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不动如来妙喜愿海

(2010-03-01 09:02:01) 下一个
不动如来妙喜愿海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1楼

《大乘圣花丛经》中舍利子请现住所有佛陀住世品中记载:

顶礼、供养、皈依现喜世界出有坏应供正等觉不动如来

凡是听到此如来名号虔诚信奉者,于无上菩提中不退转,所有恶魔也不能扰乱。(昔日佛陀)在念诵不动佛的名号、宣讲不动佛的功德时,魔王波旬耳闻后带着魔军来到佛前说:“称诵千佛的名号,我也无感应,而不动佛的名号却非如此。为什么?因为他不能变成我的境地。所以,我要对听闻他名号者制造违缘。”

佛言:‘波旬,你无法对其制造违缘,因为我已交付于不动如来和其余如来,(听闻彼佛号者)将蒙受那些佛陀垂念、加被。”

佛告舍利子:那些听到不动佛的功德后舍弃者,是紧持成为地狱之法。迈入大乘之人渐渐在北方弘扬尽说其功德的法门时,有许多舍法者,并对地点及人数作了授记。佛陀及其所有正法不可思议,万万不可认为“我不了知”而舍弃甚深法,因为他们得到的是舍法非福德业,而虔诚信奉功德无量。

《不动佛刹土庄严经》中记载:在此世界东方功德超群绝伦的现喜刹土,不动佛现今住世,长久住世,宣说无量法门。凡是往生于彼佛刹土者均具足稀有功德。谁持受不动佛名号,即蒙受彼如来垂念,一切邪魔无机可乘,全无严重冰雹、传染病、灾害等危难。任何众生如若发心往生彼刹,即刻如同不退转菩萨。其中详细宣说了诸如此类对如来发心的高度赞叹。



2010-1-25 16:11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2楼

佛言。十方诸佛为诸众生广说法时。皆先赞叹阿閦如来名号功德。众生听闻其功德者终无厌足。--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若住不动如来清净佛刹者。彼诸众生终不退堕。不可引摄。亦不退还。住无上道。有大势力。不可摇动。永无退转
--佛说大宝积经




2010-1-25 16:22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4楼

【大宝积经卷19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一】

--------------------------------------------------------------------------------

授记庄严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众所知识。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慧解脱自在无碍犹如大龙。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教通达到于彼岸。唯有阿难住于学地。

尔时尊者舍利弗。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云何往昔诸菩萨摩诃萨。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遍清净行。被精进甲功德庄严。是诸菩萨由被甲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世尊。如是行愿及以发心。惟尊大慈开示演说。

世尊。彼诸菩萨摩诃萨。为利益安乐天人世间。精勤修习遍清净行被精进甲。由是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及为现在未来菩萨。当作佛法光明。赞扬功德证获善根故。使诸菩萨闻此法已。于真如法性精勤修学。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能问过去未来菩萨摩诃萨净行光明广大甲胄阐扬功德。为摄受未来菩萨摩诃萨故。谛听谛听如理思惟。当为汝说。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舍利弗。从是东方过千世界。彼有佛刹名曰妙喜。昔广目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彼。与诸菩萨摩诃萨说微妙法。从六波罗蜜为首。

舍利弗。彼时有一比丘。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向佛合掌。白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法教志愿修行。

佛言。善男子。汝今当知。菩萨教法难可修习。何以故。菩萨于诸众生不生瞋害心故。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从今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无谄无诳实语不异语。求一切智智。乃至未得无上菩提。若于众生起瞋害心者。则为违背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中现在说法诸佛如来。

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如是回向。于其中间若发声闻独觉心者。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如是回向。乃至未得无上菩提。若于众生起爱欲瞋痴之心。或与惛沈贡高恶作相应。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安住回向。乃至未得无上菩提。若生疑惑心。如是或起杀害不与取心。或起邪见及非梵行。妄语两舌粗语相应。或与损害相应。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舍利弗。时有异比丘作如是念。此菩萨摩诃萨。由初发心被精进甲。于一切众生不为瞋等之所摇动。

