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毛称之狡如狐,猛如虎,金门人称之现代恩主公的 胡琏

(2009-01-11 19:33:40) 下一个
胡琏

  (1907-1977)
  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南京步兵学校,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一期,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曾任蒋介石嫡系部队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二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湾后,担任过金门防卫军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及总统府战略顾问,一级陆军上将军衔。1907年11月16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一年)生于陕西华县会同坊北会村贫寒农家。 曾任中国国民党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编辑本段]早年岁月

  12岁进华县高等小学念书, 1925年小学毕业后,投国民二军冯子明旅当文书,1925年考取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军校,入入伍生总队。1926年3月,军校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胡被编入第四期步科第一团第七连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6年10月,胡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排,连长。1928年冬任第十一师第六十一团连长。后在陈诚的第十八军任营长、团长。1929年至1930年,随第十八军参加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及中原大战。因作战勇敢,胆识过人,深受陈诚赏识,被升任第十一师营长。
  1931年至1934年,跟随陈诚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围剿”,因功于1933年8月升任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1935年起,又随罗卓英在浙西南继续进攻红军。

抗战烽火

  1937年初,淞沪会战爆发后,胡所在的陈诚任军长的十八军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开赴上海,1937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胡团奉命守卫上海北面罗店地区。日军以罗店为突破口,派飞机轰炸、大炮轰击六十六团阵地,施放烟幕弹,以坦克掩护步兵冲击。胡琏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又组织机枪火力网封锁日军前进通道。有时组织部队主动出击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以杀伤敌人。有时一昼夜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顽强地坚守了阵地。
  淞沪会战后,胡琏升任第六十七师步兵第一一九旅旅长。第二年胡琏随部挺进苏南开展游击战,重创敌寇。其部四零一团团长邱行湘直捣潥阳、宜兴一带,直逼苏浙边境张渚诸地,使日寇沪宁铁路交通受威胁。
  1938年6月,胡琏司令部设在九华山,他亲自到前沿阵地了解情况,发现日寇在江岸各地修碉堡,并有重兵把守。他为了配合海军特种部队在长江布雷,将沿线据点中的敌人引开。一天胡琏指挥部队突然向敌人据点发动攻击,迫使敌人放松对沿江的巡逻。扮成“船夫”“渔民”的海军特种部队乘机在江面布下水雷。一天夜晚,胡琏又派出一支部队向敌人碉堡突击,日寇摸不清中国军队的虚实,不敢出击,海军特种部队又一次在江面布下水雷。在胡琏部和其他部队掩护下,海军特种部队一年内在长江皖赣江面炸沉日军舰船六十余艘。
  1939年,胡琏率部开赴湖南,参加第一次湘北会战并升任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副师长(师长方靖)。
  1940年参加枣宜会战。1940年5月2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占领襄阳后,经宜城、南漳,直逼宜昌。第十一师奉命从长沙驰援湖北当阳。5月底,十一师在当阳构筑工事完毕,师长方靖在临战会上告诫:“当阳长坂坡,是当年三国时刘备破曹操处,此次战斗倘若当阳失守,宜昌不保,日寇就会将我们窒息西南,国家生死关头到了,我师必须人人做张飞、赵云,使日寇有来无回。”胡琏接着说:“我们就要想当年张翼德大闹长坂坡那样,杀的日本鬼子片甲不留。”
  6月9日,日寇向第十一师阵地疯狂进攻,在当阳西北九山子高地,双方反复争夺。胡琏亲率第三十一团增援,同时派另一支小部队抄敌后路,敌怕陷于包围之中,慌忙撤退。方靖、胡琏在当阳与日寇激战一周,重创敌军。后撤至大峡口、风洞河一带抗击日寇。
  1941年调任福建预备第九师师长。1942年调回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率部与日寇争夺石碑要塞作战中取胜,保证了鄂西大捷,因功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并于7月13日任十八军副军长。同年带职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何去何从室高参。
  1943年5月25日,在湘鄂边境德日寇占领要隘渔阳关后,渡过清河逼近石牌要塞;日寇第三十九师团主力,在敌酋高木义人率领下,从南面沿长江进犯石牌要塞。
  石牌是长江湖北西部的重要江防要塞,若石牌丢失,则日寇可直接窥伺四川,威撼西南。民国政府军事当局认为“石牌要塞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严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守卫石牌要塞。
  胡琏师接受任务后,带领全师将士祭拜天地,誓与要塞共存亡,随时准备以身殉国。胡以日寇大炮坦克武器精良,不宜硬拼,只能智取。他根据要塞一带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德特点,利用有利地形,制敌不擅山地作战之短,抓时机,歼顽敌。他将主力部队隐匿于要塞东南北斗冲一带,只留师机关及一部分兵力防守要塞。5月27日,敌第二十九、第三十四师团一部向北斗冲发起进攻,当敌进至一个群山环抱的山谷时,一声令下,第十一师部队突然从四面八方将敌围住,杀声震天,敌伤亡惨重。
  第二天,敌继续进攻,当部队逼近阵地山头时,他指挥部队与敌人拼刺刀,当敌人冲锋后修整和补充时,他组织兵力反击,夺回被敌占领的山头。他采用守攻结合的战法坚守了阵地。第三天,正当战斗方酣之际,第六战区指挥陈诚电话问胡琏“有无把握守住阵地?”,胡琏坚定的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石牌要塞之战,第十一师歼灭日寇一千余人,使敌军未能占领石牌要塞,保证了鄂西大捷。此役胡琏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升任第十八军副军长。
  1944年,胡奉调至重庆人侍从室参军,1944年8月13日出任第十八军军长。
  1945年参加湘西会战。1945年6月28日授少将军衔。
  1945年5月,日军集中六个师团约二十万人的兵力向湘西雪峰山地区进攻,指向湘西芷江空军基地,企图打通湘黔通道,进击贵州。胡琏率第十八军参加了保卫湘西的雪峰山会战。
  6月13日,胡率部抵达溆浦后,详细了解了这次战役的计划,战场形势;敌军番号、数量、特点和动向;各友军情况。湘西的六月,气候炎热,加上道路崎岖,将士行军艰难,他根据当地昼热夜凉的特点,让部队中午休息,夜晚加速行军,终于提前到达目的地。立即指挥各师团向日寇据点攻击。十七日黄昏,将日寇进攻湘西的唯一交通线湘黔公路截断,与第四方面军将被围之敌分割歼灭。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琏第十八军在长沙衡阳地区接受日军投降。

“不败将军”

  1946年5月,18军整编为11师,胡琏任师长。在解放战争中,率该师参加进攻苏北鲁南解放区,参加围攻中原解放军。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1946年10月章逢集大战,中野主力近6万人(3、6、7纵),三个纵队围攻整11师32团一个团五天五夜,最后打成平手,中野伤亡四五千人,11师32团伤亡2700余人,当时32团本不想撤退,因一营营长牛镇江擅自带两个连突围撤走,才不得不带余部撤走,战斗连头带尾总共5天。32团一个团能够面对十倍以上解放军人海般猛攻,奋战5天,坚守章缝集3天3夜,重创对手,最后安然撤退,保存了500多人的骨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属罕见。中野忙活了一大顿,不但没有战果,反而受到重大挫折,全军不得不后撤100余里休整,丢掉了鲁西南所有根据地,损失重大。
  1947年2月,胡琏率整编十一师参加进攻山东解放区。 1947年任整编第十八军军长。5月初,该师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于新泰地区,由于国民党第三兵团迅速增援,胡师逃脱被歼灭的命运。
  1947年7月的山东南麻战役,胡琏判断华野可能集中部队攻击比较孤立他,于是花了20多天集中在南麻修筑了一系列的巧妙的防御工事,其中有大量的子母堡。
  结果虽然华野集中了四个纵队外加鲁中军区三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攻击胡琏,还有七纵一个纵队负责阻援!但是在胡琏的巧妙防御工事和顽强防守下,华野四个纵队连续猛攻三天三夜,始终没有没有打入胡琏的核心阵地。
  此时国军黄百韬的25师和64师已经增援赶到,阻援的七纵不是优势敌人的对手,激战一通被迫后撤。其中战斗中纵队司令成钧还被国军25师的狙击手一枪击中,受了重伤。这是内战中第一个受重伤的纵队司令员!
  阻援不住,主攻的华野四个纵队只得从南麻撤退下来。在激战中,华野主攻部队伤亡较重,阻援的部队也损失不轻,总数超过1万4千人!而国军损失大约8千人。
  1947年9月曹县战斗,整11师孤军突出到土山集、大义集一带,华野急于报南麻一箭之仇,调动5个绝对主力纵队:华野1、3、4、8、10纵,中野11纵,设下口袋阵,严密包围,11师师长胡琏嗅觉敏锐,马上停止前进,进驻两个村庄挖掘工事固守。解放军还是老战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3、8两纵猛攻土山集守军18旅,4纵阻击大义集增援。18旅坚定守住土山集,经过3天激战,重创3、8两纵,同时大义集的11旅及时出击,痛扁4纵一顿,打垮4纵坚强阻击,猛烈从后攻击3纵后方,华野见势不好,迅速撤退。解放军伤亡4413人,11师伤亡3000多。
  进入大别山之后,18军这只猛虎更是威风凛凛,中野不但是高度警惕,几乎是轻易不敢接战,如:
  中野1纵绝对主力20旅于1948年1月在包信集与整11师遭遇,损失很大,其中一个主力营,4百余人被成建制消灭;
  中野2纵也好不到哪里,在大别山里不停地躲避11师,基本上是一个11师追着打,追着包围的过程。
  中野6纵虽然整天躲躲藏藏,但在1948年1月16日,在王家店宿营的中野6纵18旅还是被逮了个正着,旅长肖永银一听整11师来了,丢掉旅直属队,使300余人全部被俘虏,总算保全了18旅。王家店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
  1948年9月22日授中将军衔。1948年9月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淮海战役所部被歼,仅以身免。
  一直到18军淮海战场被歼之前,解放军数次企图歼灭18军的计划都没有成功,在此之前可以说18军对中野、华野基本保持了非胜即平的长胜战绩,虽说1946年底宿迁整69师被歼一仗不太光彩,但至少自己也没吃亏。
  胡琏也被***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即放在哪里,哪里解放军都头痛,属于“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
  尤其是18军118师“老虎团”33团,该团全部是由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作战时凶狠顽强,罕遇对手,堪称是18军之精华,在淮海双堆集战役中,成为12兵团的刀尖,当时33团守卫核心阵地大王庄,与解放军两个团血战大王庄,殊死肉搏,攻守双方几乎都拼光,此战为整个淮海战役中最残酷、激烈的争夺之一,战况之激烈,以至吓得旁边85军一个主力团直接投降了事。

死里逃生

  1948年4月至10月任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1948年9月初,国民党军队取消整编军番号,恢复原来的军师番号。此月,国防部授予胡琏陆军中将衔。胡琏的整编第十八军番号撤销后,所属的整编第十一师、整编 第三师和整编第十师都并入新组建的第十二兵团建制。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发表由黄维任兵团司令、胡琏任副司令。胡对此大为不满。但是,黄维是黄埔军校一期毕 业生,在十八军曾是胡琏的上级,声望比他还高,胡不得不表面恭顺,背后则满腹牢骚,不安于位。10月底,胡以父亲病重和医治牙病为由,请假离开部队跑到武 汉去了。
  11月初,淮海战役揭开序幕。蒋介石命令黄维第十二兵团迅速开赴徐海淮蚌地区作战。第十二兵团11月8日由驻马店出发向安徽前进,18日到达蒙城的涡河、北淝河一带,即遭到中原野战军的进攻。25日,被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
  第十二兵团被包围后,蒋介石发现胡琏不在前线,立即电召胡到南京面谈,问胡有什么办法能导致该兵团转为有利态势。胡认为这次战役是国共两党的大决战,即向 蒋表示愿意飞赴双堆集;协助黄维鼓舞士气,调整态势。蒋极为嘉许,并指示第十二兵团:“要固守下去,苦斗必生。”然后,蒋命令空军用小飞机把胡琏于12月 1日送到双堆集前方。胡向黄维和军师长传达了蒋的指示后,马上到各军师阵地视察,并将兵力作了局部调整。
  几天之后,中原野战军的攻势更加猛烈。第十二兵团粮弹匮乏,南京空降飞机有减无增,局势越来越严重。黄维决定派胡琏去南京,一则向蒋介石报告险情,催运补 给,敦促救兵请示对策;二则要胡住在南京,以免和大家同归于尽。如果第十二兵团被歼,望胡能为大家处理善后。7日,胡琏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双堆集情况。 8日晚,蒋介石邀宋希濂、胡琏,蒋经国共进晚餐,并放映电影《文天祥》。蒋对宋、胡说:“这个片子很好。”暗示宋、胡为其政权“效忠”。9日,胡琏再次飞 双堆集,向黄维等传达了蒋介石准许在危急时可以突围的指示。
  12日,中原、华东野战军对第十二兵团发起总攻。15日,黄维突围的命令下达后,所部争先恐后乱成一团,结果除少数漏网者外,悉数被歼。胡琏因害怕当俘虏,在突围前向医务人员要了大量安眠药,准备在不能脱身时,服药自杀。胡后来乘战车冲出了重围,遇到第十八军未被包围的骑兵。不久,他跑到了南京。

最后一战

  1949年2月,胡琏被南京国防部任命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负责收集从长江以北溃败逃至江南的官兵,并补充新兵。第二编练司令部设在江西南城,得到当时的省主席方天的许多帮助。不久,成立重建和督练第十八军及第十军。由高魁元、刘廉一分别任军长。是年4月,解放军渡江战役开始后,代总统李宗仁要胡琏率部 进驻大庾岭,胡对李的命令阳奉阴违,按兵不动,暗中却接受蒋介石的遥控指挥。5月中旬,南城解放。第二编练司令部改编为第十二兵团,胡琏任司令。
  9月初, 胡兵团撤往广东潮汕地区,旋从海上逃往金门。10月25日,胡琏第十二兵团与李良荣第二十二兵团,在金门西北角的古宁头村,阻挠人民解放军登陆金门。这年 冬,胡琏被委任为福建省主席兼第十二兵团司令。1950年初,第十二兵团改为金门防卫军,胡琏为金门防卫军司令兼福建省主席及福建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
  1951年,胡琏在金门成立“福建省游击队”,后改名为“福建省反共救国军”,他任总指挥。胡曾派遣小股特务潜入福建省,妄想进入戴云山区进行反共游击活动。但不到一个星期,祖国大陆的军民就将这些特务一网打尽。

