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忍气吞声与修忍辱行

(2010-08-13 07:11:10) 下一个
忍气吞声与修忍辱行
戒定慧净心参禅
13位粉丝
1楼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1、不忿怒,2、不抱怨,3、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

佛教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世间的忍辱没有透过般若空慧,因此,无法正见能忍所忍诸法空幻不实,于是暂时伏住烦恼之心,勉强安住,如石压草一般,非根本之道,忍一时却无法忍永恒,将后的火苗亦然会再度爆发,毕竟不能与诸法空性相应故。

“出世间即是解脱(梵语vimoksa)之义、无为之义、出三界之义、空性(梵语sunyata)之义、涅盘(梵语nirvana)之义、登彼岸之义,既然如此,出世间的忍辱当下即是解脱、无为、出三界、空性、涅盘、登彼岸,若达此境界,出世间之忍辱即能无忍能忍,忍而无忍,凡所有顺逆之境逼恼之际,必得迎刃而解,化境为乌有,毕竟解脱故。

出世间忍与世间忍是解脱与非解脱之差别,无为与有为之差别,出三界与三界之差别,空性与不空之差别,涅盘与生死之差别,登彼岸与未登彼岸之差别。(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做一个虔诚佛弟子根除傲慢心理,首贵忍辱,但忍辱是否有限度?应至何种限度?(周家麟)

答:宜以七觉支作借镜,凡有益众生,或助长菩提,‘忍’可不加限度,如释尊昔受歌利王割截身体是。或不忍而益众生长菩提,于‘忍’则有从权,如释尊昔救五百商人,而杀起恶心者是。当时之杀机,是悲悯,非忿恨,是救他堕落,而自愿堕落。迹似不忍,实仍为忍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佛法慈悲忍辱为首,若受侮难当,亦要忍受。如是者须学愚人,木人,甚至任打不觉。不然就算不是佛徒份子,是否?(观成)

答:受侮难当,而能包容,方称真忍。愚人心炽贪嗔,木人体无感觉,何能比拟?真忍者心无贪嗔,体非麻木,乃是悲悯对方,不加报复,此系大德大智之行,能容若愚耳。忍辱乃六度之一,菩萨所修,遇事必须六度合观,倘有寇侵国家,贼杀父母,又当挺身抵御,作无畏之布施,防卫有一定限度,亦无害忍辱之义。


2010-7-8 07:41 回复
211.136.222.* 2楼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 2010-7-8 12:00 回复

戒定慧净心参禅
13位粉丝
3楼

问:做一个虔诚佛弟子根除傲慢心理,首贵忍辱,但忍辱是否有限度?应至何种限度?(周家麟)

答:宜以七觉支作借镜,凡有益众生,或助长菩提,‘忍’可不加限度,如释尊昔受歌利王割截身体是。或不忍而益众生长菩提,于‘忍’则有从权,如释尊昔救五百商人,而杀起恶心者是。当时之杀机,是悲悯,非忿恨,是救他堕落,而自愿堕落。迹似不忍,实仍为忍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2010-7-8 17:21 回复

戒定慧净心参禅
13位粉丝
4楼

问:佛法慈悲忍辱为首,若受侮难当,亦要忍受。如是者须学愚人,木人,甚至任打不觉。不然就算不是佛徒份子,是否?(观成)

答:受侮难当,而能包容,方称真忍。愚人心炽贪嗔,木人体无感觉,何能比拟?真忍者心无贪嗔,体非麻木,乃是悲悯对方,不加报复,此系大德大智之行,能容若愚耳。忍辱乃六度之一,菩萨所修,遇事必须六度合观,倘有寇侵国家,贼杀父母,又当挺身抵御,作无畏之布施,防卫有一定限度,亦无害忍辱之义。


2010-7-8 17:22 回复

戒定慧净心参禅
13位粉丝
5楼

佛教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世间的忍辱没有透过般若空慧,因此,无法正见能忍所忍诸法空幻不实,于是暂时伏住烦恼之心,勉强安住,如石压草一般,非根本之道,忍一时却无法忍永恒,将后的火苗亦然会再度爆发,毕竟不能与诸法空性相应故。

“出世间即是解脱(梵语vimoksa)之义、无为之义、出三界之义、空性(梵语sunyata)之义、涅盘(梵语nirvana)之义、登彼岸之义,既然如此,出世间的忍辱当下即是解脱、无为、出三界、空性、涅盘、登彼岸,若达此境界,出世间之忍辱即能无忍能忍,忍而无忍,凡所有顺逆之境逼恼之际,必得迎刃而解,化境为乌有,毕竟解脱故。

出世间忍与世间忍是解脱与非解脱之差别,无为与有为之差别,出三界与三界之差别,空性与不空之差别,涅盘与生死之差别,登彼岸与未登彼岸之差别。(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2010-7-8 21:42 回复

戒定慧净心参禅
13位粉丝
6楼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