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习如厕

(2007-10-21 13:57:40) 下一个

小儿的尿片

中国的孩子,小时穿传统的土裤子、然后是开裆裤。土裤子是一种供新生儿穿的特制内裤,呈三角状。将上等的砂土经筛细、烤干后放入裤里给新生儿穿上。砂土的吸水性很强,尿了一般没什么问题。过一段时间需换一个,砂土也粘不到屁股上。等到孩子学会了翻身,这个办法就不行了。垫尿布是一个办法。再大了则是开裆裤。穿了开裆裤,便于随地大小便。对小孩子来说,其方便不言自明。这便是一种厕所之前的过渡方式。再大点就该真的去厕所了。

用吸水剂的现代尿布则是件新事,得益于一种叫聚丙烯酸钠的高分子化学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吸收本身重量几十倍的水,所以也是农用的抗旱保水材料。更好的磺酸钠类聚合物材料甚至可吸收本身重量几百倍的水。但问题是这种尿布一次性应用,综合价格不便宜,又造成过多的垃圾。

人老了,常常返老还童。有些老人身体不好,控制不了大小便,也要用孩子用的尿不湿。只不过尿片很大,价格不菲。所以,研究老年用尿片的再利用,减少垃圾,降低成本,也是科研课题之一。

学习如厕

上学、就业、结婚、生育都是人生中的大事。但是,在这之前,却要训练上厕所,这也不是件小事。

我对自己怎样学会上厕所已全无记忆了。训练自己的孩子上厕所,却下了一番难忘的功夫。开始要不断地跟孩子念叨:大了,要象大人一样去厕所了,不能再在尿布里拉尿了。念叨得孩子烦了,直说 OK。然后他自己也学会念叨,说是自己大了、不用尿布了、可以去厕所了,颇有自豪感。先用的是一个儿童用的小马桶,用完需要清洗。孩子逐渐学会用这个小马桶,但尿到裤子里也是难免的。一旦用上了,又有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到别处去时,孩子闹着要用他自己的专用马桶。到哪里都要搬着自己的专用厕所不是件易事。后来便要训练孩子用大马桶,还要学自己擦屁股。这里面学问都不小。

后来去了中国,遇到蹲式的马桶,小孩子却又不会用了。于是又要重新开始,从政治思想教育入手,给孩子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爸爸小时候,连这样的厕所也不多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