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将崩密列神庙单独列篇成文,而不将其并入《寺庙篇》中,缘于崩密列在吴哥建筑群中之独一无二。它是柬埔寨政府特意保留的一个维持发现时的原貌、仅为游客清理出游览通道的荒凉的寺庙。正由于它的原始风貌,很多年来,这里一直都是吴哥建筑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前往的遗迹。作为旅游景点,它的开放时间很晚。2003年,柬埔寨政府铺筑了一条穿过丛林连接暹粒和崩密列的公路,很多游客才得以慕名而来,崩密列神庙因之而展现在世人眼前。
崩密列(Beng Mealea)神庙位于小吴哥以东约40公里、离暹粒市区77公里的一片原始森林中,地处荒僻,损毁严重,是一个没有修复、仍处于发现时的原始状态的寺庙遗址。由于缺乏资料,崩密列神庙为何而建,何人所建,何时所建,目前尚不得而知。现在能够确定的,是崩密列的建造时间要早于小吴哥,而且只能根据它的建筑风格和小吴哥十分相似,假设它是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在十二世纪初期建造的神庙。崩密列神庙也是一个长方形的寺庙,长边边长为181米,短边边长为152米。它是一座印度教寺庙,用来供奉湿婆神,但是它也有一些反映佛教主题的雕塑。建造这座寺庙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而不是石材,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被复原。
崩密列神庙内,在雕满了仙女的回廊与回廊之间,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曾经都是清澈的水池,水池中开满无数莲花,巨大青石筑成的中央殿堂、藏经阁等主要建筑物荡漾在碧波青莲之中,这使我遐想联翩,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啊!崩密列的名字由此而来,Beng是水,Mealea是鲜花。所以崩密列常常直译作“莲花池”或“荷花池”,也有意译为“荷塘月色”的。据说崩密列曾经长期被水淹没,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水底城”。
崩密列神庙是一座破败的、隐秘的、未经修缮的寺庙,这座神庙从来没有完工,原本应该雕刻精美浮雕的寺墙上,往往空空如也。在废弃的庭院和塔之间,树木草丛茂密地生长着。崩密列坍塌严重,且被树木掩映,无路可走。如果没有导游带领,初来游客根本不知道如何穿过这片巨大的废墟。参观途中我们不断在上上下下前进,有时我们会走在神庙的屋顶上,有时甚至还要穿过窗台。与吳哥建筑群的其它神庙相比,崩密列神庙有一种历尽沧桑的美。它带给我远远大于其它神庙的震撼!崩密列神庙也有一条拍摄好莱坞电影《虎兄虎弟》时搭建的栈道,由此可见,吴哥古迹中的很多景点所透露出的神秘感绝对是世界罕有的,他们深受电影导演们厚爱。崩密列神庙和小吴哥的规模差不多,也是布满了青苔的乱石堆,完全荒凉,非常适合拍摄任何阴森的鬼片。
1 路边废弃的“国宝”。
![DSC06588](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72/5538779980_c95b507f1b_b.jpg)
2 崩密列确实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去的遗迹。它开放时间不长,从暹粒市区到崩密列,汽车单程要一个半小时以上,时间短些的旅行团,行程中就没有这个景点了。
![DSC06590](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3/5538197235_c426a0e9ca_b.jpg)
3 大门前宽广的道路和巨大的七头那伽蛇神,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曾是与吴哥寺一样重要的宗教圣地。
![DSC06589](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97/5538203171_0f4e4f9209_b.jpg)
4 建于十二世纪初期苏利耶跋摩二世朝代的崩密列,规模几乎与吴哥窟一样大,布局和建筑风格也大致相同,甚至周围有同样宽阔的护城河。这是崩密列已经坍塌的南门,已经无法通行。
![DSC06591](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51/5538205601_076fbb55c9_b.jpg)
5 边长分别为1.2公里和0.9公里的长方形护城河,规模和吴哥寺护城河几乎一样大。远处河道中,满是荷花。
![DSC06668](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9/5538286101_3f504d70ef_b.jpg)
6 这是崩密列南回廊的遗迹。在这儿能够看到和想像出未被发现前吴哥窟在丛林中沉睡的模样。
![DSC06592](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98/5538208655_9193d5a420_b.jpg)
7 真正的骑墙,已经完全坍塌。
![DSC06593](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71/5538790834_66d9cf1b24_b.jpg)
8 南回廊内的藏经阁之一(崩密列内共有六处藏经阁)。森林深处依然呈现出崩密列寺的庄严肃穆。
![DSC06594](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52/5538214903_8662e55a1b_b.jpg)
9 另一座藏经阁。
![DSC06637](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95/5538862186_9c8b1e8807_b.jpg)
10 崩密列东门。左侧的门是假门。整个吴哥建筑群有不少假门,不明白吴哥建筑群修这么多假门做什么。门楣上的浮雕相当精美。右侧前面柱廊后面的需用木框支撑方能不跨的小门,实在非常之小,宽度不到木框的一半,胖子也只有侧身才能进去;也很矮,除非较为瘦小的人,否则一律低头进去。
![DSC06595](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11/5538217897_52ec1fa2ba_b.jpg)
11 丛林、残垣。
![DSC06596](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13/5538224073_5a875cda0e_b.jpg)
12 这里依然被丛林严密包裹着,无法尽览全貌。
![DSC06597](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96/5538220817_fac4847bd4_b.jpg)
13 丛林的神秘气氛在断裂的柱石、坍塌的墙壁间弥漫,给人以探险味浓浓的剌激。
![DSC06600](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39/5538806378_158ab798ff_b.jpg)
14 这座建筑保存得较为完整。
![DSC06603](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33/5538809782_554241a958_b.jpg)
15 浓荫中的废墟。默默矗立的断垣残壁,有着上一次雨季后未曾退去的厚厚一层斑驳苔藓。
![DSC06604](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33/5538817254_7434d50d5a_b.jpg)
16 他们在思考什么呢?崩密列曾经的辉煌?