舍利弗。时彼菩萨因此念故。妙喜国中号为不动。时广目如来应正等觉。见彼菩萨得不动名。随喜赞善。四大天王释梵世主。闻彼名已亦皆随喜。

舍利弗。彼不动菩萨摩诃萨。于彼佛前作如是言。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如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未证无上正觉。所修行业或违此言者。则为欺诳无量无数世界诸佛如来安住说法者。

世尊。我今发此大心如是回向。乃至未证菩提。若于一一语言。不与念佛及一切智相应。则为欺诳一切诸佛。世尊。我今如是发心回向。乃至未证无上菩提。生生在家不出家者。则为违背一切诸佛。

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乃至未得无上菩提。生生出家。若不乞食。不一坐食。不节减食。再食不食。不持三衣不着粪扫衣。不随所而坐。不常坐。不住阿兰若。不安止树下。不露坐。不住冢间。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世尊。我今发此大菩提心如是回向。乃至未得一切智智。若不成就无碍辩才说诸妙法。则为欺诳无数诸佛。

世尊。我今如是发心。乃至未得无上菩提。若不住三威仪。或立或坐。或复经行。则为欺诳无量诸佛。

世尊。我今发如上心。乃至未得一切智智。或于众生犯根本罪。或作妄语及余世俗愦闹之言。或起摧伏他论相应之心。则为欺诳无数诸佛。

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安住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与妇人说法。若不起无常苦空无我之相。而取彼相及露齿而笑。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2010-1-25 16:27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5楼


世尊。若我发此一切智心。安住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说法时顾指轻躁。或见余菩萨不生大师之想。则为欺诳无数诸佛。

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坐听法及礼外道沙门婆罗门。唯除诸佛沙门弟子。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世尊。我今发此大心至无上觉。若行财法施时。情有彼此。应供养所生简异心。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世尊。我今发一切智心。乃至无上菩提。若见诸罪人将被刑罚。不舍身命而救护彼。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舍利弗。时彼菩萨修此大行。乃至未证无上菩提。无一众生将被刑罚不救护者。

舍利弗。尔时有一比丘作如是念。如来于此行者当为作证。彼天人阿修罗等亦为证见。

舍利弗。时广目如来应正等觉。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言。如是如是。如来应正等觉之所证见。彼诸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亦为证见。比丘。若复有菩萨摩诃萨。被如是等大精进甲。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皆当成无上正觉。

舍利弗。时不动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发此一切智心。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于其中间。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有诸罪衅若说其所犯。则为违背诸佛如来。世尊。我修是行愿成无上正等菩提。使我刹中广大清净。诸声闻众悉无过失。

世尊。若我发此一切智心。若未证得无上菩提。乃至梦中若生欲想而有所泄。则为违背诸佛如来。

世尊。我修是行证无上觉。使彼国中出家菩萨。彼于梦间亦无漏泄。

世尊。若我发此一切智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我佛刹中若诸女人。有女过失如余土者。终不取正觉。若取正觉则为欺诳一切诸佛。

舍利弗。若菩萨以此大愿种子成就者。念随出生如是诸法。能为众生说种种教舍利弗。

时有比丘。白不动菩萨言。大士。若此诚心不退至言无妄者。愿以足指摇动大地。

时不动菩萨。以佛威神及本愿善根力故。令彼大地六种摇动。所谓动。大动。遍动。摇。大摇。遍摇。

舍利弗。彼不动菩萨摩诃萨。如昔所愿今已成办。是故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学。不动菩萨摩诃萨。若有菩萨善修其行。当获如彼佛刹。及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不动菩萨初发心时。几何天子而来集会。

佛告舍利弗。彼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天王及与帝释魔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等。皆欢喜合掌作如是言。今此所闻被功德甲。我等昔未曾闻。世尊。彼不动菩萨当成佛时。于彼刹中所有众生。不以下劣善根而得成就。......

