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成飞设计师黄云:“翼龙”远程无人机成功出口(组图)

(2012-01-04 07:33:36) 下一个


成飞设计师黄云:“翼龙”远程无人机成功出口

2012年01月

来源: 中国航空报


 

成飞设计师黄云(航空报图片)





伴随着发动机的阵阵轰鸣,裹着军大衣、羽绒服的同志们各司其职地忙碌在飞机周围,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一丝不苟地进行着试飞前的各项准备,不时用对讲机交流着、协调着……

“我们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个月了,年底更得抓紧,必须完成今年的试飞科目。”现场总指挥黄云看着飞机,目光坚定。

1986年毕业来到中航工业成都所,黄云一直从事飞机总体设计和外形设计等专业技术工作,为歼10飞机、“枭龙”飞机及重大项目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型号设计、试验、试制和试飞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荣获国防科技二等奖、中航工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1999年开始介入无人机研制的他,如今已在这一领域中奋斗了近12个年头,前后共参与了多型无人机的研制工作,“翼龙”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在成都所领导大力支持下,在黄云及其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翼龙”原型机在两年多的研制中初具规模,渐入佳境,并成功实现首飞。

次年,“翼龙”无人机转场,艰辛的外场岁月就此拉开了序幕。当时的外场厂房破旧、设备简陋,没有暖气、空调,连厕所都是旱厕。夏天,强烈的日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冬天则寒风凛冽,滴水成冰。面对严酷的客观条件,作为“翼龙”项目系统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和试验现场总指挥,黄云身先士卒,每天无论严寒酷暑始终驻守试飞一线,往返奔波于厂房、地面站、指挥大厅、机场跑道之间,亲历亲为,与整个团队并肩作战、协同攻关。

黄云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细致、严谨地制定每一次飞行试验方案,科学分析每一次试验数据,带领团队成员攻克了起落架收放、发动机散热、任务系统综合等重重技术难关,以扎实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沉着、冷静地指挥、决策飞行试验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按计划完成了一系列滑跑试验、性能飞行试验和武器投放试验,有力地保证了各项试验的顺利和人员设备的安全。

工作中,黄云十分注重对人才的锻炼和培养,叮嘱团队成员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注重学习和积累,充分运用“翼龙”这个项目平台,带出一支年轻而优秀的研制队伍,为“翼龙”

项目和成都所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翼龙”无人机获国家出口立项批复,逐步走出国门,黄云的工作重心从国内转到了国外。2009年8月,黄云率队远赴他国,这是“翼龙”首次在国外进行飞行表演。尽管赶上当地最热的时段(白天地面平均温度60℃),但黄云却十分兴奋:“这是考验‘翼龙’各方面能力和适应性的好机会。”

为圆满完成任务,黄云此前开展了大量细致全面的准备工作,并对飞机进行了一系列空中和地面测试。身处异国他乡,黄云带领工作组的同志们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为预防中暑生病,大家每天都得服用防暑降温药品。8天内,“翼龙”成功进行了8架次飞行表演,比预定计划还多了1个架次,按时高效地完成了各种飞行任务,并应外方要求,为其高层进行了一次额外的VIP飞行表演,创造了我国无人机在国外飞行演示的奇迹,极大提升了“翼龙”的国际影响力,这也让黄云对这一项目充满信心。

精彩的飞行表演促成“翼龙”无人机交付合同的签订,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签合同”的目标。

实际上如期交付对于黄云来说压力很大。2010年,黄云几乎都“泡”在了外场,在成都的时间加起来也没超过一个月。“回家跟出差似的,儿子高考都没顾得上。”提起家里,黄云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愧疚。“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与奉献,换来的是“翼龙”无人机按时交付。

没来得及松口气,黄云又接到了2011年春节后到国外负责“翼龙”ATP交付验收的任务。春节期间,黄云就召集相关人员开始进行交付验收实施方案的准备工作,并反复迭代了6轮。出发前,所里的同事们都说:“你这一去,可能半年都回不来。”中航技也为他提前办理了一年的签证。而黄云心里却打定主意 :“我相信自己的计划,我就给自己定了15天。”

到达目的地,黄云立刻拿出准备好的ATP交付验收实施方案,与外方展开深入的沟通讨论,在此基础上又迭代了3轮。方案最终确定后,黄云向对方提出“双方人员共同加班,15天内完成交付验收”的要求,并得到大家认同。

在这半个月里,黄云和工作小组的同志们每天早上5时半起床,6时开早会,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8时才回到驻地。晚饭后又召开内部工作会,逐条梳理当天工作,明确次日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并着重针对外方提出的要求和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以便第二天能给对方以明确答复。正是由于秉承严谨、细致、认真、专业的工作原则和作风,160项ATP项目在15天内全部通过交付验收。外方高层对黄云及其团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们具有高度的诚信精神。

“翼龙”项目的成功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和提升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对无人机研制有兴趣、有激情,也有思路、有方法、有能力,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快乐。”黄云的眼神充满了自信、坦然与满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