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660

生活,工作与朋友圈
个人资料
辛夷660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上海滩大笑星蔡嘎亮而欢呼!

(2010-07-05 14:12:39) 下一个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朋友有一张刚刚买来的DVD片《蔡嘎亮音乐脱口秀笑侃人生》,看完之后,捧腹大笑之余,深感大上海实在是说唱英才比比皆是,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比之下,其风格,其格调,其形象,其水平,较之前些时犹如文革当年鸡血一般所谓风靡上海的周立波,实实在在是高出许多许多------他不系领带,不梳小分头,朴实无华,能歌又善舞,既不以嘲笑他人为乐,也不以哗众取宠为趣,既不自诩“海派清口”,又无丝毫低级趣味。虽然不是帅哥,可是相貌坦然,虽亦所谈世间俗事,然却绝不贬低他人。诚男子汉也!我当为蔡兄一呼,伟哉,嘎亮!努力,嘎亮!

若你具有一些上海话与苏北话基础的话,可以打开下面这个网址观看他的精彩演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3NTE2Mjg0.html

---------------------------------------------------------------------------------------------------------------------
(附:该DVD封面上的文字)

蔡嘎亮个人介绍:

蔡嘎亮,46岁,真名蔡如华,因为常常戴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穿戴时髦,博得了“嘎亮”的外号。“嘎亮”,在上海方言里,是一个略带取笑味道的词汇。蔡嘎亮的看家本事,是一种被他称为“音乐脱口秀”的表演形式。说白了,其实就是混搭的大杂烩------又唱又演又说,普通话,上海话再加苏北话,以日常生活的笑料为包袱。他曾在歌厅里唱了10多年,在沪北一家影院的小剧场卖了9年艺,但都名不见经传。

草根明星蔡嘎亮用十多年时间开创了“音乐脱口秀”的成功事业,2006年被沪上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各大媒体评为“北有郭德纲,南有蔡嘎亮”的美誉,被广大沪上市民称为“音乐脱口秀创始人”。其秉承“传颂孝道,笑侃人生”的演出宗旨,三十年如一日地把歌声和笑声奉献给观众。“夜上海的笑声”音乐脱口秀将打开艺术与观众相结合的最新景观。在短短的时间里,您将领略到艺术家们最精彩的演出。蔡嘎亮极为丰富的舞台表现与互动能力绝非一日能成。一半上海话一半上海普通话,幽默有余,嘲弄得当。有时也会在内容上宣扬一些诸如应该孝敬父母,爱护家庭等小道理,开怀一笑后也能留给观众许多启示。此外,在“蔡嘎亮专属乐团”的精心伴奏下,演员们将通过美妙的歌声,乐曲让观众全身心地沉浸在欢快的氛围之中,让您的精神得到赏心悦目的享受。

相关内容/音乐脱口秀

就是将经典音乐剧唱段和演员个人脱口秀表演融合在一起,脱口秀作为串联起不同音乐剧片段的关节,这种表演形式由一个人表演下来,非常考验演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蔡嘎亮脱口秀之所以能场场满座,也是当代观众尤其是中年人对宏扬孝道的由衷赞许并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的一种表现形式,每场蔡嘎亮音乐脱口秀表演,最令观众动情的,要数蔡嘎亮声泪俱下地演唱“烛光里的妈妈”了。一位40多岁的大男人,能把这首歌唱得如泣如诉,让全场观众都陪着掉眼泪。这难道仅仅是在演唱吗?不,这是一位真正有孝心的小辈,对千辛万苦养育自己成人而走向晚年的父母,从内心发出的感激之情!笔者采访过不少文化人,但象蔡嘎亮那样,一讲起母亲就心怀感激,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讲不尽的赞美,说句心里话,这样的文化人在当今确实不多见。可以说作为一位演员,能把孝道演到能感染全场观众这样的极致,在全国的同龄男演员中,说蔡嘎亮是凤毛麟角,丝毫不为过。难怪一位著名艺术家看了演出有感而发语出惊人,以“百年出一个”来肯定蔡嘎亮与众不同的艺术贡献,给人们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或许是社会市场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孝道的缺失,引起了有识的文化名流特别关心蔡嘎亮的演出。不是吗?淮剧名家马秀英来了,沪剧大师王盘声来了,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到了,连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百忙中的潘虹老师也欣然赶到星火影剧院。他们个个全神贯注地观看蔡嘎亮的演出,名家与百姓坐在一起,和人民群众同乐。他们为蔡嘎亮的精彩演出而兴奋,为他的激情投入而感动。摄于瞬间的照片,让人们看了动容。在接近演出尾声时,他们对蔡嘎亮的一致好评,无不体现了文化名家希望当今文艺和社会各界为宏扬孝道,为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而多多出力的呼吁。

论长相,他既不魁梧,五官打分也不能说是一流的。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人们欢迎他,既是看到了一位“说,噱,逗,唱,舞”全艺登台的奇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家乡的苏北话,以特有的调侃,引出了大家健康的欢笑,这实际上是难能可贵的语言艺术。以上海话来说,有些上海话十分经典,如“生活”二字,上海话就有多种含义,而普通话含义就不够丰富。苏北话的经典也不少,蔡嘎亮特别善于发掘其中的笑料。苏北人,在上海不少人眼中是憨厚,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一句普通的苏北话,蔡嘎亮就能发现会引出笑声,如“为江北人争光”,一句话,不仅引来了满堂笑声,还带出了同乡人的掌声,这又是对某些乡亲善意的督促啊!观众们在蔡嘎亮汗水抹脸的话语中,还深切地感受着他对自己母亲------一位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爱戴,而听不出有任何歧视的嘲讽。这种在朴实的劳动人民家境中长大的艺术家精心的语言创作,无不散发着他对苏北这块温馨土地的深深眷恋,对此,笔者在掌声连连的观众脸上,看到了他们心中都在异口同声地对蔡嘎亮的”嘎德“表示赞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