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地藏经讲义 第四卷1

(2009-05-19 07:13:26) 下一个
地藏经讲义 第四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昨天讲到世尊放光现瑞,这十种光明云,我们讲到第五‘大三昧光明云’。现在我们从第六看起。第六是:
  【大吉祥光明云。】
  “吉祥”在中国古时候是一种通用请安、祝福之词。什么叫吉祥?古德说这是义利之词,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得到的,都能够圆满的得到,这是吉祥。不应该得到的,你要得到了,那就是灾祸,所以说那是不义。不义,我们以财物来作比喻,不义之财在佛法里面就是盗戒,你不应该得来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你得到的话,这个罪过都很重。所以吉祥是应该得到的,你都能够圆满得到,这是义利,义是应该。
  这一句就很明显的说,这是义利之德。在佛法里面大菩提、大涅槃是我们应该要得到的,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是我们应该要得到的,如诸佛果地智慧、功德无二无别,我们懂得这个意思。即使自己,我们是以凡夫来论,我们的性德没有开显,在这个世间可以说是,不只是这一生,生生世世我们的福报都是修得,不是称性。见了性,你自性里面智慧、福报才能现前,那个福报那真的,像泉水往外面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称性的福报。没有见性以前这个福报是修得,修得的用得尽,这个地方我们举一个比喻,大家好懂。性德,譬如你自己有家产、有家业,你家里有金矿,矿里面的储藏非常丰富,你生生世世都用不尽。可是现在这个金矿被土石掩埋,没有开采,你一分钱都没有,你吃饭要去打工,你赚一点钱过一天生活,你家里虽然是有亿万家财,你得不到受用。
  我们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功德、财宝,就像金矿一样,没有开采,所以现在很苦要在外头打零工,这个福报是享得尽。而且一定要如理如法去打工,如果投机取巧、为非作歹,你就犯罪。犯罪不但你应该得到的得不到,你反而受到法律上的惩罚,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这个世间一定要明了,不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决定不能取。佛家这个盗戒,盗的意思就是不与取,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非分之财你得到是祸不是福,这一定要懂得。即使自己命里面有的财富,我们也要觉悟,自己在一生当中的生活受用实在讲很少,我们不要想到一生,想到一生很容易犯许许多多的过失。真正觉悟的人,他想什么?一天,我今天一天的受用,绝对不会想明天,想明天你就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错了,只想今天没有明天。今天生活所需还有多余的,都肯布施给别人,有福与一切众生共享。你要问明天怎么办?明天会更多。怎么会更多?他在种福,种福这个福报永远往外面增长,他不会消失。世间人我们看到,在全世界每一个地区都能够看得到,有财富的人拼命在积蓄,拼命在增长自己的财富,对社会福利事业,看到贫苦的人一毛不拔。可是过不了几年,他出了纰漏,家破人亡,他的财产统统都消耗掉,都散掉。这种现象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稍微留心一点,现在在这个世间愈来愈明显。为什么不把多余的去修福?这个就是迷惑颠倒。我们说到吉祥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性德,我们暂且不论,在修德上知道自己怎样修,怎样修得大福利,这个经上要教给我们。
  下面第七是:
  【大福德光明云。】
  加上“光明云”三个字都是称性的。“福德”是助道,就是菩萨行里面从布施到禅定都是属于助道。由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助缘,才能成就无漏的智慧。如果没有前面五种,纵然有智慧,智慧是有漏,有漏的智慧在佛法里面称为世智辩聪,不是般若智慧。佛为什么特别著重在修福?我们授三皈的时候,皈依佛二足尊,二就是福、慧这两种;足是圆满。成了佛,他的福德跟智慧这两种都圆满,在福德里面没有人能够相比,所以称之为最尊、最贵。由此可知,佛决不反对人修福,而且鼓励人修福,为什么?修道是一桩相当不容易的事情,障道的因缘非常多,你修学、证道障碍很多;福德能够保护正法,能够真正护持你。我们讲护法天龙鬼神来护你的法,他凭什么护你的法?看到你有福、有德,你要没有福德,不修福德,天天磕头作揖,人家理都不理你,凭什么来护你法?你肯修布施,人家佩服你、赞叹你;你肯持戒,人家尊敬你。所以我们要求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不是去天天给他磕头、天天求他,巴结他、谄媚他,办不到!只要自己认真依照佛陀教诲去做,不要去求他,不要去理他,自然护持。为什么?尊敬你,你在广大的群众当中你与众不同,别人造业,你修福,是这么个道理,我们要明白。
  形式上我们做出仪规,实实在在讲是做给社会大众看,用这种方式启发大众,让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觉悟、回头,所以这些仪式做得庄严隆重,道理在此地。社会大众没有见到的,我们这个仪式做得庄严隆重,鬼神看见了。由此可知,所有一切形式是普度一切众生而为,那个是外表;表要有里,里是真修。内心清净、平等、觉,表现在外面六度万行,成就真实广大的福报。福报能除障,能帮助我们开智慧,世间谚语所谓‘福至心灵’,这个人福报来了,他特别聪明。平常看他笨笨的,福报现前了,他忽然聪明,这话都有道理的。修定是开慧的主要原因,修福是助缘,帮助你开慧,所以要福慧双修。
