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东海--盛世华章之藏南哀歌

(2008-06-19 19:23:50) 下一个
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在中印冲突完胜的情况下,“让他三尺又何妨”(毛泽东语),全线撤兵。结果,事至如今,我们不得不吞下苦果,变相承认英人的麦克马洪线。四十多年后,我们在掌握东海油田开发主动权的形势下,开门揖盗,与倭人共同开发,并把中间线以西的开发作为谈判成果。这实质上承认了倭人的中间线主张。

实在不明白,你我升斗小民都懂“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猫腻,而大国谈判中,我方却画地为牢,自曝底线,委曲求全。这是出于什么考量?我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不断有高人专家告诉我们这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甚至有大局观,大棋论,中央有高人等各种奇谈怪论甚嚣尘上。对此我有两个疑问。首先,我们提出钓鱼岛合作开发时,倭人断然拒绝,理由是钓鱼岛是日方领土,不能合作开发。甚而至于,我们的渔民去捞几只小鱼小虾都不行。请问这是哪门子的合作友好之海?其次,政府暗箱作业,我们在没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意见,便有不少先生上跳下串,嘲笑我们的幼稚与短视。请问这是不是玩弄话语、信息上的霸权?胡总答应给我们的知情权又在哪里?到底唱的那一出好戏,剧本总可以露个只言片语吧?

其实,深入下去,便是一个结论:只有保障民众监督权、知情权的情况下,才能最大保障国家利益。印度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其国内陷于功能性的无政府状态,但其议会民主保障了它对外博弈中断无昏招。当然,这是一个大题目,“大棋局”论者会有千万条理由反驳。在下愚钝,不准备就这个论点打嘴仗。

行文至此,忧愤难当。国事如此,个人无力回天。从岳父飞到辛弃疾,从林则徐到谭嗣同,这种悲愤一直在忧国忧民的中国人心中灼烧。而你我之痛,既非前无古人,也断不会后无来者。

有位曾经留学中国的老美问我,你们中国人口口声声那么恨日本人,为什么在美国开的都是日本车呢?我当时底气十足的告诉他,我开的是美国车。可悲的是,我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请让我最后以宋代爱国词人陈亮的水调歌头词句结束本文。愿你我以此共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翎翅 回复 悄悄话 以为carpediem先生是个艺术家,没想到还颇有些孤愤。
中国的事,太多让人不平的了。同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