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章的基础之上,为提高人体外稳态、内稳态的“应激能力”,由此进入对抗运动基本的训练阶段。
明义理识时务方为俊杰
知进退能屈伸便是英雄
本章着重阐述者有三:
一是以内圈手和翻盖捶汇宗一招就成内外圈手,叙述自然武学“刃尖韧弹、拳械同法”的原理。
二是加强人体外稳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位移运动的优化模式进化为“一拍两响、拳比脚重”。
三是提高人体外稳态、内稳态的“应激能力”,对抗运动基本的优化模式是“拳打不知、由老至嫩”。
第一节
一、无圈有圏
以高四平架站立或自然站立,两足的间距为一肩宽!
己之整体前后左右与彼的空间,无论是徒手还是持械,触手可及为内圈,只上一步仍可及为外圈,上了一步还不可及为无圏!
与彼对峙,一避即空而每击必响的对敌距离为:
前尖相对隔尺半。
无圈万般假,有圈全是真!
二、六合自古无双传
“龙虎二形把起落一分为二,表示演绎;鹰熊二形把起落合二为一,表示归纳;自此,龙虎合具形态,而鹰熊成为一招”。
避凶趋吉能屈伸:
开始是六合之体。每一举动的演绎,必须攻防同时兼备,即是“把起落一分为二,龙虎合具形态”;
结束为有圏之用。外圈内圏的归纳,突兀鹰展反弹熊束,方为“把起落合二为一,鹰熊成为一招”;
在自然拳学,内圏手与翻盖捶都是六合之体,将这二者合为一招就成有圈之用。
三、殊途同归明义理
古今中外各武术流派的汇宗一招,辨名析理,名异而实同:
少林拳“长拳短打”;八卦掌“单双换掌”,形意拳“鹰熊合形”,太极拳“披身捶铺地锦”;拳击“移动远击稳立近打”,剑道二刀一流“长刺短劈”。
形意拳谱曰:“左右全凭盖他意,束展二字一命亡”。
徒手短打与持械短劈者,自然拳学谓之“刃法”;
徒手长拳与持械长刺者,自然拳学谓之“尖法”;
缩束之刃法为内圈,伸展之尖法为外圈。
突兀外圏反弹内圈的汇宗一招,自然拳学称之为“外内圏手”。
突兀内圏反弹外圈的汇宗一招,自然拳学称之为“内外圏手”。
四、拳械同法
自然武学的拳械之道,理惟一贯。
如专习拳法不会器械,或专习器械不会拳法,终难到达武学的上乘境界。
所谓柔软如水的柔劲,无坚不摧的刚劲,贵在“韧性弹性之活力”。
“百炼钢化成绕指柔”,正如西洋击剑所用的钢条剑,锋锐至极,百折不挠。
徒手持械,刃尖韧弹。概而括之,名曰“弹棍”!泛及枪棍长鞭、剑刀短鞭、暗器,甚至于皮带毛巾,莫不如此。
以“韧性、弹性之至柔至刚”百炼成钢条剑的原理而精练,方可达到真正的刚柔相济。
内圈手接骨连杆挥劈撩砍之刃法;
翻盖捶斗榫旋钻腾挪闪展之尖法;
“鞭扫一大片” 之柔,“枪扎一条线” 之刚,自然拳学谓之“韧弹鞭、韧弹箭”,皆以韧弹之活力贯穿始终。
物之锐在“刃”,物之锋在“尖”;
质之强在于“韧性弹性”;
作用之效在于“刚柔相济百折不挠”;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明了拳械同法相得益彰之道,将内圏手与翻盖捶合为一招,成就符合上述钢条剑原理的内外圈手,是为“拳即是剑、剑即是拳”的拳械同法!
雷声柔音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者臆造的“雷声”,闷不吭声者云山雾罩,大声吼叫者本末倒置,其繁琐荒谬之练法导致学练者的思维与行为:
在时间上先后脱节难以统一同时,错练日久则有患上“精神分裂症”之虞。
本门自然拳学雷声柔音的练法,称之为“超声运动”。
雷声柔音,如下雨之前天空中隐隐的雷声,似有似无却广袤深沉。
雷声似有、启动外形而广袤,柔音似无、顺畅内劲而深沉。
超声运动,初期为“雷声”之口令运动。
口令运动者,声响也!
“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口令乃声,行为是响。
以超声运动治疗“精神分裂症”,先练“雷声”之口令运动,解决第一意识与行为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练至思维与行为初步统一同时的“声响无间”。
再练“柔音”之舌令运动而快逾雷声,达到思维与行为高度统一同时的“音响无间”。
超声运动的视觉反应,“不仅令己还能应人”:
“雷声”之口令运动,其声为“柔和从容”与“活泼短脆”,由慢速过渡到快速。不仅令己声响无间,还须应人声响无间,乃筑“知拍合拍有觞即应”之基;
“柔音”之舌令运动,其音为“声向内转大音希声”。由令已的音响无间,进而练成应人“预动”的音响无间,可具“截穴抢拍随心所欲”之能;
超声运动的视觉反应,更上一层楼为周身处处是眼睛的触觉感应,直登巅峰“飘乎渺乎至于无声”。
欲学超声运动的具体练法,须尊师重道以求耳提面命为宜。
曾小平,字涵映。男,1958年5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杜心五自然门武术第三代传承人。年满60岁开始,系统面授自然门武术。上午撰著书籍,下午3点到晚上9点回复咨询并接待来访者,非诚勿扰!联系电话:1354968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