_不动如来妙喜愿海网

2010-1-25 16:27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6楼

阿閦鞞佛(Aksobhya),翻成中文为不动如来—于法性不动,恶法不应,智行相依,理事圆融,其法门提供现代人修行(无论在家出家)一个绝佳典范,又由于其本愿—『于众生不起瞋恚』而得名,亦即不瞋恚、无忿怒之意,其佛刹位在东方离此世界千佛刹之处,名阿比罗提,译成妙喜世界。

阿閦法门虽注重自力成就,但不是一般所说为难行道,诸如较盛传的净土法门、弥勒法门,靠的是他力;也要倚仗自力,比如说要念佛(须心口念佛)、集三福、修十善、持八戒斋,都得付诸实行,如实修持,而且法门无量,适众生机,权实善诱,方便度化,应彼此互相称赞、敬重,而不是一味地扬己排他、自立门户,如此一念之差曲解佛意,不但辜负佛恩,又会招感果报,不可不慎,莫作最后断法疑人,请恪遵谨记,勿生歧见!!

......
阿閦法门在国内似乎较少有人弘扬、流传,其往生条件甚为困难,为一般人之所共识,虽极力赞扬却不敢积极修持,实在很可惜。

其实事实不然,有深入研究经藏或有智慧的人都晓得,得生与否贵在心性启发与彻悟,再融入自己修持的福德资粮,加上佛陀慈悲愿力摄受,方可感得正报、依报,况且在大涅盘经上佛陀有提及往生不动佛国因缘如前所说,以及悲华经上不动佛有愿—「……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闻我名字即生欢喜,生欢喜已寻便命终,处胎即生我之世界。寻于生已所受胎分永尽无余,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更不复受。」

由此可见其往生难易,而且没有西方净土须处在莲苞待开以及九品等级之分,亦无须先寄生兜率净土,再投生弥勒佛土等事。其实十方诸佛国土功德平等,无所差别,只是应众生根机不同,而随缘化现,方便度脱,犹如孔子因材施教,而造就许多人才。人身难得,又幸逢三宝,应该择一适己的净土,精勤不懈,诸教奉行,时时鞭策自己,修诸净业,如此一来才能共创清净圆满的理想世界,共勉之!!

_不动如来妙喜愿海网


2010-1-25 16:32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7楼

【清净庄严的妙喜世界】

--------------------------------------------------------------------------------

阿閦如来在菩萨位所发成就广大庄严佛刹,是十方无量国土所没有的,其刹清净严饰,功德巍巍,与西方极乐世界等无差别。其中比较特别地是国中有三道七宝楼阶,犹如现在的楼梯,不同地是它是众宝所成,连接世间和忉利天,形成一条广大宽长的信道,地上人民与天人可以藉此互相彼此往来。

另外国中有女人,往生者可藉由女人怀胎或莲花化生,这一点跟其它佛土比较起来,是具有特色而有所差别的,不过您可别用污秽的世俗心去测度佛国微妙境界喔!其界女人可都是摩诃萨为了度化众生而权巧示现的,而且比玉女宝胜过千万亿倍,殊妙无比,是我们娑婆世界女人所不能企及的,应心存恭敬尊重,勿以欲染之心向往彼界,所谓心净则佛土净,否则是想要去却无法顺利往生,可是会遗撼一辈子的。以下我节录阿閦菩萨当初摄取佛国时所发净土誓愿部分经文,供大家参考!

