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底蕴
(2007-08-31 22:22:07)
下一个
佛家的底蕴
吴鸣镝
众所周知,佛教并不是宗教,“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以前,所有的学问道统都称为“家”,比如佛家、道家、儒家。“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之后,才有佛教、道教、儒教之说。如果说佛教的“教”指的是教育、教导,那么,佛家可以称之为佛教。道教、儒教也是如此。
当然,称佛家所说的是一种学问(就称之为佛教吧),也不尽准确,佛家所说的(佛教),主要是实践,如同有人所说,佛教说的就是---过来看。佛教不强迫你认识一个事物,不强迫人承认一个事物(比如上帝),只是让人过来看,让人们自己领会。佛教所教的就是,人们按照佛家的方法实践之后,所得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其实也是佛经中早就描述过的。
那么,佛家的底蕴是什么呢?佛家到底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要弄清佛教的底蕴,可以从佛家的起源开始。
任何一种学问或者说教法,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生发的。比如儒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所说所行,目标只是平天下。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己”,想要解决的,就是平天下的问题。(当然,用儒家的方法能不能达到儒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另一回事,这是儒家的方法是否高明与高效的事情了,历史证明儒家的方法并非高明,也非高效)。而近代的李宗吾所谓厚黑学,其产生的源头,是作者朝思暮想如何成为英雄豪杰而生发的。它的目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豪杰(枭雄也罢,流氓也罢,只要掌握权柄、保持主动、占据高位即可),其目的决不是治国平天下。当然,厚黑学能不能真的让人成为一个枭雄豪杰,历史证明,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佛家的起源,也就是说佛家在当初所要达到的目的,众所周知,是为了使人摆脱“苦”。佛祖释伽牟尼是一位王子(姓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时候,分别在王城的东、南、西这三个城门看到了老、病、死三种苦,这三种苦都是人生之苦,只在北门看到一个修道人的不苦。于是这位王子产生了要修道的念头,经过长时间的曲折磨难与沉思修炼,终于在菩提树下悟得正道----如何摆脱人生之苦的方法。从此佛祖开始了宣讲道义的历程,直到涅盘。
这就是佛家的起源,要弄清佛家的底蕴,人们就必须仔细分析佛家的起源之处。
人的生老病死,确实有苦饱含在其中,生之苦、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己经有很多人仔细地描述过了,这里不再复述。因此,让人摆脱这些苦,寻找一种方法使人脱离这些苦,也确实是必要的。佛家也确实是真真切切地找到了这种离苦之法---佛法,真实不虚。
不过,人们都知道,尽管人们难以避免生老病死之苦,但是人生并非充满着苦,很多人有着幸福的童年,很多人有着鹤发童颜、气定神闲的老年,也有人患有能够一一对治、对症下药的病,比如,以前有的人非常喜欢在澡堂子里请捏脚师傅捏脚,特别是有脚气病的时候,能得到捏脚,特别舒服,所以有的人特意让自己得上脚气病,从而可以大大地享受这种捏脚的舒服,这不是病之苦,而病之乐也。更有人开玩笑地说自己得了一种总也治不好的病---“不吃饭就要饿”的病,有了这种不治之症,才有可能会享受美味佳肴之口福了,也可称为病之乐。算命的命理之学中还描述了有的人因病而贵的现象。至于死亡,人们也知道,并非人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可以安详地面对死亡,有的人可以有大义凛然地从容就义,这种人,不见得就有死之苦。更有甚者,如同电影《夜宴》中那个王子最后的一句台词---“能死,真好”。
