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妄图使国民患健忘症。。。
“三家村”与“健忘症”在中国现代史和文革语境中高度关联,主要指1962年《三家村札记》专栏发表的杂文《专治“健忘症”》以及其后遭遇的政治批判事件。[1][2][3][4][5]
### “健忘症”杂文内容与寓意
- 《专治“健忘症”》最初由邓拓以“吴南星”笔名发表,表面上是一篇关于健忘症医学症状、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短文,列举见过的东西说过的话都忘记、自食其言、言而无信等现象,甚至提到狗血淋头和棍棒“休克”的民间治疗方式。[4][5][6][8][1]
- 文章没有明指讽刺对象,却以寓言和隐喻的手法暗含批评政治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健忘”了自身责任与前言后语,甚至暗讽高层领导自相矛盾。[2][3][5][6][8]
### 文革批判与事件恶化
- 1966年文革发动,部分官方批判者(如姚文元)将《专治“健忘症”》解读为“恶毒攻击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反党行径,指控作者“暗讽党内领导健忘、食言、变傻甚至神志错乱”。[3][9][7][8][2]
- 这成为“三家村”反党集团案的导火索之一,被深文周纳(强行解读为罪)批判、打击,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遭受严重迫害,影响波及全国知识分子与干部,直到文革结束平反。[5][7][8][3][4]
### 三家村札记的现实与争议评价
- 有研究及回忆指出《专治“健忘症”》实为一则引古讽今、幽默浅显的杂文,并无明确针对毛泽东或党中央,后来的极端政治解读乃文革气氛下的文字狱冤案。[10][11][3][4][5]
- 该文及相关斗争成为警示后人勿患“文革健忘症”,即要警惕遗忘历史灾难、反思极权与思想禁锢带来的伤害。[12][7][3][5]
### 小结
- “三家村”与“健忘症”的典故,主要源于一篇寓言性杂文被上纲上线解读为反党罪名,由此引发严重文革迫害,是中文现代史上极具象征性的冤案与教训。[6][7][8][1][3]
Sources
[1] 1966年5月15日人民日报第4版 https://cn.govopendata.com/renminribao/1966/5/15/4/
[2] [PDF] 《燕山夜話》《三家村札記》的反动本质 https://wulixb.iphy.ac.cn/pdf-content/10.7498/aps.22.629.pdf
[3] 三家村(文革用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AE%B6%E6%9D%91_(%E6%96%87%E9%9D%A9%E7%94%A8%E8%AA%9E)
[4] 1979年2月22日人民日报第3版 https://cn.govopendata.com/renminribao/1979/2/22/3/
[5] 三家村札記 -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華府分會 https://nacwadcweb.com/%E4%B8%89%E5%AE%B6%E6%9D%91%E6%9C%AD%E8%A8%98/
[6] 专栏| 纵横大历史:第五十八讲三家村 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zonghengdalishi/wenge/hist-07262023103131.html
[7] 手机版- Powered by Discuz! - 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https://difangwenge.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47
[8] 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 - Marxist Philosophy https://www.marxistphilosophy.org/Hongqi/66/196607-01.htm
[9] 王炯华:中南文革第一案——李达“三家村”案 - 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https://difangwenge.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983
[10] 《人民日报》前社长邓拓的本来面目 - 阿波罗网 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20/1968016.html
[11] 三家村(文革用语)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4%B8%89%E5%AE%B6%E6%9D%91%E6%9C%AD%E8%AE%B0?oldformat=true
[12] 陆洪恩 - 中国文革受难者纪念园 https://ywang.uchicago.edu/history/LuHongEng.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