晚年岁月

  1952年10月,胡琏加授陆军上将衔。同时,被选为台湾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此后,他连任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4年6月,胡琏奉凋回台北任第一野战军团司令。1957年又奉调去金门,再次出任金门防卫司令,1957年7月升任二级陆军上将。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次日,胡令所部向大磴岛进行炮击。金门炮战持续了四十六天,9月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兼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
  1958年冬,金门防卫司令由刘安棋接任。胡琏擢升为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61年12月入国防研究院受训。1964年,胡琏出任“驻南越大使馆大使”,在职八年。1972年胡琏被免职回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并晋升 为一级陆军上将。他晚年爱好文学和历史,研读典籍,喜读古书,1974年附读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宋史和现代史。著《古宁头作战经过》、《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和《越南见闻》等书。1977年6月22 日,胡琏因患心脏病在台北逝世。

历史文献

  胡涟将军与日寇决战前的祭天誓词: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涟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此为胡涟将军在展开石牌保卫战前一日的祭天誓词,亦为遗嘱。五月二十八日日军即开始进攻石牌,此役,国军以15万人面对日军20万人的进攻,连日血战,最终击退日军,粉碎了日军占领石牌进而威胁重庆的战略企图。


华野战史和鲁西南战斗史料

张凤集是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小镇,如果你拿出山东省地图翻到巨野那一章,才能在巨野以南找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这个小村庄因为整11师而闻名于现代史,因为11师11旅32团而青史留名。
  50多年前硝烟虽然早已散去,在实地很难见到当年战场痕迹,50多年前那场激动人心的生死大战因为政治原因至今仍朦朦胧胧,不为人所知,使笔者深感责任重大,有必要将这个大决战清清楚楚一页一页展示给世人,告诉每个读者,让我们所有历史都真实、完整永远记载下来。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回顾这个大战,当年11师的官兵们、解放军的官兵们在这里,为各自的理想、信念是如何拼死奋战的。
  内战开始后,刘、邓指挥英明,用兵神出鬼没,上党、平汉、定陶三战三捷,消灭国军10个师,势不可挡,继续寻歼国军主力。国军在中原战场形势顿时不利。
  国军为了改变战局,占领中野鲁西南根据地,尽出五大主力之二,11师和5军继续向鲁西南进攻,11师于9月12日占领定陶,20日占领鲁西南重镇菏泽,随后即向巨野、郓城发起进攻,威胁鲁西南解放区重镇济宁。这时中野要再退,就要丧失鲁西南全部根据地,只有打,但是打哪个对手呢?当时是犹豫不决的,□□□想要打5军和11师,他认为刘、邓既然能消灭整3师,战斗力一定很强,那么消灭5军和11师不成问题,如果这个战略成功,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局面。9月19日他问刘邓“我军与5军、11师接触试打如何?”
  既然毛有这个意思,一向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刘伯承于20日回电,确定打5军和11师。
  46年9月29日,定陶战役后经过20多天休整补充的中野决定动手,下达《巨野战役基本命令》,这个战役,解放军战史叫巨野战役,又叫龙凤大战。于是,国共内战史上中原战场上首次主力大决战在中原大地上徐徐地揭开了帷幕。
  1.中野主力近6万人全部参战,计有:2纵(欠4旅),3纵,6纵, 7纵,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具体任务为以十分之一的兵力2纵的5、6旅5千余人在龙堌集一线防御,阻击5军。
  2、其他所有主力集结待机,准备消灭凸出的11师11旅。刘伯承精心设下口袋,以5万余人在大义集、棠李集设好了埋伏,等11师来钻口袋。9月29日龙堌集击战打响,经过刘伯承亲手调教的2纵成功地阻住了5军的进攻,一直成功地阻击到10月9日。
  龙堌集虽然打得顺利,围歼11师的主战场却非常地不顺利,碰上了久经沙场的国军常胜名将——胡琏将军。胡琏这个黄埔四期的高材生,行动极其谨慎,偏偏不钻刘伯承的口袋,相反稳扎稳打,以其著名的核心机动战术指挥其手下各个部队都站稳了脚跟,当时整11师参战共5个团:
  11旅旅长杨伯涛、副旅长王元直,
  率11旅31团(团长黄健三)
  32团(团长张慕贤)
  118旅旅长高魁元、副旅长王靖之
  率118旅54团(团长尹钟岳)
  33团(团长李树兰)
  18旅只有一个团参战,即52团(团长夏建勋),暂归11旅指挥。5个团加师直属部队,总兵力2万人左右。
  团长张慕贤上校,是抗战名将,黄浦军校8期生,贵州人,智勇兼备,胆识过人,进驻章缝集后,已作了准备,这章缝集是巨野一个小镇,约有300户居民,300多幢房子和院子,是个不小的镇子。镇四周筑有传统泥土寨墙,西南方有护寨河,难以徒涉,东北地形平坦,射界开阔,解放军即从东北方向攻来,32团到达后,即在镇中大庙修筑了核心阵地,并在寨内外构筑大量防御工事,同时派出1营3连一个连,进驻王庄、毕花园作为外围警戒机动部队。
  7纵全军为3个旅8个团,分别为19旅55、56、57三个团,旅长吴大明;20旅58、59两个团,旅长匡斌;21旅61、62两个团,旅长况玉纯,还有纵队骑兵团。司令员杨勇。
  7纵以主力团58、59两个团作为突击团,于6月3日发起进攻,59团团长晋士林、58团团长吴忠这两个虎将恨不得一口吃了对手,迅猛进攻,可惜碰上了异常狡猾对手,有劲使不上,3日晚上,各部队出击都扑了空,白天侦察到村子里有敌人驻扎,可晚上打进去空无一人。有的部队虽遇上了敌人,刚一交手,敌人像泥鳅一样溜走,有劲使不上,反被敌人火力杀伤,损失不少人员。
  4日晚上,59团进至章缝集以东的王庄,但见得寨门大开,空无一人,连个哨兵都没有。晋士林感到奇怪,命令部队进村搜索。部队进村后还是没有发现敌人,遂在村东集合。就在这时,照明弹四起,子弹如雨点般扫来,炮弹也从天而降。原来对手都躲在民屋里,在王庄设下了火力陷阱。59团一个敌人没看到,伤亡倒不小。晋士林气得肺都炸了,立即组织部队向村内展开反击。但部队还没冲进村子,敌人却溜走了,全部撤回了章缝集。
  章缝集大庙团部内,团长张慕贤头戴大盖帽,身穿美式夏季作战军服,手拿指挥棒,站在地图前,身边围着几个作战参谋,正在讨论作战方案,这时一个作战参谋进来,大声报告;“报告团长,1营3连胜利完成警戒侦察任务,于王庄歼敌一部,胜利回来,除副连长许进安被俘外,其他无一损失,现共军主力已向我逼近。”张回答说;“很好,命令各部作好战斗准备,准备与共军决战。”
  经过了3、4日外围窝窝囊囊战斗,5日拂晓,20旅总算攻到章缝集外围,占领西北角外围阵地姚庄,20旅全体官兵因为两次攻击收获甚小,气得一些指挥员直骂娘。他们不知道对手为对付共军的近战、夜战,也改变了防御战术,采取“大纵深的弹性防御”,其特点就是主要加强本阵地周围的移动警戒,通常以一个前哨连游动不定,迷惑对手,使之扑空,一经接触即迅速后撤。与之相应,其村落防御的重点不在村外而在村内,又以村中心为核心,沿街构筑无数地堡,核心阵地外围鹿砦多至3层,不仅障碍进攻,更主要的是诱使冲锋部队进至鹿砦前沿后实行突然的火力杀伤。攻击得猛时,全部收回去,在攻击无效或攻击乏力时,一下又反弹回来。对付这种防御,突破村沿只是战斗的开始,这与一般国军部队作战有本质不同,即突破村沿强固工事即基本获胜有很大的区别。
  5日拂晓,20旅部队从章缝集外围攻击出发阵地,不停顿地向村内发起进攻,但章缝集外围地形开阔,加上连日大雨,形成了众多水洼,地面泥泞不堪,淤泥没脚,行动非常困难,守军在村外设置三道鹿砦,火力配置严密。部队连续进攻多次,都无法接近寨墙。天亮后,国军飞机飞临战场上空,低空轰炸扫射,20旅部队被迫转入防御,将章缝集团团围住。5日上午,7纵全军赶到章缝集,决定于5日夜对章缝集展开总攻,部署如下:
  19旅56团从村东北角进攻,55团向南警戒担任助攻;主力20旅58团从正北攻击,59团从西北角突击,担任主攻,21旅61团、19旅57团、骑兵团三个团打援,62团为预备队,在西边警戒。
  不幸的是5日晚上,19旅旅长吴大明在章缝集野外勘察地形,为进攻作准备时,被32团射手击中头部,当场战死,未战先折大将,实在是不祥之兆,刘伯承为此痛心不已,19旅士气也大受影响。
  尽管如此,对章缝集总攻没有影响,仍于5日晚22时准时发起,为了确保成功,7纵副政委张国华于战斗开始前亲自下到20旅督战。
  总攻从三个方向同时发动,7纵所有迫击炮、山炮、小炮一齐发射,倾泻到村内,在全纵几百挺轻重机枪密集火力掩护下,各路攻击部队在积水中犁开一条条“水路”,汇成一道道水幕,向章缝集席卷而去。整编十一师的战斗力确实与众不同,32团虽然遭到了围攻,依旧没有慌乱,无数颗照明弹腾空而起,照得地面一片惨白,身经百战的32团士兵们不慌不忙、静静地等在工事中、堑壕里,解放军士兵弯着腰,成群结队往前冲,300、250米、200米、150米,32团士兵一直没有开火,村里安静的象没有人一样死寂,一直等到100米了,张慕贤一声令下;“打”,几十门迫击炮、100多挺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天崩地裂般轰鸣开了,在村四周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墙,进攻的士兵被割草般地扫倒,成排成片的倒了下去,四野里都是伤员和濒死者痛苦的喊叫声、呻吟声,加上雨点般的枪炮声,震耳欲聋,章缝集笼罩在火光、水幕之中,在狱火中蒸腾。每次进攻被打退后,村外遍野都是流淌的鲜血和七倒八歪的尸体。
  主攻方向58团二次突击受挫,团长吴忠急的烦躁不安,助攻方向56团也多次受挫,都没有进展,从32团一营牛镇江防守的东北角突击的59团倒是有了进展,团长晋士林很是动了一番脑筋,组织部队充分利用地形,一直把重机枪推到了距寨墙只有20米的地方,又悄悄地拉开了守军的第一、第二道鹿砦。在拉第三道鹿砦时,守军发现了突击分队,晋士林立即令各种火器一齐开火,压制寨墙上敌人的火力,突击分队趁势发起冲击,一举打开了突破口.晋士林见突破成功,马上率二梯队进村,抢占了数处院落。这也是当晚章缝集各攻击部队打开的唯一一个突破口。 晋士林带着59团1、2营在村内站稳了脚跟,见此有利形势,7纵立刻命令预备队21旅62团从突破口跟进。同时命令吴忠率58团跟进,6日凌晨7纵突破章缝集,大战开始了,上面讲到与11师与5军这样对手作战,与一般国民党军作战有本质不同,突破村沿,只是战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章缝集被突破不是战斗结束,而是好戏刚刚开锣。
  守将张慕贤见解放军突破后,不慌不忙组织全团所有炮火,4门山炮,6门37战防炮,所有迫击炮、机枪一齐向突破口射击,组成了一道火墙,(而不是一般资料所说11师的炮火组成火力网,)阻断了后续部队的进入,这样已进入章缝集的59团2、3营,58团3营8、9连、团特务连,62团一营共4个营1千几百人反倒被包围起来,处境十分危险,这时突入的部队公推59团团长晋士林为临时指挥,再次发起进攻,扩大战果,企图在天亮前占领村内制高点,核心阵地大庙,但是连攻数次,伤亡累累,一点效果没有,天放亮前守军除了用火力封锁突破口,展开部队从两翼进攻突破口,重新夺回突破口,团团包围了突入部队。
  晋士林、吴忠不得不带领59、58、62团突入部队依托已占领的5个院落转入防守,突入的1千几百人守在5个大院里,虽然在两个主力团长指挥下,构筑大量工事,将5个院落墙壁全部打通,使5个院落连为一体。还是施展不开,6日上午9点章缝集守军32团有组织地展开反攻,迫击炮弹、手榴弹雨点般落在5个大院里,战防炮在炮连连长林文模亲自指挥下,将战防炮抵近院墙几十米处射击,炮声响处,只见浓烟弥漫,房倒屋塌,院墙被轰开几个缺口,守军死伤累累,62团一营营长孟宗华腿被炮弹炸断坐在地上,32团士兵一涌而上从突破口进入,守军全部退入屋内防守,两个战士上前架着营长孟宗华往屋内跑,这时一个国军士兵从突破口进入,举起汤姆式冲锋枪打了一梭子,孟营长和两个战士全身中弹,倒在院内,当场死亡。屋内守军见状不顾一切发起反攻,重新封锁缺口。32团战防炮连长林文模在抵近射击时,也被守军打死。战斗进入拉锯状态。
  32团从6日上午一直到下午,发动了3次进攻,都被击退,但这种凶猛进攻势头使得突入部队顶不住了,进攻部队每发炮弹都给守军造成重大死伤,59团突入两个营,伤亡大半,59团2营教导员、3营营长都在混战中被打死,工事全部被摧毁,院内躺满了尸体,满屋都是伤员在呻吟、哭喊。第3次进攻时,庄内临时总指挥59团团长晋士林和政委首先动摇了,6日黄昏时分,在团长晋士林带领下,撇下友军58、62团部队不管,自顾自突围逃命去了,整个突围过程损失非常大,在32团枪林弹雨中,死伤累累往外冲,团长晋士林、政委刘权都被打伤,团长晋士林被两个战士架着逃出了章缝集,这成了军政双优、解放军中极少有的大学毕业将领晋士林一生耻辱,并为此背上黑锅,战后被调动了职务,作为处罚,直到淮海战役前还是个团长。
  59团残余部队突围逃跑后,32团迅速从两翼封锁突破口,并将留在突破口掩护的59团3营9连全部消灭,重新封闭突破口。
  留在庄内残存的58、62团部队只剩不到300人,力量更加薄弱,守在几个大院里,危在旦夕。
  晋士林突围后,司令员杨勇找他谈话,知道了村内的严重情况,并向中野做了汇报。鉴于7纵进攻章缝集失败,刘、邓决定将进攻更加不顺利的3纵全部(欠24团)调到章缝集,会合7纵,两个纵队合力进攻章缝集,将战略目标从歼敌一个旅明确修改为消灭章缝集守军32团一个团,救出吴忠等人。
  就在9旅扫清外围同时,主攻东西蒋庄部队7旅、8旅也进到集结地域,不幸的是被守军提前发现,猛烈山炮、迫击炮炮火从天而降,一顿杀伤,还未进攻就死伤200余人,士气大受影响。安置完死伤人员后,7、8旅重新集结,于10月4日晚22点,再次发起总攻,7旅(欠21团)攻东蒋庄,根据11军战史记载:“4日22时,第7旅(欠21团)攻东蒋庄,19团担任主攻,其1营攻村北、3营攻村东,2营为预备队。20团在东、西蒋庄西北方向牵制敌人。战斗发起后,19团9连从敌鹿砦、暗堡间突入,由于敌暗火力点封锁突破口,被敌包围。该连临危不惧,依托占领的几间房间,与敌展开顽强拼杀,连长负伤,排长代替指挥,战至翌日拂晓,在2营1个班的接应下,该连司号员从村内出来带路,突出重围。21团1连也突入敌前沿阵地,攻占2个地堡,拂晓,亦撤出战斗。”
  第8旅23团主攻西蒋庄,该庄守军环村设置鹿砦,房下构筑暗堡,火力组织严密。经彻夜激战未攻入村内,拂晓后撤出,战果更差,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连村边都没攻到,反倒死伤一大堆,进攻严重失利。
  趁3纵进攻东、西蒋庄部队受挫之机,11旅旅长于5日早晨,亲率特务连从西蒋庄出击,进行反击,俘虏了100多名解放军,并将另100多人包围在蒋庄野地里,那100多人用了个缓兵之计,派1人到蒋庄守军接洽投降,这100人后来在援兵支援下,全部突围跑了。杨伯涛率部在东、西蒋庄的奋战,大获全胜,大大震撼了中野。
  杨伯涛的英勇防守对战局影响很大,胡琏在战后11师军官总结会上说道;“这次东西蒋庄与章缝集地形都较疏散,东西蒋庄更散,兵力大致相同,都是攻击重点,但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因为第十一旅杨旅长果断勇敢适时掌握战机,亲率特务连反击,而竟能固守,假如两地都被突破,那时结局将不是这样的。”
  7纵围攻章缝集一个团失利,反被包围部分,3纵围攻一个旅部加一个团严重失利,面对这种严峻严峻形势,刘、邓不得不作出更现实可行的调整,即决定停止进攻东西蒋庄,集中3、7纵两个军以绝对优势进攻章缝集32团,接到命令后,3纵除留24团一个团监视东、西蒋庄,肖家堂的守军,其余全部8个团调到章缝集加入7纵的进攻。
