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是位来自台湾的网友,现在似乎旅居在新加坡
引言
飞弹是个高科技的产品牵涉到很多艰涩难懂的知识,它看起来很唬人,事实上也的确可以很唬人。但是飞弹一点也不抽像,它是个非常具体的东西,具体的东西就不应该很难懂,具体的东西不可能解释不清。是的,我们其实只要具有一点点普通常识就很容易对飞弹有全盘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飞弹在现代战争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飞弹在现代政治的运作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飞弹是现代人,尤其是关心政治的人,需要具备的基本常识。飞弹常识对尚未解除战争状态的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人民尤其有必要,对大陆飞弹存有很深偏见的台湾人特别需要用心思考。
【天下纵横谈】是个知识性的城市,今天我们就从知识的角度来谈中共的飞弹。不要害怕,你只需要有中学的基础知识就可以了解本文的论述。你只要花十分钟看完本文,政客再叫嚣什么飞弹问题都不可能唬住你。
(一)飞弹的种类
1. 飞行方式
飞弹从它的飞行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巡弋飞弹与弹道飞弹。
A. 巡弋飞弹(Cruise missile)
巡弋飞弹是贴着地面或海面飞行的,飞行高度通常只有10-20公尺,最低的设计甚至可以下降到只有五公尺,差不多就是一层楼房的高度。巡弋飞弹在山谷中穿梭飞行,在高楼大厦中穿梭飞行,寻找它预先设定的高价值目标,譬如某个桥梁或某栋建筑。
看过1991年“海湾战争”新闻报导的人应该不会忘记战斧飞弹(Tomahawk)以树梢的高度在巴格达市区穿梭飞行的镜头,还有旁边惊吓错愕的伊拉克人民。战斧飞弹远比巡弋飞弹的开山老祖二战末期德国的 V-1来得恐怖,战斧飞得非常低、非常快、非常准确、它的弹头威力也大很多。
巡弋飞弹的优点是可以躲避雷达探测和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精确到误差只有一、两公尺,基本上可以做到选择从某个窗子进入某个建筑物进行点攻击,是斩首行动的首选工具。
巡弋飞弹的缺点是飞行速度慢(绝大多数是亚音速),所以一旦被发现就容易被击落。
B. 弹道飞弹(Ballistic missile)
弹道飞弹的飞行轨迹是一个抛物线,最高点从数十公里(短程飞弹)到数百公里(长程飞弹)。
弹道飞弹的优点是速度非常快(洲际飞弹达到音速的10多倍)和弹头威力强大(通常是核子弹头)。但是弹道飞弹最大和最重要的优点是以目前的科技几乎不可能拦截。无论是俄国还是中国,穿透美国 NMD 和 TMD 的防御系统都不成问题。在矛与盾的科技竞赛中,洲际飞弹的反拦截技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弹道飞弹的缺点是非常容易被探测,卫星的红外线探测器在数千里外就可以探测到仍在上升阶段的弹道飞弹。除此以外弹道飞弹的精度也较差,从数十公尺到数百公尺,无法做点攻击。但是通常这种较差的精度可以被弹头巨大的摧毁半径所弥补,譬如洲际飞弹携带的核弹头威力半径都有数公里,所以精度差一点影响并不大。科学家一般认为洲际弹道飞弹的精度高于两百公尺没有必要,除了炫耀技术并不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目前中美俄的洲际飞弹精确度都优于两百公尺,美国的 MX弹道飞弹(又称和平维护者,Peacekeeper)大概拥有最高的精确度(大约60公尺),中国的东风31与东风41的精确度也可以达到< 100公尺。在关键的导航技术上中美的差距很小,本文第三部分有比较详细的叙述。
2. 应用方式
飞弹从应用的方式可以分很多种,地对空飞弹、空对地飞弹、空对空飞弹、地对地飞弹、地对海飞弹、空对海飞弹、海对海飞弹、海对空飞弹、海对地飞弹....等等,种类繁多,他们的载具不同,目标不同,导引的方式也不同。
上面所说的不同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就是导引方式的不同,在此必须强调。
是的,“导引方式”是飞弹的灵魂,也是飞弹的核心技术。飞弹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现代的导引技术惊人的准确,精确到保证在弹头的摧毁半径之内,真正做到书中说的“弹无虚发”。因为这个原因,“飞弹”(会飞的炸弹)这个名称远不如“导弹”(具有导引功能的炸弹)来得贴切。
目前大陆采用“导弹”,台湾采用“飞弹”,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东西。不过既然是在台湾讨论,我们就用“飞弹”好了。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把讨论的范围限制在地对地飞弹。
