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家父1937年在南京大屠杀前一日逃出南京

(2025-08-05 18:53:35) 下一个

昨日去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一开场就是一个穿着制服的邮差骑着自行车在逃窜,并说局里的人都逃往六合了。

这引起我听父亲讲过的一段回忆,再次请96岁老父说给我听听。简记如下。

曾祖父名王企怀,继承了苏州的酱园和一些店铺、田产,父亲生于1930年,他还依稀记得苏州大宅院里,仆佣成群,开饭好几桌。曾祖父平日里只管抽大烟娶姨太卖庄田,生意全委托给大管家蒋老虎经营,于1948年去世时,家产已经几乎败尽,还是搞了大出殡。那蒋老虎贪得财富,解放后被定为大财主,枪毙了。我祖父王朝桢是在民国时期读的英国人办的邮政学堂,毕业后考得二等邮务员,在苏州邮局工作,靠工资吃饭,解放后被定为普通职工。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前,祖父先已派往苏北的六合当邮政局长,随后让家属从苏州经南京再到六合团聚。当时有个堂舅,名唐景贤,在南京政府的交通部任职,到了南京将由他来安排堂姐(我祖母唐珍姞)去六合。恰有亲戚(无锡张映霞娘家)的回程货船可从苏州前往南京。祖母及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奶妈,上了木帆船。不巧风向不对,不能扯帆,只能让纤夫沿岸拉船。时值日军一路从松沪向南京方向侵袭过来,国军且战且向南京收缩。行船途中几日,日军飞机在河上投弹扫射,父亲看见河面上有很多击沉的船和浮尸,幸好这条船没被击中,到达南京才知舅舅已跟着政府撤退,日军即将攻城,城里已没有什么居民了,情况紧急,祖母带领着赶到南京下关渡口,当时只有最后一班渡轮去江北,不要船票,只要挤得上就走。人家有男人的,就把孩子放在筐里挑着担就挤上船了,他们妇孺五人哪里挤得上末日渡轮?天色已晚,只得敲开路边一家杂货店的门,向店家请求过夜,店主怜悯,在柜台前的泥地上,铺了稻草,让一家暂且歇脚。次日早上,祖母揣着银元去江边打听,官渡早已没有了,只有几只民间小木划子,要价每人一块大洋,船家说他过了江,也不回来了,当即付了银元,大人小孩一起,随十几个人挤上小船,到了江北的浦口码头下船,码头附近全是撤退下来的国军队伍,天上有日军侦察机盘旋着。祖母只好带一家上岸前往浦口邮政局,表明是六合邮政局长的家属,想搭邮政汽车前往六合。当日还有最后一班邮车,晚上开车到达六合邮局。早就急得团团转的祖父看到一家大小平安来到,又惊?又激动。当时邮政局长一家人是可以住在邮局楼上的,赶快安顿下来。天还没亮,就听有人急促敲门,原来昨天在浦口接待过的邮局职工都逃过来了,有的是骑邮政送信的自行车过来的,说是日军已经攻入浦口。要是昨天妇孺没有跟车来六合,今天就只好沦陷在浦口的日军铁蹄下了。

六合邮局里的同事们商量,留在此处也不行,日军马上会来,于是大家各自逃难,去往周边的乡下,先后换过好几个地方暂住。其间在一个村里住的时候,忽见很多人家摆出香烛,呼天呛地,嚎啕大哭。当时小孩不懂,后来知道是因为村里有很多父兄子弟是在南京城里做事的,几乎全给日本人杀害了,那就是南京大屠杀。那一年到了春去夏来,江河里的大闸蟹十分肥美,大家都说那是吃了扔在江河里的死人腐肉,都不敢吃蟹。

等到后来日军完全占领的江苏,局势平静下来,邮局通知公职人员回去上班,祖父一家才又坐船去六合,上岸时看见日本兵举着上了剌刀的步枪,挨个检查上岸人员。祖父决定回到苏州,因此时沦陷区的邮局薪资极低,无以生活,只好卖了苏州的住房(在天主教堂旁边,2018年随父亲去访问过),在别处租房居住。

日本投降后,生活又好起来,1948年父亲到南京中央大学附中读高中,清楚记得看到过一本照片画册,就是电影《南京照相馆》里描述的,日本人自己拍的南京大屠杀照片集,在洗印的时候被中国职员偷偷把底片留了下来,民国政府公开印刷出版,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个版本。

前面说到过父亲的堂舅唐景贤,是民国时期交通大学毕业,南京陷落前,随政府撤退,谁知途中走散,在湖南被山匪劫持,匪首看他是读书人,扣留下来当军师,外面也是日寇横行,他只好跟着进了山寨,山上给他配了压寨夫人。直到抗战胜利,他才得以脱身回苏州,先借住在外面,打听家里人的情况,因为家里好几年没有他的音讯,不知现在各有什么变故。得知家人一直在等他,他才回家见妻小,当时满脸胡茬,对外隐去这段山寨史。1984年我和女朋友去苏州游玩的时候,住过这位舅公家一晚。甚是客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文享!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珍贵的历史
peter黑 回复 悄悄话 配了压寨夫人,这真是传奇了,能记录下来就好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