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线空间

吾生也有牙,而雉也无牙,以有牙碎无牙,耶~!但是要记得刷牙,否则会有蛀牙,蛀牙导致无牙,无牙则置身碎于有牙之险境。。。
个人资料
正文

两篇《颐和园》影评

(2009-02-14 09:32:05) 下一个


《颐和园》,拍给知识分子的A片

AnAnSteven 发布于:2007-05-03 05:07
来源:http://www.mtime.com/my/689535/blog/330600/

(不会写这个片子的影评也会被禁止发帖5年吧……呵呵,开玩笑。)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颐和园》。片子只在法国的艺术院线放,5块5欧元的票价,不便宜,但既然是中国电影,也就支持一下吧。

观众很少,加我一共5个人,大概是因为已经上映一段时间的缘故我想。

又是一部长片,2小时20分钟。看下来说实话很需要耐心。我打了不少哈欠,期间还伴随着屁股疼腿麻之类的……好在没什么人看,四周空空如也,站着看躺着看都可以……

片子可以看出来野心很大。(据说当时也是因为未经许可直接送展才被这般狠禁。)从很多地方,瞎子都可以看出来。

首先,年代被选在在国内争议最大,在国外名气最响的时候——1989。

其次,从摄影到剪辑上动了很多脑筋,长镜头,纪录片式的摇晃镜头,快速剪接,平行蒙太奇等等等等的运用熟练得不行。

再次,演员表演到台词设计,一贯的娄烨。这回更夸张了一些,情爱场景直到四点全露,频率相当之高。

最后,歌曲的选择。

先从那个时代开始说起。用大时代做大背景最后成为“大作品”的片子不胜枚举,大家不用想都能报出好几部来。但,有一点很重要的事,“背景”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在《颐和园》这部片子里,所谓的1989,对整个电影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和电影是脱离的。如果说有,估计大部分就是为了吸引外国观众的眼球罢了。(法国这边宣传的第一句就是“中国,1989”)所以,背景只是一个噱头。如果只从艺术创作来说,我想不应该批评这部电影拿1989,或者其他什么说事,因为艺术创作应该是单纯的。但是,如果拿毕竟伤害过自己国家,且在西方仍有争议的事件去讨好西方评委及观众,导演的创作动机就很值得怀疑了。

而且,在片子的后来,还出现了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香港回归等等的画面。这些与整个电影的故事毫无关系。用他们,完全不知所云。

然后是摄影和剪辑。这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我认为。很多剪辑手法的运用都很好的表达了导演的意图。比如女主人公游泳池边写日记的一场,蒙太奇的运用对意境的表达有了很大的帮助。摄影方面也是一样。对整部影片的纪实感营造得比较成功。

再是表演和台词。演员需要赞扬,尤其情爱场面。(虽然这些场面来得特别没有必要)。而台词,很美好,很知识分子,估计也比较难为那些做法文字幕的工作人员。依然是大量的旁白——文人的旁白,没有理由的旁白,再说白点,装逼的旁白。娄烨的电影之前只看过《苏州河》,可以看出这次是对《苏州河》的继承,只是继承得一塌糊涂。

个人认为,片子里大量旁白的运用,最大作用只能是对镜头和叙述说不明白的东西,用最弱智的办法加以弥补,省得到了最后谁也看不懂。

而之所以看不懂,便又要回到演员的身上。演员的表演到位,但是,导演对人物性格的设定却很有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依然可以把《颐和园》里的男女主人公继续看成“马达”和周迅(名字忘了……)。毕竟他们的感觉太像,甚至到表演层面,很多地方简直翻版。

(片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具有了艺术家的气质——自闭,敏感,疯狂,歇斯底里……)

可问题在于,如果说《苏州河》是重意境的话,《颐和园》想要的却又是叙事,且是叙一个看似特别特别真实的事……

在一个特别真实几近写实的故事里,却充斥了王家卫式苏州河式的人物……这个……是所谓“文艺记录片”吗?