(二)飞弹的射程
地对地飞弹根据它的射程大致可分为短程地对地飞弹(小于一千公里)、中程地对地飞弹(介于一千公里与四千公里之间)、长程地对地飞弹(介于四千公里与八千公里之间)、洲际飞弹(大于八千公里)。
飞弹的射程是国际首先关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牵涉到威胁的范围。国际列强对飞弹射程非常敏感以至于明文规定国与国之间不得转让或贩售超过三百公里以上的飞弹技术。三百公里是我的记忆,YST 一时找不到资料,所以可能有误,但确实数字不会相差很多(+/-100公里)。
违反国际飞弹技术转让的协定是非常严重的行为,这会在外交上造成巨大的后遗症,列强通常不愿找这种麻烦。所以这种事某些国家也许会偷偷干,但绝不敢明目张胆。
增加飞弹的射程不是普通人想像的这么简单,譬如天真地以为把飞弹的弹身加长就是了。这么乱搞是行不通的,因为弹身一长几乎必然引起共振的问题,可能导致飞弹飞行失去控制甚至解体。飞弹的设计必须根据科学规律一步一步地来,每一步都要得到科学的验证。
YST 曾经和一位学控制的工程师谈到共振的问题,他说工程上很多问题单是理论是不够的,必须理论与实践并行,从实践中累积经验。譬如飞弹在加速的时候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振动,振动的频率不同,振幅也不同,工程师必须针对某种震动加以减振,工程术语叫 damping。一般人的直觉判断都是首先对振幅最大的频率进行减振,其实不然,曾经有过如此做而失败的例子。决定如何减振绝不是仅仅由振幅大小就可以决定,还有其他因素必须考虑,这其中有很多技巧。这种技巧都是不传之秘,任何国家如果要发展飞弹技术都要从失败中学取教训。所以发展飞弹技术,尤其是长程飞弹,非常耗时和费钱。
(三)飞弹的导引系统
前面说过导引系统是飞弹的灵魂和关键技术。我们在此做一点简介。
1. 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 INS)
不论是什么飞弹,它必不可少的导引系统是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是由两组感应器和一个电脑组合而成。一组感应器叫线性加速感应器(Linear Accelerometer),另一组感应器叫陀螺仪(Gyroscope)。电脑从线性加速感应器取得直线加速度资料而计算出飞弹的位置(Position);电脑从陀螺仪取得方向的加速度资料而计算出飞弹的姿态(Atitude)。
不论是什么导航系统,决定飞行物体的位置和姿态就是它的全部工作。
你一定还没有忘记初中学的物理。
如果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度是 a,经过时间 t 以后,这个物体的速度是 a.t(a 乘 t),它行走的距离是 0.5.a.t**2 (0.5 乘 a 乘 t 的平方)。
上面这段叙述加速度 a 是不变的常数(constant),计算很容易。实际情况加速度不会是常数而是随时间改变的,那么计算就稍微麻烦一点点,需要用到微积分(在这里是积分)的原理。不要害怕,积分不过就是把问题分成很多小块分别运算然后再加起来,对现代高速电脑而言这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所有加速度的历史,那么我们一定可以计算出在任何时候它的速度和它行走的距离。
好了,我们生活的三度空间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座标轴(中学的xyz-解析几何)。如果你把物体开始时的静止位置想成空间坐标的原点,然后在每一个座标轴上放一个线性加速感应器。那么每一个感应器就可以告诉你任何时候在这个轴上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飞弹上的电脑就可以飞快地计算出在任何时候飞弹在这个轴上的速度和位置,然后电脑把它们在 xyz轴上的三个向量加起来,我们就得出这个物体在三度空间的位置和速度了。
你看,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很容易的。
同样地,物体在飞行时它的方向改变有三种:
上下方向的改变,工程师的术语叫 Pitch;
左右方向的改变,工程师的术语叫 Yaw;
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的滚动,工程师的术语叫 Roll。
如果我们在这三个转动方向的轴上都放一个陀螺仪,我们就可以不停地得到 Pitch-Yaw-Roll 的加速度数据,然后飞弹上的电脑就可以飞快地计算出在任何时候飞弹的空间姿态是什么。
好了,一切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剩下的问题不过是修修改改,如何做得更完美,如何使误差更小而已。这些都是枝节,导航的基本道理和计算原理就是上面我们说的。