  下面一句:
  【大功德光明云。】
  “功德”跟福德有差别。福德就是我们平常讲福报,福报可以与别人共享,功德就没有法子。什么是功德?功是你修学的功夫,修学有功夫,你必定有收获;这个‘德’跟得失的‘得’一个意思,你一定有收获。譬如持戒有功,戒修得很好有功,禅定是得,因戒得定。戒修得再好,不能得定,功夫总是差一截。持戒持得很好,为什么不能得定?古德讲得很好,自己修行得很好,用现在的话来讲值得骄傲,这就完了,值得骄傲就完了。你研究经典研究得不错,值得骄傲;讲台上讲经讲得不错,值得骄傲,这一傲就完了,功德就没有了。傲是什么?烦恼,持戒持到最后烦恼现前。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坛经》上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持戒要持到不见世间过,就得定,你持戒就变成功德。持戒得定,持戒是功德;持戒不能得定,持戒是福德。所以持戒是两种,一个是功德,一个是福德。因戒得定。
  修定也是如此,修定要开智慧,定就变成功德,那就有功。修定而不能开智慧,定是世间禅定,修得再好,四禅八定。诸位要知道,四禅八定都没有开智慧,出不了三界,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修行之人很容易起增上慢,增上慢就是现在世间人所讲值得骄傲,别的人不如我,我比别人高一等。只要有这个念头生了,你的功德完全没有了。大功德能灭罪、能灭恶、能生善,功德是灭恶生善。如果修学恶还增长,善不能生,这就完全错误了,这个是我们不能不懂得。
  佛家修行,纲领、原则著重在修观,天台家讲三止三观,我们念佛也没有离开修观的原则,没离开。观是什么?观念。修观就是把我们过去种种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这叫修观。在一般讲修学有三个层次,宗门里面常讲。第一个是观照,什么叫观照?常常提醒一个觉的觉悟的观念,时时刻刻提醒,这是观照。观照功夫得力了,在我们净土宗来讲就是功夫成片,有这样的功夫决定得生净土。为什么?念念能够不迷,念念提得起观照,在我们净土宗就是佛号,心地才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里头起了念头。念头不外乎善恶,顺自己意思起了贪心,不合自己意思起了嗔恚,会动这个念头,没有违顺的时候起无记,这都不好。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警觉性很高,念头一起,阿弥陀佛,就立刻转到阿弥陀佛,在宗门里面讲就是观照,就是观照的功夫。古德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没有关系,要警觉得快,佛号立刻提起来,把念头换过来,这是观照的功夫。观照功夫深了,深的时候自自然然这些妄想、念头不起了,功夫真能控得住,不起了,这就是事一心不乱,在宗门叫照住,照住是得定,禅定现前。
  到最上层的功夫是照见,我们读《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见是智慧开了,从定里头开慧了,在我们净宗是理一心不乱,就照见了。‘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见到宇宙之间一切法,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这两句话是佛在《大般若经》里面重复了几百遍,所以你将六百卷《大般若》浏览一遍,其他的都记不得,都忘记了,这个印象太深太深了。只要你记得这六个字,六百卷《大般若》的精髓你就得到了。世尊说法确实有他巧妙之处,重点总会让你记住。为什么无所有、不可得?《金刚经》上说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华严十定品》里面讲得更透彻,事实真相是什么?刹那际,这个才是事实真相。刹那际就是不生不灭,如果你真的透彻、明白,契入这个境界,那就恭喜你,你了不起了。为什么?你证得无生法忍的果位,无生法忍就是明了刹那际,一切法不生不灭,生灭同时。《楞严经》上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就是刹那际,所以是无所有,所以是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你以为有所有、以为有所得,这是妄想。十法界的众生,不要说六道,都没有离开妄想。可见得妄想这一关很难突破,突破妄想这一关,你就脱离十法界,你就入一真法界。所以功德必须要修,福德也要修。福德著重在事相上,功德著重在心地上。
  再看第九句:
  【大皈依光明云。】
  这个地方讲皈依是回归自性,这叫“大皈依”。皈依三宝,实在说佛家讲皈依三宝,理论就是依据这一句。三宝第一个是佛宝,佛宝是自性觉,自性周遍法界,所以这个地方用光明云来显示。凡夫迷失了自性,招来无量无边的灾难。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圆满的性相,性虽然没有相,能现一切相,所现的相是自性的相分,性相是一,决定不是二。我们把自性的现相比喻作一个身体,这个诸位就好懂,比作身体;身体里面有一部分是觉悟,可是有一部分在迷惑。那一部分在迷惑?不定。身体某个地方生了疮,脓、烂了,肿起来了,迷惑,这一部分众生在迷惑。这只手长疮,烂掉了,这只手赶紧帮忙它,这只手是佛菩萨,这只手是众生,一体。众生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妄想、分别、执著就是病毒,自己一个地方长疮,烂掉了,自己在受苦。所以众生受苦,佛受苦;众生得乐,佛得乐;一体。