「阿弥具白佛言。世尊。我求如是庄严佛土。所谓一切黄金为地平正如掌。饶诸天宝周遍其中。令无瓦砾土石诸山。地柔软触犹劫波育。足下则下举足还复。其中令无地狱畜生饿鬼之名。我佛土无诸秽。胜天妙香充满其国。令天曼陀罗华周遍佛土。令其中众生无有老病。无相畏者无相恼乱。令其中众生无有横死死无悔恨。无不入三昧而命终者。令其中众生思惟念佛而取命终。终已不堕恶趣。不生五浊空佛土中。乃至菩提般涅盘。未常不见佛不闻法不供养僧。令其中众生少于爱欲瞋恚愚痴。令其中一切众生修十善业。令其佛土众生无受戒无犯悔名。令其中众生魔不得便。令其中众生无诸丑陋。使其中众生无有贵贱分别。使其中众生无我所无所作。令其中声闻菩萨乃至梦中无失不净。

令其中一切众生爱法求法。令其佛土无有一人异学倒见。令其中众生身无疲懈心无劳惓。使其中一切众生皆得五通。使其中众生无饥渴患。随所欲食充满宝器而在其前如欲界天。令其中众生无有屎尿涕唾目泪身汗。令其中无有寒热。令其中香风软触以动人天。随意所欲有求凉风有求暖风。有求优钵罗香风。有求木蜜香风。有求海此岸香。有求多伽罗香。有求沈水香。有求一切香风。随心所念悉皆令得。令无如是五浊世界。令其国中有七宝台。于彼台中有七宝座。重敷茵蓐安置丹枕。触甚柔软如劫波育。人所住处令其宝台周匝有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彼诸众生以此为用。使其中诸树行列须曼那庄严。以种种华种种果种种香种种衣种种盖种种璎珞种种严具以庄严树。其中众生随所乐衣。于如意树上取而着之。如是华乃至严具随取服之。我菩提树令七宝成。高千由旬。其茎径一由旬。枝叶分布一千由旬。微风来吹枝叶相敲。令出柔软过天妙音。谓波罗蜜神通根力觉道之声。其有闻者心得离欲。令其佛土女人具诸功德。譬如兜率天女。又其中女人无诸臭秽。不两舌悭嫉姤。使其男子不与女人触身行欲。彼生欲心往观女人。须臾之顷欲心即灭生大惭愧。而去令得净无尘三昧。以是三昧常离魔所。终不更生欲心。彼女人以欲心视男子已。令即有胎。适视已欲心俱灭。如是男女处胎身心受乐。譬如三十三天欢喜爱乐。使其佛土男女处胎七日七夜如是受乐。女人怀妊亦受是乐。譬如比丘入第二禅。彼处胎者不为不净胎垢所污。于七日旦极香甚乐而得出生。令彼女人不受苦痛俱入池浴。令彼女人心即离欲得净无尘三昧。以是三昧令离魔事常入三昧。先身所作业行缘。应多亿劫受女人身。令以是三昧得尽除却一切女身。乃至菩提般涅盘更不复受。」

在阿閦佛净土中,《不动如来会》说:“在家者少,出家者多”;这是推崇出家的净土。阿閦佛国中的出家菩萨是不住精舍的。如经中说:“诸菩萨摩诃萨,在家者止高楼上。出家为道者,不住舍止。”这正是树下坐(露地坐)—头陀的生活型态。理想的出家菩萨,不是近聚落住,也不是在寺院中过着集体生活,而是阿兰若处,头陀行的比丘。阿閦佛国的声闻弟子是不住精舍却依律行事的,佛没有为他们制戒,他们也没有受戒,只是独住修行。阿閦佛刹虽说兼容声闻,却更加推崇菩萨,菩萨一往生阿閦佛刹就得阿惟越致,而且承佛威神之力到十方佛刹听经闻法,解意后才复还阿閦佛刹。另外阿閦佛净土在社会方面是没有政治形态的,如说: “如郁单曰天下人民无有王治,如是舍利弗!

