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拈花菩提 皆因绳未断 (孔祥军)
(2010-09-03 05:41:15)
下一个
拈花菩提 皆因绳未断 (孔祥军)
1、从一则公案说起
一个小伙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师。来到禅院,他与老禅师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师随口答道。
小伙听到老禅师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师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小伙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师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大象在木桩旁团团转,水牛在树底下转团团;我们在一件事里团团转,我们在一种情绪里转团团,为什么都挣不脱?为什么都拔不出?
皆因绳未断啊。
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所以老禅者说:“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
2、谁束缚了你?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正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呈逐步下降之势。信仰崩溃、价值紊乱,成为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浮躁、不安、厌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与自己、他人及自然界隔离等如瘟疫般流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纵欲主义、享乐主义泛滥,道德沦丧,人情冷漠,滋生出贪污腐化、营私舞弊、吸毒贩毒、拐骗扒窃、卖淫嫖娼等社会毒瘤,犯罪率直线上升,恐怖事件连续不断。当今时代是一个物欲涌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不再谈论人生、理想、国家、社会,而是更多的谈论电影、股票、服饰、美食、足球、明星。毋庸置疑,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是现代人应有的权利。但是,人切不可成为物质的奴隶,陷溺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狂潮,从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有鉴于此,佛陀早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可以说是欲望之网束缚了我们这颗自由的心。
“多欲为苦”的“多欲”,是指人的欲望是无数无边无量的。众生所追求的欲望境界虽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不离“五欲”的范畴。对于“五欲”有两种解释,一种指指染着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五种情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其中,(一)****指爱着于男女之端庄形貌及世间宝物等种种妙色;(二)声欲指爱着于男女歌咏、娇媚妖词、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等声;(三)香欲指爱着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四)味欲指爱着于酒肉珍肴、酸甜苦辣之美食;(五)触欲指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
“五欲”的另一种解释是指财欲、****、食欲、名欲、睡欲。(一)财欲,是人类对财富的需求,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围绕着钱财奔忙;(二)****,主要是指对异性的需求;(三)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四)食欲,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五)睡欲,是人们对睡眠的需要。就平常的人来说,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通常情况下,五欲中又以食欲、****最为突出。孔子曰“食色,性也。”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也就是说生理的需要是人类欲望中最大、最根深蒂固的欲望。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即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3、烦恼从何而来?
什么叫烦恼呢?烦者烦闷、烦扰,恼者恼乱、恼热,能令心烦作恼,故名烦恼。烦恼通常是指能扰乱众生身心,使其心烦意乱的见思惑。我们的根本烦恼有六种,即贪、瞋、痴、慢、疑、恶见。
一、贪:是贪爱、贪恋、贪著。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业深重,经云:“死堕饿鬼,受饥渴报”。
二、瞋:是瞋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瞋恨。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瞋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三、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瞋恚,故愚痴为三毒(贪、瞋、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
四、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疑:疑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瞋、痴、慢、疑五烦恼,是心著垢染,系缚不脱,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无明惑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恶见: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其有五:
(一)、萨迦耶见:华译身见,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名五蕴)四大(地、水、火、风名四大)和合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无知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主宰”的实我存在,即是萨迦耶见。
(二)、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无善恶因果可论。
(三)、邪见: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拨无因果,毁谤圣贤,坏诸善事。
(四)、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执以为实。又这见亦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五)、戒禁取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鸦片烟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为什么反说不正见?这因为过患在一个“取”字。取是执著,即妄自执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最殊胜。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便食草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本非出世正因,而执著修此类苦行之因,是获得最上的涅槃妙果,故又名“非因计因”。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是因为邪师、邪见、邪思维等,而生起不正见。如闻正法,于见道中,即能顿断恶见,因为易断恶见之故,称为五利使。
佛经中称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包括欲界烦恼、色界烦恼和无色界烦恼。三界内,不同的生命层次又具有不同的烦恼。其中,根本烦恼为以上六种,它们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温床。
4、人生的大问题
《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这其实是所有的科学想要解决的人类的终极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好好想一想的。
