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36)
2009 (126)
2010 (60)
2011 (105)
2012 (93)
2013 (69)
2014 (68)
听音乐会的经历: 郎朗, 马友友, 吕思清, 谭盾, 马泽尔
点击观看: 殷承宗钢琴独奏音乐会与黄河钢琴协奏曲
有一年专程从纽约开车到波士顿看演出. 那是2007年春天,一个华人团体邀请了来自中国的四位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获得者同台演出.其中第一位是吕思清,1987年获得已悬空多年的帕格尼尼金奖,其后黄滨(女)在1994年,黄蒙拉在2002年,宁峰在2006年分别获此大奖.四位不同时代的华裔英才聚集一台,非同小可,非看不可.
演出只有纽约和波士顿两场,而纽约那场演出时间正好与俺去西藏的时间冲突,还好波士顿的那一场可以赶上.专程开车四个小时赶到波士顿看了那场演出.
很久以前看过吕思清的独奏音乐会,印象不错.但是那一场感到他有些变化,不仅是用琴声表演,还加上了身体上的表演.
几年前曾经看过几场马友友的音乐会,他算得上是美国古典音乐界第一位备受好评的华裔演奏家.人们评论他用独特的风格给了古典乐曲新的诠释.俺不懂他是如何给出新的诠释,但是其他古典风格的演奏家都是全心沉浸在音乐中,很多人都是闭起眼睛,用心灵去演奏与诠释.马友友在演出时,有很多身体上的动作和眼睛的表现.他用这些表情和动作来与乐队,指挥交流和配合,而观众也可以看到这些.而多数演奏家没有这些动作,全部凭音乐来完成交流与合作.这些变化有很多人称赞,也有一些批评.
比马友友年轻的郎朗,可能也是学习了他的这个特点,在演奏中特别重视与指挥和乐队的眼神交流,有很多身体上的动作来配合演奏,加重他对乐曲的表现.好象吕思清也有这样的倾向.当然,评论上也是赞扬与批评都有.
郎朗每年都在纽约地区有多场演奏,包括与乐队合作的协奏曲和独奏曲都有.前几年听过不少他的演奏,包括与纽约爱乐的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肖邦的#1,独奏音乐会等.最近的一次是去年他与谭盾合作,与纽约爱乐进行谭盾钢琴协奏曲的世界首演.
谭盾要求郎朗不仅要用手指弹,还要用手掌"压击",用拳头"捶击",甚至用整个手臂去重力"轰击"钢琴键盘,以便表现中国的功夫.对于这些演奏手法的"创新"不敢评论,但是谭盾确实给人"黔驴技穷"的感觉,因为他的这支钢琴协奏曲的主要旋律都是从多年前的<卧虎藏龙>和他的歌剧<秦始皇>中拿来的.
现在的作曲家比起两百年前的前辈们,作曲的数量质量还有速度都差的太远了,也许是今天的花花世界使作曲家很难静心写曲子了.前辈们写交响乐或协奏曲,就是半个月到几个月的时间,写一部歌剧一般是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谭盾也算是当今世界的一流作曲家了,他写歌剧<秦始皇>用了六年左右(大都会歌剧院出钱定做,也去看了它的世界首演),钢琴协奏曲用了3-4年(纽约爱乐出资定做).这两部作品水平不算出色,很难成为传世之作,大概首演过后就不太会有机会上演了.
今年是世界顶尖指挥家马泽尔在纽约爱乐当音乐指导的最后一年(只剩四个月了).到了5-6月几乎成了他的告别演出,已经订了他在纽约爱乐的"最终"音乐会.6月以后他就退休了,已经79岁了.曾听过他指挥纽约爱乐演奏的贝多芬系列(9部交响乐和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柴柯夫斯基系列(六部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芭蕾舞音乐等),德沃夏克系列(没有听全,只听了第八第九交响乐,大提琴协奏曲).他的德沃夏克第九交响乐(新世界)和Bolero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好的.
马泽尔是一个传奇人物,音乐神童.7岁就曾被托斯卡尼尼邀请来指挥NBC交响乐团和纽约爱乐.成年以后指挥过世界所有著名交响乐团,包括前苏联的乐团.曾成为维也那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指导,是第一个在此职位的美国人.他还是指挥维也那新年音乐会次数最多的指挥家.
也许郎朗受他父亲的影响太大. 郎父曾说只有公主才可以配的上郎朗,可惜英国王室没有女儿. 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