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54式手枪 --- 从周克华的仿制凶器想到的(图)

(2012-08-14 15:04:06) 下一个

54式手枪(互动百科)

提起1954年式7.62mm自动手枪(简称54式手枪),就像耳熟能详的"老段子"一样,谁都能哼上几句,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然而细细品来却仍别有一番滋味。54式手枪犹如一个憨厚质朴的戏剧"武生",烽火春秋五十载,至今仍未完全从"主角"位置上退下来,真可谓"宝刀不老,青春犹在"。

54式手枪 - 起源
54式手枪54式手枪

 新中国开国之初,随着大规模对敌作战行动的逐步结束,我军武器装备的来源,面临着由以缴获敌人为主向以自己制造为主的历史转变;与之相适应,武器装备的建设,也面临着由杂式向制式的历史转变。以苏制武器为蓝本实现我军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在当时有着历史和政治的必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过去革命战争中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入朝作战,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在武器装备来源严重不足,完全靠自力更生制造武器又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惟有向苏联寻求援助。于是,随着战争的消耗,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使用的从蒋军手中缴获的武器装备,开始逐步为苏制武器所替换。同时,为适应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和制式化建设的需要,中国还争取获得苏联在武器生产制造方面的技术援助。根据有关协议,苏联在向我国出口部分1933年式7. 62mm托卡列夫(TT-33)手枪的同时,于1950年底至1951年初协助我国生产仿制的TT-33手枪,并定名为1951年式7.62mm手枪。作为第一型我国自己生产的手枪,该枪很快地被送到抗美援朝前线,不仅装备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时也装备给朝鲜人民军,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51式手枪是54式手枪的初期生产型,两者结构完全相同。事实上,从51式到54式几乎完全按照苏联模式,走了一条由TT-30到TT-33的道路。经过3年磨合,在材料、工艺以及品质上都有较大提高的手枪开始正式大批量生产,并被正式定名为1954年式7.62mm 手枪。为了与51式手枪有明显区别,早期生产的54式手枪取消了握把护板中间圆内的五角星图案,直到1963年以后生产的54式手枪,才又在握把护板中间圆内恢复了五角星图案。[1]

54式手枪 - 结构

54式手枪的结构设计,集中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勃朗宁战斗手枪设计思想的精华,同时也体现了苏联枪械大师们简单、质朴、可靠、实用的设计思想。尽管54式手枪早在它的前辈TT-30/33问世时就已经落伍,但它仍然无愧于一代名枪,托卡列夫也无愧于一代枪械大师。54式手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46个零件。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支枪,体现了几多可圈可点之范例。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典范54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套筒座复进机发射机弹匣瞄准装置等7大部件组成。在结构设计上,包括枪管上的闭锁突笋、铰链,框式扳机架、片状扳机簧,带有待击卡槽和保险卡槽的击锤,以及空仓挂机部件、弹匣卡笋部件等,充分继承了勃朗宁战斗手枪的特点,其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和空仓挂机方式更具有典型的"勃朗宁"特征。然而,54式手枪在继承传统结构的同时,也有许多创新之处。

托卡列夫手枪采取了现在称之为"模块化设计"的方法,设计了可以方便卸下的发射机组件、握把护板组件、扳机组件、枪管结合轴卡簧扳机簧枪机等,使手枪在工厂的装配与在部队的勤务分解几近一样。这些创新点在今天看来仍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例如,为了最大限度节省手枪的纵向空间,托卡列夫充分运用了"勃朗宁"善于用薄钢板来制作手枪扳机、击发阻铁以及保险机簧的特点,但又避开了"勃朗宁"一件数簧,单簧单用,且形状和热处理加工不便的缺点,采用一件一簧,单簧多用模式,分别设置了扳机簧击发阻铁簧卡簧等 3个形状非常简单的板状簧。其中,扳机簧兼有使扳机和半自动压杆回位的双重功能,同时有效地节约了握把纵向空间;卡簧不仅丝毫未占手枪的纵向空间,而且兼有套筒阻铁回位和固定枪管结合轴的双重功能;至于击发阻铁簧,只要看看那相当紧凑的发射机组件,其优点不言而喻。凡此种种,都体现了设计者在实现加工简便化、构造简单化和结构合理化"三化一体"的匠心独运。

威力与"体型"相结合的典范54式手枪既是一般军官使用的自卫手枪,又是一般战斗人员使用的战斗手枪。从自卫手枪的范畴而言,54式手枪采取了利于成年人接受的适中"体型",其战斗全质量接近1kg。

我们先从军队社会学的角度来评估54式手枪体积质量的大小。假定2名军人的身高分别为1.60m和1.80m,握持或背挎54式手枪,本人感觉或旁人看起来都挺合适而不会显得过大或过小。这正是一支普遍装备使用的制式手枪最基本的要素,即必须满足军人以及军队队列整齐协调的外在观瞻需要。

