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苏联在犹太复国初期的作为, 与英美所起的所用仍然不可相提并论

(2009-01-06 12:28:58) 下一个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独立建国的倾向,但这样的愿望,往往受国际形势和周边地缘环境的约束,实不可及。而从犹太复国运动的兴起,具体到犹太该在哪里复国,以何种形式复国,都是英美国推波助澜一手造成的,而这些决定直接导致了整个中东的对立和战乱。

犹太人在美国和苏联都大量存在,不同的是,在美国,犹太人可执政治经济之牛耳,而在苏联受到共产主义的压制。苏联为把英国排挤出中东而支持以色列,但这种支持因为苏联奉行共产主义和犹太人强大的美国背景,必将是有限的。你引用的文章也说到,以色列在苏联犹太人中掀起了追随的狂潮。即使苏联开始没有重视,日后也马上认识到。

第一次中东战争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停火对于已经深陷败局的以色列的意义不言而喻(与现在对以色列屠杀500余而表示理解,至今不愿调停形成鲜明对比)。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四周中,苏联的确促使捷克卖出大量二战淘汰的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但美国、英国也都向以色列紧急出口了轰炸机,法国还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而购买这些武器的钱,几乎都是美国贷款或捐赠的。这样,以色列陆海空三军第一次得以初具规模。紧急征兵法使以色列募集了10万军队,而此时阿拉伯联军只有4万余。

以色列大举反攻,最终大败埃及为首的各怀鬼胎的阿拉伯联军,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还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成为泡影,而新以色列国却站稳了脚跟。

苏联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立即转而支持阿拉伯,证明当初181号决议上的支持以及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提供武器,是其政治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苏联在犹太复国初期的作为, 与英美一直以来所起的所用仍然不可相提并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