  章缝集守军因晋士林在6日黄昏突围逃跑刚变得的有利形势,由于3纵全军增援,变的再次严峻,面临更大的考验。
  6日黄昏,作为第2梯队的3纵第7旅、8旅投入战斗,向章缝集发起了攻击。首先62团7连作为先锋重新对守军发动了进攻,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重新打开了被封闭的突破口,迅速突入村内。第19、20旅也随后跟进冲进村内,分头割裂围歼守军。吴忠团长和张兴臣参谋长等人也从村中配合夹击。
  突入部队与守军激战,战斗进展缓慢,见此情形,3纵队曾绍山副司令员增加兵力,命令第7旅、第8旅之22、23团协同第7纵队向章缝集守军再次发动猛烈进攻,希望打开局面。6日19时,7旅第19团从村北沿第7纵队攻击,协同第7纵队对敌形成内外合围的态势。第19团3营向第7纵队58团坚守阵地方向的村头堡垒猛攻,该团第8连投弹1000余枚,占领了一个突破口,32团组织多次反攻。担任突击队的11连,由特等战斗英雄张配真同志带领一个战斗小组,迅速破坏了鹿砦,打开了通路。3纵7旅攻进村内后与7纵联合作战,与守军进行反复拼杀,进行巷战,将守军向村南部压缩,他们采取小兵群包围迂回战术,挖墙掏洞,逐屋争夺,最后在第7纵队的配合下,内外夹击,突破部分阵地后,与吴忠团长率领的血战了一昼夜的第58团的残余人员胜利会合。第19团3营继续向村内推进,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在拼杀搏斗过程中,第19团的模范战士张配真战死。
  6日黄昏,在7旅从北面发起进攻的同时,第8旅22、23团从村西、西北方向向村内发起冲击,遭守军炮火猛烈拦击,但两团部队不顾伤亡、顽强战斗,22团2营4连和5连与第19团同时在58团指挥所院内会合。尔后,各团协同作战,与守军展开逐院、逐屋争夺。每占领一座院落,每攻进一幢房子,都要经过激烈拼杀,付出大量伤亡,每前进一步,都是用血铺出的路。战斗中,第22团4连和5连在战斗中缴获战防炮6门。就是如此,3纵7、8两个旅会同7纵还是无法解决战斗,消灭张慕贤的余部,因为战斗形式主要是村落巷战,村落巷战中,32团冲锋枪、卡宾枪威力更大,穿墙越户,排射或点射,近距离巷战作用远远大于步枪,占据上风,虽然人数少,但火力猛,给3、7纵部队造成重大伤亡。
  32团在巷战中战术非常有特点,解放军沿用巷战老战术,即用炸药包先爆破房屋,然后突击组迅速冲锋,一般国军不降亦跑。11师防御方法在胡琏特殊调教下完全不同,针对解放军巷战特点,制定了特别反突击的战术。解放军爆破组将房屋炸开后,突击组一涌而上,就遭到11师守军小集团有组织的射击和反扑,一般小集团由两三个人组成,全部配备冲锋枪和卡宾枪,两三个小组在爆破后同时出击,从不同方向对准爆破口集火猛烈射击,突击小组几乎无一幸免,大都死伤在突破口,造成解放军伤亡大增,对这种防御方法,解放军一时缺乏应对办法,巷战进展缓慢。经过抗日战争洗礼的11师士兵士气旺盛,也有象解放军一样浴血奋战到最后一个人的精神,双方拼死搏斗,相持不下。
  战斗进入胶着状态,为了打破这种僵局,6日晚上,3纵命令9旅突入村内,接到命令后,9旅于6日午夜,命令3个团一起发起进攻,26团由北面进攻,27团由东北突入集内,随后9旅第25团又投入战斗,这样3纵3个旅全部冲进村内,以绝对优势兵力压倒守军。6日一个晚上,在章缝集村内与32团余部展开了通宵的激烈巷战。整整一夜,双方逐屋争夺、短兵相接、隔墙叫骂,互掷手榴弹,3纵主要武器是手榴弹,战士蓝挑肩抗一筐筐手榴弹,大量投掷,根据以上记载;仅19团3营8连在一个突击中就投弹1000余枚,幸运的是根据地制造的手榴弹质量差,能够爆炸的很少,否则守军是难以承受的。
  7日早晨,7、8、9旅和7纵经过协商,决定向守军发起强大攻势,随后展开了一个街道、一座房屋的争夺,经过一个上午的战斗,到了中午的时候,3、7两纵凭借人数上的绝对优势,逐渐将守军压缩于村西南角一座家庙(祠堂)内,即32团核心阵地内,守军凭借四周高墙,英勇顽强地抵抗十倍于自己的对手,他们用机枪、冲锋枪组成严密的火网,牢牢封锁住前进的道路,其战斗精神远远超过吴忠等180余人,因为他们面对的对手远比吴忠等180余人的对手要多的多。3纵多次猛攻,付出重大伤亡,却再也啃不动这最后的阵地了。此时,3纵第20团于章缝集以西,21团西北阻击援敌。21团2营在北姚庄坚守阵地,多次打退11、118旅的屡次增援。
  7日中午,战斗已集中在西北角一个区域,这时手榴弹大显神威。突入部队齐向守军占据的院里投手榴弹,某连长一气扔了30多枚,一个班长扔得更多,小手指都被拉火线勒出了血,守军形势危急。
  虽然解放军3、7两个纵队全力围攻,有10个团攻入村内,(分别为3纵7旅19团、8旅22、23团,9旅25、26、27团,7旅20、21团在村外阻击援兵,7纵56、58、59、62团,而决不是一般正史所说的只有3纵7旅增援。)兵力占绝对压倒优势,32团士兵精神没有被压倒,也没有象一般国军部队动摇投降。他们非常镇定、勇敢,每幢房子,每条街道都不放弃,每个阵地里,对方冲进来时,伤员都拉响手榴弹与对手同归于尽。在每个小院里,双方都要遗尸几十具,解放军由于伤亡远大于32团,战死的人数更多。
  这种酷烈的生死搏斗,对每个人都是考验,都是试金石,国共双方都有勇士,都有懦夫。经过一夜的生死激战,战到7日早晨,32团部分守军顶不住了,一营营长牛镇江胆小动摇了、步晋士林后尘,撇下团长和友军不管,于7日早晨8点带一营2个连200余人突围逃跑了。使得32团余部在庄内处境更加困难。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胡琏及11师师部只知道东、西蒋庄和章缝集战斗激烈,具体情况、激烈到什么程度是不清楚的,由于兵力薄弱,只有118旅2个团在师部方向,同时师部方向受到6纵猛烈进攻,没有采取行动支援章缝集等。同时胡还认为,杨勇的7纵是保安团队改编的,战斗力弱,是一个歼灭战的好机会。
  为了策应3、7纵两纵的进攻,6纵向11师师部和118旅方向发起猛烈进攻,牵制那里的国军,这个方面战斗非常有特点,王靖之回忆录有详细精彩描述,兹将此中详细情况介绍一下,以飨诸君,让大家对实际战斗有深入的了解。
  解放军情报工作做的太惊人,当时副旅长王靖之率领3个工兵营组成的临时战斗团防守师部冯家沙窝外围的唯一一个小村子王家垓,屏障师部,竟然被中野准确地得到消息,派李德生6纵17旅进攻,出发前干部鼓动作动员工作。说;“要到王垓去拣枪,因为那里是三个工兵营。”胡琏接到高魁元电话,得知中野进攻王家垓消息后,惊讶地对11师指挥部众人说;“好家伙,真厉害,敌人真有办法,他怎么知道王靖之团战斗力弱呢?”可是6纵17师进攻王家垓却出乎意料遭受惨败。
  王家垓是一个不满百户的小村,地点在东西蒋庄西面,但却是师部驻地冯家沙窝外围的唯一的屏障,关系十分重大,王靖之是个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军官,带三个工兵营入驻后,花了两天时间构筑工事,作了充分的备战准备。王垓外围第一道警戒,是哨兵,然后是照明设备,而后依次是绊发手榴弹区、地雷区、鹿砦、铁丝网地带,这个区域要有六、七百公尺,必须通过这个区域,才能接近阵地,接近阵地时,还有外壕和围墙的障碍;即使敌人突破围墙,但是与村庄内的核心阵地仍然隔绝,进入围寨内也无地立足,只有等待作俘虏。工事完成后,王很满意,问大家:你们谁能攻下这个村庄来?大家都摇头。于是王说,你们既然攻不下来,敌人也同样的没有办法。那么大家都回去吃饭休息,早点睡觉,准备打胜仗吧!
  这正是一个上弦月的晚上,在一片寂静的声中,电话铃声吵醒了王靖之,西面守备的连长报告,当面的哨兵已经鸣枪示警后撤了,显示敌军果然来了。接着是该正面的照明设备点燃了,通天彻明,有如白昼。这样一来,把敌人吓得不敢前进了,所以西正面一夜无事。
  按照明设备的用意,原是在敌人通过这个区域以后,用间接点火的方法,把它点燃,来暴露敌人的位置,再用火力消灭他。因为西正面点火太早了,虽然阻止了敌人前进,却没有达到消灭的目的。
  也许是无巧不成书,东正面的哨兵撤回来了,敌人逐渐的接近,有时也听到地雷的爆炸声,偏偏照明设备始终没有点燃。(事后才知道,敌人有西正面的经验,所以在这方面于接近时就把它破坏了。)于是敌人就在东正面大举进攻了。整夜的激战,就发生在这方面。
  午夜过后,月色尽没,敌人的攻击准备已经完成,于是忽然间枪炮声四起,急袭王垓的阵地,真有点象狂风暴雨的骤至。“王垓”的核心阵地中的欧阳营的营部,也中弹起火,对外的电话也全被切断了。就这样持续达两个钟头,敌人的射击停止,一度显示沉寂。可是也不过三十分钟,敌人又再度集火,其猛烈的程度,尤倍于前。大家都判断第一次的集火是掩护接敌,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联络,第二次集火,当是掩护突击。所以这次的时间也较短,当其停顿后,果然发现在我阵地铁丝网前,有敌人匍匐着。说明他们的突击没有成功,在我阵地前顿挫了。一时战场又现沉寂,枪声零星的持续。
  僵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东正面的连长来电话,他说“敌人好象是要退却了。”王问他:“你发现什么症状?”“敌人后方远远的地方有嘈杂的声音,当面的敌人也有向后移动的模样。”
  王当时对这位连长说,“你研判的很对。因为敌人经过一夜的攻击而不能得手,马上就要天亮,他非撤退;所以你要集中所有火力猛射1500尺以后的敌人,扰乱敌人的撤退,同时制压住匍匐在我铁丝网前的敌人,不但让他们不能撤走,连头都叫他们抬不起来,但是不要打死他们。”王把同样的话也转达给其他第一线各连。一时间沉寂的战场,又好象是天翻地覆,弹雨横飞。
  经过一段的沉寂以后,这时对外的电话也接通了。头一个来电话的是军部张世光副师长,他以一种紧张能而激动的情绪,询问战况,深恐这一阵急剧的枪声,是被敌人突进来了。王当即告以“现在是我打敌人,用火力挽留敌人,不要让他走;不是敌人打我”。同时,王把一般情况也报告了一遍。张副师长才安心的放下电话。
  54团天亮后进攻到离章缝集三华里的地方,遇到3纵20、21团的坚强阻击,战斗激烈,听到援军枪炮声后,章缝集内守军32团士气大振,更加顽强地战斗。54团在炮兵和空军掩护下,顺利地打垮3纵2个团的阻击,击溃了这两个团,在下午一点攻到章缝集南门,此时集内守军只剩西北角一块阵地了。此时援军适时赶到,54团1、3营从南门挖民房墙洞打开一条路,进入庄内与守军会师。随即马上与师部和118旅旅部接通电话,胡琏与张慕贤通话,胡问张说;“现在怎么样了?张说;还可以支持,敌人是从第一营牛镇江部突破的,对不起师长,我请求处分。”胡又问;你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张说;重伤人员需要后运,请补充手榴弹、冲锋枪弹,别的用不上了。“ 胡说;牛镇江马上撤职离开,你选个这次战斗表现最好的,立即到职。”张说;作战主任谌宪章表现最好,让他接替好吧。“胡说;那好,叫他立即到职,你报告杨旅长一声,就说我批准了,我也告诉杨旅长,我打算下午将你们撤回来。”张说:“山炮带不走,我不撤。”胡说:“你作撤回准备,山炮由我负责,你听命令。”经过于高旅长、李主任(果然)等研究决定:
  1、 尹团的方、孙两营,暂时接替张团防务,入暮后留小部队与敌保持接触,主力撤回原驻地。
  2、 尹张两团在下午4时前交接完毕后,张团应分数路后撤,待脱离敌火后,再整队经冯家沙窝北侧,移住李庄(冯家沙窝西南3里),到达后,立即构筑防御工事,将山炮主要零件带回,山炮连应即回东西蒋庄山炮营建制,该团向师部架线通信。
  3、 将决定命令各旅照办。
  张团在下午四点后撤退,54团接防阵地,张部约在下午6时顺利通过冯家沙窝北侧,率核心阵地200余人安全撤出,移住李庄。
  10月7日4点后,32团撤出,几乎同时刘邓决定迅速后撤,再也不能打这种伤亡巨大的牛抵角的消耗战了,于7日晚9点全部撤完。战斗的结果如此无情,中野用劲全力,不但没有战果,反而受到重大挫折,中野全军不得不后撤100余里休整,丢掉了鲁西南所有根据地,损失重大。10月16和18日,整11师和5军分别占领巨野、嘉祥,10月24日,整11师占领郓城,战果辉煌,并从此扭转了中原战场的颓势。
  人员方面,双方伤亡都很大,国军方面损失5300余人,解放军损失5000余人。其中5军因为打援损失比较大,伤亡2390人,2纵损失740人。而3、6、7纵与11师战斗损失远远大于11师,其中被俘270余人,伤亡4100余人,共4300余人,11师损失近3000人,其中主要是32团的损失,近2500人。
  这次战斗中,中野唯一值得骄傲是,消灭了32团大部,即3000余人中近2500人。是11师在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次成建制重大损失,自那以后,11师再也没有一次营以上成建制被消灭记录,就是著名的南麻战役、曹县战役伤亡也很小,没有成建制被消灭的记录。
  巨野章缝集大战从1946年10月3日开始到7日结束,从外围战斗开始,连头带尾总共5天。32团一个团能够面对十倍以上解放军人海般猛攻,奋战5天,坚守章缝集3天3夜,重创对手。最后安然撤退,保存了500多人的骨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属罕见。
  可以这么说,这次战斗双方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从战略上分析,国军收获更大。
  国军收获在于;1、占领了鲁西南全部根据地。将晋冀鲁豫根据地变成了晋冀豫根据地,解放军丧失赖以为生的最重要的兵源、粮源、财源之一的鲁西南根据地。2、重创了中野,使其在心理上长期蒙上阴影,一直避免与11师交战,北向店遇险后,刘帅批评部队:“是李逵背老娘下山,差点让老虎把老娘吃掉。”把11师比作老虎。
  这次战役,解放军骨干损失尤其严重,让我们来看看营以上阵亡、负伤名单,对整个战役状况有所了解;阵亡如下;
  师级;7纵19旅旅长吴大明。
  团级;3纵7旅21团政委姚丕田。
  营级;7纵20旅59团2营教导员刘波舟,
  59团3营营长向青山,
  62团1营营长孟宗华,
  3纵9旅26团3营教导员陈大贵,
  3纵8旅24团3营副营长傅家让,
  6纵18旅53团二营营长邓兴袍
  伤如下;
  7纵
  58团团长吴忠,
  59团团长晋士林,
  59团政委刘权。
  3纵7旅19团团长李长林,
  政委刘宣,
  副政委燕登甲,
  6纵
  53团政委李震宇
  副团长兼参谋长杨永昌。
  连以下伤亡更大,这里从略。
  刘帅战后痛心的说道;“此次我与敌陷于牛抵角僵持的笨拙状态。敌人十分谨慎,迟迟不前;我则未能大踏步进退调动迷惑敌人,使其暴露弱点,反陷于被动。”。。“甚为不智。”
  战后晋士林调一纵二旅4团任团长,实际是一种变相处罚,一直到淮海战役还是团长,此公命运多桀,在淮海战役开始不久在涡河黄家阻击战中,再次碰上老对头---18军,在战斗中当场被打死,他率领的团也基本被消灭。
  吴忠因为坚守阵地,死战不退,成为此战唯一亮点,战后只能对此点反复宣传、报道,因为受到赏识,不久就升为20旅旅长。
  解放军进攻章缝集战斗开始后,胡连续两次打电报给5军,要求向11师靠拢,5日傍晚5军复电;不能靠拢驰援。(实际他们受到二纵顽强阻击)。看完电报后,胡极为气愤的说:“邱清泉太自私了。”5日晚饭时,11师指挥部里气氛轻松,胡与大家说笑话,从前杨虎城被困西安,电某友军前来增援,友军复电不能前来,杨亲自起稿复电,内容仅十六字:“敌来打我,你则不管,我若一死,你也难免。”大家大笑不止。
  战斗结束后,邱清泉前往冯家沙窝看望胡琏,先头部队由5辆汽车(一个步兵连)组成,到达后冯家沙窝后,一个军官报告胡琏:邱军长的3辆车,马上就到。不久邱清泉也到了。邱进屋向王敬久行礼后,与胡握手后说:“伯玉兄,你们辛苦了。”胡琏笑说:“不辛苦,就是命苦。清泉兄,你是怎么搞的?我越打电报给你,请你赶快来,你离我越远。”邱说:“我那儿也在打啊。”胡气愤的说:“你瞎说,你在打空气。”邱说:“我那里确实打的很紧,不过不如你这边急罢了。”胡又气极地说:“我完了,你也跑不了。”邱笑说:“真笑话,我哪能那样,以后你看我的事实。”胡又说:“看嘛!这一回就认识你了。”王敬久赶忙拦阻说:“别吵了。过去的事,越说越不好,都怨我,敌情况没闹清楚,如果没完成,你可别怪我报告薛主任。以后在一起作战,千万要注意友军的困难,及时支援才是。”胡、邱都不敢再言。在喝酒吃饭时,王敬久说:“这次战役,我很不对,没有及时来前方与大家一起共患难,都知道我是个懒散的人。”说毕哈哈大笑。邱说:“伯玉兄,名不虚传,与五六倍以上的敌人作战,能经得这一重锤,真不容易。”这就是邱、胡两人简单的口角过程,事后被一些无聊文人大肆渲染,成为大争吵,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加以发挥。

