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8艘补给舰谱系:其中3艘专为南沙补给所建(超级组图)

(2012-01-26 12:57:12) 下一个

2011年05月       来源:现代舰船     作者:吴越 王丹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与驱逐舰编队航行的中国海军补给舰(现代舰船图片)

补给舰技术含量高,是远洋海军的标志性装备,有了补给舰,无形之中就等于增加了战斗舰只的数量,起到作战能力和部署时间倍增器的功用。

我国幅员辽阔,除了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还有300万平方千米可管辖的海洋国土,拥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支撑。建军早期,由于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限制,人民海军采取了“飞、潜、快”的发展方针,一时间对应用于远航的补给舰没有需求,但随着海军实力的发展和海上斗争的实践,解决不能远航的“腿短”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海军建设的一个关键课题。

20世纪60年代初,海军东海舰队对我国海上补给技术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工作,试制出我国第一代纵向航行补给装置,补给航速6~8节,输油软管流量为每小时20吨。1963年,在探查“跃进”号万吨轮船沉没原因时,曾采用第一代纵向补给装置为01型护卫舰补给燃油,该型装置虽然技术落后,但开启了人民海军海上航行补给的先河。1965年,中央军委决定建立远洋测量船队,为洲际运载火箭及人造卫星的试验保驾护航,1967年7月18日,国防科委正式提出了远洋航天测量船的研制计划,是为“七一八”工程,1970年5月27日,六机部正式向大连造船厂下达了配套的远洋油水补给船的研制任务,1979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艘远洋油水干货补给舰正式交付东海舰队服役,这是中国海军正式装备综合补给舰的开端。

发展到今天,中国海军现役补给舰共5型8艘,其中“洪泽湖”号(881)、“鄱阳湖”号(882)、“青海湖”号(885)、“千岛湖”号(886)、“微山湖”号(887)为综合补给舰,“洞庭湖”(883)、“镜泊湖”(884)、“抚仙湖”号(888)为岛礁补给舰。

中国海军的第一代补给舰——“福清”级补给舰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完成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射保障任务,中国海军开始建造以“旅大”级导弹驱逐舰和“远望”1、2号测量船为主体的远洋测量保障船队,为了延长编队在远海区域活动的时间,同时开始研制我国第一型综合补给舰——“福清”级综合补给舰,由大连造船厂负责设计建造。

“福清”级综合补给舰的设计任务书规定,该舰的任务是伴随远航编队,途中补给燃油、桶装油、淡水、部分冷冻食品等,设计按补给3艘导弹驱逐舰考虑,可补给燃油11000吨,柴油200吨,淡水150吨,锅炉水150吨,桶装机油50吨,冷藏食品70吨。

点击进入下一页

“福清”级补给舰“鄱阳湖”号(资料图)

“福清”级舰长168.2米,型宽21.8米,型深12米,吃水9.4米,载重量15230吨,满载排水量21750吨。主机为1台丹麦进口的B&W8K74EF大型二冲程低速柴油机,功率15000马力,单轴推进,设计航速18.5节,补给舰技术含量高,是远洋海军的标志性装备,有了补给舰,无形之中就等于增加了战斗舰只的数量,起到作战能力和部署时间倍增器的功用。

“福清”级舰上设有一个大型桥楼,其前方货舱的两侧装有2台回转式吊车,其后的舰体舯部平台处设有2个液货补给门架和1个干货补给门架,可向两舷伴航舰只同时进行油水、干货横向补给,艉楼后端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可以实现垂直补给,但未设机库。另装备4座76式双联37毫米高炮用于自卫。

“福清”级舰上装备的重锤补偿式液压恒张力横向补给装置是我国科技人员的独创成就。在当时我国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高速液压系统不过关的情况下,立足国情,采用了较为简单的重锤补偿方式,使得第一代补给舰在常见海况下都能维持补给索张力的基本恒定,保障了横向补给的正常运行,基本性能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仅在高海况适应性上稍次于国外先进横向补给装置。

同时,“福清”级综合补给舰装备了第二代纵向补给装置,作为补给油料的备用方式,采用直径102毫米的尼龙橡胶软管,4根60米长的软管利用快速接头连接,燃油输送能力提高至每小时100~150吨。

垂直补给系统也是“福清”级综合补给舰的亮点,由于当时设计人员并无直升机起降平台的设计经验,大连造船厂特地派出部分设计人员,对海军装备的直升机进行了调研,并以直-5直升机为依据设计了长22米的起降平台,由于海军后来引进了“超黄蜂”大型舰载直升机,在2艘后续舰上,起降平台的长度增加了约5米,以满足其起降要求。

