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虽说不是家喻户晓,然而,对文人墨客、吟诗作词的风流雅士、柔情蜜意的情手来说,却也是众所周知的佳话。
司马相如,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字长卿。他小名犬子,由于仰慕春秋战国时期以完璧归赵、将相和衷而大名鼎鼎的赵国的蔺相如,因而改名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 杰出的文学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古代的才女之一。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临邛的大富豪。卓如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如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如君算是在家守寡。
在能留传下来的,关于一见钟情的爱情的故事里,卓文君的夜奔算是浪漫的!传说当时的文君寡居在家,而司马相如则应卓王孙之邀来府做客。他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瞥见帘后鬓影钗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知道是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便弹了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凰楼。得托子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以表对文君的爱慕之情。原来,卓文君听说司马相如来做客,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位大才子。她本来就好诗善琴,听到琴声,就偷偷地躲在帘子后面看。卓文君深懂琴理,听出了琴声中的意思。这样多情、直率、大胆、热烈的表白,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而又聪慧的卓文君春心怦然跳动。而宴席上的宾客,当然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为了恭维司马相如,一味地拍手叫好。
?
司马相如回去以后,就用钱买通了卓文君的丫鬟,通过丫鬟送给卓文君一封求爱信。卓文君接到爱信激动不已,但她知道父亲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便在一天晚上,偷偷地跑出来,投奔了司马相如。在夜深人静之时,文君背着父母,偷偷到相如住所与之完婚,然后一起逃归成都,这才有了一段夜奔的佳话。来到成都,开始时,倒还安于清贫生活,可是日子长了,卓文君就忍耐不住了,便劝相如到临邛去。司马相如因“家徒四壁”,无以为生,两人只好再次回到临邛。卓王孙对卓文君私奔十分恼火,不肯周济他们。为了出卓王孙的丑,他们便开起了一个夫妻酒店。文君以弱质女流,千金之身,当垆卖酒;相如故意当众洗涤碗筷杯盘,提壶送酒,像个酒保,以此维持生计。卓王孙认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这样做太丢面子,羞得连大门也不敢出。后来在亲戚朋友和县令的劝说下,卓王孙给女儿一百名仆人,一百万钱财,一份嫁妆,让他们回到了司马相如的老家,置办些田地家产,好好过日子。卓文君得到了父亲的救助,与丈夫司马相如一起,重回成都,过起了富人的生活,有专人为他们做饭打扫卫生。
不久,汉武帝下诏来召,相如与文君依依暂别。司马相如受到汉武帝重用,任中郎将。岁月如流,人事变迁, 不觉过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就在这时,她恰好收到了一封官差送来的、日肦夜想的家信。可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人们常说才子多是风流倜傥,美丽多情的卓文君也未能幸免。在司马相如飞黄腾达之时, 他的心也游移在别的女子身上。卓文君得知后,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而后作了《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来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 终使司马相如回心转意。卓文君的文才, 多情, 美丽,智慧使司马相如能善有始终,他们那坎坷崎岖的爱情最终才成了流芳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