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风

明月清凉地,佳茗在握时。   淡淡微风起,停杯欲语迟。
个人资料
淡淡微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68)夜幕下的牛津

(2025-04-07 06:41:33) 下一个

 今晚的目的地是牛津。
    这次的行程,我安排了在牛津和剑桥各住一晚。
    此生没机会在这两座名校读书了,就住一晚,感受一下古圣先贤的味道吧。
    学习金庸七十多到牛津读个名誉博士?
    呃。。。好像又没那么重的情结。
    而且,他们也不会给我免费。。。

    一天行程下来,到牛津的时候,天色已晚。
    今晚住在伦道夫。
    其实本来是想住一个古屋,好像是哪位名人住过。
    我是比较喜欢住类似这样的地方的,以后回忆或者吹牛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说我住过某某某住过的地方。
    李敖就很喜欢这么玩儿,我觉得效果很好。
    比如他介绍毕加索,就说毕加索的生日跟我是一天,我们一起过生日之类——你可以对李敖的其他东西质疑,但是论玩花样儿人家是绝对高手。
    可惜的是,那个古屋没房间了。
    只好退而求其次,住这里了。
    一样的古色古香。

    其实这样的大门不是挺好么?
    国内的宾馆都喜欢用很大的门和大厅,既浪费也未见多美观。
    这样小小的其实也不错,并不会影响宾馆的水准,未必不是佳构。
    当然,人家这是受限于老房子的具体情况,并非刻意追求。
    我的意思,只是不需要那么千篇一律,不同的前提,都可以通过高明的设计,改善先天的不足。
    一概讲排场炫富,只能暴露审美的不足。

    放好了行李,直接到了自家的餐厅。
    在网上选择餐厅的时候,看到评价很好,那就不折腾了。
    一进门,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大吊灯,好看。

    呃。。。这粉红色的沙发,未免令人有所遐思。。。

    这个单间的吊灯一个比一个漂亮。
    可惜我们人少,不然就坐这里了。

    餐厅里放书柜,算不算牛津的特色?
    或者低调奢华与傲娇?
    我们牛津是有学问的。
    连餐厅里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菜品还不错,火候也没问题。
    但是依然没有特别惊艳。
    当然我也没有挑出毛病。

    雨后的街头,清凉静谧。
    华灯初上。
    灯光倒映在湿润的青石板上,斑驳有古意。

    宾馆对门儿就是一个学院。
    典型的罗马柱和三角顶。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形制就是给人庄严宏大感,撑得起殿堂二字。
    现代建筑,固然有很多进步,但是若论严肃庄严,还是要看古典。
    很多东西都是如此。

    转角处会遇到什么?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

    平平无奇的墙面,加几个元素就有了感觉。

    在欧洲,经常看到街边墙上的花。
    有的地方是阳台,有的地方是专门放花的小台子,这里是吊链。
    近看远看都是美景。
    哪有人不爱鲜花呢?!
    当然,花粉症者除外。
    国内呢?
    以前是晾衣服,后来习惯于把阳台封起来晾衣服。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继续进化。

    漫步雨巷里,悠然见鲜花。
?
   客心洗清雨,余香入梦中。

    散步完毕,回房间喝茶。
    清茶,鲜花,烟雨,已有江南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寒芯 回复 悄悄话 赞美图美文!我没机会,好在我家娃替我补上了,只可惜沒能去参加毕业典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