阿閦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佛刹无有王,但有阿閦如来天中天法王。”在生产形态中,没有“治生者”与“贩卖往来者”,衣食都是精美而现成的,享受与天人一样,同时因为佛出人间,所以人间比天上更好。所住之处都是七宝所成的精舍;床与卧具、女人所用的珠玑璎珞,都自然而有,满足了人类一切需要。另一方面,女人没有女人的过失、不净与生产的苦痛,大家都“不着爱欲淫意”,连音乐也没有淫声,这就自然萧除了男女间的纠纷与苦恼。在净土中没有一切疾病;;没有恶色(没有种族差别),没有丑陋、拘闭牢狱之事,也没有外道的异端邪说,这些有如弥勒菩萨未来的人间净土,却比未来人间净土更加殊胜庄严,表现出阿閦佛刹是一个纯粹学道修行而不是贪图享受欲望的理想国土。
_不动如来妙喜愿海网




2010-1-25 16:35 回复
116.228.51.* 9楼

南无不动如来

2010-1-26 09:53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10楼

●佛说大般涅盘经

不害众生命,坚持诸禁戒,受佛微妙教,则生不动国。

不夺它人财,常施惠一切,造招提僧坊,则生不动国。

不犯他妇女,自妻不非时,施持戒卧具,则生不动国。

不为自他故,求利及恐怖,慎口不妄语,则生不动国。

莫坏善知识,远离恶眷属,口常和合语,则生不动国。

如诸菩萨等,常离于恶口,所说人乐闻,则生不动国。

乃至于戏笑,不说非时说,谨慎常时说,则生不动国。

见他得利养,常生欢喜心,不起嫉妒结,则生不动国。

不脑于众生,常生于慈心,不生方便恶,则生不动国。

邪见言无施,父母及去来,不起如是见,则生不动国。

旷路作好井,种植果树林,常施乞者食,则生不动国。

若于佛法憎,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花,则生不动国。

若为恐怖故,利养及福德,书是经一偈,则生不动国。

若为悕利福,能于一日中,读诵是经典,则生不动国。

若为无上道,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斋,则生不动国。

不与犯重禁,同共一处住,呵谤方等者,则生不动国。

若能施病者,乃至于一果,欢喜而瞻视,则生不动国。

不犯僧鬘物,善守于佛物,涂扫佛僧地,则生不动国。

造像及佛塔,犹如大姆指,常生欢喜心,则生不动国。

若为是经典,自身及财宝,施于说法者,则生不动国。

若能听书写,受持及读诵,诸佛秘密藏,则生不动国。

_不动如来妙喜愿海


2010-1-26 09:55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12楼

出自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二

杨州有居士。不信大般涅盘常住佛性理。更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生不信云。闻一部典。犹不可免恶道。况二字乎。后时居士。微疾而死。心上少暖未发葬。七日醒云。吾至阎魔天子城。王呵云。汝谤深经。报在阿鼻。

尔时忆持因果。白王言。设谤故堕恶道。闻常住二字故。亦可闭恶道门户。时空中忽有光现。光中说偈曰:

若信若不信。才闻常住字
决定不堕恶。即生不动国

王欢喜而放还。自说此因缘。流泪修行。临终之时。得不动国迎乎


出隋记

隋开皇中。有释双惠。不知何处人。一生期不退转位。图阿閦佛像一十体。又造同像一十二体。长三尺立像。

专心祈请感应。梦感二人僧。一人自称日光。一人自称喜辟。汝识阿閦佛本愿不。

答粗知。二僧欢喜曰。善哉如汝。在浊恶世中。归依阿閦佛。于一生中。入不退位。得生欢喜。

觉已弥念。临终启众曰。吾今往生欢喜国矣




_不动如来妙喜愿海

2010-1-26 10:04 回复

南无不动如来
0位粉丝
13楼

关于不动如来净土的一些小补充;有兴趣的师兄可以上网看看《转识成智》-----贾题韬老师讲解的六祖坛经,里面有提到不动如来的净土;要往生此净土,重点是放在证空性,只要能有所解悟都行;------ 西方极乐世界大家是熟悉的,现在给大家介绍另外几个净土。有部经叫《阿屠佛国经》,介绍说,东方有净土名妙喜世界,其佛名阿閦毗佛,他也发了愿,欢迎众生往生。



