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

在生活与时事的空气中游走,多一些桂花浓烈的清香,包围者你,浸润着你......
正文

崛起的中国与孤独的美国

(2007-11-20 20:16:21) 下一个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美国的全球战略 3月24日,一名波兰反战人士手举“乔治•布什是头号恐怖分子”的标语牌参加在首都华沙的游行活动。波兰各界群众近千人当天下午在华沙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要求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出波兰军队,反对在波兰建立美国导弹防御基地。 新华社记者徐玲德摄 美国全球战略的再调整 “9•11”后美国对其全球战略作了重要调整,那就是:以“反恐”、防扩散和美国超凡绝伦的实力为基点,以军事力量为主要依托,以“有利于自由的均势”为基本框架,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为主要手段,以美国的价值观为道义基础,构筑一个自由国际秩序,实现美国“单极霸权的稳定”或建立“新美利坚帝国”的体系,这就是“新美国世纪”或“美国治下的和平”。在这一等级体系中,美国高踞于金字塔尖,其他地区大国则居于第二层次,一般的国家则处于第三层次,“失败国家”或“无赖国家”垫底,美国的战略目标主要针对“无赖国家”或“失败国家”。这一战略显然已超越了此前实行半个多世纪的霸权战略,美国有人称之为“新帝国”的战略。“新帝国”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威胁做出了全新评估,认为美国面临的头号威胁是“激进主义与技术的结合”,目前它所代表的主要力量主要是恐怖分子和“流氓国家”。其次,对于所面临的威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第三,在追求美国国家利益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军事手段和军事实力,通过谋求绝对的军事优势,追求所谓绝对安全。第四,强调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单边主义的“行动自由”,轻视各种国际机制和组织的作用。第五,以“反恐”战争为契机,构建新的大国关系框架,将中国、俄罗斯、印度这样一些美国眼中的体制外大国“整合”到美国领导的“新帝国”的体系中去;减少美国对传统盟友的倚重;在这些大国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使它们更加无法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第六,强调美国的所谓“道德优势”以及对世界的“道义责任”,更加积极地以美国的价值观来规划和改造世界。第七,主张以“自愿者联盟”或“临时联盟”或“议题联盟”代替过去那种固定的军事同盟。第八,对“前沿军事部署”作重大调整,核心内容是增加基地,适当减少海外驻军。在亚太,美军的“前沿部署”线南移,部署重点从西太平洋第一岛屿链后撤至以关岛为核心基地、以澳大利亚来后援基地、以东南亚为重心的第二岛屿链;从中东、中亚到东南亚的弧形地带,通过驻军伊拉克和中亚,将沙特的驻军分散至海湾诸小国,加强在东南亚的基地网,保持对伊朗、叙利亚的威慑及对东南亚的控制;在欧洲,将驻德美军移至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等靠近东欧和巴尔干的前沿。 • 在大战略选择上,美国陷入迷思 • 着眼未来战略 美军六大战区司令部“瓜分”世界 • 保守主义时代终结后 美国政治四种可能走向   • 博尔顿辞职折射出美国新保守主义颓势 • 阮次山:“9-11”,美国帝国没落时代的开始 “新帝国”战略源于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思想。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新帝国战略的一次实践和检验,美国的“政权更迭”的目标表面上实现了,但由于美军在军事行动结束后无法稳定伊拉克局势,美国在伊拉克正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方面国内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伊拉克战争被指劳民伤财,源源不断地有士兵在战后的伊拉克牺牲;而在投入伊拉克的资金好像是个无底洞,国会民主党人强烈要求撤军,年底布什政府不得不象征性地从伊拉克撤军近三万人,这一数字恰好是年初以“巨浪”(surge)战略行动为名增兵的人数。 其实,伊拉克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强打的战争。首先,美国出兵的理由是摧毁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后被证明经过十年制裁伊拉克根本没有这样的武器;其次,伊拉克战争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甚至没有得到多边组织(如北约)的批准,法国和德国两个盟国极力反对,美国因为一意孤行,执意要进行这样一场战争,而使跨大西洋联盟陷入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其三,这是一场典型地体现了“新帝国”三原则的战争:先发制人、单边主义和政权更迭。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美国在骄狂的状态下犯了傲慢自大的错误:自以为会被当作是“解放者”,其实却被当作是“侵略者”;自以为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伊拉克社会脱胎换骨,结果旧有的部族、宗教、区域矛盾沉渣泛起,稳定伊拉克成为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美国在伊拉克陷得越深,它解决世界上其他问题的能力越受到削弱。因此,2003年当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美国并没有继续采用单边主义,而是求助于中国,通过多边会谈来解决朝核问题,其他如伊朗核问题、中东问题,美国都不得不寻求多边的方式来解决。 因此美国对于全球战略的调整实际上早在进行中: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只在伊拉克试验过一次,迄今尚未收场;而政权更迭也是有心无力,美国不可能再用武力来强力推行民主,最多不过是靠一些“软力量”来促进“颜色革命”,但曾经在2004年轰轰烈烈的革命如今也褪了颜色,2005年在巴勒斯坦的民主选举被美国认定的恐怖组织哈马斯上台,这让美国始料未及,哭笑不得,至今也没有承认哈马斯政府。曾经让美国引以为道德优势也因为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布监狱的虐囚丑闻和关塔那摩的行为而信誉扫地。美国认识到,民主是从一个社会内部产生的,而不是靠外力可以强加的,美国的做法说好听点是“天真”,说不好听点是不自量力。美国总认为,德国模式或日本模式可以泛之四海而皆准,但实际情况千差万变。美国现在的外交是:民主热情退却,稳定的需要压倒一切。也难怪,2006年中期选举后,布什立即就让拉姆斯菲尔德走人。一些温和务实的外交人士取代美国的“火神派”重新掌握美国的外交决策权。 由于布什政府已进入倒计时,2008年大选在即。可以预料,无论哪一个政党的候选人当选,美国的全球战略还会做进一步的调整。但从目前几位候选人的外交言论及一些思想库提供的政策建议书来看,“9•11”以来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一些基本内核仍会保留:以反恐/防扩散为核心,以美国超凡绝伦的实力为基点,以 军事力量为主要后盾;经济上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拓美国的海外市场和能源供应;以“有利于自由的均势”为基本框架,构筑一个自由的国际秩序,防止在欧亚大陆出现任何敌对的大国,尽可能地延长美国的霸权、避免美国过早地衰落。譬如民主党两位热门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巴拉克•奥巴马都强调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领导地位,他们与布什的不同主要是方法的不同:更强调多边主义、国际机制、联盟体系和大国协调。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