  点评;此战国军方面最大缺憾就是对现代化战争理解不深刻,对突入的部队坚守院落,缺少解决办法,用炮轰,机关枪扫射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用火焰喷射器轰击5座院落,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吴忠等人也无法坚持,战斗结果将完全是另一个局面。后来这个问题得到充分认识和解决,淮海战役前涡河黄家争夺战,使用火焰喷射器,很快就消灭了突入村内中野主力部队,占领了黄家。
  点评;中野方面,虽然对杂牌军和整三师这样的嫡系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完全是刘帅计谋出色,再加上战争开始后,国军不习惯解放军的战术。而从实质上看,中野当时水平,无论从总体素质,还是士兵个体能力,都还无法与国军主力部队进行大规模战略决战,这是又一个“化四平为马德里”的失误。严格执行军委命令的中野义无返顾的做了一次尝试,交了一次学费,代价是很大的

胡琏: 泛述古宁头之战 [修订本]


前言

筆者自出使越南任滿回國以後,卽致力於研讀典籍,且對往事深切省察。用冀增益學養,洞悉得失。回顧民國三十八年,任職第十二兵團司令官時,所率部隊先後敗敵於古寧頭及登步島,諸多事蹟,記憶猶新。輒擬撰述各事始末與所悉經緯,作為研究現代史的資料。本年(六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為古寧頭戰役二十五週年紀念日,昔日的袍澤友好,又多以略抒所感相囑。適於十月十日閱讀報章,行政院蔣院長經國先生,在立法院第五十四會期開議時,所作施政報告口頭補充說明,以「中華民國萬萬歲」為題,正式發表。文中曾說:「當三十八年金門古寧頭戰役,我們把共匪登陸的部隊都消滅了的那一日,經國從金門到臺北,報告總統說:『金門古寧頭大捷了,這一次我們全勝了!』總統說:『這是我們革命轉敗為勝的開始,是我們第一次把共匪的軍隊打得全軍覆沒。』現在我們可以相信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共匪自二十五年來,並非不想侵犯臺澎金馬,而是因為它不能,也不敢。有人說它是怕因此而引起國際糾紛和國際上外來的壓力,我覺得這些理由還是其次,它最怕的是我們臺澎金馬是一堅強的,攻不破的反共堡壘。若它來侵犯的話,不但不能達到它的目的,而且必定會引起大陸本身的內亂與內戰,所以它不敢來侵犯。我們敢說,那一天共匪來侵犯臺澎金馬,那一天就是它整個崩潰瓦解的開始。」

讀了經國先生的這篇報告,重復展誦總統蔣公歷年以來,迭次頒發的有關古寧頭之戰的嘉勉訓詞,不禁感奮萬千,慨念良多。回憶當年將士為達成任務,前仆後繼,奮勇直前的壯烈情況,一一重現眼前。又鑑於國防部史政局,以前印行之「金門戰役」與「古寧頭殲滅戰」等書,及三民書局出版之部定「現代史」中,所記有關事項,與事實頗有出入。爰申述此役之眞相,作為「中華民國萬萬歲」讀後感言,且供治史者之參考。


第一章 總統蔣公的期許與訓示

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上旬,筆者在上海住院養傷,奉總統蔣公電召入京謁見,蒙示「迅速整訓舊部,以備續為國用」。當卽面報:「戰事演進到長江流域後,山川形勢,將限制大兵團的活動。陳毅、劉伯承兩股匪軍,已無可能統一集中運用。若蒙給我以三個軍的兵力,深信必可協同友軍擊敗匪寇。蓋陳、劉兩匪以次的指揮官若粟裕、陳士渠、許世友、楊勇、陳錫聯、陳再道、王必成、葉飛等匪酋,皆與我對戰多次,根據體認,彼等均非傑出之才,陳、劉兩酋不能親臨戰陣,彼等必敗無疑。」總統頷首並予嘉許。不久,某高級軍事當局告訴我:總統在引退離京前,曾手令國防部「予胡璉以名義,配屬三個軍,並於新到的美援武器中,撥足上述三個軍的裝備。」國防部旋卽任命我為第二編練司令部司令官,轄第十、第十八及第六十七三個軍。以後俞濟時將軍隨侍總統於奉化,在匪共渡江前,曾迭次函詢本軍編練情形。是年五月底,第二編練司令部改為第十二兵團,我奉召晉見總統蔣公於臺灣高雄,垂詢兵團狀況後,面示「應肅清閩粵叛變團隊,打通後方補給地之潮汕,並準備保衛臺灣」。

以上所述,足以說明,國民革命軍第十二兵團之再建,及其所負明確的任務,實在總統關垂及指示下始行達成者。若果世人以為沒有第十二兵團,便不可能有古寧頭及登步島之捷,那便應該記着這個兵團是總統蔣公所指示而再次建立的。尤其是在總統引退前夕,及在野時所完成的。我在高雄曾面報總統說:「鈞座引退,三軍無主,人心惶惶,統御為難。」蒙示「我絕不放棄對中國革命所負的責任」。筆者聽了極為欣奮,又對他說:「是則本軍必可再戰再勝。」回部後迅卽以此意遍告官兵,歡聲雷動,士氣昂揚,不一月卽戡平閩西粵東之叛亂。


