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对媒体压力

哲人说,悲剧有两种:一是性格悲剧,一是时代悲剧。如果说这仅仅是朱建华的个人性格悲剧,对他是不大公平的。

在朱建华做运动员的年代,他们最让国人羡慕的,是出国机会。在一种极度封闭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建华,虽然天赋过人,训练水平也达到了世界一流高度,但是有些方面是无法在封闭环境下获得的——比如频繁的国际大赛经验。

跟朱建华相比,在欧美选手独占优势的男子短距离项目上取得突破的刘翔,身体素质并不是太占优势,但他是中国田径界有史以来出国参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仅仅在2003年,他就出国参加了20场比赛,跑了35枪。

刘翔

中国跨栏名将:刘翔

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是一个学者型教练,曾到美国学习。后来,他又带着刘翔出去,一站一站地打比赛,一站一站地磨砺,一站一站地走向今天。刘翔回忆说,自己第一次出国参赛时,心里也在打鼓。

正是频繁的出国比赛,让他增长了见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磨炼出了超人的比赛能力;同时也开阔了教练的眼界,使他思考如何吸收更先进的训练手段。

2005年朱建华曾在一个场合忠告刘翔:要学会抗干扰。他坦承当年媒体的炒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没有拿到金牌。如今,媒体发达程度哪是20年前可以相比,但刘翔生逢其时,并没有重蹈覆辙。

巧合的是,刘翔与朱建华同是上海人,参加奥运会时都是21岁,但他们之间相隔了20年。朱建华是20世纪80年代的刘翔,那个曾给国人带来惊喜的体坛明星。如今的朱建华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真的应该给予他应当享受的并已迟到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