在西藏密宗经典里,阿閦毗佛属于金刚部,阿弥陀佛属于莲花部。阿屠毗佛对往生的条件是,第一要证空性,这就与《弥陀经》的重点是要你多做善事,多做饶益众生的事作为往生的资粮。而阿閦毗佛则要求你多修戒定慧,要证无生法忍,不能证无生法忍,也得证空性,不能证空性,你能有所解悟都行,这就是往生的资粮。这里我认为,六祖大师之所以强调在心上用功,在解脱上用功,可不是与净土离得多远,依不动如来的条件来看,六祖大师早就到了阿閦毗佛的净土了,他在这儿已经见了道嘛,往生的资粮是足够的。所以不一定你要念他,只要你这边证了空性,阿閦佛国那边就为你准备好了莲座。




2010-2-1 09:27 回复

我的东安务
5位粉丝
14楼

净空法师云:学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根据人的喜好各取其好,无论哪一个法门只要真心学习,都会殊途同归,只要有机缘就会有人称扬不动如来,但愿你永不退转得至菩提。阿弥陀佛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 2010-2-1 15:07 回复
222.240.220.* 15楼

最适合狂暴易怒的人念的佛号!(转贴)
我们学佛,其实主要是修炼自己的心,如果能将嗔恨心降伏,则佛就修成了!嗔恨心是菩提心慈悲心的大敌,嗔恨心是下地狱的种子,一个学佛人如果不想将自己的嗔恨心降伏,那它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学修大乘佛法的人!

狂暴易怒的人,死后必下地狱,因为佛教说贪婪吝啬的心是饿鬼道的因,愚痴的心是畜生道的因,妒忌的心是阿修罗道的因,而嗔恨的心则正是地狱道的因,所以要想不下地狱,必须将嗔恨心降伏!

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嗔恨心降伏了,那他则是功德无量了。因为没有了嗔恨心,就远离了一切由嗔恨心所生起得烦恼,也就永远的远离了地狱道!就可以长居善趣,感受殊秒的快乐了。

想知道将嗔恨心降伏了的功德究竟有多大吗?

我用一个比喻来描述吧!一个人去布施,他用宝石来布施,全世界60多亿人,他每一个人都向其布施一颗钻石,他布施的功德大不大呢?很大了吧!但如果你能将你的嗔恨心降伏了,当别人来抢夺你的财产,来杀害你的性命的时候,你能不对其生起嗔恨心,那你的功德比那个人布施的功德要大上千万倍的。

那如何才能很好的将嗔恨心降伏呢!

我想大家推荐一个法门:“不动如来,也叫阿閦(读CHU4)如来,是东方妙喜世界的教主。

佛经里讲这尊佛的本愿功德的经典,主要有《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阿閦佛国经》、《悲华经》、《称扬诸佛功德经》等。

经上讲,这尊佛在未成佛前,往昔修行菩萨道时,曾发愿要生生世世出家修行,生生世世永远也不对众生起嗔害心,现在不动如来已经成佛了。如果我们想降伏嗔恨心降伏,可以向不动如来祈祷,祈祷不动如来加持你,使你的嗔恨心减弱,消失,在面对对境的时候能够不升起嗔恨心,所以想降伏自己的嗔恨心的朋友,请一定要多向不动如来祈祷,多多的称念不动如来的名号呀!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愿求生这尊不动佛的净土“妙喜世界”佛经上说这个妙喜世界是一个十分美妙庄严的净土,我们往生到妙喜净土后就可以很快的成佛了。不动如来是遍知一切的,当你发心想往生妙喜净土的时候,不动如来就了知了,佛会护持你,使你一定能成功往生到佛的净土的!

而且念这个不动如来的名号还可以很好的防止魔对你的恼害,在《称扬诸佛功德经》里讲,魔王是最怕人称念这尊阿閦如来的名号,你念这个佛号,魔王都会头疼的。

之所以现在很少有人念阿閦如来,这都是魔王的阴谋,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多的称念这个佛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