第二章 從第二編練司令部到第十二兵團


第一節  對當時局勢之見解

筆者受命為編練司令之時,全國形勢至為惡劣,且極混亂。軍事情況,更為嚴重。陳毅、劉伯承兩股匪軍,侵臨大江,妄冀飛渡。而江南我方,却在企圖和談中,自我陶醉。負責京滬杭警備當局,亦以「備戰言和」為口號,秘密從事於上海保衛戰之準備。我默察當時的軍事部署,心中深為憂慮。蓋天塹長江,可分南北,若果北敵南侵,則江南勢難立國。因欲獻策於軍事負責長官,大旨為:「爭取兩三個月時間,迅速充實李彌將軍之第八、九兩軍,並指揮其原轄之三十九軍,控制於蕪湖附近。另以闕漢騫將軍指揮五十四及九十九兩軍,集結於鎮江週邊。我願率轄下三個軍,位置於廣德地區。在中國歷史上,虞允文采石之捷,朱元璋當塗之濟,拓拔魏瓜州之扼,孫傳芳龍潭之敗,等等戰例,皆說明由淮渡江,總在南京上下游。今姑且假定,匪從上游渡犯,我以蕪湖兵團趁其立脚未定,猛烈反擊,再以廣德兵團急行援之,必可如虞允文之故事。若匪從下游渡犯,我以鎮江兵團迎擊,廣德兵團則以急行加入助戰,匪必再蹈孫傳芳覆轍。匪若兩路來犯,我則集中蕪湖、廣德兩兵團,先殲上游,再次轉殲下游。兵以將為主,將以氣為先,但得良將,敢拼敢鬪,無虞兵不勇、械不利也。陳、劉兩匪數近百萬,橫渡大江,不特船隻難集,卽時間上亦必甚久,兼有我海空軍的阻撓,其行動定較遲滯。故今日之急務,應為選將勵兵,沿江為守……。一惟我與京滬杭警備當局並不熟識,適劉玉章將軍時為該當局所倚重,乃請劉介紹引見。迨談至「我願留在前線,為保衛京滬而盡力……」。該當局卽大聲說:「你應到後方休息,至少六個月……。」適胡適之先生來訪,我乃興辭而出。二月中,該當局召集若干整補部隊長會議於杭州,會後我仍以我的構想詳為面報,所得答覆,一如前次,且指定我之司令部與衢州綏署(按京滬杭警備當局兼任衢州綏署主任。)共處一地。私念匪寇必渡江,彼時獨木如何可支大廈?乃決定本訓練司令部所轄第十及第十八兩軍收容地為江山,至二月底,共得八千餘人。在上饒附近之第六十七軍,亦有番號而人員不足。三月初,適奉國防部「第二編練司令部應綏靖贛、浙、閩三省邊區,以防共匪潛入滲透」之命。予乃請准衢州綏署,移司令部於江西南城。


第二節 兵員之獲得

國防部對於本部人員補充計劃,指定由浙、閩兩省各徵新兵三萬人,江西一萬五千人。及向三省軍管區接洽時,浙省主席兼司今周奉璋(嵒)將軍面告:除非貴部派兵敉平松陽、景寧等縣散匪,恢復秩序,自行徵兵,否則本部無能為力。蓋七十五及八十五兩軍(七十五軍係周舊部,八十五軍則向屬於湯恩伯將軍)亦由浙省補充兵員,地址在杭嘉湖區。彼初主省政,卽為局勢所困擾,政令難及於偏遠。我乃決定以若干員兵編成十一師,移駐松陽,綏靖地方,恢復秩序,漸次協同地方行政首長,進行徵兵。浙南貧瘠,人口稀少,三萬新兵,確屬不易。乃又派副司令官柯遠芬向閩省主席朱紹良將軍請示(柯曾任朱之親信僚屬)。朱將軍以誠懇感人之口吻告柯說:「你可回報胡司令官,福建紳商議會正激烈反對徵兵徵糧。現在本省之第一編練司令部(司令官王敬玖)轄第五軍、第九軍、第二十五軍,尚無法徵得兵員。故對福建撥補新兵三萬事,勿作此想,以免帐隆!拐恪㈤}兩省旣已無望,我乃親往南昌,晉謁江西省主席方天將軍,面請機宜。此時由於總統蔣公引退,代總統李宗仁以和談為標榜。一般正人君子大多緘默不語,而妖孽人物,則大事活動。「和談使者」不可勝數,「和平老人」紛紛出現。從前以反共自矢者,今亦大呼陳仲弘(毅)兄及毛潤之(澤東)公矣。此種醜態,不特腐蝕人心,抑且打擊士氣。各地如此,江西何能例外。但是方將軍乃一堅決反共及効忠領袖蔣公之鏗鏘軍人,我面陳來意後,他很懇切的對我說:「以法定手續,徵兵一萬五千,目前實難如願。我曾任十八軍軍長數年,自無坐視不助之理。但本省已有第三編練司令部(司令沈發藻),轄第二十三及第七十兩軍與另一軍,需待兵員補充,其司令部沿贛江人口富庶之區,部署已定。貴部若有特殊方法,可以取得新兵,我將全力支援,並卽令贛北師管區司令唐三山將軍助貴部從事。」予得此答覆,喜出望外。

此時除和談的怪現象外。尚有一種以「志願兵」作為獵取權位的活動。若干自命為反共愛國的人士,紛紛向各編練司令部請求:「若能予以師長名義,則可募集志願兵一師……。」本編練司令部亦遭此困擾,幾經熟思,乃予婉却,並告訴他們說:「政府不能以政令徵得兵員,你私人怎麼能得萬人成師?而且,我們成立軍隊之目的,乃在決勝疆場,克敵致果,一時烏合之衆,怎麼能够作戰?徒耗國帑,又擾地方耳。卽使你可成師,去你等而易以我原有之幹部,則我為不信;用你等而置我原有的幹部於閒散,則我為不義。棄義背信,兵家大忌,自立尚不可能,況欲擊滅共匪乎?」

得到方主席明確指示後,當卽會同唐三山司令,研擬徵兵法。我提出「一甲一兵,一縣一團,三縣成師,九縣為軍」的徵兵辦法。每甲十二戶,共推一丁入伍,兩年期滿,再推一丁以代舊丁。在此兩年中,未出丁之十一戶共助入伍之丁的家屬,如此依次輪流,二十年後始可戶戶出丁入伍。每縣幅員大小,人口多少,雖不等齊,但以最小最少的縣份計算,出兵千餘人,確屬不難。軍師直屬部隊的兵員來源可在大縣人多之中獲得。如此,一團之兵,屬於一縣,語言習慣,飲食起居,或因鄰舍,或因戚友,均可彼此照顧,感情融洽。而其家庭亦因上述關係,對其子弟之離鄉背井,減少牽掛,且音訊易通。實乃唐代府兵制的精神,也就是師團管區的規範。此種構想,經與行正督察專員、縣長,師、團管區司令,及軍、師長等開會討論,一致贊成。當卽規定:第一、由編練司令部以上述辦法報請國防部備案,並請求贛北師管區永遠為第二編練司令部所轄各軍師之徵兵管區。第二、行政督察專員、縣長及師、團管區司令,迅卽以開會方式轉達上述辦法,溝通思想,積極準備。第三、各軍、師應卽進入指定之縣區,協同地方首長,着手接受新兵入伍,並督導未出丁各戶,對新丁家庭確實照顧支援。當時概要區分為:第十軍、第十八師駐臨川,臨川人口約為二十五萬至三十萬,除充實第五十二團外,餘卽充實軍、師直屬部隊。第五十三團在東鄉,第五十四團在進賢,兩縣各十萬人口上下。該十八師各團各有幹部(軍官、士官)五百餘人,每縣徵集新丁千五百人,卽為兩千餘人之團。換言之,每連各有百五十餘人,足可馳騁疆場,追奔逐北了。第十八師卽定名為撫河支隊,各團亦定名為臨川、東鄉、進賢大隊。第七十五師分配於貴溪、金谿、資溪,該師定名為三溪支隊。第十八軍之第一一八師及各團駐南城、黎川、南豐,該師定名為盱江支隊。第十軍之一一四師、第十八軍之十四師分別配置於餘江、餘干、萬年及崇仁、宜黃、樂安等縣。第六十七軍則在上饒行政督察專員區內,適宜分配,仿照第十、第十八軍方法行之。第四、此項新兵徵集及入伍工作,希望能在四月底以前完成,俾赴戎機。

此際大局日見緊迫,我留置長江北岸各據點,已逐漸被敵侵吞。而毛酋入據北平後,對我單方面求和的行為,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頭腦清醒之人,均知匪必渡江,企圖武力征服全國。本部若能早日編練成軍,或可有所貢獻於未來之作戰。漢賊不兩立,忠奸難並存。我軍必須苦戰求生,苦幹求成,不應存有絲毫幻想。蓋毛共渡江南竄之前,已宣布戰犯名單,並對張治中、邵力子等之低首求和,大事奚落侮辱。且曰:「凡身上染有人民之血的都是戰犯,無論跑到天涯海角,都要歸案究辦。」狂驕之態,令人髮指!

第三節 倉卒應戰時之權宜處置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共匪南渡,五月一日,進入鷹潭,五月十三日,劉匪伯承先頭部隊攻佔南城,另一路則竄踞延平。京滬地區我軍敗退態勢極為混亂!此時國防部已由京移粵,命令本部恢復第十二兵團番號縮編為第十及第十八兩軍,迅卽加入戰鬪序列,拒止敵匪於南豐以北。當卽遵命縮編,執行戰鬪任務。本部此時最大的困難為被服缺乏,械彈無着,新集之兵,尚未訓練,逃散回鄉,不無可慮。乃以六十七軍與第十軍合編為第十軍,劉廉一任軍長,轄十八師師長尹俊,六十七師師長何世統,七十五師師長王靖之,另兩個獨立團。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原由我兼任,四月中任高接長),轄第十一師師長劉鼎漢(在浙南),第十四師師長羅錫疇,第一一八師師長李樹蘭。再三籌思,以目前兩軍,僅十八、一一八及七十五等三個師,尚可維持其軍隊形態。其他皆係烏合,實難應戰。必須儘量爭取時間,從事整訓,庶可希望尋覓機會,與敵一爭勝負。蓋當時上海保衛戰,正在激烈進行,陳毅匪部被覊於滬。逆料劉匪伯承或將整頓後方,集中兵力,然後一鼓作氣,長驅而入閩南粵東。事後始知毛匪澤東以劉伯承大包圍於陳毅之南,俾陳全力攻上海。迨上海陷落,彼又以陳毅接替劉伯承,使劉伯承與林彪交叉運動,劉由贛西入西南,林由鄂南趨兩廣,以致曠日費時。此一段時間,對十二兵團來說,十分重要。向使劉伯承不待淞滬陷落,卽行奮力追擊,直趨閩、粵,而使林彪入蜀侵滇,則十二兵團必將在萬分狼狽的情況下,潰不成軍。毛酋向以善用大兵自詡,這次却喪失了戰機,可謂天奪其魄,給我以整頓奮戰的機會。當與各軍、師長細密計議後,卽決定以劉廉一軍長所轄之兩個獨立團留滯南豐、南城間,從事戒備,並遲滯作戰。兵團的主力迅卽部署於長汀、連城及瑞金、會昌間,以瑞金為中心,從事整訓。整訓重點,首在軍官團的短期講習,講習目標又在說明匪我現狀,及反共鬪爭的本質,由此提高士氣,團結軍心。

此項工作伊始,我蒙總統蔣公電召前赴高雄,奉面示機宜後,立卽前往廣州,面報參謀總長顧墨公(祝同)以所受之任務。返防後,恰值軍官團輪流訓練完畢,士兵經月餘操課,軍人儀容亦成。乃從事閩西粵東叛變團隊之清剿,逐漸控制潮汕為後方補充通路。


第三章 且練且戰蕩平叛亂


第一節  武器之籌措

先是總統蔣公於引退前,曾手令聯勤總部在新到外援武器中,為本編練司令部儲存三個軍的裝備,以供使用。除劉廉一軍自領攜行外,其他兩軍因兵員無着,運輸不便,故請准聯勤總部,由海道將該項武器運至福州。迨武器到閩,匪已遮斷南平,而長汀地方團隊亦告叛變。本部無法取得,聯勤乃轉運該項武器到臺。適臺灣新成立之第八十軍、第六軍及由上海轉進至臺之五十二、五十四等軍,皆急待武器補充。東南軍政長官陳辭公(誠),為保衛臺澎與支援金廈,乃將轉運到臺原定撥給本部的武器,就近裝備上述在臺各友軍。我因召見之便,曾晉謁辭公(陳誠),報以兵團奉命進出潮汕清除叛亂,準備保衛臺灣。現在兵員已齊,而武器短缺,懇請發還原撥本兵團現運基隆之武器,以利任務的遂行。辭公(陳誠)素莊嚴,但此日則笑着問我:「你所謂原屬貴部武器,其上是否刻有胡璉名字?我認為運至本轄區者,卽為本公署所有。貴兵團現隸屬於國防部,應自向上峯請求。」我知多言無益,乃轉謁林副長官蔚公(蔚文)。蔚公素和藹,但此時相見,却冷顏如霜,對京滬兵敗狀,慨乎言之:「古人片甲不回之句,今始稔知。」蓋蔚公(林蔚文)恐我開口要槍,先以他辭堵塞之。我知無望,乃回粵面報顧墨公(祝同),墨公對我說:「撥給你的武器旣被別人移用,現在庫無存品,容籌措後再議。」又面報聯勤郭總司令悔公(郭懺),悔公乃一明達而樂於助人的長官,民國三十二年鄂西石牌抗日之役後,對我頗多提拔。蓋二十九年彼任江防總司令時,因宜昌陷落,曾受屈降處分。迨三十二年日寇大擧進犯,我軍各線多告不支。我率部守備石牌,力戰創敵,挽回頹勢。彼又獲擢升為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推功施澤,故對我多所關顧也。此時因我之迫切需求,乃以誠懇口氣告訴我:「昆明兵工廠尚有若干新造武器,惟雲南局勢微妙,能否運出,則有賴於貴兵團之幸運。」嗣奉撥發命令,得知盧漢已叛,我亦心存感激,蓋悔公(郭懺)對部曲已盡其愛護之責矣!但不數目,由民航空運隊探出消息,飛機可通昆明。當卽自籌經費,由劉景蓉少將負責其事,僱民航隊飛機數十架次,由昆明逐漸運至汕頭。直至兵團主力蕩平叛亂,控制潮梅,乃決定以此批武器裝備一一八師,以備他日緩急可恃。嗣後古寧頭之戰,高魁元軍長始終以一一八師為主力,作三日之苦戰,賴有此批武器也。


第二節 以實戰鍛鍊我軍肅清叛亂

關於蕩平叛變團隊之作為,先經嚴密計劃,繼以敏捷行動,庶可消滅叛類,毋使漏網,且奪獲其武器,充實我軍。至於在實際戰鬪中,訓練我驟成之軍,更屬重要。蓋軍以戰鬪為主,緒戰的利鈍,每每關係主戰之勝負。此時閩西及粵東的叛變份子,已受共匪南下工作團之煽惑,其一切作為都以不被我捕捉消滅為主眼。而我軍上述之目標,則必須立竿見影,針針見血,不能有一事撲空。故我的計劃,乃係先派諜者四出,證明確鑿後,方始行動。茲省略其計劃內容,僅記其行動概要。