那么,人的生老病死,不见得都是苦,佛教就没有意义了吗?当然不是。不过确实有很多人,他们不感觉到生老病死之苦,因为他们的生命与心灵中充满快乐与安定,神气十足,所以他们不见得会向佛家靠拢。佛家会说,所有的乐,都是苦之因,只有法乐除外。但是其实很多苦,并非是因乐带来的,而是因不乐而带来的----不良的情绪带来的不良的健康状况,从而带来了不良的生活状况。实际上,佛家所言的苦,是一种无常的苦,意思是说,即使有乐,也不是能够永久的可以保障的乐,是一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佛家千方百计要摆脱的,正是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虽然并非时时是苦,其中也有乐)。
而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其原因当然就是世事的无常(佛教也是这样描述的)。因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谁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按佛家的说法,万事万物都在轮回之中,都在成住坏灭之中,只要在三界之中,轮回之内,就无法摆脱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所以,为彻底脱离这种痛苦,佛家开列了一个处方----摆脱轮回----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盘。这一点,从理性的逻辑推理上来看,也是如此:要想摆脱不安定的不稳定的没保障的状态,就必须与不安定的不稳定的事物分离开来,不依赖这些轮回中的事物,即可不随这些轮回中的事物而沉浮。从而保持了安定,脱离了没有保障的状况。获得永乐或者说是极乐。从而达到了佛家的目的----离苦----脱离痛苦。所以,有人说佛教是一种离苦的学问,所言极是。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摆脱轮回。按照佛家理论,人之所以与那些在不断变化不断轮回中的万事万物割舍不断,是因为人没有割断与它们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人的本质层面上没有割断与它们的联系。人的本质层面当然是人的起始的源头的层面,也是人的精神的层面。所以先要弄清人的精神层面是怎么回事,以便割断人的精神层面与轮回之中的万事万物的联系。
按佛教理论,人的精神层面,也就是人的认知层面,有八种认知,即八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前六识好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第六识---意,意的梵文本义是依附“末那”识,即依靠第七识“末那”,而末那不是意,是属于潜意识范畴,是我执的根本(人的自我意识的源泉),末那的本义是恒审阿赖耶识。那么,梵语中的阿赖耶是什么意思呢?“阿”在梵文里指的是“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而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象一个“数据库”。有人这样描述阿赖耶识:从内容上说它里面所收藏的是人的累生累世的履历,从功能上说它收藏人所有做过的好事坏事伤事,从时间上说,人死了,前七识先消失,它是最后离开人的身体的。人投胎了,它是第一个来到的。别的七识的功能依它而觉醒。
这个阿赖耶识,是最底层的精神层面了,人要脱离“没有保障”之痛苦,要脱离轮回,要与轮回中的万事万物脱离干系,就需要从阿赖耶识上面下手。
然而,阿赖耶识是如此之深,人们怎么能达到这个层面而改变阿赖耶识呢,即使是第七识“末那”,人们也难以直接到这个层面而影响它。没办法,怎么办?只有从前面的六识开始了,即从眼、耳、鼻、舌、身、意开始出发,踏上摆脱轮回征程,希望以此前六识,影响着末那识,潜移默化着阿赖耶识,直到阿赖耶识脱离轮回中的万物,从而使人脱离轮回,脱离那个没有保障的苦与那些没有保障的乐,脱离了无常,从而获得极乐,终于涅盘,圆满地达到佛家的目标。
那么从眼、耳、鼻、舌、身、意开始干什么呢?这就是佛家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六波罗蜜(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这里插一句,六波罗蜜中的精进,包括静虑、坐禅、入定、还有四圣财---信、多闻、惭愧、忏悔)、五戒(戒杀、戒淫、戒盗、戒妄语、戒酒)、三无漏学(戒、定、慧),等等的内容,这正是佛家修行的内容,己有很多人描述过了,这里不再叙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佛家的一部重要经典----金刚经,这部经书通篇只说了一件事:“离相”---离一切相,是为诸佛。正是提到这一点,本文至此才言归正传,回归“佛家的底蕴”这一命题。