在我们的人性中,贪、瞋、痴是危害我们心理健康的三种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仅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由此造成无量无数无边罪恶,永受六道轮回之煎熬。
执著于外境使我们迷失了自已。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妙触。人们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忙碌。由于一味执著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迷己逐物”。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
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佛经中将我们这个婆娑世界称为欲界,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无不沉溺在对欲望的强烈希求中。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欲望的,因此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是一种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大智慧。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实佛学是人学,是心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人生在世,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会给人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更安心,在人自身能力感到无所企及的时候,往往会想要借助于神的启迪和保佑。但是佛教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佛,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就求你自己——就是通过参悟,启发智慧,感悟生命,不断寻找更高层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实现自己心中的潜能。
5、 以戒为师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浓缩成精华就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诸恶莫作),若作恶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持”——停止和前进。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误的认为佛教只是消极的防罪止恶,却不了解其众善奉行的积极一面,这样就会失之偏颇,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佛教经典对于戒律有不同的分类,比较广泛的有五戒、八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包含了良好行为的基本纲领。五戒是诸佛的根本、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础,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鸡鸭、蟑螂、蚊蚁等,都是杀生。此外,浪费时间,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与此戒律相对应,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不但不杀,还要心存仁爱,以宽容之心接人待物,减少暴戾之气。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简单的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不但不盗,还要勤行布施,布施的功德不在数量的多少,一分钱,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只要是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需要惊天动地,而是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最后变成自己习惯的一部分,从别人的快乐之中体验到快乐。
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嫖妓、一夜情、同性恋、外遇、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淫戒。一个人犯了邪淫,不但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不邪淫戒,能使一个人克制自己的欲念,忠于自己的伴侣,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不妄语就是要避免说假话,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这样可以培养我们形成诚实守信的美德,获得他人的信任。
饮酒使人思想迟钝,神志昏乱。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许多粗心、危险,甚至不道德的事。佛经提到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是凡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等,都属不饮酒戒之范畴。持不饮酒戒,使人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不仅为家庭带来快乐,为社会带来安宁,而且还能促进禅定的修习。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饱受心理疾病之苦,如恐怖、焦虑、抑郁、无助、甚至精神分裂、人格变态等。于是,人们开始探讨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课题,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现在心理学比较认可的心理健康有五条:(1)意志健全、行为协调;(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3)有主观幸福感;(4)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和谐相处;(5)正确认识现实,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情绪稳定、心境乐观。
不邪淫而守礼,自然有强烈的主观幸福感。
不妄语而诚实守信,自然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相处。
不喝酒而清心寡欲, 自然能正确认识现实,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从上可以看出,“五戒”与现代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不谋而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地推论说,佛教戒律对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为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佛教戒律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和心灵重塑。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瞋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因此,戒律具有防罪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范,做人的根本原则,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所以说,佛教戒律既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构建人和谐、健康、美好心理家园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受持戒律,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的戒律,能消除我们心灵上的负担,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独立的心,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解脱烦恼,能够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能够使我们干枯的心灵得到和风细雨般的滋润,能够使我们真正实现心理健康。
