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万分感谢你向我推荐的如焉。我现在看到卫老师与女儿及外孙女相见那一段了。目前能形容出来的就只有一个感觉:震撼!由衷地对作者生出敬意。小说中一再借用如嫣的观点来强调细节与真实的关系(看来很有可能是写实呢),又借青马这些组员的讨论证明中国不是没有思想家(我一度也同意中国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过思想家了)。但是基于现状,真正的思想家却只能存在于民间,许多深刻睿智的观点也只能通过小说的方式来表达。中华民族何时才能摆脱这种深深的无奈啊。
算了,还没看完。先不发牢骚了。
从给卫老师过80大寿起,一直震撼到看完。可悲的是一个这麽深刻严肃的题材竟然要打着“寡居少妇的寂寞”的名义才得以出版,当内容被看出本不是以写茹嫣为目的时,就成了禁书。仍然还是说明着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我托了国内的朋友帮我买两本删节最少的《江南》2006年第一期,准备送你一本。这书绝对值得珍藏,但若因为禁书在国内没法买到,就没办法了。我准备把胡发云其他的书,《老海失踪》《驼子要当红军》《思想最后的飞跃》和《死于合唱》等都找来看一看。谢谢你---为你给我送来这麽珍贵的精神食粮紧紧拥抱你。
B:在这部小说里我却看到了它是怎样地使人们得以获得新的知识、传播交流信息和思想,同时也发现了在网络这个所谓的虚拟世界里,竟也和现实的人世间一样,有时充满温情,也有着突然“变脸”后的险恶和刀光剑影,
就像如嫣一样,常常有种突如其来的虚无感,无端的就消沉了,觉得人生无常,意义何在?心境中那种深藏的悲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源于此。
思想的执着与守望的坚韧——读长篇小说《如焉@sars.come》
作者:刘安海
从题目《如焉@sars.come》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与那个春天曾经肆虐至极的“sars”、与越来越普及的网络有着密切关系的长篇小说。在作品中,“sars”不过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作者借它将各色人等都集中于突然发生那个事件的特殊时期,让人们严肃而认真地思考:为什么普通的医疗事件在中国却居然演变成了一个神秘而又敏感的社会性事件,并由此深入地反思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几个典型的社会事件,作品在这里已经清晰地显露出以思想见长的端倪。
网络是由作品的主人公茹嫣在儿子去外国读书前留下的一台电脑建立起来的。茹嫣借助网络打通了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作者则借助茹嫣和茹嫣所建立的网络联系构建了他的小说世界,更借助这些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回顾、对现实的直面审视和对人的生存处境、生活状态和社会终极走向的深情关注和思考,特别是表达了他对当前思想界文化界知识界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现实立场与当下思想的入木三分的解剖与拷问。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作者是在虚拟他的小说,毋宁说是在借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宣达他的思想他的见解,以及他所意识到的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我们在这里似乎听到了作品中由思想的血脉所汇聚成的汩汩的流淌之声。如果说这部小说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还有着可以进一步丰富拓展的余地的话,那么它的思想的锋芒则相当敏感相当尖锐相当锋利,而且应该说它的思想的锋芒是通过它的独特鲜明的艺术形象逐一显现在读者眼前的。这在当前文学艺术作品普遍存在的思想贫血症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实在既是难能可贵又是特别值得倡导的。
小说主要写寡居多年的茹嫣(网名如焉)在儿子出国留学之后通过网络认识了民间思想者达摩,并由此走近了原青年马克思主义小组的一些成员以及他们的精神导师卫立文。与此同时,她经同事、高干子女江晓力的介绍,与副市长梁晋生相识,并演绎出了一段最终虽然流产却仍不失为动人的爱情故事。当“sars”悄然肆虐的时候,各方面的矛盾日益凸现,茹嫣披露“sars”真相的文章在网上的公布和流传给梁晋生的处境和仕途带来了相当的威胁,原来眼看得不到梁晋生并将其介绍给茹嫣而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江晓力借助这样一个时机既晓之以理又动自以情,更是添游加醋地搬弄是非,把个茹嫣说得一无是处,断然地拆散了他们,并为梁晋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出谋划策,最后梁晋生与茹嫣不声不响地分手,选择了前此他并不爱的江晓力。在这里,作者几乎是不动声色、一箭双雕地使江晓力险恶的人性以及梁晋生把升迁作为权衡一切的出发点的官位思想暴露无遗,前者为了自己而不惜出尔反尔夺去朋友的爱情,后者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而不惜用真爱去保自己的乌纱帽。当这一切成为事实时,茹嫣和卫立文的夫人赵姨说及此事,赵姨说“一个人想追寻普世的价值,追寻终极意义。另一个人,怕是脱不了现世的功名。”为茹嫣给了一个最恰当的评价,由此我们心中也生出了对茹嫣的深深的敬意。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叙述这些故事过程中把过去发生的胡风案、文革、三年困难时期的历史往事以及现在发生的“sars”有机地穿插其中,这样就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了,使一个看似偶然的传染病事件有了前因后果的必然关联,作品以一贯之的思考和追问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越来越透彻地展开。
