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项研究,我在和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交谈时得知,也和中关村的数据相近,落户在中关村的海归,不算大学、科学院以及政府机关的,仅仅是在创业的8400名海归中间的统计也发现,其中40%博士、40%的硕士,20%的本科。这一数据与我所作的调查分析结果基本相符。香港科技大学教授Zweig在他的一项研究中也发现:在66个海归企业家当中,27人(41%)拥有博士学位,而44人(67%)拥有自己的公司。
这与一般人的印象不同,大家一般认为人的学历越高,往往越保守,不敢创业。中国大陆的创业者,相当大一部分没有上过大学,如大陆首富黄光裕等人。而像美国的比尔·盖茨和戴尔,都没念完大学就开始创业。
海归创业者往往都有较高的学历,不少人都有海外著名大学的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国内一些比较知名的创业者,基本上符合上述要求。比如,我们采访的中国赴Nasdaq上市的第一家网络企业亚信的创建者田溯宁是德州大学的生物学博士,丁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科学硕士;加利福尼亚Hass商学院EMBA;SOHU的张朝阳是MIT的博士。中芯微的邓中翰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的施正荣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博士;就连曾经是Nasdaq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的周云帆也是1999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回国创业的。由此看来,扎实的海外学习对有志回国创业成功的海归有很大的帮助。
在21世纪,海归创业需要高学历,需要有知识结构的准备,与海归创业的项目选择密切相关。中国海归回国创业大多都集中在高科技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根据我所作的样本分析,目前,成功创业的海归有70%的人集中在互联网、IT和通讯等高科技领域,有20%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5%左右在制造领域。比如,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硕士李彦宏把搜索引擎带回来创立百度,田溯宁把信息高速公路带回来。我本人的创业经历也能证明上述观点。我在国外读MBA和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对我的创业搞咨询很有帮助,包括给三峡工程带来了第一笔国际投资。这需要懂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运营、中外政府经验以及跨国公司经验,门槛高,也需有高知识含量。
在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高学历海归创业发展也占有很大优势。比如国内很著名的君和律师事务所创办人王俊峰,就是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法学硕士,还有在海外知名律师所工作多年的肖志岳和陶景州等都是法学博士等。
在著名的新东方学校,除了创始人俞敏鸿外,其他早期主要合伙人包括徐小平、王强、钱永强等几乎都是拥有海外高学历的海归。钱永强早年曾是俞敏鸿的学生,在耶鲁大学MBA毕业典礼上,俞敏洪、徐小平专程前来邀钱正式加盟新东方。他们认为,新东方发展迅猛,发展迅猛的新东方更需要人才,特别是像钱永强这样知根知底又掌握世界先进商业经验的人才。
近年来,北京法律服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愈加两极分化。前不有关媒体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接受访问时说,目前非诉讼业务已成为律师行业最大的“聚宝盆”,国内外企业的收购兼并业务、企业资产重组、跨国公司常年法律顾问以及涉外法律服务等非诉讼业务已是律师们最抢手的业务。这位律师透露,一些年轻、高学历的“海归”律师收入很高,能干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上千万元。这些年轻人因为有留洋背景,所以一般都瞄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贷款、融资租赁、外汇业务、海外上市等完全国际化运作的业务。这些业务的标的大都有数十亿美元,按照1%至5%的业务提成,一笔业务就能挣个上千万元。最后按参与人头分下来,每个人也二三十万年薪。
事实上,较高学历的海归创业更容易获得比较优势或成功,不仅仅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现象,还有着深远社会和时代背景。总体上看,目前成功创业的海归人士,绝大多数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的留学生,相比于千禧年前后依靠“中介”出去的低龄留学一代,他们出国前不是某个领域里的技术精英,就是知名大学的高材生,堪称同龄人中的知识精英。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大都是因为学习优秀留学出国,毕业后又在所在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西方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理解,素质好。随着中国加入WTO,大批留学生归国,这些有着高学历、洋背景的海归,回国便受到各大企、事业单位的追捧,成为中国迅速崛起的“中产阶层”。那些下海创业者,相当一批人获得成功,目前中国在海外上市的海归企业,几乎全都是这批人创建。由此看来,扎实的海外学习对有志回国创业成功的海归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还是书生气太重。如有冒犯、不妥,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