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国精粹 大清帝国阴魂不散

(2008-08-30 12:20:49) 下一个

古国精粹 大清帝国阴魂不散

这几天在家里看一部清装,小太监毕恭毕敬地逢迎着大太监,大太监毕恭毕敬地逢迎着主子,主子毕恭毕敬地逢迎着皇上,这是几千年的奴性,怎可能一下子改变得了。

中国革命几十年,砸乱了古籍,推倒了牌坊,掘了坟墓,这场革命真正地触及了中国人心中的权威与奴性?我看未必。目前文化界全面否定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愈演愈烈,从中央四台不断上演的清装剧,到国内地方上各个层面的土皇帝,奥运会后的中国,很可能蜕变为大中华帝国。

世界上的人都知道,中央台的节目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当我们看到央视国际不断上演的清装剧,看到为慈禧太后评功摆好的《一帘幽梦》时,看到清宫内的权威和奴性,我们不仅深思,中国要向世界输出怎样的价值观——难道是那个大清帝国的死灰复燃了,要举恢复大清的旗帜?

我们的父辈不惜打破盆盆罐罐,烧毁墨宝字画,推倒祠庙庭堂,他们真正要摧毁的是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和奴性。看到今天的中国,不知我们那些为理想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会有何感想?

自由市场经济真的能带来思想文化的文明,还是带来一个“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等级社会,从现在的发展来看,我们得不到明确答案。我们看到的是,已经有历以宁之流在说:“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我们还知道,大嘴白岩松如是说。听得我们头上直冒冷汗。为什么口径这么一致,莫非是“皇上驾到”?

中国的文化思想界真的创造不出新的思想和理论了,又一味标新立异,否定西方已经成熟的文化思想模式,就只能回到大清去了。现在的舆论导向无非是“莫谈国事”,自己糊弄自己罢了。帽子满天飞,还有“舆论导向”,还不全是给黄世仁们当“狗腿子”?这种做法,大清国早就有了。各个网站都是这样,自己为虎作伥,为培养新的黄世仁创造时间和空间。还自以为是在爱国,自我崇高的不得了,可悲,可鄙。

“政府有大政方针,他们更了解中国,会解决好这些问题。”大使馆的人员如是说。还真有人相信了。于是,汶川地震教学楼的问题,让路给了奥运会。政府要发展经济不假,要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未必。教学楼问题的合理解决,就是一个试金石。对假冒伪劣的治理,就是一个试金石。

假冒伪劣,已经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就会买一个伪劣品。在美国,买到的产品,如果不满意,半个月内,可以退货,商家不问一句话。在中国,交了钱,就不认帐。于是,买到的房子半年内漏水,没人管。买到的商品,没法用,也没处退。没有一个部门,管这些闲事。那个垮塌的教学楼,就是一个假冒伪劣产品。这些关系到民生的具体问题,不去解决,而花大价钱去装“门面”,这是爱民吗?国家是有面子了,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只有“不要脸地胡闹”啦。美国在许多方面有制度的保障,中国为什么没有?一切利益都是挣来的。“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国人民自己去争取。在许多事情上,我们的利益已经受到伤害。何处何从,请君深思。

学校建筑标准就在那里,就是不实行,还不能追究。因为这样做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会伤及许多“无辜”的黄世仁,就会影响全国经济增长,就会伤及国家利益——这怎么了得。我们,包括身在海外的中国人,就是要万众一心为培养造就新一代的黄世仁创造时间和空间,建一个全新的“大清帝国”。我们正在做着这样的事。


 

一百年过去了,闭关自守的伤痛淡忘了。所有的民族自新的努力,都抛弃了。民族自新的伤痛记忆犹深,民族自新的理想却全忘记了。于是,那个腐败透顶的大清思想体系,又被历以宁、白岩松之流“发现”了,中国文化思想,又找到了新方向,帝王将相,在新的思想体系中,又复活了。

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爱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要爱国,我们的政府也要爱国。如果不是全民族广大劳苦大众的利益得到根本的改善,中国就不是一个强国。美国人是爱国的,美国人说:“我们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有义务让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欧洲人是爱国的,欧洲的社会福利好得不得了,连美国都望尘莫及。

什么是现代文明,二零零四年布什总统曾发表过一段十分精彩的讲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痛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却吸收了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发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国有许多人在默默无闻地为贫困人群做事情。

中国顽固地拒绝接受西方文明,还在闭关自守,大清帝国阴魂不散。当权者只是拼命死保当前利益,人民没有与政府沟通的传统,总是在压抑和忍耐中,委屈地生活。矛盾不断积累、激化,爆发革命。但愿事实不是如此,一丝闲愁,与朋友共。广开言路,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视频:《走向共和》最后一集的孙中山演讲,小人书提供,表示感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