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线空间

吾生也有牙,而雉也无牙,以有牙碎无牙,耶~!但是要记得刷牙,否则会有蛀牙,蛀牙导致无牙,无牙则置身碎于有牙之险境。。。
个人资料
正文

寰安:我说华主席

(2008-09-11 11:56:34) 下一个
来源: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0660


我初一是在小学戴帽上的,那年冬天发生了清华大学干部状告迟群,引发龙颜大怒,就有了新年的”炮火连天,弹痕遍地”。一周后,国务院总理去世。又过了一个月,我终于升到了初二,进中学读书了。开学时,鲜为人知的华国锋成了代总理。直到我四年后从同一个学校毕业,华国锋一直在台上,作到两个主席,一个总理。大概因为上中学的人记忆力最好,所以我对华主席的印象总是很深。前几天听说他去世了,忍不住要写几句。权当我做一次业余政治评论家吧。 

我的印象,老华是个普通人。那时家里有一台九英寸的黑白电视,几乎每天在电视上看到他。最令人难忘的,是他舔手指头翻讲稿和那一口山西口音。听完他给朱,毛致悼词,我都会学他说话了。现在想起来,他的口号不是什么”两个凡是”,而是”些西些西栽些西,团结团结栽团结”——听着是土,不过听的出,这人不坏。 

再仔细想想,过去三十年要是中国真按他这两句走,不一定比今天差。依我看,改革开放应该说是从华主席出访南斯拉夫开始的。您要愣说是那之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那也是人家华主席主持召开的——这还是今天的新华社承认的。后来有的”摸着石头过河”不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吗?除了他,又有哪一位新中国的第一把手真正是为维护团结,不惜丢官呢?从这一点看,老华是个心口如一的人。 

最让人敬佩的,是老华真能容人,真讲民主——起码在党内如此。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他要是想孤注一掷,再次联手叶帅和邓胡玩儿横的,真说不定就开成二十年前的庐山会议,或者重复两年前的十月政变。他不,大家爱说什么说什么,这一点,就比”伟大领袖”,“总设计师”,“核心”等等都强百倍!大概正因如此,他连续在此后的几届党代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执政党里有他这么个人,或许还让人觉得有点儿人味儿。您可能猜测十一届三中全会他不是不想采取非常手段,而是不敢。我倒认为,他是觉得不必要。因为毕竟1978年与1958年或1976年不同-共产党内,可以不必担心下台就要被杀头了。换句话说,1976年十月的非常手段是老华被逼无奈所做的。华的宽容,造成共产党历史上”反党集团”的概念的消失。他78年的一迁就,将从列宁,斯大林开始的,剪锄异己的最方便的手段送进的历史,而四人帮成为最后的反党集团。 

从1976到1978,短短的两年时间,是老华把党内的政治变得宽松了,他自己也因此而不必担心被杀头了。不论他的初衷是否如此,事实是,从1976到1978,中国的政治从毛时代的中世纪黑暗变到与二十世纪接近了一大步。这也是所有的新中国领导人中独一无二的。这一点上,华国锋的改革比以后邓小平的改革有力的多——无论从速度还是从深度上看。邓小平改的是经济,华国锋改的是政治。那时的中国太穷了,太需要邓小平这样的领导人了。是华国锋的政治,造成了邓小平可以上台的环境,尽管华本人并不愿看到那个结果。而邓上台后的“垂廉听政”,事实上是恢复一言堂。以军委主席身份两换总书记,是连毛都不齿的”枪指挥党”,实为政治上的倒退。 

今天的新华社夸奖他顾全大局,下台后不闹事。这是事实。另一个层面看,他的下台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权力的和平交接。这个的意义,非同小可!他自己是靠政变上台的。但当历史需要别人领导时,他接受的了,容纳得下。这一点,1978年的华国锋比1989年的邓小平要伟大的多,令人怀念的多!这种品质,是我所梦想的民主社会的领导人所必须有的。可惜,具备这种品质又能掌权的中国大陆人只出了华国锋一个。赵紫阳可算有此品质,但他不是真正的掌权人。 

历史往往是这样的滑稽,一边是墨守成规,“两个凡是”的华国锋,不经意间创造了几个政治改革的里程碑。一边是胸有大志,又确有经国济世之才的邓小平,却在政治上开倒车。这恐怕不能只用”发展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来衡量。更深层的思考和探讨,答案会很多很多,看您的出发点在哪儿了。当然,不仅在中国,结果(ENDS)与手段(MEANS)谁更重要,是西方讨论了几千年的问题。套在中国,就是现代化与它的途径的问题。现在做结论,恐为时过早。官方选择”不争论”,但民间自会有公道,历史自会有结论。 

说回华主席,他的悲剧在于,他自己不象我这么看。他恐怕真的认为他自作自受,搞得宽松了,放邓小平出山,自己丢了乌纱帽,也让中国偏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大概对毛时代的政治不无厌恶,但对毛,依然是忠心耿耿。所以很多他自己做的好事,恐怕都是他无意间或是不情愿中做的(当然打倒四人帮除外)。这是他糊涂的一面。也就是他必然被邓所取代的缘由之一。 

再一个缘由,自然是他以为个人迷信会有效果让他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所以以他的谦虚,他接受”英明领袖”的头衔。他要四处题字。有几年时间,包括人民大学在内的很多机关单位大门上,都能看到他的娃娃体。大概他未曾料到的,是日后这些成为对手们贬低他的借口。78年夏天的五届人大,国歌被改成: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
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猜,这烂词恐怕是老华自己填的。这些当然都是他不令人尊敬的一面。“生子当如孙仲谋”,老毛若有遗憾,恐怕是选了华这位扶不起的阿斗。当然,人人皆知,老毛的遗憾是多数中国人的福祉。 

说来有趣,我认为,华主席与他说的”恰特尊吞”(卡特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同为农民出身,口音可笑,同在1976年上台,也同在1980年下台。最主要的,是同为手腕欠缺的好人。也是可悲,他们二人居然没有机会见面,尽管中美建交这样的大事件是在他们的治下实现的。这也是历史的不公平吧! 

说到了美国,从另一个角度看,老华是一个LIVING PROOF,每4年应该重新选领导人。他在主席位上四年,没人上街闹过事。78年民主墙,也很少有写他的。魏京生是因为骂了邓小平被抓的,民主墙被封也是邓小平所为。华主席在位四年,做的好事比坏事多很多。所以到今天,还有象我这样的人怀念他,正象有人说在位四年的卡特是很好的前总统。 

当然,一个更贴切的比较是,老邓是一个LIVING PROOF,领导人不能做过8年。您想,华1980年让军委主席与邓,如果邓只做8年,那就是1988年,邓回家抱孙子而不问一切政事。若果真如此,邓自己面对历史,能感觉多么完美! 

可悲的是,人家两个多世纪以前就搞清楚的道理,我们今天还在梦想中憧憬。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