惯性导航真正工程上的设计和计算是非常复杂的,牵涉到感应器的校正、资料的处理、信号的处理、座标的变换、杂音的过滤...等等,每个轴上的感应器也不止一个,通常至少要有三个,如果三个数值相差过大就选两个数值近的,所以即使有一个感应器坏掉导航的工作也不会受影响。工程世界也是非常民主的,两票对一票,少数服从多数。
工程师必须考虑备份的问题以应付突发事件,譬如某个感应器失灵或某个机件故障,尤其是载人飞行。我可以跟你打赌,太空梭上每个轴的感应器绝不止三个。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这上面拿博士的数以千计,每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至少也数以百计,无论是硬体还是软体都在不断的进步。硬体最大的进步是陀螺仪由机械的陀螺仪进步到光学的激光陀螺仪(Laser Ring Gyro),准确度大大的增加。软体最大的进步是卡曼滤波(Kalman filter)的发明,它把控制理论和应用带入新的阶段。这些进步把惯性导航的准确度提升到新的境地。譬如中共的中短程飞弹在换装激光陀螺仪和高速电脑以后,精确度的增加有质的跃升。
“惯性导航系统”最大的优点是百分之百自我满足要求(self-sufficient),它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它使“惯性导航系统”成为所有飞行器的必备系统。
理论上如果飞弹上的“惯性导航系统”正常工作,无论敌人对飞弹作出任何电子干扰或目标伪装或施展任何欺骗手段都不能产生一点点功效。
“惯性导航系统”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长时间的考验,不能满足长时间航行的要求。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惯性导航的感应器是有误差的,陀螺仪即使摆在静止的物体上读出来的数据并不是0。更糟糕的是,这个误差是累积性的,也就是说时间越久误差越大。累积性的误差对短程飞弹影响较小,但是对长程飞弹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种累积性的的误差对长时间潜航的潜艇问题尤其严重。潜艇对“惯性导航系统”的要求非常、非常高,但是无论它的精确度有多高潜艇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接受外界的定位讯号来做校正。如何运作潜艇的定位校正各国都是高度机密。
是的,“惯性导航系统”在长时间的运用下必须定时接受外界提供的修正才能获得精确的定位。飞弹导航最常接受的外界定时修正有天文导航、卫星导航和雷达导航。
2. 天文导航
天文导航就是用看星星来决定飞行物体的经纬度和姿态方位。这种导航方式其实是非常古典的,六百年前郑和航行的时候主要就是依靠天文导航,郑和舰队观察的星星数目远多于欧洲国家,所用的计算方式也远比欧洲复杂,中国当时天文航海的技术领先全球。
天文导航并不因为科技的进步(譬如卫星和雷达的出现)而被淘汰,反而精益求精,在飞弹和太空导航上尤其变得重要。在现代光学仪器和高速电脑下,天文导航的应用更加精进。天文导航最大的优势是不受干扰,非常的安全。而且,任何飞行器只要飞出大气层,天文导航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天文航海是海军的传统,YST 知道至少在两蒋时代海军官校的学生天文航海是必修科目,现在我不太清楚。
飞弹也是一样,有些飞弹携带可以观察星星的光学仪器,如果光学仪器的敏感度够高,从一等星到三等星值得观察的恒星可以多达数百颗。由于不同的时候这些恒星的相对位置不同,所以在飞弹发射前必须下载需要的星星图做为比对之用。飞弹在飞行中某个特定时间在某个方向观看星星,再比对携带的星星图,就可以为自己定位(除了高度)和确定飞行姿态。
据我所知,中国与美国的洲际飞弹都采用天文导航来修正惯性导航系统。
3. 卫星导航
卫星导航的出现是人类航行历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它的精确度到达只有几公尺,二十四小时全球覆盖,不受天气影响。
已经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有三个:大名鼎鼎的美国 GPS,俄国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GPS 是全球覆盖而且精度最高,GLONASS 也是全球覆盖但是精度较差,北斗则不但精度较差而且只覆盖中国及其周边。
但是中共正在快马加鞭设计下一代的卫星导航系统,功能超越 GPS的北斗二代(4颗同步卫星、12颗中轨道卫星、和9颗高轨道卫星所组成的卫星群覆盖全球)可望在2020年以前运行。
至于欧盟正在发展的“加利略计划”,由于美国的强力干预和阻挠,进行得很不顺利。“加利略”的研发进度已经严重落后,而且有可能被迫流产或被迫下降性能。