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一样,作品中当年那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他们或者改弦更张放弃了原来的追求,或者审时度势变得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有的满足于名望地位香车美女豪宅,有的无所事事饱食终日,对什么都毫不关心,真正坚持原来的追求和探索的如凤毛麟角,前后的变化形若霄壤。因此,他们现在相见,开始的话题是工作事业、老婆孩子、住房收入、饮食身体等“形而下”的内容,接下来的话题就是时尚的怀旧感叹,再继续的话题则是男人们都喜欢聊的时政,从中美说到台海,从中东说到西亚,从南联盟说到北朝鲜,又说到国内的经济状况,吏治腐败,贫富冲突……接下来话不投机,于是喝酒喝酒,抽烟抽烟,黄段子、黑段子上场,笑浪一波接一波。当年的思想探讨、信仰求索、精神追求,甚至愤世疾俗也飘渺得如烟消云散一般。
然而,人类社会向来就不乏孜孜追求者、默默守望者。作品以简练的笔墨塑造了达摩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这个达摩早在青年时期就是禀赋最高的,文采也好,以致有人预计将来最有造就的非达摩莫属了。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他现在在一些思想文化网站上是一个很犀利的网文高手,西方宗教、明清野史、文革、抗战、时政、经济、文学、影视……总而言之,政经文史哲什么都来,涉猎的范围很广,人们据此猜测他是哪个大学的教授,或哪个研究机构的学者,有的还说他在海外,有的则言之凿凿地说他是谁谁谁,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电器修理工。小说有一段描写他到茹嫣家修理电器的情景:
达摩干活很痴迷的样子,不说话,不旁观,不喝茶,不抽烟,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手边的工具都不待看的,一伸手便准确轻巧地抓住,用完又准确轻巧地放回原处。拆卸起来,如庖丁解牛,螺钉,垫圈,细碎零件,一样样从他手里落下又一样样摆放齐整。装配时,犹如老兵装枪,那些个零零碎碎自己往上吸去,看那有板有眼的韵律,几乎是不用眼也不用脑子。那粗糙短拙的手指就在零件、工具和器物之间翻飞,像十个默契又优美的小精灵在舞蹈。一个多小时,电饭煲,遥控器,吸尘器,耳机,冰箱……就全部修好。然后又轻巧利索地垒起两层椅子,将橱柜门修好。一切停当后,顺手就将一应工具家杂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原成刚刚来时的那一只帆布袋。
茹嫣第一次看人如此美丽地劳动,几乎让人陶醉。
茹嫣赞美说,没想到,干活会这样好看。
一方面,这些都不是闲笔,作者借此表明达摩是一个淡泊名利、远离喧嚣、不事张扬的人,是一个物质财富贫乏精神财富则非常富有的人,是一个总在思考的人,是一个执着于灵魂与精神持守的人,是一个闪耀着理想之光的人,是一个让人看到希望的人。另一方面,这里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对比,一种反差,这么一个有才华有思想有见解的人终究只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而那些才华早已用尽、思想苍白、见解滞后、安于现状、只知阿谀趋奉的人却占据着学术研究的茅坑,多年来并不“拉屎”,即使拉屎也是不肥“民间的田地”,而一味地讨好巴结某些权势者。
作品中另一个寄予作家理想的人物是当年青年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精神导师卫立文。这卫立文十七岁就发表文章,到过延安,再南下,当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以后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反动骨干分子”,饱受政治磨难,曾经牢狱之苦,文革中更是身受其害,到了清污,反自由化,他再次成为“异端”。然而,他“虽九死其犹未悔”,已是八十岁的高龄,仍没有停止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一个髦耋老人竟“又石破天惊地成为一位思想文化界充满活力的斗士”。他社会阅历丰富,看问题敏锐犀利,并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他一方面看到现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这种进步远远不够,要是我们自己都满足了,他们就更不会进步了。他多次对达摩等人说: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热情烧完了,紧接着而来的,就是市侩主义犬儒主义。利益的诱惑,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不可抵挡。当精神的满足、道德的满足已不可得的时候,物质的满足、权利的满足,就是最好的代用品。卫立文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读这部小说你不能不进行自省和反思,不能不重新思考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不能不为已经漂泊了很久的精神魂灵重新找到应有的归宿,即使是在精神家园里失舵了迷航了甚至是经不住风雨而一度触礁了,现在也得重新回来,因为这里才有精神的栖息地理想的栖息地人类的栖息地。小说以艺术的形式告诉我们,经济应该发展,科学技术应该进步,人的生活水平应该提高,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类应该有对理想的执着,有对真理的坚持不懈的探索,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叛信仰,不能背叛崇高和圣洁,我们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做人是这样,文学创作也是这样,所有的人文研究和科学研究都应该是这样,思想的执着与守望的坚忍是永远都需要的。
《如焉@sars.come》,胡发云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