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一向专念※___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

(2010-06-15 09:59:19) 下一个
※一向专念※___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
cnorg
39位粉丝
1楼

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

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云:

若人称念阿弥陀,号曰无上深妙禅。
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

《大集经》

【译文】

求无上菩提的行者,应当修习念佛禅三昧。偈语说:

倘若有人称念阿弥陀佛,

这就叫做无上甚深微妙禅。

至心观想佛像见到佛身时,

即是不生不灭法。

(出自于大安法师辑录《净宗法语大观》)

2010-5-21 11:04 回复

cnorg
39位粉丝
2楼

深妙禅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妙禅 浅人当作浅法看
四仪庄严三业净 坚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关 放下生平闲知见
谈玄说妙不相干 三字真传老实念
只此即是长夜灯 苦海慈航斩魔剑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呆汉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觅方便
过缓过急同是病 强想一心心愈乱
志坚如钢气如绵 不间不杂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应 根身器界潜转换
烦恼未伏念不一 习气不除佛不现
千万句如一句时 何愁不见弥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难 三昧全凭信行愿

出自于黄念祖老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2010-5-21 11:09 回复

cnorg
39位粉丝
3楼

无上深妙禅

◎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禅,而且是最最深奥的禅。

至简至真之咒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密,六字洪名,皆依梵文,未翻一字,是至简至真之咒。

念佛不可思议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既是禅,又是密,又能总括三藏十二部经典。念佛法门真的是不可思议。

(出自于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2010-5-21 11:11 回复

cnorg
39位粉丝
4楼

诸同学!学佛究竟,在求净心而已。一切法门,皆可净心。一切法门,皆是念佛法门。何以故?一切法门,皆成佛道故。又一切法门皆是禅。何以故?禅重自心。一切法门,若不了自心,终不成就,心外无法故。如净土法门,持名持至一心不乱,此时境界,岂非禅乎?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非禅而何?实相念佛,至三昧现前时,即入正定,又岂非禅?故大集经偈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既云念佛,何以又名深妙禅?可见念佛即是禅。复次净土与密法,亦等无有异。何以故?阿弥陀佛四字,即诸经之总持;总持即密咒之义。念阿弥陀佛,若不著土想,不作佛想,即等于持密咒。又净土法门之持名观像观想,与密法初机时之持咒观想无异;净土法门之实相念佛,能所双忘,与密法之般若无异。不过修密者,依次渐入;而修净者,于四种念佛法门中,各择一门专习耳!于此可见禅即是净,净即是密,所谓三而一,一而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何分别。后人或有不明此等理趣,专于假名上强分门户,互争大小,皆是著相自缚。其实佛法究竟,无有大小,无可言说,一切有说,皆归一乘。盖念佛念到三昧现前,参禅参到话头尽处,修密修到三密一如,归元无二,皆是净心而已。

(出自于慧明法师《心地法门》)

2010-5-21 11:14 回复

cnorg
39位粉丝
5楼

  法藏者,又名佛法藏,乃法性显之理体,亦即当人本具之如来藏性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又法藏者,如来所说之教法也。故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法华经宝塔品》云:‘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又《俱舍论》云:‘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是以愿为无量众生,开显法性之真实,复流出八万四千妙法,对治众生烦恼。但于八万四千法门,唯一净土妙法,能惠真实之利,普令一切含灵皆得度脱。故知所开法藏之首要,正是本经也。‘广施’者,普遍施给也。普利一切众生,故云广施。所施之物,乃功德之宝。‘功德’者,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己曰德。’又《胜鬘宝窟上》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综上二说,则利生与去恶名功。此功之果曰德。德者得也。德者,修功所得也。

‘宝’者,本段末后一个‘宝’字,应深著眼,此诚为画龙点睛之笔。盖开法藏所开显者,即此宝也。广施与众生者,亦即此宝也。又此‘宝’字具三义:一者美称。如尊佛而名为宝王如来,赞美念佛三昧曰宝王三昧,尊佛菩萨之印契为宝印等。二者,宝乃梵语摩尼之译名。《仁王经良贲疏》曰:‘梵云摩尼,此翻为宝。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备足故。’又《涅盘经九》曰:‘摩尼珠,投于浊水,水即为清。’又《弥陀疏钞》云:‘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亦正是以宝珠喻佛号也。三者,《智度论四十七》曰:‘于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盘能为利益。’今经中宝字。悉俱如上诸义。所说之法是真实法宝,此法至妙无上故喻之为宝,此法能满众愿,故喻为如意之宝。若切指此宝,则是持名之法。盖念佛之心印,坚固不坏,有如金刚故称宝也。如《观佛三昧经观佛密行品》云:‘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贫者诈来亲附,拿宝瓶逃走。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骑也)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头戴宝瓶,攀树而上。时六兵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以上经文,在《宗镜录》九十五卷中有注释,兹不录引。)但今应申言者,则其末后所云:‘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故知念佛法门是真实不坏之法宝。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还念自心,以佛果觉,作我因心,故令因心,顿同果觉。‘住于念佛,心印不坏’,功德之宝,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称为宝印。弥陀大愿,普度众生成佛,为践此大愿,故大开法藏,广施无尽功德所严无上之宝。即此信愿持名之真实法宝也。‘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实为一大藏教之眼目。持名念佛时,即是心印放光时,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故《大集经》曰:‘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也。于上之语,若能信受,即是蒙佛深恩,为我开智慧之眼,得光明之身也。上心印之语,亦即是如来心心相印之印,诸祖以心传心之心,闻此宝印,粉身难报。

