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级兴趣

77、78级是中国现代化征途中一种精神的代名,中国史上的特殊群体
个人资料
78级兴趣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海归创业成功因素之五:团队很重要

(2007-12-05 09:29:36) 下一个

    海归回国创业往往不能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在海归创业的研究中,我发现,这些回国创业成功的海归往往能组建一个很好的海归创业团队。创业团队我把它定位为有三位海归以上。在样本分析中,大多数的海归成功的企业都有这样三位以上的海归团队参与企业的创办或管理。由于海归企业比较规范,一般都会设有CEO,CFO或者CTO等,而这些职位往往都是海归所擅长的,也常常是风险投资所看好的。有着同样文化和海外经历的海归创业或管理团队的组建与互补,提高了海归创业的成功率。

   贺定勇是一位曾经留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University)的材料学博士。2004年底留学归来后,他与另外两位伙伴发起成立北京赛亿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赛亿是中关村3000多家海归企业中的一家,专门从事热喷涂材料、堆焊材料开发与工程施工。贺定勇在公司中负责技术研发,其他两位合作伙伴,一个负责生产管理,一个负责市场营销。创业伊始,贺定勇和他的两位合作伙伴组成一个互补性很强的创业团队。

   像赛亿这样的海归企业,中国大陆目前已近上万家,绝大多数都像赛亿一样拥有自己的核心创业团队。与中国大陆本土企业家创业时往往单枪匹马打天下不同,很多想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却发现抱团创业更容易成功。

   在一个专门针对海归创业的调查中,我发现,创业光有一个创始人不够,还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那些回国成功创业的海归往往能组建一个比较优秀的海归团队。创业团队我把它定位为至少有3位海归以上。在样本分析中,大多数成功的海归企业都有这样3位以上的海归团队参与企业创办或管理。

  有着同样文化和海外经历的海归创业或管理团队的组建,提高了海归创业的成功率。海归企业比较规范,一般都会设有CEO,CFO或者CTO等,而这些职位往往都是海归所擅长的。创业团队成员分别担任这些职务,有利于形成团队成员间的默契与互补。

  沈南鹏、粱建章、季琦、范敏等四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在3年内造就了2个赴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被誉为最佳创业组合。沈南鹏,1985年考入交大数学系,携程前任总裁兼CFO,现为如家股东;粱建章,复旦大学计算机系高材生,携程前任CEO,现为如家股东;季琦,1985年考入交大,携程创办人之一,如家前任CEO,现为如家投资方和股东;范敏,1983年考入交大管理学院,前任携程COO,现任携程CEO。他们四人不是同学就是好友,相互之间的配合恰到好处。季琦想法一直很活跃,适于创业,而且很有冲劲;范敏是兢兢业业守业型的人,携程交在他手中,也是最合适的,毕竟他在酒店和旅游业界做了很多年;梁建章也是很好的巩固业务型人才;沈南鹏就是标准的资本运作者了。这个管理团队在资源合作、管理技能、业务经验上的完美组合以及实际运作中紧密无缝的团队合作,保证了携程及如家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迅速稳健的发展。

   海归创业之所以必须学会团队合作,还因为可以扬长避短。大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松是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MBA,在硅谷做过工程师和产品研发经理,在技术和国外市场上驾轻就熟。他说,现实中海归大多数扮演着技术先锋的角色,但一项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经营管理、资金运作、技术开发等等,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要构建一支强有力的核心管理团队。这支团队的成员应该由相关行业背景的优秀人士来组成,如果这些成员都能担当起自己的角色,向着一个目标迈进,那么企业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海归抱团创业的确是创业成功个因素之一。我还想用邓峰的案例来说明,海归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首先学会“诠释团队合作”。邓峰创办的NetScreen曾经是硅谷华人创办的最成功的企业。1990年代初,邓锋前往美国留学在硅谷,邓锋遇到了清华大学同宿舍同学、在思科工作的柯严。不久,邓锋在打篮球时又结识了谢青。1997年春天,34岁的邓锋辞去了在美国硅谷英特尔的工作,与好友柯严和谢青在自家车库里开始了创业旅程。2004年2月,NetScreen公司被全球第二大网络设备制造商、美国Juniper公司以40亿美元收购。NetScreen公司因此被许多人看作是华人企业家在硅谷创业取得的最大成就。

  现在已经回国从事创业投资的邓锋说,“我们之所以成功取决于,一个是很好的团队,另一个是执行力。而所谓的视野、工作热情,则都是其次重要的。”在NetScreen公司以及更多的硅谷企业中,“团队合作”价值非凡。道理就是这样的简单,创业不是技术、精英意识的盲目比拼。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往往能够产生生命中最丰富的体验。

   这种创业团队也常常是风险投资所看好的。正是优秀的创业团队和超乎寻常的“破坏性技术”吸引了日本住友商社和红杉资本(SequoiaCapital)等风险投资商,在NetScreen创建之初,它们就联合投资了4亿日元。赛伯乐(中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直言:“在行业、团队、技术、商业模式等多种要素中,第一个是团队,第二个是行业,第三是商业模式,行业和商业模式是连在一起的。团队肯定是第一位的。创业投资不论是天使投资还是风险投资,看来看去,实际上就是看团队,不看别的。有了好的团队以后,你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现在中国缺乏优秀团队这个问题特别突出。”

   团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创业的过程,是团队成长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之间不断加深了解、相互磨合的过程。相对于习惯单枪匹马闯天下的中国本土创业者而言,善于组建创业团队,这既是海归业的显著特点,也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