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wu

有多少快乐希望与人分享,有多少郁闷想找人倾诉,愿与天下同乐,欢笑中一起补阙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由中国和印度比富展开

(2007-09-21 06:16:32) 下一个
刚到瑞士(99年),上市场课程,老师问:对比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那个更富有,更有活力。学生几乎都认为是中国,但老师认为,印度的市场更好,他给出的理由是,在整个社会阶层当中,中产阶级才是消费的主体(中产以后论述,挖个坑先),而对于市场来说,消费意味着活力,一个强大的,厚实的中产阶级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印度的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中的一个主体力量,而他认为当前(99年)中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中产阶级。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没有有效抑制贫富分化,造成中国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中国中产阶层的不健全。众所周知,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太多的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从朱镕基就开始说要软着陆,要扩大内需,但到现在依然没有起色,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政府为了扩大内需,使用了不少招数,从房地产,股市,医改,甚至提出教育产业这么一个东西,但是效果不明显,虽然短期内会有起色,但是长远来看,这些表面的暂时繁荣,不过是吹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泡泡。中国要扩大内需,就必须让中产阶级这个阶层更强大。邓小平的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他忘了给这富裕的成都封个顶,他只想到了,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让他们带动整个社会共同富裕,但没有认识到人的欲望和市场的竞争性,就像一个磁体,使财富汇集不停的汇集,造成了当前社会的贫富两极化,而贫富的两极化有抑制了市场消费的整体欲望。朱镕基提出了扩大市场来促进消费,但是在中产阶级还未占据主体的中国,扩大的市场只能是产生一个个的泡沫。在发达国家同样有贫富两极话的趋势,但是之所是矛盾没有中国那么显著,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厚实的中产阶级,这起到了一个稳固和缓冲的作用,同时国家通过政策调剂财富,及所谓的国家主导性的劫富济贫。劫富济贫在武侠书里有完美的表述,但是这都是以武犯禁的行为,在现在的法治社会只能作为电影的素材供人意淫。但是在欧美这种劫富济贫被政府用政策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税收和保险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不同于中国不痛不痒的个人所得税,欧洲的个人所得税是相当高的。德国人工资超过一定基数,往往工资的一半要交掉,甚至更多。政府的劫富济贫还体现在很多细小的地方,例如儿童入托,交一些杂费,伙食费等,居然也按家庭收入分级,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甚至几乎是不交,尽管所有的孩子享受的待遇没有一点区别。政府在很多地方对于低收入家庭给予特殊的补贴,甚至外籍学生,只要提供家庭的低收入证明,也可以得到适当的补助和减免。欧美把很多消费和收入挂钩,起到了一个财富再分配的作用,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中国政府完全可以借鉴,把消费和个人财富挂钩,最近很高兴听闻中国出台政策,对于购买第二套房产的房主征收高额的税收,希望政府不仅仅是为了抑制炒房,而更多的是劫富济贫,并把它体现在更多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