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修菩萨行的三大法门

(2009-12-14 06:08:32) 下一个
修菩萨行的三大法门
文:方兴 来源:净慧主编《佛法在世间》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是佛法的真义,世尊的本怀。每一个学佛者,都应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梵语菩提萨埵,汉译觉有情。凡是修大乘道的人,都可称为菩萨。菩萨的品位,从初发心到最后身,深浅差别不大。如一个初发菩提心的人,能称为菩萨;文殊、观音等大菩萨,也称为菩萨。初发心的菩萨,虽然还谈不上具有什么大功德,经中却把他们赞为“众生之上首”,为一切人天和二乘圣贤所尊敬。譬喻狮子初生,就为百兽所畏敬;迦陵频伽鸟在壳中,音声已胜过一切鸟类;新月的微明,就为人类所敬爱。为什么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即能享有这样高的评价?因为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依菩萨行而有。菩萨不仅具有人天的善法,声闻、缘觉的善法,一切诸佛的善法,皆依菩萨而有。三世诸佛,皆从菩萨中生。菩萨道为一切善法的根源。菩萨的信愿、悲行、深慧,受到佛弟子的崇敬。

  怎样修学菩萨道呢?《大日经》说:“大菩提为因,慈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此处所说“慈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指法空慧,是成佛的方便;许多经论都把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当作菩萨修学的三大法门。菩提心是伟大的志愿,慈悲心是纯正的动机,法空慧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指导思想。大乘菩萨在行菩萨道时,对此三者,不可偏废。例如布施:第一要以菩提心为根本,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行布施。第二要以慈悲心为第一,布施的动机,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第三要以法空慧为指导思想,布施时做到三轮体空,不着施者、受者、所施之物三相。这样的布施,目的性明确,动机端正,指导思想正确,所修菩萨道才能如法进行,圆满成就。现将菩萨行三大法门概述如下:

  一、以菩提心为根本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没有菩提心,就没有大乘佛法:佛教的一切修行,如诵经、礼佛、供养、禅定等,一定要与菩提心相应,才能证道。菩提心是修大乘法者必须念兹在兹、须臾不可偏离的正确目标。从修证次第来说,菩提心的内容有三:

  1.愿菩提心:修菩萨行,首先要发大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有四十八愿,药师佛发有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这些例子,说明具有伟大的抱负,弘深的誓愿,是修菩萨行的先决条件。

  2.行菩提心:有了志愿,还需实行。没有付诸实践的誓愿,等于说空话。行菩提心主要是指受持菩萨三聚净戒。大乘经中,以菩提心为菩萨的根本戒。学大乘法者在行菩萨道时,有一念对利益众生的事业有厌倦舍弃的情绪,即是违犯了菩萨的三聚净戒。在菩萨修学的过程中,虽然会有曲折的道路,如退证小乘果,甚至还会堕在三恶趣中,但从长远来看,一经发菩提心,受菩萨净戒,便永不退失。菩提心如同金刚石一般,坚不可摧,经过熏习,种子又会萌发和成长,直至成就佛果。

  3.胜义菩提心:指大乘行者,以无我、无我所为正观,观察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法都是似有真实而无自性。观我无自性,名无我观;现法无自性,名法空观。悟入无生法忍,证得真如实相。这种真实智境,是语言尽竟,心行亦讫。即不生不灭,法尔涅槃。

  菩萨在修证上述三类菩提心的不同阶段上,各有侧重。愿菩提心侧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侧重于深悲利他,胜义菩提心侧重于体证般若。菩提心是统摄信愿、利他、般若智的根本法门,是大乘佛教的心要。

  二、以慈悲心为第一

  菩萨心从何而来呢?从慈悲心中来。慈悲心是大乘行的出发点,离开慈悲心,就没有菩萨,就没有诸佛,就没有佛法。菩萨的思想和行为,都以菩提心为动力,受慈悲心所驱使。行菩萨道的人,以众生的需要为第一。除了以极大的同情心利益众生之外,菩萨没有个人的利益和打算。

