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
2008 (2)
2013 (1)
2014 (1)
2019 (1)
2020 (280)
2021 (148)
2022 (141)
2023 (146)
2024 (149)
抱歉,周末事情多,所以拖到现在才有点儿时间。好在周末大事不多,所以也不算错过什么。接下来两个星期可能些博文的时间都会有些不固定,我还是争取周一一篇周五一篇。
周末比较大的新闻是日本的高市当选首相。这个在日本算是突破传统,第一个女性当选首相。看看其人的过往历史就知道,在80年代在美国政坛见习,应该是个站队美国的人物。事实上她在安倍政府里长期担任各部大臣,同时也经常去靖国神社参拜。换个说法,她上台,第一不会跟石破茂一般去舔中共,第二,也不一定总会跟美国一条心。应该是一个应时而出的人物,大概率她会推动日本国家正常化。反正,这个结果,最大的输家是中共。
我一直在说,台湾的安全,第一时间的保障是日本,美国毕竟没法那么快响应。所以这个日本国家正常化,是大概率会推进的事情。而一旦正常化,必然在经济上要从美国系独立出来。也就是从原来的傀儡变成如英国一般的关系。是好是坏,难讲。台湾也不是个省油的,Trump要让台积电提高对美生产到50%,台积电不干。骨子里台湾对美的信任恐怕还没有对日本高。看来国际站队一事并没有按Trump预想的时间表走。要不然就是DS势力还挺强大,明面不敢冒头,背地里捣乱。上次有网友问我危机会是哪方面,我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DS一定要捣乱。Trump现在的招法是遏制而不是马上掀桌子,那样的话打内战,就算胜利也是惨胜。等遏制到一定程度,DS掀桌子,风浪有限,大概是这个想法。当然美国国内的DS总在找机会挑逗Trump去掀桌子,比如现在的Antifa闹事,加上法官配合禁止Trump派国民警卫队。这就是在架柴生火。不过Trump拔了DS的吸血管道,而民主党又让政府关门,所以DS的柴火也不多。有时候我都觉得民主党的两个议会领导是在配合Trump表演。
周末另外一个事情是中东。哈马斯对Trump的20点计划表示接受,然后谈细节的时候又要求全部释放哈马斯的恐怖组织成员。这个恐怕在以色列行不通。毕竟当年把亚辛放回去,立刻就招来一系列自杀袭击活动,以色列不会毫无条件的答应这个条件。当然,这也侧面上证实哈马斯对和平没兴趣,都是吃人血馒头长大的。不管这帮人提的条件是啥,反正都是滚蛋,只不过时间早晚和什么方式的问题。Trump不太会有兴趣跟这帮杂鱼周旋,更不会让这些细节来毁掉他的大手笔。这个信心应该有。
美国国内的事务目前还是政府关门。这个按白宫的说法,影响到军人工资。这个可能是对联邦政府最大的挑战。我怎么觉得战争部的预算跟其它预算是分开的?或许白宫这个说法是说给大家听的?不清楚。不过这些并不算特别挑战,相信贝森特会想办法。当然,民主党治下的芝加哥骚乱,就要显得严重得多。这个底特律衰败,是因为产业转移。芝加哥衰败,则完全是因为黑帮治理了。民主党看起来最终目标,是把全社会交给黑帮治理,这样才有更大的腐败空间。可惜啊,黑帮一旦做大,这些政府官员还会被放在眼里吗?
总之,目前美国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状况,各种愿景似乎处在一种模糊的状态。我很怀疑双方都在蓄积力量。10月31号是开启节日季的一天,也就是3个多星期的时间。我总有些疑神疑鬼,这个节日季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酝酿。但愿只是阴谋论搞多了的后遗症。
普在克里斯·库莫直播节目中爆发——爆出真相炸弹
1、加州国会选区的重新规划将在美国国会新增五个极左民主党地位,阻碍川普总统所领导的反对极左纵容犯罪,开放边界,对亚裔教育及就业歧视等一系列拨乱反正的大政方针。??此公投已经获得Rick Scott等共和党高层的高度重视。他们亲自到加州发动加州选民反对50号提案。
2、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川普总统,赵先生和参加成功领导加州推翻Prop 16公投的Frank Xu先生最近联合了硅谷华人协会,平权会,CAA等捍卫美国宪法的机构/社区领袖,成立了Chinese Americans for Constitution PAC, 准备使用敲门拜票等多种方式发动加州华人投票,帮助一举击败加州州长违反加州宪法的国会重新区划提案Prop 50。https://www.caforconstitution.org/
3、诚望加州的朋友访问我们的网站,在11/4日之前投下反对的一票。也诚请所有维护美国宪法的华人朋友点击以下链接给我们慷慨捐助,让我们有资源赢得这一关系美国未来的重要选战https://www.efundraisingconnections.com/c/NoOnProp50
“奥巴马的八年,让“美国梦”从民族自信的象征,碎裂为身份政治的拼图。他完成了一场静悄悄却深刻的文化改造——让一个建立在清教徒信仰、家庭伦理、个人奋斗与自由市场精神之上的国家,在短短数年间,蜕变为一个以种族、性别、福利与道德优越感为核心的新型意识形态共同体。美国依旧存在,但那个“信仰勤奋、尊重秩序、崇尚自由”的美国,已然成了旧时代的记忆。“
”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用两个字母来区分历史:B.O.(Before Obama)与 A.O.(After Obama)。这不仅是一种网络上的戏谑,更是一种文明自省的标识。“奥前”的美国与“奥后”的美国,已是两个国家、两种语言、两种信仰。在“奥前”的美国,两党的共识大于分歧;在“奥后”的美国,分歧吞噬了共识。在“奥前”,性别是生理事实;在“奥后”,性别成了政治选择。在“奥前”,信仰是精神支柱;在“奥后”,信仰被视为偏见。在“奥前”,国父的雕像象征纪念;在“奥后”,它们成为忏悔的对象。在“奥前”,言论自由属于所有人;在“奥后”,只属于“正确的人”。在“奥前”,总统是国家的象征;在“奥后”,总统被左派称作“法西斯”。
---- 众院议长,讲解拨款流程。
---- 我也有此怀疑。否则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