“加利略”的设计功能高出 GPS一大截,定位的精确度已经进入厘米级,影响非常深远。毫无疑问“加利略”对 GPS的独霸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加利略”成功运行。
国际间平常的时候当然满囗仁义道德,但是只要面对核心利益,解决的办法最后一定是丛林法则。我们看得很清楚列强的竞争最终一定是武力决胜,这是各国的底牌,什么民主、自由、人权都是假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那么任何重大的经济发展或科技研究一旦上升到战略层次就必然面临被对手扼杀的命运。
很不幸,高解析度卫星定位系统属于战略层次。面对翻脸和掀桌子的时候,欧盟绝对不是美国的对手。
但是不论是什么卫星系统,卫星本身的电力供应很小(通常最高也只有三、四千瓦特)。想想看,YST 每天早上吹头发的吹风机所用的电力就需要一千五百瓦特,所以一个卫星的全部电力只不过能供应两个吹风机的使用而已。
所以卫星发射的讯号是非常微弱的,通常一个转发器(transponder)的发射功率只有几十瓦特。作为比较,一个商业无线电台的发射功率通常有五万瓦特,这就差了一千倍。
更糟的是,卫星通讯的距离非常遥远,而电波的传送功率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传送距离增加到两倍,讯号的强度就剩下四分之一。
譬如美国 GPS的卫星轨道大约在距离地球表面两万零两百公里,而广播电台的收听距离通常不到一百公里。所以相对于无线电台的广播,GPS 的广播距离是无线电台的两百倍,也就是说地面收到的电波讯号微弱了四万倍。这就是说,如果广播电台发射1瓦特的功率,那么 GPS必须发射4万瓦特的功率才能在地面收到相同强度的电波讯号。
我想你现在已经有概念了。
所以本来就很弱的卫星讯号,穿过遥远的距离到达地面时就更是非常、非常的微弱了。因此卫星导航的最大缺点是非常容易受到电子干扰。和平时期的运用当然没有问题,譬如商业轮船的航行。但是在战时,过分微弱的讯号是经不起战场考验的。
譬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在遭受初期的严重损失后伊拉克就在巴格达的电线杆上装上功率只有数瓦特的噪音干扰器,这就导致美军的巡弋飞弹(战斧)因迷失方向而坠落,战斧飞弹上的惯性导航系统不足以支撑长达半小时以上的飞行。
卫星导航在军事运用上非常脆弱,很难在恶劣的电子环境下生存。
卫星导航运用在飞弹上是众所周知的,我就不多说了。
4. 雷达导航
雷达导航分两种,一是沿途定位,二是目标成像。
飞弹在飞行途中经过特殊地形、地貌、或建筑物的时候会发射电波,从探测到的目标讯号(已知其绝对位址)和本身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为自己定位,有点像轮船航行找灯塔。这种技术通常用在飞行速度很慢、高度很低的巡弋飞弹上。
弹道飞弹在快接近目标的时候会打开雷达在目标区做出雷达地图,然后比对存在电脑中的雷达地图来确定攻击目标和它的位置,然后调整飞行姿态飞向目标。这种终极导航运用在很多弹道飞弹上,尤其是洲际飞弹,非常的准确,误差通常不到一百公尺。
(四)飞弹的弹头
一般说来,飞弹的弹头分两种:一是普通弹头,二是核子弹头。
普通弹头通常用在短程飞弹上,如果还要细分的话,有高爆弹头,有子母弹头(对机场跑道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当然也可以配置特殊的化学弹头和生物弹头。
中程以上的飞弹通常都是携带核子弹头,因为普通弹头的效费比太低。再要细分的话,核子弹头也有很多种,除了当量的不同(从数万吨到数百万吨 TNT)也有性质的不同,有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电磁脉冲弹、伽玛射线弹、聚变弹、冲击波弹、感生辐射弹、红汞核弹、三相弹....等等,花样繁多。
禁止发展核武是一个笑话。几个核大国在核武器上的研发从来没有停止,核子武器的技术已经进入第4代,目标都是威力更大、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对环境更“干净”的核弹。
(五)中共的巡弋飞弹
中共在七0年代末就进行巡弋飞弹的论证工作并且得出令他们极为振奋的作战结果,因此中共加快了对巡弋飞弹的研发速度,在1982年正式成立了巡弋飞弹的工程组。
1985年,中共研发出用于巡弋飞弹的小型涡扇发动机,解决了这个武器的基本问题。
中共当时的考量是使用巡弋飞弹作为载具携带中子弹对敌人装甲部队的集结进行战术核打击。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共见识了美国战斧飞弹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表现,更加刺激在巡弋飞弹的研发。
1992年,中共第一批巡弋飞弹正式服役,射程600公里,被命名为“红鸟1号”(HN-1)。