6、 无住无我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住”是相对“执著”而言。世间的有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执著。他们总是处在不断执著状态中,如执著身体、执著服装、执著家庭、执著名誉、执著饮食、执著用具、执著财富、执著地位、执著爱情等等。而所有这一些,都是执著于有一个“我”。“我”需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厌恶什么……一切皆以“我”为中心。正是有鉴于此,佛陀才谆谆教导我们说“五蕴无我”。因为“五蕴” 都是“因缘所生法”。佛经上说:“凡因缘所生之法,究竟无实体,故谓之空。”
五阴又称五蕴。五蕴指构成我们身心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色”指一切物质存在之总称,而不仅仅指女色;“受”是领纳的意思,是指人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的感觉。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相对之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接触下所引起的感受;“想”就是想像、思维。一个人思想活动很宽,可以想到天上,想到地下,想到天边,想入非非,都在想中。“行”就是作为,思想的活动和某种意志都叫住行。“识”指心对于境而了别。《增一阿含经》就五蕴虚幻不实的性质,称:“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燄,行如芭蕉,识如幻事”。这就是形容我们的一颗妄心,前念未灭,后念已生,攀缘不断,而皆虚幻不实。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即使是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诸法无我”的结论。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什么是“我”呢?是这个穿红挂绿,搽脂抹粉的肉体?还是这颗患得患失,欲望无穷的妄心?如果肉体是我,那么人身体内的所有细胞几个月内就会全部新陈代谢一遍,唇红齿白风华正茂的是我?还是人老珠黄风烛残年的是我?如果说精神才是我,那么,究竟喜时是我?怒时是我?哀时是我?乐时是我?如果这样分析起来,由肉体到心识,皆是虚幻不实了不可得。所以,《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如朝露、如镜花、如水月、如闪电、如水泡般虚无缥缈,瞬息即逝。
人们一旦通达了“无我”的原理,其思想境界也就得到了升华。没有了“我”就不会起贪心;没有了“我”就能节制自己的欲望;没有了“我”就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没有了“我”才能心地磊落,胸怀坦荡;没有了“我”才会去舍身忘己地为大众服务,没有了“我”才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走人生的路……。一句话,破除了“我”,通达了“无我”,品德才会得到圆满,人格才会得到完善,精神才会得到充实,心灵才会得到净化。
人除了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去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贵,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都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对于攸关自身之事作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这种“能力”不需要有事实依据,但凭想象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烦恼,那么即使在社会上很有地位、财富,生活也是空虚的。如果心中颠倒梦想,高楼大厦无异于监狱,美味佳肴就是毒药。古人说:心安事无问,心定菜根香。假使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自在,远胜山珍海味高床大屋。这也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无住”“无我”的精神,能够消除我们心灵上的负担,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独立的心,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解脱烦恼,能够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
7 、境由心生 自由自在
有源律师去见大珠慧海禅师,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禅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禅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禅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禅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这则公案真是发人深思。我们吃饭时也要“观照”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带着瞋恨心在吃?亦或是带着分别心在吃?是不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造杀业?是不是为了虚荣和面子而一掷千金?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就会起贪心;反之则会起瞋心。为了吃给别人看,那是虚荣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别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还会产生嫉妒心。
吃饭如此,睡觉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业的人,每天俗务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象流水般一念接着一念,吃饭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着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妄想是痛苦产生的根源,要在根本上断除我们的痛苦,就要从息灭妄想着手。当我们的妄想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就不会被它所转,就能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我们就不会被妄想分散我们的精力,就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专心地去干任何事;我们就不会被妄想所干扰,就能把心念专注一处,进入禅定的状态;我们就不会被妄想遮蔽我们本具的佛性,就能使我们的真心得以显现,智慧得以开发;我们就不会被妄想带来的错误认识所左右,就能使我们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认识……所以说,息灭妄想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六祖在五祖门下悟道时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假如我们的心充满了贪、瞋、痴、疑、慢,这个世界就会是战争、偷盗、强暴、抢劫、欺骗、****;相反,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智慧、慈悲,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变成安定、和
谐、友善的人间天堂。万法唯心,境由心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方才发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这就是说,在我们的内心,除了妄想执著,还有清净的如来智慧德相,而这正是我们真正的自己。
明心见性是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认识自己要从心性中去认识,心指我们现前的心念,这个心念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变化的,但透过生灭变化的表面,还有不生不灭的心体。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明了心的虚妄性,不被它的变化所迷惑,从中进一步见到自己清净的心性和真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