因为“离相”一词,才透露了佛家的底蕴。仔细解释如下:
人体之中,消耗能量最大的,是人的大脑,是人的大脑的运作,而人的大脑的运作,也就是处理的信息,绝大部分来源于视觉。这一点是由现代科学所明确了的。
那么,佛家所一再强调的“离相”---在视觉上不着于相,在意念上不着于相,相当于停止了视觉上的能耗与脑力上的能耗,这是人体中最大的能量节约。人的能量,当然指的是精神力量,指的是精神,所以离相,为的就是节省精神消耗,养足精神,保持足够的精神力量。
这就是佛家的底蕴。
再看看八正道、六波罗蜜(六度)、五戒、三无漏学、等等佛家修行的内容,无一不是为了节省人体的能耗而设,无一不是为了养足精神而设,无一不是为了降低人的精神损耗而设。无一不是为了摆脱与这个轮回中的无常变化中的世界的联系而设。(有人说,佛家讲究行善,而行善就是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结善缘,而不是摆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其实,此言谬矣。行善,不是为了建立联系,而是为了中断联系。人言道:好了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好就是不了,不了就是不好。行善就是把事做好,好才可以了,了---了结了断--就是好,即中断了瓜葛才是好,摆脱了轮回中的事物就是好,因为这样就摆脱了无常之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佛家要求人们“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图报”的缘故,如果做好事要留名要图报,则是拖泥带水、不干净利索,总会带来苦)
从反面来看,也正是如此,比如,不养足精神,而精疲力竭,魂不守舍,真正是苦不堪言,长期处于这种状况,正是可谓苦海无边。然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内省,养足精神,即是离苦之岸。而且,佛家起源之时所观察到的生老病死之苦,其实也正是精神不饱满或者说是精神残缺而产生的痛苦。
另外,众所周知,哲学二字的意思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人学了哲学就应该明哲睿智,哲学包括世界观与方法论。人们也认为佛教比哲学所包括的内涵更多,而佛学虽然也不以哲学自居,但佛学自然要谈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且佛家更重视的是方法论,所以佛家在谈到佛教的时候,不是说佛学,而是说沸法,佛家谈得最多的,就是佛法。佛法以法为重,以方法论为重,不是以世界观为重。
佛家所建立的世界观----五蕴皆空,其目的也是为方法论服务,为佛法服务----离相---远离空空的五蕴五尘。既然五蕴皆空,人们对于现实中与思想中的各种相、各种事、各种物、各种情,执着而不离,又有何意义呢。佛家就是这样通过建立这种世界观来为节省人们的精神而服务,从而实现脱离苦难的目的。
同时,佛祖在宣讲佛法时,常常是建立一种世界观,然后很快又自己否定它,这种超高度的智慧,其用意也是让人以离相为重,让闻法的人们不要在乎世界的貌相与本相,人生苦短,要以脱离苦海为重,还是把射进自己的肉中的箭拔除要紧。一切以法为重点,以方法论为重点。
当然方法即然是成为了一种论,那肯定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是一种相,所以佛家所说的离相,有很大一部分是强调“离法相”。所以佛家常说“法空”,方法也是空虚,不要执着于佛经中介绍的这样那样的法(佛法)。总之其目的不离开佛法的要点----节省精神、养足精神----这也天是透露了佛家的底蕴
佛法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强调智慧,佛家认为人间的一切苦来源于无明---也就是来源于没有智慧。所以佛法的一个中心就是智慧的养成,所谓的三无漏学之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清而静,静而灵。这一点,与佛家的底蕴完全一致,因为智慧就是精神的作用,神与智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常说神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神智,就在于文明,就在于智慧,人如果没有文明、神智不清,那么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佛法所教导的养神益智,也是让人与神灵与理智更靠近,让人的性情离禽兽的性情更远----从而更远离苦。