粵東方面,由第十軍劉廉一軍長統一指揮。何世統師兵出筠門嶺,平遠城內的叛兵迅卽遁入山區,我若直進,叛徒勢必脫漏。蓋叛兵以其諜利用長途電話,消息至為靈通。何師長兵至嶺上,卽佯言「新兵練習行軍」。幹部且不斷向嶺上居民發出怨言,謂:「共軍將大至,我新兵不堪戰鬪,今日到,明晨卽回會昌。」如是者一週,我諜已知叛者在平遠,不復夜遁。八月中旬,我兵晨到,散憇山間,一若本晚卽回會昌者。夜晚,何師長兵分三路,翻山越嶺,疾趨平遠,晨曦趕至,圍而攻之,盡殲其衆。當何師進攻平遠之際,我十八師同時分別繳收梅縣專署叛兵之武器,叛兵見我們十八師士兵帽繫紅帶,誤以為是「解放軍」,大聲高呼說:「我等已起義立功……。」僅叛變專員李潔芝隻身而逃,其部衆無一倖免。蓋何世統發動攻擊之前三日,十八師尹俊師長率其所部,經荒山樵徑,晝伏夜行,期定同時攻擊平遠、梅縣,使叛兵迅雷不及掩耳。後此劉軍長分尹、何二師為二十餘路,自東而西,梳掃興寧,興寧叛變縣長與五華叛變團隊,均一一肅清。

與劉軍長行動之同時,閩西方面,由十八軍高魁元軍長率七十五師及一一八師,亦照計劃行動。何世統攻擊平遠之日,正我一一八師圍殲長汀之時。尹俊兵臨梅縣之際,亦七十五師蕩平上杭之夕。其概要經過為:原駐荷田之一一八師楊書田團,初經長汀東進荷田時,叛變專員李漢沖,早已遁入山中,及見楊團盡屬新兵(皆籍屬黎川),乃陰謀消滅該團。我計劃策定後,楊團長亦不斷佯言:「兵弱械寡,唯恐被李吞沒,擬卽西返瑞金。」行動之後,李尾啣之。楊自東門入長汀城,李樹蘭師長早伏城西山叢中,乃張兩翼,分向南北包圍。李隨楊入城,民以鞭炮迎之,初未料及楊由西門回擊,叛衆東逸,又為李樹蘭之兩翼合抱,三千餘人,乃盡就殲。李師得此人槍,氣勢益壯,緊隨七十五師之後,底定武平、永定、大埔、蕉嶺。七十五師亦得充實裝備,昂場士氣。九月初,上述之蕩平叛變地方團隊工作,圓滿完成。僅叛變保安團曾天曙部,預伏五華以西,得以漏網。爾後我以十四師任長汀、連城、瑞金、會昌之守備,十八軍之十一師為策應上述計劃,由閩東經臺北復到普寧、揭陽,該軍之一一八師亦集結汕頭附近。第十軍則在梅縣、興寧間。

九月中旬,閩贛前線形勢大變。福州失守,廈門告急,贛江流域,匪軍前進速度加快,贛州隨卽失守。我原在南豐前線之兩個獨立團,亦受迫南撤。九月底,第十二兵團司令部與江西省主席方天將軍所部保安團隊,會合於梅縣、潮州間。為了強化陣容,嚴整部伍,因方天將軍之授權,乃從事部隊之再編組。同時由南豐及南平方面南犯之匪軍,亦止於會昌及長汀。事後始悉陳毅匪部之作戰地區止於贛閩,粵東則屬林彪。而林此時正翻越大庾嶺,以廣州為目標前進中。此段時間,對第十二兵團之整編訓練與爾後行動自由,亦有莫大關係,天下事常有巧合如此者。


第四章 兵團之再度整編與增援金門、舟山


第一節 再度整編

第十二兵團之再度整編大要如次: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轄第十一師師長劉鼎漢、第四十三師師長鮑步超(交通警察縱隊改編,該縱隊由閩來歸)、第一一八師師長李樹蘭。第十九軍軍長劉雲瀚,轄第十三師師長吳垂昆(該師係江西保安團所改編)、第十四師師長羅錫疇、第十八師師長尹俊。第六十七軍軍長劉廉一,轄第五十六師師長沈莊宇(江西保安團改編)、第六十七師師長何世統,第七十五師師長汪光堯。除保安團改編之兩師外,第四十三師武器多屬突擊使用,官兵尚堪作戰,其餘六個師大致均可効命疆場,僅第十四師係新近成立,武器、服裝兩屬欠缺,其他五師都可由其後方運補,(已往各師雖在前方作戰,但後方都有一留守處,武器、器材、軍服等裝備,隨時領存,隨時前送補充,十一師及十八師尤多,留守處存儲武器彈藥,可以裝備數營之用。)加以此次蕩平叛變團隊之所獲,各師輕便裝備,粗告充實。至此,第十二兵團經過短短六個月的重整,已由殘兵敗將的頹廢氣氛中,一變而為鼙鼓軒軒,士飽馬騰之大軍了!


第二節 分援兩地

此時第十二兵團在名義上是隸屬於薛伯陵(岳)將軍之右翼軍方天總指揮之統轄,但實際上已處於十分機動的狀況中。九月底,羅卓英將軍啣陳辭公(誠)之命,來調軍隊。蓋陳匪毅以其轄下二十五軍、二十七軍、二十八軍、二十九軍、三十軍、三十一軍及三十二軍等七軍之衆,環伺金、廈。且由俘匪證明,匪將先攻金門,以阻斷廈門我軍退路。金門守將李良榮將軍,兵力不足,危在旦夕。舟山羣島亦在陳毅匪軍十九軍、二十軍、二十一軍、二十二軍、二十三軍、三十三軍及三十四軍等強力壓迫下,梅州、大榭、桃花、六橫等島,相繼陷落。平潭失守,海峽時警,東南軍政長官轄區此時之危急情景,明眼人一望可知。我乃陳辭公(誠)之舊部,羅將軍亦係我的老長官,我又受有總統蔣公面示「保衛臺灣」之使命。於情於理,均不敢却。然在法令系統上,第十二兵團尚屬薛伯陵(岳)將軍統轄,未加入臺灣的戰鬪序列。而況薛將軍此時正擬以第十二兵團準備他移。幾經籌思,終以「十二兵團在國防部的補給名單上,僅兩個軍,今我實有三個軍,以其中之一軍,調防金門,似無問題」為定論。羅將軍又問將調何軍?我說:「當然十八軍!」羅大喜。回臺不久,船到汕頭,時正十月初旬,高魁元將軍率其十八軍迅赴金門。此在當時之金、廈,實乃一件大事。曾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統轄十四個完整軍的湯恩伯將軍,此時轉任福州綏署代主任,駐在廈門。曾以十八軍轄下之一師,遊行街頭,鼓舞守軍士氣,兼以安定民心。

與羅卓英將軍奉命調兵之同時,廣州某軍人亦啣其上官之命,來商調原駐潮汕之喩英奇師。該師屬一○九軍鄧春華建制,僅兩團。該軍人以喩師在十二兵團防區內,恐我不放其行,乃偽言保衛廣州而調之西去,實則我已知其備好船隻,將運該師至海南島。該師離汕去瓊後,迅卽收容欽廉地方部隊,改編成軍,然後旋卽兵敗被俘,匪且以酷刑殺喩,良堪嘆惜。


第三節 大方向中之小曲折

高魁元軍及喩英奇師調離潮汕後之十二兵團,在行動上突然遭遇極為微妙處境。最初是薛伯陵(岳)將軍明令「着兵團迅卽移穗,保衛廣州」,規定船運,而船隻未集,命令催迫,急如星火。回憶不久前在廣州時,曾當面請示軍事負責長官(行政院院長閻錫山先生兼任國防部長):「保衛廣州,是否需本兵團參加?需要,則宜早為準備,俾免倉卒成行,有失戎機。」亦曾壯語陳述:「私忖林彪南來,時恰秋末,廣州、曲江間地區,適逢疫癘盛行,瘧疾猖獗。林部官兵大多是東北人,遠出嶺表,強弩之末,萬里爭利,正為兵家大忌。我若以李彌將軍(正在入滇途中)率第八軍及三十九軍在左,劉安祺將軍率五十軍及一○九軍居中,我率轄下十八軍及六十七軍在右,俟林彪越嶺南犯時,由沈發藻將軍及若干湘軍,分別截斷大庾、宜章間隘道,並掩其後,我則以上述三部與敵野戰於翁源、英德、增域間。我握天時地利人和,勝敗之數,確可一博!惟須早事籌劃佈置也。」閻兼部長回答極為肯定:「貴部任務早定,不參加保衛廣州之戰。」十月初旬,中央在粵機構向重慶移動,而國防部告立法院曰:「胡璉兵團,乃保衛臺灣之精銳。」此語亦載在報端。十月十日黃昏,忽有戰鬪機二、三十架自廣州飛降汕頭,謂匪軍卽將進入廣州市郊。同時,羅卓英將軍亦再蒞本部,面詢我之動向。我踟蹰不安。彼云:「陳長官辭公(誠)得知貴兵團將西去廣州,感慨良深。」此際廣州、臺灣,均有船隻到汕,各欲本兵團向其所希望的目標運輸。羅將軍且攜銀洋拾萬元,以為行軍費用。情報顯示林彪前鋒已到英德,以時間推測,我船到廣州之初,也正是匪入廣州之時,我軍逐次下船,卽需加入戰鬪,毫無疑問,將遭匪各個擊破。蓋劉安祺將軍雖屬嫻熟韜略,百戰勳高之名將,但僅以五十軍一支軍隊,勢難制止蜂湧而來之林彪。縱使十二兵團加入,亦難形成優勢。所以西去廣州,根據全軍為上之原則,實乃違反兵家的常理。處此情況之下,我實左右為難,旣不敢違抗上令,又必須顧及道義,況總統蔣公曾面示「保衛臺灣」之任務乎?我畢生追隨總統蔣公及陳長官辭公(誠),際此艱危,寧敢違背?羅將軍專來潮汕,實有親導兵團東向的涵意,特以功令所拘,未便明示耳。雖然如此,本部之離去潮汕,則屬毫無疑義。調集軍隊上船,需時數日,汕頭碼頭設備有限,內港且受潮水影響,船團編隊而行,亦屬戰備措施。一切正在進行時,忽來廣州陷落之訊,蓋十月十三日也。不久在臺灣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正式明令第十二兵團歸其指揮,並卽乘船向舟山羣島增援,我於此遂解除任務遂行之困擾。第六十七軍劉廉一部為第一船團,卽向舟山航行,兵團部將率第十九軍劉雲瀚部為第二船團,繼續發航,為時當在十八日以後。筆者則逕去臺灣,面請指示。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對舟山羣島已有重新部署,郭懺將軍受命為前進指揮所主任,統轄原駐舟山之七十五軍、八十七軍及本兵團。我乃郭將軍之舊屬,重隸其麾下,實感萬分榮幸。


第四節 接防金門

十月十八日,我在臺北,晨間晉謁副長官林蔚文將軍於其辦公室,林正與廈門電信局長通話,予在側,得悉該局長云:「匪軍已進入市區,我軍終止抵抗,爾後已無機會與副長官聯絡,謹此叩別……。」蔚公乃一忠誠沉毅之長官,此時之面色表情,令人不勝對其敬仰與同情之忱。不二日陳辭公(誠)面示:軍事及人事部署已有變更,命我以兵團司令官及福建省主席名義率領所部十八、十九兩軍,接任金門防務,湯恩伯及李良榮兩將軍調回臺灣。正在海峽中行進之第二船團,已令駛赴金門。並派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將軍同去防地,佈達命令,監督交接。十月二十四日夜,由基隆登上運送軍品之民裕輪,前往金門,擔任新的任務。第一船團之劉廉一軍,則照原定目標,增援舟山。


第五章 古寧頭之殲匪及登步島之告捷


第一節 古寧頭殲匪經過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黃昏,民裕輪抵達金門南之料羅灣,兵團部派員以L.S.T來駁接我等上岸。但因風浪,兩船無法靠攏,而民裕輪船長又因水道不熟,不敢夜航,泊停海中,時聞炮聲,卻不知岸上已發生戰事。翌日晨,啟碇前往大、小金門間之水頭,十時到達。湯總部總務處長來接,始悉匪已登陸,昨且激戰整日,但該處長一片樂觀辭句,且稱讚「胡璉兵團」不置。行抵水頭村邊,湯將軍親迎羅副長官,態度更為樂觀,認為戰事已近尾聲。湯並翹起拇指,對我大聲稱讚說:「佩服!佩服!年初尚屬殘兵敗將,不滿萬人之破軍,才數月便能強大而又猛勇,變成一支大軍,佩服!佩服!」我以感激心情,連聲稱謝。到其指揮所,午餐在棹,我立即電話正在前線指揮作戰之高魁元軍長,詢問目前狀況,並先向他道賀:「恭喜大捷,是否已清掃戰場完畢?」高以低沉的聲音答說:「戰事仍在激烈進行中,形勢相當嚴重,即派車迎司令官來。」我聽此話,突覺千鈞在肩,湯、羅所談何事,竟無所聞。車到即行,不到二十分鐘已到湖南高地前線,急問匪我狀況,始知我軍克復安岐,正向林厝進迫中。當以責任所在,並未顧慮形式上之交接,迅即實施指揮權,告訴高、劉兩軍長:(1)前線攻擊部隊一一八師附十八師五十四團及十九軍四十一團,統歸高軍長指揮。(2)一一八師師長李樹蘭即推進至安岐。(3)十九軍軍長劉雲瀚則以所部在虎尾高地、湖南高地及一三二高地,佈成一線防守陣地。經親與五十四團團長文立徽、三五二團團長唐俊賢、三五三團團長楊書田、三五四團團長林書嶠等(四十一團團長廖先鴻尚未能取得聯絡,該團已入古寧頭西已海邊),通電話後,前方士氣大振。尤以裝甲兵旅之戰車營為甚,紛紛要求與我通話。上述官兵,久與我共同馳騁疆場,今茲彼輩在徐蚌會戰後,得在金門殺敗敵匪,愉悦之情,不覺流露於其長官之前。當勉以再接再厲,滅此朝食。黃昏入暮,各團合圍,殘匪遁入古寧頭村內。此際我始回顧,但見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將軍,二十五軍軍長沈向奎將軍、湯恩伯將軍的日本籍顧問根本博等,都在此處。再看則羅尤公(卓英)亦盤膝而坐,時用望遠鏡觀察前方。我除與李、沈寒暄外,乃肅然而趨羅將軍處,恭候之曰:「副長官何時蒞臨?」他說:「隨你之後。」再問:「亦未中餐?」他笑而不答。但云:「作何處置?」我說:「澈夜攻擊,殲滅犯匪為止。」他又說:「暫回兵團部,研究後再定。」當留十八軍副軍長劉景蓉繼續督戰。我與高、劉兩軍長隨羅尤公(卓英)回至塔後兵團司令部。尤公(羅卓英)宣示,應立兩案:一為本晚能殲犯匪後之腹案。一為若仍未能全殲,匪且得援時,我軍繼戰之腹案。尤公(羅卓英)久用大兵,智計絕人,向為我輩所敬仰。他稍事檢討後,即逕去湯總部。他此來的任務,佈達命令,監督交接,至此已屬圓滿完成,徒以我等多為其舊部,所以特別關切,親臨前線,躬冒矢石,大將風範,令人心儀。尤公(羅卓英)去後,我等又議,咸以為本晚務必殲此醜類,否則夜長夢多,難免重大變化。於是又令高軍長再赴其指揮所,嚴督李樹蘭師長,務必完成其任務。

