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求婚
(2005-02-25 17:54:04)
下一个
喜欢被人追,被人百折不回地追,也许是杨红渴求通过被人追求来证明自身价值的一
种表现,也许只是心理学家荣格则称之为“集体无意识”的那种潜意识在她身上的
一种外化。“集体无意识”指的是一些人们不用学就拥有的认识或知识,仿佛千百
年来,有一些东西被一支大笔,写在某种文化或整个人类的基因里,代代相传下来,
在某一些人身上呈显性,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呈隐性,又与时代和个人的基因相结合,
变异成种种色色的折射。
相不相信“集体无意识”无所谓,你可以把这称为“文化沉淀”或别的东西。有一
个主题几乎可以从所有的文化中找到相同的影子,那就是被称为“难题求婚”的主
题。古时候,父母在给自己的女儿选丈夫的时候,会出几道难题,考察求婚者,只
有那个能通过所有考验的男人才有资格做女儿的丈夫。这个难题可能是考察体力的,
也可能是考察智慧的,这要看是什么文化、什么地方、什么年代。
西方文化里有著名的“伊阿宋和金羊毛”的故事,中国文化里也有类似故事,至少
在杨红的家乡,就流传着不少被统称为“傻女婿”的难题求婚故事。这类故事一般
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姑娘爱上了一个傻乎乎的男人,未来的丈人丈母不甘心把自己的
女儿嫁给这样一个傻女婿,就想刁难他一下,测试测试他。既然这人是傻乎乎的,
测试当然是针对他的智力而不是体力的。
有一个故事就这样讲到:傻女婿未来的媳妇私下给他十两银子,让傻女婿赶快去学
点知识,免得测试通不过。傻女婿得了银子,兴冲冲地去找人学艺。他第一个看到
的是一个站在湖边边望湖兴叹的人,说:“一湖好鱼,可惜无网”。傻女婿听得入
迷,拿出三两银子,叫那人教他这句话。那人虽然纳闷,但到手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於是接了银子,把那句话教给了傻女婿。
过一会,另一个人引起了傻女婿的兴趣。那人站在一座独木桥边,吟道:“双桥好
过,独木难行”。傻女婿佩服得紧,就又给那人三两银子,叫人家把那句话教给他。
第三个人正在跟自己的朋友告别,拱拱手说:“县里不见省里见”。傻女婿付了他
最后四两银子,学来了这句话。
媳妇听了傻女婿学来的东西,心下叹道:这下是通不过父母测试了。不过没法,只
有硬着头皮让他去闯。
到了丈人家,丈人给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只给傻女婿一碗汤,却不给他勺。傻女婿见
媳妇在给他使眼色,於是慌忙火急地站起来,背了学来的第一句话:“一湖好鱼,
可惜无网”。丈人丈母大惊,端的好口才!於是叫人拿来汤勺。
等一会,菜上来了,却不给傻女婿筷子。傻女婿见媳妇又在使眼色,遂念道:“双
桥好过,独木难行”。丈人丈母那边自然又是一惊,慌忙叫拿筷子来。
吃完饭,傻女婿记起自己还有一句话没用上,於是拱拱手,说:“县里不见省里见。”
丈人丈母大惊失色,怕傻女婿告状告到省里,立即把女儿嫁给了傻女婿。
现代社会当然不用父母出面来用难题考察求婚者了,但在很多文化里,女性仍然在
有意识无意识地翻炒“难题求婚”的故事。结婚要定金的自不待言,女性要求自己
未来的丈夫有钱、有权、有势、有貌、有这、有那,都可以称得上是体现了一个
“难题求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