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帝王陷厕与厕所的安全

(2007-10-21 14:02:10) 下一个

帝王陷厕

中国的历史很长,而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很长,谁也比不了。中国的语言简明扼要,是很重要的前提之一。比如,史籍记载了 春秋时代晋景公姬 的故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只有八个字。讲述的是 晋国的国君 姬,要吃饭的时候,肚子发涨,于是去上厕所,落入茅厕被淹死。可见贵为国君,厕所的条件实在不好,安全保卫也不好。国王不小心,陷进去,淹死在茅坑里,实在不应该。皇帝的厕所尚且如此,平民百姓的厕所也不会好。所以估计古代的厕所环境和安全设施都是不太令人满意的。

有人争论说堂堂国君,不一定是淹死了,也许古时候“陷”有别的意思。左传这本书没有废话,所以后人说得就多了。不管怎么说,国王死在了厕所。其实,也不只有中国的国君死在厕所里,英国的国王乔治二世和俄国的女皇卡捷琳娜二世都是在如厕时用力过猛,引发了心脏病,不治而亡。更早的时候,罗马的皇帝也是在小解的时候,遇刺身亡。所以帝王国君,如厕时须多加小心。

现代的厕所

岁月匆匆,两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到了八十年代,天津市曾流行一首儿歌,颇能说明厕所的安全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其中有几句唱道:

“厕所没点灯,

我掉进了大粪坑,

我跟巴巴作斗争,

差点没牺牲 …… ”

句句押韵,朗朗上口,天津的小孩用当地话说出这段来,语调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了新一代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实在让人赞叹不已。这也提醒人们应当注重厕所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厕所的质量。

公用厕所的安全无疑是重要的。除了应当很抓社会治安,清除不良分子可能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以外,也应当注意厕所的清洁卫生、垫板的稳固和夜间照明等事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