中国从此展开一系列红鸟家族的研发工作。YST简单把这个飞弹家族叙述于后,所有的资料都是公开资料,不牵涉任何机密。
红鸟1号(HN-1):
射程:陆射型(HN-1A)的射程是600公里;空射型(HN-1B)的射程是650公里。
巡航高度:20米至6000米
巡航速度:0.75 马赫(大约每小时890公里)
导引方式:惯性导航(INS),GPS修正,电子地图(1994年型),电视制导做目标识别与最后修正,微光夜视电视制导(1994年型)。
长宽:长 6.0公尺,翼展 3.0公尺
重量:全重1200公斤,弹头重300到400公斤。
发射平台:除陆地以外,空射型由中共的轰六D携带。
服役:1992年(基本型),1994年(夜间型)
红鸟2号 (HN-2):
射程:陆射型(HN-2A/B)的射程是1800公里;潜射型(HN-2C)的射程是1400公里。
巡航高度:15米至7000米
巡航速度:0.9马赫(大约每小时1070公里)
导引方式:与红鸟1号相同,但精度提高。
长宽:长 8.0公尺,翼展 3.0公尺
重量:全重1400 公斤
发射平台:除陆地以外,潜射型是装置在中共039宋级潜艇的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中,以垂直方式发射。
服役:1995年
红鸟3号(HN-3):
射程:陆射型(HN-3A),潜射/舰射型(HN-3B),空射型(HN-3C),它们的射程从2500公里到3000公里。照常理估计,最长的射程应该是空射型。
巡航高度:10米至8000米
巡航速度:0.9马赫
导引方式:与红鸟2号相同,但精度提高。
长宽:长 9.0公尺,翼展 4.0公尺
重量:全重1800公斤
发射平台:除陆地以外,潜射型装备在 093核潜艇,空射型由歼轰-7(飞豹)携带。
服役:1998年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命中精度的问题,网上报导多半的说法是红鸟1号的精度小于五公尺,红鸟2号的精度小于三公尺,红鸟3号的精度小于二公尺。不过我还是引用英国著名的军事杂志【詹氏防卫周刊】的说法,所有红鸟的命中精度都是小于五公尺,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我们看到红鸟3号已经服役10年了,那么有没有“红鸟4号”呢?
答案是:有的,但是因为二十一世纪研发的这只红鸟具有超音速的飞行能力,所以它不叫“红鸟4号”而被命名为“红鸟2000”。
“红鸟2000”在网路上盛传多年,美国在四年前也曾经对它有过公开报导,但是多年来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照道理说,以中共军事发展的速度“红鸟 2000”去年就应该服役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红鸟2000”进一步的任何消息,一点点都没有。“红鸟2000”成了一个谜。
YST 对“红鸟2000”的发展非常关注,根据早年泄露的消息“红鸟2000”的射程至少有3800公里,最大可以达到4000公里,有隐形功能,北斗卫星导航,具有高解析度全数字地图,末段发动攻击时进行超音速飞行。这些先进性能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高解析度全数字地图”,因为这是巡弋飞弹最先进和最关键的技术。
多年前我就知道中共在进行全球高解析度数字地图的制作,大陆为这个工作做了庞大的投资与研究。“全球高解析度数字地图”非常耗费人力、技术、资源、与时间,全世界有这个能力的恐怕只有美国与中国。所以全世界真正全面掌握巡弋飞弹能力的也只有美国与中国。
YST 个人认为“红鸟2000”的攻击目标不是大家谣传的关岛,因为对付关岛红鸟3号就足够了。“红鸟2000”的攻击目标最可能也应该是美国大陆本土。所以 “红鸟2000”肯定属于战略武器,如此中共不肯泄露“红鸟2000”的消息就非常合理了。这种高性能的巡弋飞弹应该是中共对付美国的撒手?,当然不可轻易示人。想想看,台海一旦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三战几乎是一定的。如果美国对中国本土大陆发动攻击的话,中共必须攻击美国本土大陆作为对等报复。如果中共只攻击美国的外岛或海外基地的话,则报复完全不成比例,也就不可能达到吓阻的效果。但是中共没有长程轰炸机,海军水面船只的力量薄弱缺乏远洋作战的能力,在不使用战略洲际飞弹的前提下,攻击美国本土的唯一手段是核子潜艇。所以中共用海军的核子潜艇潜入距离美国海岸一千公里以内发射“红鸟2000”是最可行的报复手段,也是几乎不可能被拦截的手段。中国目前的远程作战方式是用一切方法掩护核子潜艇作战,即使未来中国海军拥有了航空母舰这个方针也不会改变。中共的作战方式与美国正好是反其道而行。美国是用攻击核潜艇保护航空母舰作战;中共是用航空母舰掩护攻击核潜艇作战。潜艇,尤其是核子潜艇,是中国海军作战的主角。最新服役的 093核子潜艇肩负起对陆攻击是必然的。中共正在研发、不久即将服役的下一代核子潜艇,095,就被定位为巡航导弹核潜艇。我们看得很清楚,095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射巡弋飞弹(大陆称巡航导弹)摧毁高价值的陆地目标,所用的“红鸟2000”肯定是既有普通弹头也有核弹头,视情况而升级。 “095 + 超音速巡航导弹”是中国未来有限战争最重要的远距离打击力量。