(节录自黄念祖居士《大乘无量寿经解》)


2010-5-21 11:21 回复

cnorg
39位粉丝
6楼

一句弥陀,缘起清净;一句弥陀,种现互熏;一句弥陀,念念消业;一句弥陀,假即空中;一句弥陀,全性起修;一句弥陀,全修在性;一句弥陀,止观具足;一句弥陀,体用如如;一句弥陀,即空即有;一句弥陀,非空非有。心地明白后,方知一句弥陀之妙。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即是无上深妙禅。’天如禅师说:‘悟后不修净土,保管老兄未悟!’

(出自于徐恒志居士《学佛随笔》)

2010-5-21 11:22 回复

cnorg
39位粉丝
7楼

至于直显禅净不二者,莫过《大集经》所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可见持名不但是禅,且是无上深妙之禅。因为此禅,不待参究,当念即是。不论迷悟,全体现前。故先师夏老有诗句说:“念佛即是自心现。”古德也常说念佛之人,譬如“此身已在含元殿,更从何处问长安”。又如临济禅师常说的“孤明历历”。念佛人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这就是“孤”。清清楚楚,净念相继,便是“明历历”。又“孤”即是《金刚般若经》的“无住”。“明历历”即是“生心”。故持名即是无住生心。又如有僧名慧超,问法眼说:“如何是佛?”答曰:“汝名慧超。”这等于说“你就是佛”。又如僧问洞山:“如何是佛?”答曰:“麻三斤。”且道这两则公案与“一句佛号是什么?”“念佛之人是谁?”是同是别?“麻三斤”尚且是佛。所念之佛与能念之人焉能不是!又如《楞严经念佛圆通章》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自得”二字,宜深着眼。盖谓不从外得,自然圆现也。所以蕅益大师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元中峰国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

又这一句佛号,如蕅益大师说:“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可见天台的圆顿三观,性具性造,一念三千等;华严宗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融具德,一真法界,都在其中。

(出自于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2010-5-21 11:25 回复

cnorg
39位粉丝
8楼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这是戒、定、慧三学具足。“离欲”是戒学,‘欲’是欲望,要舍弃世间名闻利养,要舍掉五欲六尘。佛法法门无量无边,同样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执著就是没有离开。要全部放下,不但世间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如《金刚经》所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一切法都要放下,因为你如果不放下,就是执著,纵然我执已断,法执犹存,不但不能见性,更形成为所知障,所以法也要舍。六祖大师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清净心中本无一物,你还存个佛法,佛法就把你的清净心染污。佛法好比清洁剂,是帮助你清除污秽的;秽垢清除掉之后,这清洁剂还在,它又变成染污。脏东西洗掉之后,清洁剂也不要,才真正干净,否则又被染污。这一点我们要知道,要记住!所以要彻底离欲,世出世间的一切欲望都没有,心地自然清净。

“深正念”即是生正定,即《楞严经》之‘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是自性本定,它不是修来的。修来的定有得、有失,会失掉。性定不会失掉,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本经不说定,说正念,用意很深。甚深的禅定是怎么修法?念佛就对了。当知此一句佛号,即是甚深‘深妙禅’。至此,我们才真正觉悟到,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正语,是八正道的正语,是密宗的真言。除这一句之外,都是废话,讲经也是废话,唯独念佛是正语,这是真实的。唯有思惟弥陀功德,忆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方是正念、正思惟。思念别的,全是打妄想。换句话说,你要想,就想这部经,想本经所讲的道理,所讲的境界和教训,这是正念、正思惟。不但想世间一切事是妄想,想其他经上所讲的也是妄想。因为一切经比起这部经,其他经不是圆满真实。虽然跟世间法比,它是真实,不过跟本经一比,它就不是真实,就比下去了。所以,这一部经是第一真经。

“净慧修梵行”。清净心中自然生智慧。智慧能断疑生信,成就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净念相继’,那是净慧。如果没有慧,就不会念,也就无以相继。你有怀疑,即不净,你有夹杂,也不清净。不怀疑、不夹杂,即是‘净念’;‘相继’是一句接一句不间断。‘净念相继’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也就是‘老实念佛’。‘梵’是清净之意。能老实念佛,身、语、意一切造作,自然就清净。所以,不但自己以此清净仪态表现在生活中,作一切众生的好榜样,此即真实之‘利益诸群品’。佛这样做,这样教众生,我们也这样做,也这样教众生,如佛度一切。

(节录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讲记·必成正觉第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