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经沧海投资感悟生活点滴

吾言吾所思,君闻君所愿。【声明】不作投资建议。
个人资料
牛经沧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全球可投资金融资产分布大观

(2025-10-16 13:49:24) 下一个

牛经沧海

 

站在一万米高空,眺望一眼全球财富的宏观布局,也挺好玩的。高盛研究部更新了全球可投资金融资产的分布结构,数据覆盖股票、债券、黄金、私募、房地产及加密资产等类别,总规模约 261 万亿美元。这份统计剔除了自用房地产,专注于“可投资、可流通”的金融资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全球资本地图。

 

从类别来看,全球可投资资产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

 

· 全球股票:49%

· 全球债券:37%

· 黄金:6%

· 私人市场:5%

· 房地产:2%

· 加密资产:1%

 

一句话总结:传统资本市场(股权+债券)仍占绝对主导,合计高达 86%。

加密资产尽管热度很高,但在整体规模上仍只是边缘角色,仅占1%。

 

美国在全球资产中几乎处于“压倒性”地位

 

· 全球股票中,美国市值占比 64%,远高于欧洲(11%)、日本(5%)与亚洲其他地区(12%)。

  换言之,美股几乎占了全球股权市场的三分之二。

· 全球债券中,美国债券占比 43%,领先于欧洲(29%)与亚洲(21%)。

 

这意味着什么?

美元体系是全球资本配置的锚点。如果投资组合中忽略美元资产,就等于偏离全球市场权重。

 

债券占总资产的 37%,其内部结构如下:

 

· 主权债:51%

· 公司信用债:21%

· 政府关联债:16%

· 证券化债券:12%

 

可见,全球债市仍以政府债务为核心,主权信用是基础。

 

从全球(尤其美股)行业权重来看:

 

· 科技:28%

· 金融:17%

· 工业:11%

· 非必需消费:11%

· 通信服务:9%

· 医疗保健:9%

· 其他:15%

 

科技 + 金融两大板块合计近 45%,已成为全球资本收益的主要来源。科技权重之高,也意味着市场波动越来越与科技周期紧密相关。

 

地理分布与风险启示

 

全球资产地理分布高度集中:

 

· 美国:资本市场核心(股+债总权重远超一半)

· 欧洲:结构分散但增长缓慢

· 亚洲:增长潜力高但市值占比仍低(尤其中国与印度未来有望上升)

 

这种集中化意味着:

全球投资者实际上共同押注于美国经济、美元体系与科技周期。一旦美国市场出现系统性波动,其传导效应将难以避免。

 

投资与配置的启示

 

1. 长期配置核心仍在美国:美元资产提供稳定回报与流动性。

2. 全球多元化仍有意义:亚洲与新兴市场未来可能贡献超额收益。

3. 科技权重过高带来集中风险:投资者需关注周期轮动与行业均衡。

4. 另类资产虽小但潜力大:私募市场与加密资产增长迅速。

 

延伸思考:房地产的“沉默大山”

 

根据瑞信《全球财富报告》,如果计入非金融资产,全球房地产价值约在 330–360 万亿美元之间,占全球财富总量的 45–55%。

 

也就是说,真正的世界财富结构是:

 

类别 占全球财富比例(含非金融资产)

房地产 45–55%

金融资产(股、债、基金等) 40–45%

其他(黄金、收藏、加密等) 5%

 

而高盛图表中房地产只占2%,是因为它只计算了“能投资、能流通”的部分——如 REITs、商业地产基金、上市地产公司市值等。

 

总结一下:

 

· 从财富角度看:房地产是人类资产的核心,占全球财富一半。

· 从投资角度看:股票与债券才是可配置市场的主体。

· 从流动性角度看:房地产的资本化率极低,只有小部分进入了金融市场。

 

全球可投资资产的分布,映照出我们身处的资本格局:

 

· 美国是心脏,科技是动脉;

· 债券是底盘,股票是增长引擎;

· 房地产是“沉默的大山”,真正的大财富仍沉淀在非金融领域。

 

目前为止,这张图依然以“美元蓝色”为底色。

 

数据来源: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Bloomberg, Datastream, Preqin, World Gold Council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