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园

一夫的家园,古典诗词,小说连载,生活印象,还有其它很多很多......
正文

秦腔记事 序

(2007-08-03 16:19:53) 下一个
秦腔记事 序
[ 2007-6-2 21:50:00 | By: xyyehe ]
 
序  

  秦腔是流行于西北五省的地方戏。既然是叫“秦腔”,当然以陕西的秦腔最为地道和正宗。解放前甚至直到文革前,西安还有易俗社,尚友社和三艺社等秦腔剧团,其中以易俗社规模最为庞大,名声也最响。文革中改为秦腔一团,二团,专唱样板戏。文革前根据秦腔拍成的电影有《火焰驹》和《三滴血》,也曾经风靡一时。其实秦腔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也可能是最老的),甚至连京剧的前身--二黄,也有秦腔的影子,至于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地方剧种,周围的省份中一些地方戏,如山西的晋剧,都是在秦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若是听过山西晋剧的人都会知道晋剧听起来和秦腔很相象)。在陕西,秦腔主要在关中一带极为流行,除此之外,西府一带还有眉户剧,东府还有碗碗腔,都是陕西的地方剧种,但是从规模上和流行程度上,就远远不如秦腔了。
 
  秦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粗犷”,所以有人说秦腔不是“唱”的,而是“吼”的。不喜欢秦腔的人也把秦腔归为“世上三难听”之一(三难听是指三种最刺耳的声音,伐锯(金属磨擦声),铲锅(同前),驴叫唤)。单从剧目的名字上,也能看出秦腔的特点。如京剧叫《秦香莲》,秦腔叫《铡美案》,听听,老包用铜铡铡掉见异思迁的陈世美,光从剧名你就知道这戏的内容了。另外京剧的《宝莲灯》,秦腔叫《劈山救母》,京剧的《杨门女将》,秦腔干脆就叫《十二寡妇征西》。那十二寡妇?杨门八位媳妇,两位姑娘,八姐九妹,再加上佘太君和宗保妻子穆桂英,可不是十二员女将吗?从这名字不难看出杨家一门忠烈,共赴国难的忠勇之心,真是值得千古传颂。彪炳史册。  

  陕西作家贾平凹曾有一篇文章专讲秦腔。可惜我手头找不到。不过贾先生曾形象地用几句话概括了陕西特征;“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两千万儿女都吼秦腔,吃一碗饭不放辣子就嘟嘟嚷嚷。”把陕西人的质朴的憨态描绘得十分形象。  说是两千万儿女都吼秦腔,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小的时候在老家,从清晨到晚上,都能听见有人在田间唱秦腔,陕西人把这叫“干光光乱弹”,就是一个人在空旷的田野里,尽着嗓子吼。这可以说是关中在一大奇景。常常见到那些左手扶犁,右手挥鞭的“打牛后半截”的关中汉子。一边走着,一边唱着:  
  “为王的打坐在金銮殿上,  
   众儿郎分左右侍立两厢,  
   待为王下殿来仔细观望……”