“福清”级综合补给舰较好地解决了油水补给的问题,但是在干货补给能力方面,由于当时技术水平限制,解决方案不够理想,单次干货输送能力不高,同时横向补给时的高海况适应能力不足,这也成为我国引进第二代补给舰的原因之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巴基斯坦海军的“纳萨尔”号补给舰(新华网图片)

“福清”级舰一共建造了3艘,分属北海、东海、南海3个舰队,首舰为X615号。其中2艘舰于1980年5月作为特混舰队成员执行了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运载火箭的试验任务,历时365小时,航程约8810海里,实施海上补给64次,总补给量约14000吨,圆满完成了编队的保障任务。以后又伴随战斗舰只执行海军编队多次出访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3号舰“海仓”号(“南运950”)于1989年改装成了一艘民用油船。目前,881、882补给舰是仍继续服役的中国海军的第一代补给舰。881号曾用名“X575”、“北运575”、“太仓”,现名“洪泽湖”;882号曾用名“X615”、“东运615”、“丰仓”,现名“鄱阳湖”。

在“福清”级综合补给舰的基础上,大连造船厂还争取到了巴基斯坦海军的补给舰订单,为其建造了“纳萨尔”号综合补给舰,这也是中国大型军用舰只的首次出口。

引进的第二代补给舰——“青海湖”号补给舰

“青海湖”号补给舰是中国海军从国外引进的第二代补给舰,曾用名“南运953”、“南仓”,舷号885。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自行建造的“旅大”级驱逐舰和“江湖”级护卫舰大批量服役,补给舰数量不足的问题开始显露出来,特别是第二代国产驱逐舰、护卫舰开始研制工作之后,由于其设计远洋活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更是迫切需要新型补给舰的支持。

但是当时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刚刚迈开,引进、吸收技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完全使用国内技术的新型补给舰迟迟不能定案,而当时的国力又不足以同时支持大量的新型舰船研制,随着资源向二代驱逐舰、护卫舰倾斜,计划中的新一代补给舰无疾而终。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这为苏/俄先进海军装备技术流入中国扫清了障碍。1991年底,我国获悉新独立的乌克兰切尔尼果夫赫尔松造船厂有一艘半完工的补给舰寻求接手的买家,当时该舰的主机、发电机已经进舰,但管路、电缆还未铺设完毕,舰体建造质量非常好。经过初步考察和数次技术洽谈,认定该舰具备在中国完成续建的可能,1992年11月6日中乌双方在乌克兰签署了购舰合同,1993年5月1日,该舰由乌方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拖航经苏伊士运河到大连造船厂,历经3年至1996年5月8日续建完工并完成各项试验项目后正式交舰,服役于南海舰队。

点击进入下一页

“青海湖”号补给舰(资料图)

“青海湖”号是目前中国海军现役最大的舰只,舰长188.9米,宽25.33米,吃水10.41米,满载排水量37000吨,人员编制125人。动力系统为1台大型低速柴油机单轴推进,最大航速16节,自持力45昼夜。

“青海湖”号拥有2座油水补给门架和1座干货补给门架,舰尾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和伸缩式机库,可搭载卡-28直升机或直-8直升机1架,具备同时进行左舷(干、液)、右舷(干、液)、纵向(液)、垂直(干)4个方向的补给能力。同时还设置了6部吊车,拥有很强的锚地补给能力。全舰可装载燃料9630吨,以及弹药、食品、医药等,共计可达23000吨。“青海湖”号全舰有800多个舱室,共设有46个自动化系统,使人员编制大大减少。

“青海湖”号补给舰的最大特点,是装备了引进的俄制第二代补给装置,其补给门架进行了大型化,可以在一个门架上同时布设多个通道进行补给作业,补给效率比第一代国产横向补给装置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采用了比较完善的自动化液压系统,其恒张力响应速度也有了质的改观,随之解决了我国第一代补给舰遗留的高海况补给难题。

然而,由于“青海湖”号原为与苏联航母搭配而建造,其补给门架的布置次序为干货在前,液货在后,与我国现役舰船的接收装置布置次序刚好相反,导致其实用性不高,这也是随后我国自行研制国产第二代综合补给舰的原因之一。