是夜從僚屬口中,始得悉昨(二十五)日作戰情形:二十五日拂曉,匪以航海木舟,滿弦順風,趁潮進犯,目標集中於虎尾高地迄古寧頭間沙灘,灘勢平坦,迅即突破我之防線。高軍長決心正確,處置敏捷,立令預備隊師長李樹蘭,率該師及配屬戰車營,迎頭衝擊。該師屢當大敵,每戰必捷,趁匪下船之頃,建制混亂,選鋒衝入,當時虜俘頗多。高軍長為了形成優勢,即以擔任島東外線防守之十一師預備隊之三十一團及正在下船後之十八師五十二團,梯次加入戰鬥,沿海岸斷匪歸路。並燒毀匪船,使其不能駛回接運後續匪軍。又以十四師之四十二團,自一三二高地進攻古寧頭之西,以策應二○一師六○一團之沿海守備。激戰之烈,搏鬥之雄,在歷來中外戰史上的著名大戰,殊不多讓。瓦碎長平,血染沙苑,殆可比擬。酣戰至晚,高軍長盱衡全盤形勢,除以一部抑留於安岐以南外,主力悉調處於機動位置,以備其他不虞。二十五日晚,敵並無在他處進犯之情事發生。本(二十六)晨我乃以十八師五十四團加入一一八師,繼續攻擊殘存之敵。但因該匪有一夜時間恢復建制,並又回竄至安岐以南山地間。故最初之戰鬥,又極頑強。此乃本日正午我到高軍長指揮所時,我軍始奪回安岐之原因。

二十七日晨,我軍已盡殲古寧頭村內之敵。但不久發現村北海岸絕壁下尚有匪軍甚多,係昨(二十六)夜由廈門增援而來,船去,人不能攀登,經我曉喻後,乃棄械而降。至此,一場大戰始告結束。二十七日上午九時三十分,李樹蘭師長由古寧頭直接向我作如上的報告。不久,東南軍政長官陳辭公(誠)飛臨金門,曾親至戰地視察,歸時途次一三二高地,突由深壕密草中竄出百餘人槍整齊之匪軍,旋即伏降。此應為真正之戰事結束,乃下午四時餘也。




第二節 登步島之告捷

十一月初旬,原屬十二兵團之六十七軍劉廉一軍長及其所屬剛到定海。陳毅匪部二十軍繼其佔領桃花、六橫之後,攻向登步島,旋即登岸。劉軍長派七十五師二二四團團長蕭宏毅率部增援,該團衝佔該地要點之砲臺山,與匪反覆搏戰,蕭負重傷,酣戰不退,副團長趙少芝起而代之。雖傷亡枕藉,而寸土必爭。相持一晝夜,六十七師師長何世統率該師兩個團繼續投入該島,二○○團團長顏珍珠亦裏傷再戰,終解砲臺山之圍,而將犯匪大部擊滅。此戰雖不如金門規模龐大,然激烈程度及我官兵英勇精神,則殊無二致。此役不但在戰場上重振我軍軍威,重要的是嚇阻了陳毅,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直至翌年五月下旬,我軍作戰略上撤退為止。




第六章 上述兩役對東南全局之影響


第一節 金門友軍狀況

廈門淪陷及平潭失守後之金門,由二十二兵團李良榮將軍負責防守。該兵團原為第一編練司令王敬玖將軍所部改編而成,轄下之第九軍縮編為一六六師,由廈門撤至小金門,僅有一千一百餘人,原在小金門之第五軍及其所屬二○○師與四十五師共為一千九百餘人,厥後該三師合編為二○○師,亦祇三千餘人。是則第五軍在戰鬥序列上名為一軍,且有三師,而實力僅若一團。事實上此三千餘人,多屬幹部及雜務士兵,尚談不到一個團的戰鬥力。第二十五軍同第五軍一樣,其實力僅可編成一個一一八團。我空軍當局鑒於金門危殆,乃以其在大陸時的機場警衛部隊編為兩個師,一為四十師,師長范麟,一為四十五師,師長勞聲寰,均歸第二十五軍建制。范師欠一一八團,防守金門北方之大登島,十月上旬,大登淪陷,損失頗大。勞師防守官澳、瓊林間,該師約四千五百人,第二十五軍又指揮原駐臺灣之八十軍調金增防之二○一師,師長鄭果,轄六○一團、六○二團,其六○三團由福州撤退回臺。兩團之二○一師,乃係青年軍,此時實力約為五千人,防守瓊林至古寧頭之線。故我二十二兵團所轄兩軍六師,實力則為萬人稍多。上述這些部隊的狀況,除了二○一師以外,其餘都在戰後由華北整編,所以知道的很確實。當時十八軍若不先到金門,十九軍亦不續到,則金門存亡,實難逆料。金門若失,則此萬人亦不得撤回臺灣了!蓋海島作戰,殊難安全脫離,成則全勝,敗則全沒。








第二節 金門在戰略上之價值

金門的戰略價值,對於臺灣之雄峙海上,表示中華民族,在其偉大領袖總統蔣公領導下之堅苦卓絕反共精神,實難以估計。古寧頭大捷十年之後,毛匪澤東又以金門為目標,掀起一次史無前例的火砲轟擊,且親臨督戰,可以稔知。徵之歷史,鄭成功及施琅之攻取臺灣,都以金、廈為出發地。換言之,臺灣之危,首在金、廈之失。以今日匪我對峙情形,共匪欲取臺灣,必須發兵百萬。戰備集運,若由金、廈,朝發夕至,往返行船,節短勢險,事半功倍。反之,我以金門堵塞水深港闊,設備良好之廈門,則匪之戰備集運港口,必須北由上海、南發廣州(溫州、汕頭祇能作為補助港口),航程迂遠,需船過多。而長途海運後之士兵,登陸復又戰鬥,其戰力必受削弱。故金門之縱阻橫扼,實為強拳塞喉,使匪欲逞不得,正乃臺澎海上長城,不獨反攻跳板,使匪如芒刺在背已也。




第三節 金門精神的光與熱

金門除軍事上的價值外,在中國人的反共精神上,尤其毛共一再破壞中國傳統文化的今日,實有莫大之鼓舞作用。毛共可以介入韓戰,鼓動越戰,稱霸西藏,打殺印軍,進而敢與俄共爭雄,蠱惑世人。卻對此三面被圍之蕞爾小島,屢攻而屢敗,畏之如蜂蠆。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飄揚,最足以震燙大陸中國人之心懷,「中華民族之靈魂兮,迄猶存在。」共產邪魔,最怕民族正氣。中華兒女,裏應外合,一如當年辛亥革命之推翻滿清一樣,終有一日會成事實,金門於此當已貢獻其光與熱。回憶民國三十九年初,毛匪曾委任陳毅為偽「臺灣解放軍司令員」,並立下口號「堅決打金門,渡海攻臺灣」。又標出了十條戰法,如火力壓制,多點登陸,一處撕破,四面開花,隔絕阻塞,各個擊破等等狂妄辭句。此時又喊出所謂「血洗臺灣」及「挖掘國民黨的根」之誓言。每日黃昏,便編組船團,從事操作,實彈演習,爬鑽障礙,聲勢洶洶,志在必得。但三十九年七月間匪對大擔島攻擊時,以一個九百人的加強步兵營,在強烈砲火掩護下,獲得登陸,經過一日夜戰鬥 全被我七十五師史恆豐營,僅兩連半的兵力所殲滅。此後陳毅匪軍乃知難而伏,不敢再肆狂吠。此種金門精神,每能照亮中國人的民族意識,亦將吸引中國人的傾心歸向,在二十世紀的後五十年中,確是人類一大奇蹟。




第四節 臺灣軍事情勢

今試略述當時的臺灣軍事情勢:臺北第六軍之二○七師雖已成立,但三三九師卻尚人員不足,一六三師由原臺灣警備旅兩團所編。臺南之第八十軍,所屬二○一師戍守金門,二○六師尚稱完整,三四○師則正在編練之中。此外則由上海苦戰後撤退來臺的五十二軍及五十四軍,實力如何,國防部當有資料,此處暫不論及。偌大臺澎,僅有如此兵力,如果金門不守,則臺澎如何,不待智者而後知。當時陳長官辭公(誠)鑒於局勢嚴重,一面迭電中樞軍事當局,一面幾度派員持函赴粵,面懇總統蔣公,請調十二兵團,加強臺海防務。並派羅副長官卓英將軍,親赴汕頭,面促筆者,蓋因情勢緊迫,不容不力圖應急也。賈誼所云:「……禍患之來,不在土崩,而在瓦解。」鑒於爾後成(成都)、渝(重慶)變化,益感金門戰勝之重大價值。

登步島之捷,對於東南大局亦有重大影響,蓋於次年海南、舟山全師而旋,裨益殊大也。總統蔣公曾宣示民國三十九年之毛共,放棄進犯臺灣,轉而參加韓戰,主要是我們集中主力,形成了不戰而屈敵之勝。




第七章 檢討事項


第一節 敵我得失之機微

敵人的錯誤,給了我們「迅速成軍,獲得勝利的機會」。前面曾經說過,劉匪伯承渡江南犯,直逼南城,若不中止,啣尾窮追,固將使我無法立足。爾後陳匪毅佔領贛、閩,倘不以作戰地境自限,跟蹤追至潮、汕,我軍亦無法從容轉移,增援金門、舟山。又敵若先攻金門於大登島失陷之時,十八軍勢孤力單,勝算難操。即或十月下旬來攻,彼若廣集船隻,多點登陸,或後續船團源源而來,則我雖有十九軍之增加,處境亦必十分艱難。但此時的陳毅匪軍,驕滿已極,不特一個船團,一點登陸,一萬餘人竟無一個統一指揮官。戰爭結束後,我以為必可俘得一、二師長,結果僅得隸屬不同軍、師之五個團長。所以當其帆船被毀,不能回載增援部隊時,彼岸匪軍雖多,唯有目睹登上此岸匪軍之被殲,而望海興嘆。

相反地,我軍對於敵軍所犯之錯誤,卻能迅速反應,並予充分利用。試舉數例:如(1)在江西我主力南移瑞金,爭取時間,從事整訓,並蕩平叛變,勵我士氣。否則,若我軍倉卒編成,械彈缺乏,仍株守點線,待敵來攻,其結果必將潰散。蓋在當地所徵集的新兵一經與敵接觸,勢必逃散回家。(2)在潮、汕適時準備,迅速轉移,迨林彪來犯時,我軍已脫離戰場。(3)金門的高軍長,登步的劉軍長,均能以正確決心,勇敢行動,迅行反擊登陸之匪,將其消滅。如果那兩位指揮官怯懦觀望,則匪縱有錯誤,亦可以小術勝無術矣。「打仗,打將!」良將之良,似乎稍勝一籌。但勝敗之機,每決於此呼吸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正此之謂也。




第二節 光榮傳統之發揚

第十二兵團以十八軍為骨幹,十八軍又以十一師為核心。該師係我革命領袖蔣公所培育,北伐、統一、剿共、抗日等等戰役,屢立殊勛。而為蔣公所心愛的部隊之一,其幹部幾全為黃埔子弟。徐蚌失敗,全軍恥之,矢志洗雪,朝夕不忘。故當敵匪來犯,幹部們以身作則,視死如歸。高軍長之指揮所位在前線,李樹蘭、何世統兩師長均廁身戰鬥行列中,團長李光前殉節陣前,蕭宏毅、顏珍珠負傷不退,營長以下的幹部傷亡纍纍,可以證之。蓋以新兵當強寇,又在大局逆轉的頹勢下,幹部乃部隊之靈魂,身先士卒,始可振頹起怯,壓倒敵人。推而上之,如羅卓英副長官在金門並無戰守之職責,乃亦棄食而身臨前線,不但表現軍人武德,亦受光榮傳統感召。「軍人事業在戰場」,係羅將軍抗日時所倡導之口號。又如東南長官陳辭公(誠),上午戰鬥猶烈,下午即飛到金門親臨陣前,在砲火下巡視戰況。他們兩位曾為十八軍創立了最多光榮史蹟,確是領袖蔣公的忠實股肱。我們隨其麾下,親沐德澤,見危受命,祇死靡他,已早為各級幹部的生活信條。上行下效,兵隨將轉,蔚成風氣。曾文正公所謂「浩然捐生,如遠遊之還鄉」,拙誠感人,有如是者。

至此尚須特別舉出一位無名英雄,即今日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先生。上述諸人,尚皆負有職責,惟蔣院長在當時並無任何官職名義,亦不擔負任何責任。但當戰事正在激烈進行中,親臨戰線,深入行間,慰勞軍民,鼓舞士氣,著實令人欽佩無似!此事後節詳談。蓋我以為蔣院長此種勇敢、冒險而又不稍居功之高風亮節,實已發揮了我國民革命軍的光榮傳統。