(六)中共的弹道飞弹
中共的弹道飞弹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目标,更是台湾关注的目标。美国关注的是多弹头洲际飞弹;台湾关注的是“瞄准”台湾的短程战术飞弹。中共的弹道飞弹种类繁多,尤其在一种型号下有很多改进型,特别是东风三十一。有的改型很可能是一种全新的飞弹,但是故意采用某种改型的代号来掩人耳目,对我这种业余的军事爱好者产生很多困扰。 但是无论如何 YST把所知道的中共弹道飞弹整理一下,由短程到洲际做一个简单明了的说明。首先,台湾的新闻媒体常常用“M族飞弹”来作中共飞弹的代号,这是错误的。M开头的代号都是外销用的飞弹,中共自己用的陆基弹道飞弹代号都是“东风”。
1. 东风11(短程飞弹)
原始的东风11精度很差(100-300米),射程只有300公里,已经退役和停产。目前仍在服役并且继续生产的是改良型“东风11 甲”。
东风11甲
射程:500-700公里
导引方式:惯性导航(激光陀螺仪),雷达成像
圆周偏差:15-30 公尺
发射平台:车载机动
发射东风11甲可以说是中共为台海战争量身订做的弹道飞弹。弹头与弹身脱离后,东风11甲的弹头舱末端装有空气舵,通过高速电脑的弹道计算后向空气舵下达指令,进行末端飞行的偏差修正,所以目标掌握非常精确。
2. 东风15(短程飞弹)
东风15甲射程:600-900公里
导引方式:惯性导航(激光陀螺仪),差分卫星修正
圆周偏差 :30-50公尺
发射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东风15乙
射程:900-1200公里
导引方式:惯性导航(激光陀螺仪),差分卫星修正
圆周偏差 :30公尺
发射平台:车载机动
发射东风15部分是打击台湾,但有一部分(东风15乙)是打击冲绳的军事基地。
3. 东风21(中程飞弹)
东风21是一种两级弹道飞弹,它至少有甲乙丙三种型号,射程从1800公里(东风21甲)、2700公里(东风21乙)、到3200 公里(东风21丙)。其中东风21丙的射程不但最远,它的精度也最高(< 20公尺)。
东风21的主要打击目标是日本与印度,但是东风21丙的制导系统经过特殊改良,有雷达成像的设计用来做末端制导,可以有效打击移动目标,主要的打击对像是大型水面船只,特别是航空母舰。
4. 东风25(中程飞弹)
东风25是一个有点争议的弹道飞弹。东风25是由东风21改进而来,但是我认为它的性能和东风21丙非常相似。东风25最大的不同是有三个分导弹头,是全世界唯一有多弹头的中程弹道飞弹。除此以外,东风25的弹头经过特殊的设计和处理来降低雷达和红外线特征,成为“隐形弹头”,使拦截更为困难。
大部分的报导描述东风25的射程是3200公里,精度在20公尺与40公尺之间,主要打击的对像是关岛。
但是【詹氏防卫】认为东风25的射程只有1500英哩(2400公里),它能够携带三个25万吨的核子弹头,而且圆周误差率(CEP)小于10公尺(我有点怀疑),几乎媲美巡弋飞弹。这就引起西方军事家的忧虑和猜测,如果东风25是用来对付大型水面船只的话,海上游戏就不好玩了。
5. 东风31(洲际飞弹)
东风31的型号非常多,至少超过八种。台湾公布的资料东风三十一的射程是八千公里,其实这是基本型,东风31的改进型射程都在一万一千公里和一万两千公里之间,足够覆盖整个欧洲和半个北美洲。
东风31的型号多,主要的原因是发射平台的多样化。所以东风31有从加固地下井发射的地井型,有平原机动型,有山地机动型,还有铁路机动型等等。
东风31携带的都是核子弹头,而且有多弹头分导的能力。 东风31的圆周偏差估计是 100公尺(地井型)与 150公尺(机动型)。
6. 东风41(洲际飞弹)
东风41是中国大陆威力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洲际飞弹,在2000年以前已经成军。东风41的射程超过一万四千公里,覆盖整个北美洲。
东风41的导引方式与东风31一样,采用惯性导航系统加天文导航修正。
东风41非常准确,圆周偏差率远小于一百公尺,与美国最先进的MX飞弹非常接近。
东风41最厉害的地方是具有变轨能力,而且在使用变轨弹头舱的条件下还可以携带10个25万吨当量的分导弹头。东风41的弹头舱是一个独立的第四级火箭,当第三级火箭脱离后,弹头舱就在大气层外进行变轨飞行,变轨飞行使它能够穿透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所建立的拦截网,唯一另外一个有变轨能力的洲际飞弹是俄国的“白杨”。
总而言之,今天中国的飞弹技术无论是导航还是弹头设计都跟美国非常接近,东风41与美国最先进的MX飞弹(和平卫士)相比,它们的功能和技术含量都在伯仲之间,有些性能东风41甚至领先(譬如变轨飞行),只是数量上中国不及美国。