  然后一边唱着还一边自己用嘴给自己敲着梆子,“郎里个儿当”地喊着过门,煞是好看,好听。明明是打牛后半截的,却开口就是“为王的”听上去虽然滑稽,但是也非常有趣。

  其实,秦腔在关中的普及程度可以说是比任何东西都要广泛。是秦人就能唱秦腔这句话一点儿都不夸张。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乐班”。所谓的“自乐班”则是一些秦腔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组织。就如同北京的“票友”一样,这些人中除了唱的,还有吹拉弹打敲的乐队,通常在农闲的时候,晚上几个人聚到一起,吼上两嗓子,过把戏瘾,却也是乐事一桩。这种自乐班有时还为村民们演出。在关中,一般的人家中有了“红白喜事”,为了热闹,常常请人来唱大戏,但一般的人家境并不宽裕,请不起正规剧团,那就请这种自乐班或是皮影戏来凑热闹。不过看官可能要问,啥叫“红白喜事”?不就是婚丧嫁娶吗,且慢,要说这婚嫁之类是喜事,这丧事出有因咋能叫喜事呢?这又是关中的一个特点。在关中,老人的死亡,尤其是高寿的老人过世,人们并不认为是哀事,也作喜事对待。我觉得这倒是老家人豁达的一个方面。因为认识到了,人活百岁,总有一死,所以说,生活的态度是非常正确的。故乡人认为人活七十古来稀,所以七十岁以上的人过世,不算是悲事。家父常说,人是“五年六月七日八时”意思是说人在五十岁的时候,是一年不如一年,六十是月,七十是天,八十就是每个时辰都不一样,随时都有过世的可能。所以老家有个讲究,叫作“六十不出门,七十不留宿。” 若是老人到了天年,虽然说家人也是痛哭不已,穿白戴孝,哀哀欲绝,但仍然认为是一种喜事。入土前家人仍要用某种方式作纪念,过去有唱大戏的(一般少不了都要唱‘祭灵’这出戏),有放电影的(最多的是当时的电影豫剧“诸葛亮吊孝”),也有唱皮影戏和自乐班凑热闹的。

  一般来说,春节前后是各村唱大戏的最好时间,因为是过节,也有个节日气氛。通常都是唱两天三夜。(这和关中人家里过事的规律一样。一般来说在关中,大部分事情都是两天三夜,连结婚闹洞房也是要连闹两天三夜,而且还有个说法叫作新媳妇前三天没有大小,即就是族中兄弟姐妹,伯,叔,婶,姨都可不用计较。)白天早上一台本戏,下午一般都是折子戏,晚上再来一台本戏。一般最好的,拿手的戏都在最后一天晚上演出。那叫“压轴”。当然头天晚上也可能是该剧团最拿手的用来踢场子,吸引人的戏。记得文革时,只能演那几个样版戏,即就是这样,人们还是争先恐后的去看,记得当时我们的那个地方有一个“马家剧团”,第一天晚上必是以《红灯记》开场。后来人们抓住这个规律,就编了一个顺口溜,说是“马家戏,你甭去,头一晚就是红灯记”。因为乡下人爱热闹,当时爱看的戏首推《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和《沙家浜》。有趣的是当时不少人把《智取威虎山》听成了《智取麦虎山》,觉着挺纳闷儿,说是这麦虎山有啥好智取的呢?不是到车站上一喊就都跟随着来了吗。

  (注:关中一带在麦收季节时候,常有大量的甘肃农民流到陕西,帮助陕西人收麦子。因为麦子成熟很快,叫作“麦黄一晌,蚕老一时”,一般喻为龙口夺食。有谓“谷黄麦黄,绣女下床”可见其重视程度。关中人一般将甘肃农工称为‘麦虎山’)。

  演戏一般就在村外的空地上搭个戏台,观众就在台下的露天空地上。每次演戏,治安是最令人头疼的事。因为那些青年人不愿来得很早,坐在台下静候,一般都在场外或是抽烟,或是聊天,等到戏一开幕,这些人就开始往里面挤,这些毛头楞小子一挤,这台下就大乱了,俗话叫“挟起来了”,这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台中心那些妇女,小孩子,老人很容易受伤,这时就有专门维持秩序的,我们叫“扫把队”因为这些人把扫帚拆了,一人手里拿一大把竹子,就开始往下打。这是最原始的方法。尤其是在戏唱得不好的情况下,台下最容易发生这种混乱。若是那家的戏演得非常好,那场子下面就会静静的一片,人们也就忘了要挤了。何谓好?就是说演员的功底好,主要的是唱得好,有嗓子。其实每个剧团都有一二个台柱子。有时台子下面挤得不象话的时候,戏就暂停下来,把台柱子拉出来,唱上一段清唱,台下马上就平静下来了。其次就是箱子新,就是演员的服装新,这一般都是一些较大的剧团。收费高,自然“箱子新”。而那些较穷的剧团,有时看上去跟叫化子一样。自然收费就较低,演得也就差一些。

  小的时候,在乡下听了许多有关秦腔方面的奇闻趣事。总想找个机会写下来。一提笔却说了不少的题外话,是以为序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