第三節 精神戰力之重要

第十四師原屬我新六軍轄下的基幹部隊,於遼寧失利後,先在十八軍建制下恢復,繼又改隸於十九軍。該師裝備最差,幹部缺乏,但戰鬥精神,始終不衰。當乘船到金門料羅灣駁運上岸時,適湯恩伯將軍巡視其地,正由我兵團參謀長楊維翰將軍陪同,湯對楊責備說:「現在戰鬥如此激烈,前方急需部隊增援,應該先令戰鬥兵下船,為什麼讓民伕搶先?」楊答復說:「這是十四師的部隊,因為尚未領到軍衣,所以仍穿民服。」湯聽了大為詫異,覺得「形同乞丐,怎麼可以臨陣作戰?」迨該師跑步增援,與敵拼鬥於安岐、湖下之間的地區,團長李光前陣亡於肉搏戰中。戰後我視察該團查詢情狀,其部下一班長對我說:「我第二營僅有輕機槍五挺,兩挺打不響,三挺不連放,團長乃奮身向前,衝入敵群,因而陣亡。然我團因此而奮起,密集衝鋒,乃驅敵逃入林厝。」十月二十七日陳辭公(誠)親臨前線時,見該師人無軍服,槍少彈藥,不禁驚異的說:「十四師怎麼會成這樣?」蓋該師原為教導第三師所改稱,陳辭公(誠)曾兼該師師長。該師隸屬新六軍時,裝備最精,此時實有落魄王孫之態。陳辭公(誠)初不知該師之戰鬥精神,並未因裝備缺乏而減色。何世統之六十七師,純係新成,但因轄下幹部若汪敬煦、李向辰、顏珍珠、李光達等,均係血性質樸男兒,增援登步時,率多身先士卒,力建殊功,終乃衝垮匪二十軍而獲大捷。餘如十一師三十一團團長陳以惠,十八師五十五團團長孫竹筠,在二十五日敵匪登陸金門之俄傾間,猛勇搏鬥,斷其退路,焚燬船隻,絕其後援。上述各團之武器及裝備,均屬窳劣。但士氣旺盛,鬥志昂揚,所以皆能殺敵立功。




第四節 師克在和

「師克在和不在眾」,「效死勿去」,與「齊赴死」,均屬兵家千古不傳之奧秘。第十二兵團所屬三個軍及其各自隸屬之十餘個師,真有古人所謂「情同父子」、「誼似兄弟」的袍澤之親。增援金門、登步時,也得到當地友軍的關切照顧,緊密合作。在登步,何世統與吳淵明並肩作戰。在金門,李樹蘭與鄭果攜手同行。確是美德,應屬佳話。此外最使我感動者,厥為李良榮、沈向奎兩將軍之泱泱風度!當戰鬥進行時,他們二人雖未負實際指揮責任,但每日均身臨前線,與高魁元及劉雲瀚兩軍長共冒危險,分擔艱苦。戰後不特未稍表功,且說:「若無十二兵團之增援,則吾人的遭遇,誠有不可想像者。海島作戰,勝則滅敵,敗則被殲,吾人感激之不暇,何功之可爭?」今者兩將軍均已作古,每心儀其風範,輒為之肅然起敬。六年前我過馬來亞怡保,曾赴良榮將軍墓前獻花祭酒,默禱之餘,回憶往事,不禁脫口而出說:「忠肝義膽,來格來享。」尚書秦誓一篇,孕育了秦國一統江山的氣魄。此二役之本質,固可稱讚,而其所表現之軍人武德,實不愧古人所謂:「功則相讓,敗則相拯。」

近讀「危急存亡之秋」,見蔣院長經國先生在其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記載:「今晨接湯恩伯總司令電話報告稱:『金門登陸之匪,已大部肅清,並俘獲匪方高級軍官多人。』我於本日奉命自臺北飛往金門慰勞將士,十一時半到達金門上空,俯瞰兩島,觸目淒涼。降落後乘吉甫車逕赴湯恩伯總司令部,沿途都是傷兵、俘虜,和搬運東西的士兵。復至最前線,在砲火中慰問官兵,遍地屍體,血肉模糊,看他們在極艱苦的環境中,英勇作戰,極受感動。離開前線時,我軍正肅清最後一股殘匪。下午四時,飛離金門,但腦中已留下極深刻的戰場印象,到達臺北,已萬家燈火矣。金門登陸匪軍之殲滅,為年來第一次大勝利,此真轉敗為勝,反攻復國之『轉捩點』也。甚願上帝佑我中華,使我政府從此重振旗鼓,得以轉危為安,轉禍為福,幸甚,幸甚!」蔣院長所記,當屬實情。但我卻以為經國先生到達戰場之時,正是我在湖南高地指揮作戰之際,何以我等竟毫無所知?又當前線酣戰不已時,湯將軍卻一再強調戰事已將結束;蓋湯將軍不使我等趨謁經國先生面陳實況,與聲稱戰事已將結束,乃是湯將軍之一種苦衷。他由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統轄六十萬大軍,轉戰至福州、廈門,今又到金門,理應有一勝利,以便有所交代(湯已知彼即卸任回臺)。推功、讓能、薦賢,言之易,行之難,人不親身閱歷,實難體驗到周瑜薦魯肅、魯肅稱呂蒙、呂蒙美陸遜等之偉大!




又如(1)戰役終了時,十二兵團把所有戰俘及武器裝備,全數交給二十二兵團李良榮司令,由彼呈獻上峰。(2)論功行賞時,十二兵團司令部以力戰殲敵之一一八師列為第二、而以友軍之二○一師為第一首功。乃雅慕大樹將軍雄風,而私淑之,以冀恢宏革命軍人之氣度。筆者二十餘年來,不願談古寧頭戰事。且在第一軍團司令任內,見由六十七師改編之八十四師標名「登步」,曾痛誡他們說:「我輩軍人失去中國大陸,恥辱殊甚!今方矢志復國,殲滅醜共,自東南沿海,至西北邊疆,名都大邑,險關要城,不可勝數,區區登步,何足道哉?今乃以此自誇;好取易盈,好逞易窮,寧能任重道遠?」師克在和,明恥教戰,兩者實有互相表裏之功用。

我願正告世人,尤其今日研究並編著現代史的學者專家們,古寧頭之戰,真正的勝利因素乃是我偉大領袖總統蔣公的英明領導。總統在局勢艱難,日理萬幾的時候,召見一個負傷住院的胡璉,且手令其任命,並撥發其裝備。厥後又鼓舞其鬥志,確定其任務,並准許陳長官辭公(誠)動用此「十二兵團」。戰後在陽明山官邸,對筆者的些微成就,面賜嘉勉說:「你能如此,我殊欣慰!」我官兵託庇總統德威,蒙受領袖恩施,稍抒棉薄,何敢言功。其次當屬東南軍政長官陳辭公(誠),他的任務為保衛臺灣,金門乃係福州綏靖主任湯恩伯防區。京滬失律,福州陷落,金、廈兩島,有兵數萬,正不必外來軍隊增援。但陳辭公(誠)秉承總統意志,在金、廈危急時,使羅副長官卓英冒越權之名,向十二兵團調用十八軍,不以之運臺澎,以履行保衛臺灣的使命,而使之赴金門,以增援當地守軍,此乃大將「顧大局,救他人」之風範。又當廈門失守後,迅以十二兵團急援金門,亦師克在和之好例。再次則周至柔將軍,他是空軍總司令,除空中支援外,並無地面作戰的責任,但卻鑒於金、廈危急,迅以機場警衛部隊,編成兩師,加入二十二兵團之二十五軍,戍守前線,此種「楚軍千里應援」的精神,亦堪矜式。若史家不深入研討,便大書「×××將軍大敗共匪於金門古寧頭及××將軍奮力抗敵於登步島」,便有失求真求實的精神。我今為此記錄,乃願為歷史作證。




第五節 軍貴選鋒

「軍無選鋒曰北」,自古已然,今更重視。劉玄德西取巴蜀,即立五虎上將。宇文泰東征高齊,迅封十大柱國。魏武帝臨強敵,必云可調黃鬚兒來。唐太宗取青海,每曰我有李藥師在。今以美軍為例,其騎兵第一師,及步兵一○一師,凡百列為優先。蓋先聲奪人,振我軍威,古今中外,原無二理。古寧頭之戰,我以英勇幹練、屢立殊勳之高魁元軍長,率其一一八師,首先投入敵陣,更以素與之協同作戰的戰車營為之前導,故能所向無敵,迅奏膚功。一則一一八師向有威名,屢使匪共喪膽,該師之三五二團曾被命名為英雄團,三五三團亦曾被選為威武團,三五四團則以青年團著稱。民國三十六、七年間,整十一師(即十八軍)馳騁中原,「一一八」三個字,曾使劉匪伯承各部,聞風膽寒。一則李師長樹蘭,乃是一員勇將,每當大戰前夕,他就請擔任前鋒,抗日剿共,建功至多。李將軍今已仙逝,每念及此,即如見其人,百戰不殆,確使人無時或忘,再加上十八、十四兩師的協助,壓倒敵人,鼓我士氣,實已合乎「選鋒」的原則。在登步,劉廉一軍長增援之第一梯次即為七十五師之二二四團蕭宏毅部,該團亦屬十二兵團中的錚錚者,團長蕭宏毅以次的幹部若趙少芝等都係能征慣戰的湖湘健兒,堅守砲台山,如釘入木,牢不可拔。迨何世統師長率部到達,強攻硬拼,終獲勝利,亦選鋒之力。




第六節 密切協同

海空友軍的密切協同,大力支援,實為上述兩役迅速收功的重要因素,事實俱在,功不可沒。在金門,空軍對彼岸匪軍的壓制,使匪不特不能調集船隻,續行增援,抑且瞰制匪砲,使其無法射擊。我海軍在黎玉璽司令卓越統率下,不但安定我海域,使我援軍源源而來,且以猛烈火力,對我作有力支援,群策群力,乃克有濟。在舟山的海空軍,其對登步之有力協助,殊不亞於金門。




第八章 有關事項


第一節 「忠以盡節,信以存誠」

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上旬,筆者養傷上海。華中剿總某最高長官,親筆函謂將負責為我補充且裝備三個軍,並請任命我為兵團司令,又謂駐地以咸寧、蒲圻為妥。時劉景蓉將軍在座,當以來函示之,並悠然自語: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劉問我如何答覆,我撕其函而投諸火,笑著對劉說:「黃埔子弟,豈有朝秦暮楚者耶?」不理亦不覆。是年六月底,十二兵團侷處於廣昌、石城間,我僅有黃金十條,乃召集軍、師長面分之,各得其一,其餘三條送眷屬到廈門,再轉臺灣。各部隊每人每日由縣府供應銅板五枚,作為菜金,但操課不輟,毫無怨言,亦無他念。同年七月,華中剿總某最高長官視察部隊,欲來兵團。當告以「此間幹部均悉總統引退,由於內在一種壓迫,極感憤慨,深恐約束不住,對長官有不敬事件發生。」時正混亂,該長官遂終止其行。兵團正將從事掃蕩叛變時,忽接會昌電報局轉來吳奇偉一封電報,竟謂事不可為,勸我向匪共投降,並指定電台呼號。有人向我招降,此尚屬初次,乃令僚屬覆電給他說:「蒼髯老賊,皓首匹夫,降匪媚仇、廉恥何在?生為國民黨黨員,死為國民黨黨魂……」按抗日作戰時,吳曾任江防司令,十八軍曾幾度歸其指揮,此時我乃憶及民國三十六年一月蘇北宿遷剿匪往事,六十九師戴之奇師受敵攻擊,吳在宿遷任指揮所主任,曾數令我勿救戴師,撤回宿遷。蓋吳在那時或已通匪賣國,實為當時始料所不及。上述數事,雖不能謂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慨。然每念李衛公之「忠以盡節,信以存誠」,深以為兵者氣也,浩氣舉事,嚴明果斷,固屬重要。但兵以義舉,仁者無敵,實乃凝心聚魄之必然因素。十二兵團能顛仆不破,危而能安,每仰我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偉大淵博,及我總統蔣公之宏恩厚澤,使我官兵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中心信念,是以有成。




第二節 正氣在江西

羅卓英將軍好以「正氣在江西」五字示人,蓋不獨受文文山先生的傳統使然。江西文風至盛,正人君子,輩出不窮。故當毛共盤踞肆虐時代,江西人前仆後繼,雄鬥不衰。迄後我總統蔣公駐節南昌,削平共禍。又現行政院蔣院長經國先生主政贛南,德澤廣被,民呼青天。我革命軍在剿共抗日時,血灑山河,骨曝原野。以上種種深澤厚德,都由十二兵團領受無遺,前人種樹,後人食?,此之謂也。「一甲一兵,一縣一團」的徵兵辦法推行之日,令行無阻,民樂效命,爾後的軍需供應,悉無匱乏。當兵團撤出筠門嶺時,我曾引領北望,徘徊良久,不禁戚然的說:「河山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國危愈覺江山美,世亂從知骨肉親。」蓋迄至撤軍為止,江西曾無一保一甲之叛變,而父老猶謂「國軍必會回來!」二十年來人事滄桑,歲月不居,彼時情景,如在目前。




結語

金門戰後一週,三十八年一月十三日,總統在「敵我雙方優勢之分析」的訓詞中,曾說:「此次金門保衛戰的結果,對於來犯之匪萬餘人,予以澈底的殲滅,不使有一人脫逃漏網,這是我們剿匪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其後,於三十九年四月,特別頒發團體榮譽旗,以獎參與此役特著功績的一一八師及十八師。當時受此榮寵,我及在事各人,深感惶悚,益矢惕勵,決在工作崗位上,篤實踐履,冀報總統的大德厚望於萬一。近讀宋史狄忠武傳:「……尤喜推功將佐……始與孫沔破賊,謀出青,賊平,經制餘事,悉以諉沔,退若不用意者,沔始嘆其勇,既而服其為人……」緬懷往事,愧對前賢。然於患難袍澤的犧牲貢獻,固不敢一日或忘,因而作以上的憶述。倘承史政當局核實採擇,編秩成章,以供後來者的借鑒,不勝榮幸之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