  阿弥陀佛是谁?自性弥陀。毗卢遮那是谁?自性毗卢遮那,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谁知道?所以给你说真的,你吓一跳,你都不相信,还毁谤佛,再造更重的罪业。所以很多真实话佛不讲,讲怕你害怕,你不会相信,不能接受。如果我们醒悟过来,虚空法界都是自己,你的大慈大悲,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爱护,那个爱心、关怀之心、帮助之心,油然而生,分什么彼此?你恭敬我、赞叹我,爱护你,帮助你;你毁谤我、糟蹋我、侮辱我,还是爱护你、还是帮助你。为什么?你迷,我不迷。不迷的人知道是一体,迷的人是分自、分他,就像身体上长病、长疮一样,这一部分的细胞,它迷惑颠倒,它不能跟整个身体调和,跟大家不和;和就健康,不和就出毛病。
  诸佛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出现,教化刚强难化的众生,这句话意思非常非常之深。这一批刚强难化众生就像身体一个部分长了脓包一样,他跟大家不和,他在这里分彼此,他自己在受苦受难,堕地狱、变饿鬼要受这些罪。本来没有,本来不应该的,他一定要造作、一定要去受,有什么法子?这没有办法。佛能够帮助的,这是调教、开导、说明事实真相,我们自己要觉悟,一定要回头,回头是岸。皈就是回头,依是依靠,要依靠性德,在此地用‘光明云’来表,在《华严经》用‘大方广’来表。《华严经》上讲的大方广就是此地讲的光明云。诸位要晓得这一段,十句,这个光明云含摄全部的《华严经》,《华严经》含摄全部的佛法。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所讲无量无边的法门,十种光明云全部包含,一法不漏,我们要体会这个意思。
  皈依法,法是自性正。自性正是什么?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自性觉是根本智,自性正是后得智,我们讲权智。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去契入,然后在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付诸于实现,你就契入佛的境界。入佛境界自自然然就超越十法界,六道轮回就不必讲,超越十法界了。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法身大士无二无别,我们并没有证得法身,可是跟法身大士真的是一模一样,这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大心凡夫。大心凡夫念佛往生,给诸位说决定生实报庄严土,四土、三辈、九品,我们统统有分。善导大师讲得好,善导以前的古大德常说,上四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以前的人说,上四品都是菩萨往生的,凡夫没分。善导大师,这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他告诉我们九品往生都在缘,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好。我们是凡夫,遇到的缘殊胜,我们就上品上生,菩萨要没有遇到这个缘,他要往生可能还中下品,在乎遇缘不同,不在别的。这个才叫平等法,符合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教义,所以我们读经、研教,不能够空过、不能白过了。
  我现在的时间比较紧一点,同时讲四部经,此地是三部,到香港讲《四十华严》。我讲虽然落实在现前生活上,但是古大德这些注疏我看,我很认真的看,我不一定依照他的讲,但是我所讲的跟他们的意思一定能契合。照古人注子讲,现在人听不懂,没有办法接受,也做不到。我们要真正明白经义,古人作的可以提供我们作参考,听听他们怎么说法,再看看现代是什么个世界,现代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他们病在那里?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得到经典的启示,古大德注疏的启示,推陈出新,我们来帮助现代苦难的众生。
  今天解决社会问题,解决众生无量无边人为的灾难也好、自然的灾害也好,都是要从心理上做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一定要爱世人,把你爱护自己的心扩大,爱护一切众生,所有一切灾难都消除。只知道自己没有别人,甚至于干一些损人利己之事,这是世间人讲的,迷惑颠倒人讲的。真正明白人看是什么?损人决定不利己,损人是损己之事,这个诸位要知道。什么样才是真正利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利益社会才是真正利益你的家族。世间人迷惑颠倒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为什么?因为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是自己身体里面各个细胞,顾这部分,忽略那一部分,那一部分会生病。你要全面都顾到,饮食起居,吸收营养,身体每个部位都要达到。偏食就会生病,某一部分营养吸收了,那一部分缺乏了,你就会四大不调。用这个比喻来比喻这个世界就一样,只顾我的国家,不顾别人国家,结果别人国家有难,我们也受连累。