儿,但情感依然很真挚。正如胡彦斌所说,
“关于我们父辈们年轻岁月的记忆就是跟这些音乐紧紧相连的,
当妈妈听到这些作品的时候,她幸福地哼唱让我很感动”。
这是一次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礼物,是献给我们的父辈的礼物。   


说起翻唱《北京的金山上》,必须提到另一个人。   

1999年,著名歌手韩红在北京重新演绎了《北京的金山上》。
这次翻唱之所以被视为意义非凡,

是因为韩红就是《北京的金山上》第一个女声演唱者雍西的女儿。

也是这一年,韩红在成都的歌迷会上和分开多年的妈妈雍西一起合唱了
《北京的金山上》。那一晚,雍西当着女儿的面留下了眼泪,
韩红第一次喊出“阿妈拉”,隔断20多年的母女情再系,
这是一次完美诠释了一首歌情牵两代人的演出。

  
那些动人的旋律,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支歌、一个演唱者。


<红歌《北京的金山上》--访词曲作家马倬>

60年代经典红歌:
《翻身农奴把歌唱》
《北京的金山上》
《敖包相会》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唱支山歌给党听》
《乌苏里船歌》
《谁不说俺家乡好》
《珊瑚颂》
《红梅赞》
《学习雷锋好榜样》
《草原牧歌》
《逛新城》
《打靶归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阿卡卡 回复 悄悄话 能把《洗衣歌》贴出来马? 额还蒸滴木有听过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