导演想要艺术的感觉,想要艺术感觉之余再带来纪实的震撼,结果却搅了一锅什么也不是的杂烩。

最后是音乐。片中音乐是需要赞扬的。尤其是提琴配乐方面很值得推崇。片中如果说有过高潮,不是在主人公做爱的时候,而是在音乐响起的时候。

总体说来,《颐和园》是一部失败的电影。充斥了混乱的情节走向以及无意义的场面和对白。

觉得这部影片体现出来的是中国现在许多电影人的自私。像这样一部电影,看似关注了许多,其实只关注了导演自己。

当时片子偷着摸着想出来参展拿奖,结果奖没拿到,现在在法国这边可以看见的评论也差得可以。实在很让人失望。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憨豆先生的假日》,最后的戏拍到戛纳电影节,对某些所谓“艺术电影”深深讽刺了一把。回头今天再看今天的《颐和园》,忽然发现和那里面被讽刺的电影多少有几分相似之处。

只是个人观点哦,哈。






一篇旧文:关于《颐和园》

罗尘 【2008-5-3】
来源:http://www.luochen.net/FcFc_Show.aspx?ID=153

看了《颐和园》,娄晔的剧情长片,看完翻了些影评,争议还蛮大。想了想,觉得很正常。这明显是一部野心之作,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掏心之作。试图通过男女主线之爱来辐射一个时代的爱恨情仇,甚至贴上时光隧道。贾樟柯的《站台》,陈可辛早年的《甜蜜蜜》,走的都是这路子。为什么这片子争议这么大呢?我个人想,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表达手法,完全是一种艺术家气质的搞法,这明显就不是拍给大众看的,严重的小众情结,艺术家气质是什么气质?自闭、疯狂、孤独、出尔反尔、歇斯底里、自我不受控制,人间处处有错觉,生命深处有拧把,反正正常人是受不了的,另一方面则是他的独白情结,我为了能公正的评判他,还临时下了他的《苏州河》看了一眼,以前没看过他的片子,下完《苏州河》看了个开头就关了,太像了,一脉相承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片子有点像一个服用了LSD后的文艺中年凭吊青春时的感伤之作。我个人感觉是挺诚恳的。生命无法解释,有些影评明显出自一些脑子已经被定型的家伙,须知人生不是非此即彼的东西,情感尤其不是。

至于其中诸多的性片断,我觉得没有问题。中国人没有拍三点全露的东西,不证明中国人到了晚上就人人都不打炮。他拍的性很真实,没有龌龊的念头。性和吃饭是一样的,有的文艺作品通过几场吃饭的戏来传递人物变化,有的文艺作品希望通过几场性交来传递人物心态的变化。这是一样的道理。国人不能接受的是:你们怎么可以搞那么多?

至于陆四、柏林墙倒塌、戈尔巴乔夫下台等等世界背景,有人认为矫情,我倒觉得加上比不加要好一些,个人命运之细腻与时代背景之恢宏,交织在一起没什么关系,你认为导演在讨好西方或者在夸张影片含义,我想那只能说明你太在乎那些事件了,你是习惯被大事件搞定的人,又或者,是入戏不够。

听说娄晔为这片子去参赛,被广电总局要求以后五年不能拍片。我就没明白了,就是不能公映呗,摄影机还不让拿了不成?

不过拿不拿也就那么回事。每个导演势必都想拍这么一个片子,给自己的往昔做交待,这种片子惟一的标准就是对自己真实,其他的都是扯淡,自己能说通了,别的什么就都顾不上了。

有个影评挺有意思,他说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开始凭吊自己的青春了,尽管他们如今都理想破灭,生命凋零,但他们仍然可以如此这般总结自己:年轻时,我们和荷枪实弹的军人对抗过,我们以肉身阻挡过坦克,你们呢?你们年轻时除了给超女李宇春投过十五张票还干过些啥?

呵呵,话说得义愤填膺,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当初大势所趋,夹在人群中的你和如今在电视机前奋勇投票的你,都是被时代胁裹向前的,你要去类比,就是自己给自己找抽。

一代人,一代人里层次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愚蠢的不会少,聪明的也不会多,只是艺术家抽冷子出来表达了一下而已。

不能写了,迎风流泪,浑身淌毒,操。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