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载:闻香识文化 

(2015-01-23 22:17:22) 下一个
闻香识文化 

来源:一个人的亲密

约翰拉斯金其著作威尼斯的历史中说:“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他的两部书,才能理解三者中的另一部;但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

为什么是艺术之书是最值得信赖的呢?以我的理解,艺术往往凝结的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对自然,对生命,对美的感动。其本身就体现着时代与文化的氛围。

用拉斯金这段话,也是来说明闻香识是什么回事。由一本书,涉及到另二本,由艺术上升到文化的过程。

让我们回到梵蒂冈,从一具雕像说起。



Vatican 博物馆太大,让人震撼的东西太多。英国艺术史与历史学家 Kenneth Clark 在他的书中感叹,那一尊太阳神阿波罗的雕像,呆在那个游客匆匆看一眼就走的角落,没有多少真正理解他的价值。然后,这可以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数百年间,让众多大艺术家激起灵感(包括拉斐尔,米开朗其罗)的伟大作品。当年拿破仑将这个雕像抢到了法国,无数次站在雕像的前面,或是抚摸着它。很多年后,法国才将它还回了 Vatican 。

这座雕像叫着 Apollo of the Belvedere, 据说是古希腊时期的作品(Leochares, around 320 BC),也有的说是古罗马(公元 100 到 200 年时)时按古希腊的青铜阿波罗雕像复制成大理石的。 这座雕像是十五世纪后期在罗马被挖掘出来,存在放梵蒂冈的Belvedere厅中,这就是为何叫Apollo of the Belvedere。至少在1490年时,就有人开始复制此雕像。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很难想像一个中世纪的,在一个宗教画氛围中长大的欧洲艺术家,生平中首次看到象阿波罗雕像这样的古希腊作品时的震撼。其实你只要想像中置身于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画廊的中世纪的画作中,想像那个时代大多是些这样模式化,虔诚的宗教色彩的作品,再看到充满阳光,刚健,自信的阿波罗雕像时,突然觉得原来雕像是可以这样雕的,而且被告知这是上千年前的作品,的文化,的文艺。由此你可以理解年青的拉斐尔为什么会热情洋溢地创造雅典学院的壁画,投身于文艺复兴的追求了。

牛津大学的艺术史教授Kenneth Clark将阿波罗雕像作了一番细细地品味。他写道:

To the Hellenistic imagination it is a world of light and confidence, in which the gods are like ourselves, only more beautiful, and descend to earth in order to teach men reason and the laws of harmony.

It means that at certain epochs man has felt conscious of something about himself---body and spirit—which was outside the day-to-day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nd the night-to-night struggle with fear; and he has felt the need to develop these qualities of thought and feeling so that they might approach as nearly as possible to an ideal of perfection—reason, justice, physical beauty, all of them in equilibrium.

也就是说古希腊人,以一种光明与自信的眼光来看待世界,那些完美的神代表的是一种召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与法律的和谐去追求和实现的境界。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某种觉醒与升华,人类可以努力逼近一种完美,兼具理性,正义与健美的均衡与和谐。

Civillisation requires confidence—confidence in the society in which one lives, belief in its philosophy, belief in its laws, and confidence in one’s own mental powers.

Vigour, energy, vitality: all the great civilizations—or civilizing epochs—have had a weight of energy behind them.

的确,我们在阿波罗雕像smell到的正是一种热情,一种信心,一种活力,是那个时代,希腊人心智与理解力的体现。

不知为什么,我就想起了站在万里长城前,站在兵马俑前的感动。习惯中对中国雕塑的印象总是庙堂里的佛象与罗汉,当真正面对公元前二百多年前的兵罗俑,那些平易近人,留着小胡子,或站或立的普通百姓,我觉得震憾。觉得他们那么从容,宁静,自信,坚强,还给人一种善良的温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