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长乐也

像雄鹰一样在水中飞翔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人的平均工资仅是美国人的4%

(2010-06-05 18:57:40) 下一个
当被问到哪些国家可能充当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时,克鲁格曼认为,走出经济危机没有哪一两个国家能充当火车头。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经济学界的许多人已经断言克鲁格曼三年内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没有哪一个单一产业或者单一政策可以让产业升级,这需要过程。没有哪一两个国家能充当火车头作用,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困境。走出经济困境需要每一个国家去努力。”昨日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与广东各界进行了题为《中国奇迹与广东创新》的对话。克鲁格曼表示,全世界仍未走出经济危机,各国走出危机需要依靠提升内需,而不能再依靠出口。

经济前景慎言乐观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非常严重,全球产品经济总量自1930年以来第一次下跌,其中美国降了3%,德国降了4%,日本降了6%。尽管中国可能还会向前发展,但是总体来讲全世界多数国家都是陷入低迷,全球贸易量也在萎缩,这是前所未有的。”在谈到经济危机,克鲁格曼表示要慎言乐观。他表示,要回到上世纪的大萧条时期才会看到如此大的世界贸易量的跌幅。

克鲁格曼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整体而言并没有指标能够说明现在世界经济正在增长,所有指标都指向“收缩”,唯一乐观的是,衰退的步伐和程度在慢慢放缓。

当被问到哪些国家可能充当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时,克鲁格曼认为,走出经济危机没有哪一两个国家能充当火车头。相反,需要全球所有的大国,乃至每一个国家共同努力。

中国急需提振内需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我对中国的成就充满赞赏。”在赞赏中国的经济成就之余,克鲁格曼提醒中国人民不应为已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中国仍是相对贫穷的国家,中国工人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4%,跟1975年的韩国类似。目前,即使墨西哥生产工人的工资也是中国工人工资的3倍。”

中国怎样才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到生产资本密集型产业?克鲁格曼认为,中国必须更依靠提高内需,而不是出口。克鲁格曼表示,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都依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成功,实现了国家的发展。但克鲁格曼认为:“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毕竟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效仿的话,市场迟早会饱和,所以不可能说中国完全照这条路走下去。”

产业升级无法“计划”

克鲁格曼认为,中国发展必须走类似韩国的道路,发展高端产品。“中国已经能够出口一些精密的高端产品,我认为中国肯定会攀到价值链的顶端,她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帮助中国成为一个薪酬水平较高的高科技国家。”

但克鲁格曼提醒,中国亦应该避免韩国犯过的错误。他举例说,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政策推动发展被认为是高端产业的重工业,但是那个政策却不怎么成功,反而带来过多的外债、过度的产能等问题。因此他认为中国发展步伐如果太快是肯定不合适:“要有基础设施,要有好的电信通讯,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够在技术杠杆上向上爬,如果速度太快话是不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