这个事实现在大家逐渐逐渐看到了,但是不知道回头,不知道根本的原因在那里?所以佛法首先把我们的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才真正皈依正;自性本具的正知正见,为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一切生活的依据。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净的意思,僧用现代的话来讲,社团、团体。佛法四个人称为众,众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小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这就是叫一个小团体。这一个团体里面的分子,都能够修‘六和敬’就叫做僧团,所以叫僧众。人人修六和敬,人人心地清净圆满,这个僧团天上、人间,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最值得人尊敬的。为什么?它和合、和睦,我们中国古人也说‘和为贵’,《论语》里面讲:‘礼之用,和为贵。’和是最尊贵,这众众中尊,尊是值得人尊敬,是一个很尊贵的团体。众中尊,尊就是值得人尊敬,是一个很尊贵的团体。这个团体再大,人众再多,意见不和,那就不是僧团,这个团体就不是人家所尊敬的。意见从那里来?意见都是妄想、分别、执著,诸位想想看,对不对?不是真的,自性里头本来没有妄想、分别、执著。
  这十句里面意思很深,它以大圆满开端,以“大赞叹”结束,真是圆满到了极处。这当中八条,慈悲是我们发心依靠的,智慧是我们修行依,般若破一切迷惑颠倒,三昧除一切障碍,吉祥是义利之德,福德是助道之德,功德是灭恶生善,三宝是真实的皈依处,这是性德圆满的大纲,后面总结赞叹。谁赞叹?对这些事理不明白、不清楚的人,他怎么能赞叹得出来?有能力赞叹、有资格赞叹:诸佛如来,他们彻底明白了,所以诸佛如来赞叹;赞叹你的成就,赞叹你真的回头。在这里我们必须要知道生佛本来不二,所以诸佛如来礼敬众生,只有众生瞧不起佛菩萨,没看在眼里。毁谤佛菩萨、不信佛菩萨、诬蔑佛菩萨,佛菩萨决不因此而远离众生,还是永远在那里关怀,永远是爱护。佛没有离开众生,众生背离了佛菩萨,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今天学佛要学佛菩萨,学佛菩萨的用心,学佛菩萨的行持,不能去学众生,学众生我们就又要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搞了无量劫了,苦不堪言,还要继续去搞吗?过去没有遇到大乘经,这是障难,没有觉悟的缘、没有回头的缘。今天遇到了,真正是无量劫希有因缘。遇到之后要珍惜,要从此回头,不再造轮回业,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依教奉行,老实念佛,这才好!
  下面这一段: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这一句是总结。前面这一段世尊是放光,显示自己所证的理体,也就是显示出圆满的性德;佛有,众生也有。放光现瑞实在说只有法身大士才明了,一见到之后,世尊、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说圆满,刹那之间圆满接受,法身大士行。十法界的众生看到希有,看到欢喜赞叹,莫名其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懂。那怎么?他说,不说我们怎么会懂?所以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
  由此可知,放光现瑞度上上根人,出微妙之音度中下根人。中下根人看到光,他不能够明白里面的含意,必须要求佛来说法。这个地方说“出种种微妙之音”,诸位要记住,对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说的,这个世界文殊菩萨讲得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楞严会上世尊让文殊菩萨跟我们拣选圆通,也就是选择那一个法门最适合这个世间众生的根机。文殊菩萨选择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说明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你给他看,读经,你让他看经,不容易开悟,你叫他听经容易开悟,耳根的功能比眼根要强。可是十方世界各地方的众生根性并不一样,像经上讲香积国,香积国的人耳根就不行,你让他看,他不会开悟,听,他也听不懂;请他吃饭,一吃他就开悟,这个妙极了,所以他以香饭为佛事。为什么?舌根利。所以一切众生那个根利,不一定的。如果世尊要在香积国讲《地藏经》,后面这一段一定是又出种种微妙香饭,对不对?就这种情形,不会出种种微妙之音,专门对我们这个世间说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懂,佛说法一定是契理契机。前面放光明云是契理,这地方这是讲契机,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佛放光,我们也要放光,我们不能像佛那么样明显。我们的光怎么放法?你心地有真慈悲,自然就有慈悲光相现露,人家一看到你,‘这个人很慈悲’;心地很清净,‘这个人很清净’,这是放光。经上所说你心里头真正有,自然从你面门、从你身上就放光,不但放光,也放香,香光庄严。一般人俗人身上气味很难闻,修行人他心地清净光明,他身上气味是香的,我们比较少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