54式手枪使用1951年式7.62mm手枪弹,虽比世界上典型的战斗手枪,例如美国柯尔特M1911A1手枪和比利时勃朗宁M1935大威力手枪口径小得多,但威力却毫不逊色。难怪港、台以及日本乃至东南亚一带提起TT-30/33(包括前东欧各国以及我国的仿制品)颇有一些"谈虎色变",并且将其称之为"大黑星"手枪(其黑色的握把护板上有五角星图案),有资料甚至还告诫:街上一般的果皮箱垃圾桶汽车门等,虽可防"柯尔特"和"大威力",却难御"大黑星"。一旦遇到"大黑星",应躲到大型消防栓、生铁邮政筒或两层砖墙之后才安全。

54式手枪是便携性和威力的有机结合体,可谓质量最小的战斗手枪和威力最大的自卫手枪。几乎所有使用者都不会感到54式手枪过大过重;同时,几乎所有的使用者都感到54式手枪的威力值得信赖。许多同志每每谈及64式手枪或 77式手枪的小巧时,往往津津乐道,常常爱不释手,然而一到真正执行任务的时刻,却大多选择54式手枪,个中原委,不言而喻。谁都不讳言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枪临到用时,顶用是第一位的"。

54式手枪 - 特点

作为20世纪30年代托卡列夫手枪的传承品,54式手枪的结构不可避免地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的局限性。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上的手枪主要是以小型自卫手枪为主,而战斗手枪却仅有美国的柯尔特M1911/1911A1 11.43mm手枪和德国毛瑟M1896 7.63mm手枪等屈指可数的几种。这个时期的手枪结构,绝大多数都可以看到"勃朗宁"的影子。例如,这个时期绝大多数的自卫手枪是采用平移击针击发机构,单动式发射结构;除少数几种手枪采用击锤打击击针外,大多数手枪采用击发阻铁直接控制击针的方式。TT-33手枪采取外露击锤的单动发射机构,在当时是最可靠的结构,并在总体上将自卫手枪与战斗手枪合而为一,从自卫手枪的角度来看,它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最高水平。

然而,1929年德国瓦尔特PP 7.65mm手枪问世,揭开了手枪结构革命性的一页。瓦尔特PP手枪第一次把当时广泛应用于转轮手枪的双动发射机构,成功地应用到自动手枪上,把自动手枪与转轮手枪的优点合而为一,从而使自动手枪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操作及携带方便性有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相比之下,有着"勃朗宁"血统的54式手枪就逊色了。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54式手枪的"勃朗宁"发射机构,在使用安全可靠性和操作方便性方面,与"瓦尔特"的发射机构相比,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事实上,54式手枪在多年的军役中,暴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它在保险之后,击锤仍能向后扳倒,所以容易出现"走火"现象。在战斗使用中,若在膛内有弹的情况下装定保险,同样存在"走火" 的可能。因为54式手枪惟一的所谓"保险"机构,是发射机构的"二道击锤"。而装定这个保险时,通常是以右手握枪,右手拇指先扳住呈待击状态的击锤,右手食指扣压扳机使击发阻铁解脱击锤的待发卡槽,接着食指放开扳机,右手拇指慢慢放回击锤,直至击发阻铁扣住击锤的保险卡槽使发射机构呈"二道击锤"。如此这般来装定保险,实际上是先历险再保险,一旦操作不慎就会有危险。这对于一个不熟练的使用者来说,安全隐患不言而喻;即使是对于一个十分熟练的使用者来讲,也难免有失手的顾虑。倘若在恶劣环境(例如在泛水、低温)条件下使用,持枪手有些滑或有些僵,"走火"的可能会更大。所以, 54式手枪是一支可以满足一般使用却不能满足特殊使用的手枪,因为在特种作战行动中,一旦稍有闪失哪怕是"走火",往往可能铸成不可补救的大错甚至是颠覆性的后果。

54式手枪54式手枪

不过,就加工制造来说,国产54式手枪可以当之无愧地讲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建国初期,苏联援助给我国为数不多的一批TT-33手枪,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能在一些部队里看到,其最典型的标志是在握把护扳中间五角星与圆圈图案的空间有"CCCP"字样。将这些枪与我们的54式手枪相比,还真有一些相形见绌。我国1963年以后生产的54式手枪,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两支枪摆到一起,从外观上一眼就能分出哪个是54式,哪个是TT-33。早期的54式手枪应该说是TT-33的"克隆",随着生产的不断深化,54式手枪的品质也逐步提高。例如,早期生产的54 式与TT-33一样,枪管内膛不镀铬,后期生产的54式手枪枪管内膛镀,提高了维护性和使用寿命。此外,改进了击针、击针销等许多零件。

54式手枪犹如一位"武生",从1951 年开始学艺至1954年正式登台,在保卫祖国的舞台上,已度过了50余个春秋。而 TT-30/33手枪,在始作俑国的生涯也不过20余年。20世纪60年代,当TT-30/ 33手枪退出现役的时候,54式手枪则刚刚开始自己的生涯,如今虽霜染须发,却风韵犹存。当新一代国产战斗手枪开始装备部队的今天,不能不为54式手枪这位一生恢弘的"老生"咏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