(七)中共弹道飞弹的数目
由于华盛顿时报在3月28日报导中国大陆瞄准台湾的飞弹有一千四百枚,高出原来估计的一千枚,于是中共飞弹的数目又被拿出来炒作。YST 在此简短地做一点评论。
除了中共最高级的将领和政治局的高级领导,没有人会知道中共飞弹的数目,尤其是战略洲际飞弹的数目,更不可能知道中共有多少核子弹头,这些都是严格保密的。中国既然不想用核弹威胁别国,就不需要炫耀,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猜,更不会和别人就此谈判。在整个九0年代,美国估计中国的洲际飞弹都是只有20-25 枚。你相信吗?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中共从不做任何反驳。
美国不知道中共有多少洲际飞弹和核子弹头,那是因为中共的保密工作非常严密;美国不知道中共有多少短程战术飞弹,那是因为中共的短程飞弹体积小、藏匿容易、移动快速、生产也快速,外国根本无从探测和估计。
华盛顿时报报导的一千四百枚资料来自某个美国情报官员,其来源根本没有任何可靠性,而且可以不负责任。你想想看,一千四百枚是指“东风11”和“东风 15”这两种短程飞弹。但是这两种飞弹都是移动的,而且有伪装,美国根本不可能从卫星观察上得知有多少这种飞弹。如果美国是靠渗透中国的间谍获取资料,那么这个数字就更不可靠了。
退一万步,“东风11”和“东风15”对中共而言都是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每一枚的制造费用不会超过五十万美元。中国的战争潜力巨大,如果中共决定武力统一台湾,以中共的生产能力制造这种短程飞弹就像我妈做香肠一样容易,每年生产五千枚并不费力,每年如果只生产一千枚根本不必进入战时经济。数这种短程飞弹有意义吗?你为什么不去数手榴弹?台湾和美国天天在数中共有多少枚短程飞弹根本毫无意义。
台湾与美国刻意制造政治事件来升高政治对立,然后再去数对方的飞弹来增加自己不能妥协的藉囗,这种导致恶性循环的疯狂操作纯属政治炒作,使这个话题显得更是没有意义。对台海战争而言,关键问题是打与不打。只要一开打,一千四百枚飞弹跟一千枚飞弹没有什么不同。想想看,一千四百枚飞弹算什么?台湾至少有三百多个战略目标,每个目标还分不到五枚。
(八)“大陆飞弹瞄准台湾”的问题
从第三部分“飞弹的导引系统”,我们就知道所谓“大陆飞弹瞄准台湾”是外行人说的糊涂话。
任何地对地的飞弹都是在发射前临时输入目标位置和发射平台的位置,如果是巡弋飞弹就更麻烦了,还需要输入沿途比对的地形图和目标图。中共的短程飞弹全部是移动平台,根本就不可能有“瞄准台湾”这种事情。在车辆机动中的飞弹是不可能连续瞄准某一个地方的。
我举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这是出现在美国电视新闻报导的例子。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从波斯湾上的巡洋舰发射战斧巡弋飞弹。为了怕引发士兵的反战情绪或个人的感情因素,轰炸目标是什么地方根本不让舰上的官兵知道。所有的轰炸目标都有国防部的秘密代号,所有的目标轰炸所需要的资料都以原始资料(binary code)的形式储存在电脑磁片里面,如果没有程式(source program)说明根本无法解读。这些资料在发射前才由电脑通过一条连接线输入到飞弹的电脑里。因此所有军舰上的军官和士兵在操作的过程中只知道一组代号,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一直要等到飞弹击中目标、战果发表以后,他们才知道攻击的目标是什么。操作飞弹的官兵基本上是盲目地执行任务,只有国防部的作战官员才知道轰炸的地点。
所以“大陆飞弹瞄准台湾”是外行人说的笑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共的“中央军委会”是否决定要轰炸台湾某些地方。“瞄准”是发射前十分钟的事。其实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这是台湾政客所用的心计,他们把飞弹比作步枪,用“大陆飞弹瞄准台湾”形像化地比喻“大陆人用枪瞄准台湾人的头”,目的是挑起两岸人民的仇恨。事实上,飞弹的运作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九)“要求大陆撤飞弹”的问题
马英九高呼“大陆撤飞弹”,这是政客表演“爱台湾”的老把戏,是不花一文钱的空话,所以也是一文不值。
YST 做下面的点评。
1. 首先请大家看下面这两张图片:
中国大陆战术弹道飞弹的三把斧头:(由近到远)东风21、东风11和东风15 机动中的东风15发射车编队
2. 从上面这两张图片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所有政客号称“瞄准”台湾的飞弹都是机动的,每天至少可以机动五百公里。今天撤了,明天就可以回来。有什么意义?