佛法强调智慧,但佛法也并非不崇拜力,佛家常说法力无边,佛经中有时也介绍说佛祖为了降服恶魔,常常显出法力。既然佛家崇拜力,应该说佛家不应该不强调体力的,然而似乎在佛法中没见过有强调体力的养护与身体的养护,而且很多高僧大德,学问很好,见解很深,但身体长得干瘦,不如佛祖(那位释伽族的王子)长得体壮如牛----在南传佛教经典中,佛祖常被描绘成象一只年轻的狮子,威仪四射,庄严非凡。实际上,乔答摩-悉达多在俗之时,在印度属刹帝利阶层,也就是武士阶层,(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有四个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吠舍<普通劳动者>和首陀罗<奴隶>,还有这四个种姓之外的人---贱民)。那位王子做为刹帝利的一员,其体质、体能、体力、直到体形,当然是健美壮硕,无可否认。
佛祖可谓是天生的壮士(壮硕之士),因此可能他在佛法中就没谈关于身体的养护与健壮体魄的养成,当然也有可能本人读经不多,孤陋寡闻,佛祖说过了,我没看到。但是,佛家第二十八代祖达摩禅师,却非常重视体格的训练,这位佛教大师在嵩山留下了举世闻名万世流芳的少林拳术,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这也说明佛家人士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体格壮硕对离苦(脱离人生之苦)的重要性。可惜的是,达摩佛祖的这一创举没有流传到佛教中去,只有少林禅寺一家传承下来,即使达摩禅师的嫡系----中国禅宗,也没有接下这一传承。其它的佛家流派只限于思想方面、精神方面与学问方面的修习,以求离苦,甚至有的佛教人士强调人体是装载灵魂的臭皮囊,是阿赖耶识(也就是藏传佛教常说的中阴身)暂时借住的客栈里的房子,不必好好维护,还是对精神方面的修行要紧。我认为这有不妥之处,有违佛祖初衷----离苦。
不可否认,仅仅禅静是可以带来健康,百病不生,而且由禅静带来的灵敏,可以规避世俗中社会上袭来的危险(所谓的外辱)---可以避辱,从而不会有外辱带来的人生痛苦。但是,同样不可否认,各种体育运动与体能训练,也可以带来健康甚至强壮,众所周知,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可以抵御外辱,从而避免了因外辱而带来的人生痛苦。脱离痛苦,对于佛家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更何况,体格强健的人常常是精神饱满,这一点不可否认。
另外,体格强壮,绝对是一种庄严之相。庄严之相总是让人肃然起敬,而病歪歪的样子,即使是大师,人们只能是在曲曲折折中慢慢地对其起敬。无论哪个流派的佛教,都强调庄严(所谓的威仪),但强调庄严而不重视体格的培养,总是不妥。更何况,中国有句古话:止戈为武,体力壮不是为了在争斗中得赢,而是为了获得和平,减少与避免众生的痛苦,虽然按佛家所言,减少与避免痛苦的根本办法是不要造孽,但体力不够,不足以保家卫国保境安民,也是一种罪孽,如同法力不够婆心不切而造成在有些情况下不能自救救生救世救苦。所以,从这方面盾,也应该养护身体锻炼身体以排除这种人生的罪孽。
而且,按佛家之言,身体强壮是一种福报。而有条件在现世拣起与养出这种福报,就应该拣起与养出这种福报,天之所予,不受有灾,只是不必贪着,就是好。《金刚经》中说,菩萨不受福德,其实是说菩萨不贪着福德,即是以福德为空。真实的情况是,菩萨可享用福德,但不必为此起贪着之心即可。
可见,佛家的底蕴,就是节省精神,养足精神,养足精神的途径,就是在思想上保持清净、省心而己,包括对体格培养的重视----身体强壮,则精神饱满,而且俗话说,有最健康的身体,才有最健康的思维。
身体健康的本质也就是让身体不受病菌病毒病魔的污染,可见,为了健康,身体内外的清洁最为重要。也就是说,在身体上保持洁净。
总之,佛家的底蕴,就是通过身与心的清净,来节省精神,养足精神,从而脱离人生之苦。所以说:众善奉行(因为可以带来省劲省心),诸恶莫做(因为这对于今世来世而言,太费劲费心费神了),是诸佛教。看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强调清洁,所有的宗教,就是在此相通,信也。
最博大精深的佛家道理,其实也是最平常的道理---养养神,省省心,气定神闲,精神饱满(包括进行Sport----sport的词源是space,本意是休闲,空闲,是一种休息的方式,而不是劳命伤财地去争冠军,而是为了养身、养神,与佛理相通)。
虚云大师曰:佛教,就是一个“歇”字。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