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喝漂睹在婺源

(2007-06-08 04:12:23) 下一个
婺源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位于江西东北部,和皖南接壤,为古徽州的一部分,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乡。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它以自然的山水景色和独特的徽州建筑民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是近年来风光摄影家云集的地方。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县城。
我是三月去婺源旅游的。这春天的婺源有明黄的油菜花,绿色的梯田和苍翠的山林, 应该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候。到婺源旅游的朋友当然少不了吃喝漂睹啦。:))

婺源.油菜花

婺源的红鲤鱼味道鲜美,享有盛誉,去了一定要尝尝。当地的饭馆里都有这种鱼吃。如果住在当地人家里的话,也可以在市场里买好鱼让房东煮给你吃。
婺源.红鲤鱼
还有一种当地人做的青饼, 里面馅是芝麻和糖, 味道也不错的。
婺源.青饼
我们吃饭的农庄

婺源乡村,家家种茶人人饮茶,上山下田均带茶筒,家中来客不问亲疏先泡茶敬茶,村中设立茶亭,礼待过往行人。婺源茶道分为"农家茶"、"富室茶"、"文工团士茶"等片断。"农家茶"纯朴亲切,充满乡土气息;"富室茶"雍容大度,茶贵器奢华;"文士茶"温文尔雅,焚香盥手,赏茶涤器,闻香观色,令人神怡。婺源茶道着力表现茶乡"敬、和、俭、静"的道德风情。敬--茶品高雅,以茶敬客,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和--茶叶清和,世间万物和谐相生,人之间平等相待;俭--茶性俭,君子之交以茶当酒,精行俭德养廉;静--品茶启发思情,修身养成性,静以致远。

11位书法家写的108种茶字

虎滩漂流位于婺源东南紫阳镇旁,全程6公里,河水时缓时急,两岸青山如画,村落点缀其间,犹如仙境,时有蒹葭苍苍,汀洲水鸟啁啾。虎滩一段,滩险流急,是拍摄《闪闪的红星》潘冬子乘竹筏一场的外景地。在2003年5月这里建水电站后,水流变得平缓,当地在晓起又开发了漂流。
电影“闪闪红星”拍摄点

婺源的古建筑中“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
婺源.木雕
婺源.石雕
婺源.砖雕
李坑
秋口镇李坑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始建于北宋1010年。村子四面环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从村外流下来的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典型的水绕村庄,家家临水,处处有桥。山光水色与古民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李坑.中书桥.牌坊.文昌阁
李坑.村内
李坑.村外山溪
李坑.武状元府
晓起
晓起村于唐乾符年(公元874-879年)建村, 自古以来, 文风鼎盛, 官商名宦, 时有崛起, 自清代以来, 达到辉煌地步, 成为婺源著名的“商半村, 官半村”。整个村庄分为“上”“下”两个村,也就是通常说的上晓起和下晓起, 两村起之间有古驿道相连,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中间显出一条深深的车辙印, 那是徽商们的独轮车队风雨兼程、苦心经营的见证。
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上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天井,厅堂宽敞深进,大门口三级高阶和门楼精美的砖雕图案,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村边水口十几棵数百年老树和村小学后成片的古樟树林,即使在古树遍布的婺源也不多见。村中也颇多明清古建,风格各具特色,村内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一些村屋门前设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园景象。此外还有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景。
晓起.村口
晓起.村内
晓起.一店内
思溪
思溪村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村口明代“通济桥”和“如来佛柱”,是古时村落水口组合建筑的孑遗;村里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村人以商人为主,取鱼(俞)思恋溪水之意,命名村子为“思溪”,祠堂则称为“思本堂”。
思溪.村口通济桥上
思溪.木雕百寿图
思溪.俞家.电视剧《聊斋》拍摄地
思溪.村边
延村
思口镇延村原名“延川”,明初金姓自本县沱川迁入, 取“延川”之名, 含有绵延百世之意。后改为延村。
延村历史上多茶商。他们致富后不惜重金,在家乡修祠堂建楼院,还互相攀比,以致这些建筑从形式到规模都表现出了乡土村庄少见的富贵之气。延村民居正是婺源村庄建筑鼎盛时期的缩影。延村现存1座祠堂和57栋联体房屋,多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也有少量为明代所建。最兴旺时全村有四座祠堂,一百余栋大宅,村人如遇雨雪天气,由村头走到村尾,可穿堂入室而衣裳不湿,足见“群屋一体”的规模。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
延村
延村
延村
彩虹桥
清华镇彩虹桥被各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年。全长一百四十米,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形成错落有致。桥面用木板铺成,廊亭用木椽青瓦筑成。廊桥两侧有栏杆和长凳, 供行人休憩。在桥上有一个著名的对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婺源人自古不喜欢简单地用地名命名桥名,几乎所有的古桥都有一层美好的寓意。彩虹桥也不例外,许多人都给她取了不同的名字,无一被村里人认可。桥名是在将要竣工,封盖最后几片瓦,傍晚时分,西边的山背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夕阳透过云层,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彩虹是清华人心目中吉祥、美丽的象征,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桥名取彩虹桥最为恰当,一直叫到今天。
彩虹桥
水车磨坊.蹬步桥
彩虹桥.竹排码头
严田古樟
严田于北宋乾德甲子年(964)建村。建村者李德鸾取“占得从田之鉴,以严治家”之意取村名严田。
严田古樟民俗园占地40余亩,远望田园村舍,山环水绕,老树古藤、亭台楼榭、天光云影;近看大樟树、小溪流、古石桥、老油榨、豆腐坊、深古井、长寿泉、水车礁、圆钓池、方石桌、盆景园、杂货铺、品茗亭、鱼塘人家屋、甲路纸伞坊、民俗博物馆……曲径通幽处,移步即景,交相辉映,突显出浓厚的乡村气息。在景区中心石拱桥头,生长着10多棵藤蔓缠绕的古树,枝叶舒展,欣欣向荣。其中一棵古樟树有1500余年高龄,胸径4.3米,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樟。古樟的根蘖特别强盛,同一树干上生长出不同朝代的6个大枝桠,幅冠达3亩,越河过界,铺天盖地,与点缀于民俗园的诸多古朴苍劲、数代同荣的老树相映成趣,烘托出徽州社会多代同堂、和睦相处的善缘形态,与徽州宗族社会的人文景观交互衬托,更显民俗园古朴清幽。
严田.老油榨.豆腐坊
严田.千年古樟王
严田.大樟树.小溪流.古石桥
严田.鱼塘人家
祥云山
祥云山景区内有唐代昭宗皇帝御封的千年古寺黄莲寺, 有苏东坡和佛印大师饮用的灵泉, 有唐代的状元桥, 聚宝池, 夫妻树等名胜古迹, 还有电影“闪闪红星”拍摄点鼓石滩, 景区内水秀山青,竹木葱郁。
祥云山.黄莲寺
祥云山.灵泉
祥云山.状元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