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讨厌的想法是起于两周前去公司培训,讲课的Senior是公司里的一个老美,地道的美国人,讲着讲着冒出来一句‘A Monkey On The Tree’,我当时诧异了一下,这句话7,8年前我在国内就耳熟能详了,不想老美也这么说,文化在这点上差异看来有限,这是个冷幽默,让人笑也笑得有两分无奈。SINBAD 有一句‘Ever hear it, ever read it, but not actually see it’,对这个冷幽默,不凑巧的是我听到,也具体看到它是怎么形成的一个故事。
把这个具体写在这儿,原因之一是我相信我确实理解我的这个朋友的变化的原因,另外他也不会介意我写出来他对生活的理解。
我这位兄弟在我高中时期考试从来不出前一二名的,遇到事情反应也快,理所当然,对自己期望也高,很善意的一个年轻人。大学专业选择按自己理想,去学所好学校的飞机制造专业,毕业去了一所研究所。不走运的是,那时没任务,效益更谈不上了,就一个人去了惠州闯了两年,觉得没结果,又回来复习考了金融的研究生。当时考得也很辛苦,记得当时我正在郊县,下午两三点时接到他的电话被录取了,当时的快乐我是不会忘记的。经历风雨而见彩虹,我想这一刻是的。
但后面接着的学习的艰苦,金融专业行业效益下滑,在加上生活中的失落,生活并没有展开优雅迷人的一面,他心态有些变了,对善良重新认识,对‘MONKEY ON THE TREE’的游戏规则也认同了。。。
因为我们关系很近,我那时对他的变化是很感慨的,聊过很多次,也逐步理解他的选择,虽然我不是很认同,但我理解了他的无奈。作为老朋友,我仍然很相信他,但他的生活已经不再是用善良两个字就可以解释的了。
我把他做了自己的一个参照物,来美国后我也遇到不少难的情况,对有些朋友,我心态也有过变化,这时想到这个冷笑话,我心就会静许多,生活确实不是用善良来解释的,
问题是:哪一天,如果我不能等到我心中的生活,我会是那树上爬着的一个红屁股的猴吗?他会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