  菩萨的慈悲心,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与乐:即以世间出世间种种善行,利益众生,使之同得安乐和幸福。悲拔苦:拔除或减轻众生的苦难,最根本的拔苦,是令一切众生同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喜是见众生离苦得乐,生欢喜心,以众生的喜悦为喜悦。舍是平等待人,对待众生一视同仁,不以个人的好恶恩怨而产生亲疏爱憎的分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慈悲心的总和。菩萨从慈悲心出发,将自己的身心、财物以及一切善法功德,都看成是众生的。虽然个人还暂时占有和使用它,但不应有占有观念,应将自己当做大众的公仆,代为管理和经营。一旦主人需要,当即无条件地奉献出去。

  菩萨的慈悲心,建立在缘起无我观与平等观的理论基础上。从缘起无我观来说,世间一切精神与物质的现象,都是相互依存,个体永远寓于共体之中,个体与共体的关系,犹如网结,离开共体,就失去个体的独存。以现世而论,个人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如个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师友的教育。就三世而论,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与自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父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所以菩萨对待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和乐相向。这一从全局观察问题的无我人生观,是菩萨慈悲心的基础。从缘起的平等观来说,缘起法的实质,是使人通达一切法无自性,体现平等一如的法性。在法性平等观上,众生与佛一体,无有差别。菩萨依此而产生“同体大悲”之心,如有一众生在苦迫中,有一众生迷妄而未成佛,即等于自身在苦迫中,自身的功德没有圆满。由此产生菩萨慈济众生的心行,尽未来际而不停止。

  三、以法空慧为指导思想

  菩萨的慈悲心渊源于法空慧。法空慧,一称无所得智、般若智。现证的般若,名无分别智;证悟的法性,名无分别法性。这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无分别智的含义是什么?菩萨的无分别智,是正观诸法无自性的分别。即分别一切法自性不可得,而证入无分别法性。具体地说:菩萨应分别、抉择、思维一切法自性有不可得,离我、我所执处,离非真实而似真实的一切戏论相。不能说一切分别都是自性有,都是遍计执,都是虚妄分别。如果真是如此,佛说闻思修慧,岂非成了颠倒?没有闻思修慧引发的无分别智,般若智也无从获得。从般若学来看,分别自性不可得的空观,非但不是执著,而且是通向离言无分别智的根本途径:般若经说的不应念、不应取、不应分别,不是叫人们什么都不念,不思、不分别,而是要人们懂得:不应念自性有,不应如自性有而取,不应起自性有的分别。简要地说,法空慧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证悟无所得的真空无相智。这一境界的证得,即《法华经》说的“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的圆明本觉智。

  菩萨以法空慧为指导思想,才能牢固树立了达诸法的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观察一切法缘起性空,离一切虚妄相,无一法可得,此即无相。
  第二、观察一切法依空而有,毕竟空具足恒沙功德,不废一法,此即无不相。
  第三、观察一切法虽离相而本体不空,虽具足恒沙功德而自性本寂。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此即无相无不相。

  行菩萨道为什么要以法空慧为指导思想?众所周知,菩萨六度万法,般若是正行,余五度为助行;般若是眼目,余五度如四肢和身体。所谓布施无般若,惟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说明众德必须以般若为首,始能圆满万行,登佛果位。

  四、三大法门是成佛的坦途

  三大法门是一乘究竟佛道,入此法门,不论修世间善法(五戒、十善、三福业)、出世间善法(四谛、十二因缘、三学、三十七道品)和大乘善法(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统统归入佛道。入此三大法门,一切善法,都是大乘法;离此三大法门,即非大乘法,不能成就佛果。

  大乘行是即人成佛的法门,它同带有隐遁倾向的小乘行、带神秘气息的天乘行,有着根本的区别。由人乘直入佛道,必须具备:究竟无上的菩提心,普遍平等的慈悲心,洞彻法源的法空慧。到了佛的果位,菩提心是佛的法身德,慈悲心是佛的解脱德,法空慧是佛的般若德。佛的三德秘藏,是人类道德的高度升华。佛的涅槃境界,以三大法门为动力,不动真际而起妙用。随顺众生的机感,现一切身,说一切法。如释迦牟尼佛在此土诞生、出家、成佛、说法、入灭,即是常住悲智一如的净德,随感而应。度生无尽的悲愿,是佛永恒、安乐、自在、清净涅槃四德的映现。愿一切有情,依此三大法门,同入佛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