3. “撤飞弹”原本是一个假议题,但是如果大陆为了安抚台湾人心头脑发晕真的答应撤飞弹,后果就非常严重了。撤飞弹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确认飞弹已经撤了。
台湾在验证(verification)上面可以无限地大作文章。 大陆如何证明自己在沿海数百里内没有弹道飞弹?大陆让美国侦察机满天飞吗?还是大陆让台湾间谍在沿海各省到处跑?任意看?无论大陆怎么做,一心想独立的台湾人是不会就此甘休的。“撤飞弹”是一个可以随意起哄、任意叫嚣、死缠烂打、没完没了、数不清楚、无法验证、怎么做都有得吵、不可能满足对方的问题。“撤飞弹”完全没有意义,属于无赖语言。这是一个无知和无聊的话题,根本不值得两岸对话。所有叫嚣“撤飞弹”的人都不安好心,他们不是“台独”就是“独台”。撤飞弹比不撤飞弹引发的问题还多。傻瓜才会跟着台湾政客的政治表演起舞。
(十)结论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的人民需要具备一定的常识才不会盲目地被政客鼓动。问题是,台湾要有媒体提供知识,人民也要有学习的意愿。于是就有了【天下纵横谈】和五百一十六位市民,证明至少台湾还有很多明白人。提供知识是【天下纵横谈】的宗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知识是【天下】存在的价值,也是【天下】访客期望的收获。政客叫嚣“撤飞弹”是一种务虚的、廉价的、另一种形式的政治表演,但是它所产生的政治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政客的激情演出再度告诉我们,充足和正确的知识是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基石。当我们了解飞弹的导航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就发现政客高呼“大陆飞弹瞄准台湾”是一个笑话。当我们了解战术飞弹是如何运作,我们就发现政客高呼“大陆撤飞弹”不过是“爱台湾”的另类表演。台湾政客的所做所为是一方面激起两岸的对立仇恨,一方面强调自己如何爱台湾,以此来争取选票。这种无聊的行为对两岸的政治一点点实际意义也没有,真是一文不值。这种无聊的囗号和对大陆的要求不但糟踏台湾选民的智慧,也浪费国家的资源。如果你看到这里还不相信台湾政客高呼“大陆飞弹瞄准台湾”和“要求大陆撤飞弹” 是无聊地玩弄假议题,那么让我告诉你,所有的军事大国都有非常多的飞弹“瞄准”其他军事大国。难道这些大国的人民都不要过日子了吗?不会的,他们日子过得好得很。 洛杉矶是美国商业、工业、军事、科技的首要都市。谁不知道洛杉矶是俄国与中国战略攻击美国的首选城市?谁不知道有大量携带核弹头的飞弹“瞄准”洛杉矶?如果把“瞄准”洛杉矶的核当量加起来会吓死台湾人。 有洛杉矶人埋怨被太多飞弹“瞄准”吗?没有。有洛杉矶人要求俄国和中国撤飞弹吗?没有。洛杉矶人不如台湾人聪明吗?才怪。 洛杉矶人不如台湾人快乐吗?笑话。洛杉矶人爱洛杉矶不如台湾人爱台湾吗?更大的笑话。把“爱台湾”常挂嘴边的台湾人太矫情。洛杉矶人是正常人,台湾人不是。被飞弹“瞄准”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常态(the way of life),有什么好埋怨的?被一大群核子飞弹威胁的洛杉矶人都在快乐地过日子,台湾人鬼叫什么?政客带头鬼叫尤其可恶。想想看,台湾处于绝对弱势又处处有求于大陆,急需与大陆展开谈判以解决本身的经济困难。台湾领导人趾高气昂地用威胁的强硬囗吻要求远比自己强大的大陆“撤飞弹”,甚至把“撤飞弹”列为谈判的先决条件,令人感到时空错乱和位置颠倒。领导人必须堂堂正正表现出做人起码的成熟与外交智慧。“撤飞弹”这种不知轻重的发言有点像傻瓜的无知妄语,又有点像小孩的天真撒娇,实在不成体统!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上的飞弹是不会消失的,只会数目更多、性能更高、威力更大。 台湾人要想清楚了,人要有正面思考(positive thinking)才能乐观进取。 我们要做乐观进取被人尊敬的成熟大人,不要做于事无补又被人看不起的哭泣的小孩(crying 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