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张恩和与“太行”:太行发动机继续系列发展
“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高调亮相2008年珠海航展
中国一航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航空报国科技尖兵、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所获的奖项可谓多多。
他就是张恩和——太行发动机的总设计师。
1978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春天,国家大力外派人员出国学习。1981年,42岁的张恩和成为当时国家公费派出的第一批访问学者,开始了两年在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研修航空机械工程专业的经历。多年后,当“中国战鹰”终于有了强劲的“中国心”时,作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张恩和,尽管年近古稀,依然在为发动机的后续研制工作尽心尽力。他那航空报国的赤子情怀,40多年来从未改变,太行发动机足以见证。
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的张恩和来到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从事设计工作。入所十几年,张恩和在发动机总体室参与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和攻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1983年11月,从国外回来的张恩和继续在发动机总体室担任结构组组长,从事一线的科研工作。1985年起,升任为副所长的张恩和担任“运七”飞机用涡桨五甲1发动机降油耗工程的总设计师,在与国外技术专家的配合下,张总领导团队,实现了降油9.4%%的目标,获得国内适航证并装“运七”飞机投入航线使用。张恩和荣立部级一等功,获得金质奖章。此外,民品开发也是张恩和在升任副所长后主管的业务,在以后的8年时间里,张恩和领导所的民品产业逐步开创出一番红火的景象。
由于在军机和民品领域的突出成绩,1987年太行发动机正式立项时,张恩和被任命为行政副总指挥。1991年,他正式担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2005年12月28日,太行发动机通过设计定型审查。2006年3月,发动机正式定型。这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从涡喷到涡扇,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三大历史性跨越,使我军武器装备跃上一个新台阶,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最具标志性的重大成果之一。
太行发动机定型以来,张恩和积极推动太行发动机的系列发展,继续带领总设计师队伍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太行发动机正式形成部队装备,实现了技术成果向装备的转化。
2007年,太行发动机工程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当年10月,张恩和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然而他却毅然将20万港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研究所的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鼓励青年一代激情进取、勇于创新。
2006年珠海航展布展阶段,曾有一张“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喷涂招贴画被安置到中航1集团的展台上,但在正式开展前就被撤下,尽管其翻拍照片早已被贴到了互联网上。
先前在网上广泛流传的“太行”照片,经证实实际仍是苏-27系列原配的AL-31发动机。
这才是真正的“太行”发动机,初步比较“太行”比AL-31稍显粗壮,外部附件也相对简洁。
“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尾喷口,相对较大,外侧整洁。
AL-31涡轮风扇发动机尾喷口,外侧较为复杂。
从整洁的尾喷口外侧上可以证实,这是装配“太行”发动机的歼-11
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后部细节
飞机发动机工作时尾喷头有收敛和扩散两种状态,这并不能成为识别其采用何种发动机的根据,但从尾喷口外部的材质、色泽、表面光洁程度等细节看,这架战机安装的是AL-31。
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前部细节
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中部细节
“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可变弯度进口导流叶片,位于进气风扇与涡轮之前
资料图:胡锦涛视察“太行”的可变弯度进口导流叶片
“太行”三级压缩风扇
资料图:WP-14“昆仑”涡轮喷气发动机,位于发动机最前端的是进气涡轮,不是风扇。
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尾喷口特写,尽管外部简洁,但内部比AL-31更为复杂
资料图:国产QC185燃机——原型为“太行”涡扇发动机
拳拳张恩
君乃猛士
守卫四方
他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希望!
打倒林左鸣! 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