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660

生活,工作与朋友圈
个人资料
辛夷660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柬埔寨之行(2012.10.21--25)----(3)

(2012-12-23 05:26:30) 下一个
本游记配有大量的景点照片与文字说明,只因文学城的照片太难贴上去,因此想看照片者,请看以下网站:http://hwq2008727.blog.163.com/

--------------------------------------------------------------------------------

                                    吴哥古迹的明珠----女王宫

10月2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女王宫游览。

女王宫 ( Banteay Srei ),是一座坐西向东,供奉湿婆神的小型印度教寺庙,建于公元967年阇耶跋摩五世时期。由于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因而当地人就习惯地称这儿为“女王宫”。女王宫系采用略带桃色的石块建造而成,寺内有世界上最好的石雕作品,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而名扬天下。建筑风格则采用方形或长方形的层层城廓式规划,由三层红砂岩围墙围护,围墙外还有一条壕沟。第一道围墙长110米、宽95米,通过第三道墙正东面的三个拱门,便可看见里面神塔梵宫。门体突于墙外,门上的浮雕十分精美。虽然规模很小,却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由于那里的石雕极其精致细腻,似乎不太像是男人的风格,因此有人猜测它很可能是由一个女人负责修建的。

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而闻名于世,有“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

女王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既便于运输、建筑,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干,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

女王宫以印度教教义为主轴,从而衍伸出它特有的雕刻技巧与建筑风貌,在众多的吴哥奇迹中,以精致闻名、独树一格。一幕幕的雕塑,彰显了国师雅那发哈拉和他弟弟建造女王宫时所最注重的意义,其目的即为了弘扬印度教教义,而并非如一般的神庙,仅是为国王歌功颂德而已。

墙上面露微笑的美女,也是让人锁定目光的对象。这可能是人称东方蒙娜莉莎的缇娃妲女神。

女王宫的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女王宫浮雕刀工流畅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

“诸神之王”-因陀罗骑着三头大象,降下甘霖、解除民间干旱的情形

由于地方不大,我们在很从容地游玩之后,照例与23日一样,午休至3:30才出发向罗洛士驶去。

罗洛士曾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此地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易守难攻。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创立吴哥王朝后在此定都,并改名为诃里诃罗洛耶(Hariharalaya),使这里成为古代高棉文明的中心。

罗洛士群位于暹粒市东南约15公里处,由现存的巴孔寺(Temple of Bakong)、神牛寺(Temple of Preah Ko)、罗莱寺(Temple of Lolei)组成。三个寺庙都建于9世纪末,是约持续600年吴哥时代最早的建筑,被人们称之为高棉艺术古典时期的开端(Beginning of Classic Period of Khmer Art)。它们均采用相同的建筑结构、雕刻材料以及构造方法。

巴孔寺是罗洛士群里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庙,也是当时诃里诃罗洛耶的中央寺庙,为indra varmanⅰ所建,是吴哥遗迹中第一座多层式的神殿山,也是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其建筑围栏结构是继矩形系统后首次尝试圆形的围栏方式。它曾经是市中心的大型庙宇。远远一看,只见一尖顶方型的高塔,立于较宽阔的塔基之上。5阶式的高塔象征着印度教里的神山「须弥山」(Mount Meru),神殿里供奉的是湿婆神(siva)。

神牛寺整体由建在同个梯台上的六座塔组成,分为两排,前排三座塔用于纪念父辈祖先,而后排三座则纪念母亲辈祖先。

如同梅奔寺(Mebon)一样,罗莱寺建造在一个人工池中央的一个小岛上,据寺庙上的碑文,人工池池水曾用于灌溉诃里诃罗洛耶附近农田。

唯一见到的一座精美绝伦的新庙

新庙中的和尚

新旧相杂,颇有意趣



所有的导游项目至此都结束了,明天还有一天时间的自费项目。导游告诉我们,关于自费项目,去"崩密列"需要加付35美元(含5元午餐),去"洞里萨湖"需要加付20美元(含5元晚餐),全体人员一致决定参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