![DSC06605](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9/5538813064_520d18f35b_b.jpg)
17 由于比较荒僻,保护不力,很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夺,残留的文物寥寥无几。这是坍塌的门楣。
![DSC06607](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8/5538828574_77fa242e8a_b.jpg)
18 墙头树。
![DSC06610](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99/5538825848_c7f99ddb26_b.jpg)
19 长在院墙上的树。这样的树太多了。
![DSC06622](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300/5538855720_e999fef746_b.jpg)
20 生长在屋顶上的树木。树根穿过屋顶,蜿蜒入地。
![DSC06621](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7/5538268623_6d5b81e1e5_b.jpg)
21 即便是一堆断砖,它也能冲破阻碍顽强生长。
![DSC06615](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8/5538260713_a5810f6b78_b.jpg)
22 寺庙坍塌严重,被树木掩映,无路可走。
![DSC06612](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59/5538253351_a6a66f4afc_b.jpg)
23 如果没有导游带领,你根本不知道如何穿过这片巨大的废墟。
![DSC06619](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78/5538264987_b63c97785e_b.jpg)
24 整片废墟里到处都是这样被树根千缠百绕纠结着穿透着的石壁,不由得佩服这些树妖的生命力。
![DSC06624](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7/5538851592_d89d364121_b.jpg)
25 但当地的导游会带领游客攀越断壁残垣,更有一种冒险的味道。
![DSC06626](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93/5538858852_cce5673ef8_b.jpg)
26 电影《虎兄虎弟》(twobrothers)在这里拍摄时,搭建了一些木质栈道。巨树上墙和上房,这样的景观崩密列比比皆是。
![DSC06617](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7/5538836572_24e1b92138_b.jpg)
27 游客可以沿栈道参观。
![DSC06606](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99/5538822036_d50bc3fce2_b.jpg)
这样的庭院在崩密列很多,曾经的用途已经无可考证,许多都毁损严重。断梁与残柱摇摇欲坠,但已经挺立了将近千年,还将继续挺立下去。
28 这张照片和下面有几张照片是在屋顶是拍摄的。
![DSC06627](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33/5538905076_4ce56b5dae_b.jpg)
29 庭院。
![DSC06628](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57/5538334373_b8fffcaa10_b.jpg)
30 庭院。假门、门楣和三角(山字)形楣饰是典型的小吴哥形式。
![DSC06625](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4/5538330697_8a9ab75e6b_b.jpg)
31 疏影婆娑,树根妖娆。
![DSC06631](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31/5538916648_931e5a445d_b.jpg)
32 崩密列中央大殿。一缕缕阳光透过树荫,照射在沉睡了数百年并将继续沉睡下去的这座古迹。
![DSC06633](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7/5538920012_b7607c02cd_b.jpg)
33 穿过漆黑的古代走廊。这是进口。
![DSC06635](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80/5538921904_ee5f725daa_b.jpg)
34 漆黑走廊的出口。脚底下全是断石,不抓紧这根树藤是出不来的。
![DSC06636](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92/5538344645_2bd7a5b67d_b.jpg)
35 寺庙花园。
![DSC06641](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1/5538926940_73eb25a4ac_b.jpg)
36 类似周萨神庙、但是规模大得多的石板广场。依地势变化,半人至一人高的高的石板顽强由石柱支撑。
![DSC06647](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9/5538930088_b86655f396_b.jpg)
37 坍塌的殿堂。
![DSC06651](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2/5538933328_f0990afb3b_b.jpg)
38 坍塌的殿堂。
![DSC06664](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13/5538363551_258e6ee725_b.jpg)
39 坍塌的殿堂。
![DSC06665](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11/5538360713_74ee1151f7_b.jpg)
40 这儿已是一片废墟,是何建筑,原貌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了。
![DSC06656](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51/5538357723_007631949a_b.jpg)
41 驱车前往洞里萨湖,离开崩密列很远了,崩密列的苍凉感觉才在我的脑海中慢慢散去。
![DSC06672](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15/5538943838_83933a4543_b.jpg)
在崩密列我拍下了不少照片,然而现在翻看所有照片,却始终觉得我无法还原出崩密列那令人震撼的神秘。这座在热带丛林中被荒弃近千年的神庙,早已被丛林吞没,行走其中,翻过一片又一片的废墟,穿过一处又一处幽深黑暗的长廊,感觉连呼吸的空气都有一股“原始”的味道。我觉得,即使将我所有照片都拼接起来,也无法表现真实的崩密列。照片只能是风景,但是崩密列的照片不是风景,是一个湮没了千年的古吴哥辉煌文明积淀出来的宏伟,积淀出来的沉重,积淀出来的苍凉,崩密列不是去看的,那种感觉,是要经历,是要去走一遭,是要去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