国产第二代综合补给舰——“福池”级补给舰

在“青海湖”号补给舰服役之后,经过试验,中国海军对其上装备的俄制第二代补给系统甚为满意,决定采纳成为我军制式装备。而“青海湖”号由于其设计原因,不能很好地满足伴随未来中国海军舰队远洋活动的需求,为此,我国开始研制第二代国产综合补给舰——“福池”级综合补给舰。

在此之前,1993年1月,中方接到泰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为其海军采购一艘能为其即将拥有的轻型航母和护卫舰编队实施远洋伴随补给的新型综合补给舰的招标邀请,中方最终赢得了此项国际招标的胜利,签署了合同。依托引进、消化乌克兰补给舰的技术基础,出口泰国补给舰的设计工作进展十分顺利。1996年8月12日正式完工交舰,同年9月12日驶抵泰国,舰名为“锡米兰”,舷号871。“锡米兰”号的成功研制,使我国综合补给舰的设计能力和水平跃上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自行研制同类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点击进入下一页

“千岛湖”号补给舰(资料图)

“福池”级综合补给舰由沪东造船厂和广船国际同时开工各建造一艘,于2004年4月几乎同时交舰,分别被命名为“千岛湖”号(舷号886)和“微山湖”号(舷号887)。据《简氏舰艇年鉴》提供的数据,该型舰长171.4米,宽24.6米,吃水深度9米,满载排水量23000吨,尺度规模比第一代综合补给舰有了较大的提高。新型补给舰采用了与“锡米兰”相似的双机双桨推进,估计最大航速大于20节。采用了固定机库,可以装载1架直-8或相当级别的大型直升机。

在舰体舯部的平台上,设置了1座液货补给门架和1座干货补给门架。与“青海湖”号上原装进口的补给门架不同的是,第二代综合补给舰上的补给门架是在缺乏外方支持的情况下,由国内自行设计,并与引进的俄罗斯补给装置完成整合的,其结构更加轻巧、紧凑,布置顺序也改为我国传统的液货在前、干货在后的方式。该型舰同时还具有纵向油水补给能力。

在2008年开始进行的亚丁湾护航任务中,“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伴随护航编队远赴非洲,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海军的护航行动。自2003年起,海军对补给舰统一以“湖”字号进行了重新命名,因此国产第二代综合补给舰的舰名从一开始就属于“湖”字号系列,没有复杂的更名经历。

中国独有的岛礁补给舰

人民海军早年为海上岛礁进行补给时,主要使用各型登陆舰艇,很好地满足了在无码头设施的岛礁上进行工程、部署的需求。随着沿海各地岛礁的专用码头逐渐建设完工,登陆舰由于缺乏专用货物吊运设施,已经不再适于这些岛礁的补给。而西沙、南沙的岛礁也大体上完成了码头、高脚屋的建设,为了支持这些岛礁上的守礁官兵的生活和战备,中国海军为此研制了专用的岛礁补给舰。

第一代岛礁补给舰实际上相当于一型大型客货船,自带起货吊车,可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码头自行完成补给作业,同时,较大的人员住舱可以支持较多数量的轮换官兵,并装备有4艘用于补给舰与礁堡间进行物资转运的机动工作艇,可以为没有码头、只有高脚屋的西沙、南沙礁堡进行日用物资补给,单航次的食物、油水补给量一般可达800吨左右。该型补给舰共建造了2艘,883曾用名“南运951”,现名“洞庭湖”。884曾用名“南运952”,现名“镜泊湖”。服役20余年来,2舰为我海军南海守礁部队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点击进入下一页

“抚仙湖”号岛礁补给舰(资料图)

由于南海海区常年风浪较大,在使用工作艇对高脚屋进行补给时,在常见的3级海况时,第一代岛礁补给舰的横摇可达20°,纵摇可达7°,造成工作艇的升沉运动达0.76米,纵倾可达1米,舰上的常规吊艇架虽然经过适应性改装,放艇难度仍然很大,难以进行安全快捷的补给作业。而南海局势一直处于严峻的形势中,守卫各礁盘高脚屋的守礁部队作为我国控制权的象征,必须得到良好的支持,为此,我国专门研制了用于主要为高脚屋进行补给的第二代岛礁补给舰。

“抚仙湖”号新型补给舰是我国建造的第二代岛礁补给舰,舷号888,隶属南海舰队,于2007年建成服役。与第一代岛礁补给舰相比,油舱、水舱、冷库是以前的3倍,床位可以满足数百名守礁官兵的换防需要,航速和续航力也比以前大幅提升。

第二代岛礁补给舰的主要特征,是位于舰体中部的4个高海况工作艇收放门架,该型门架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设置有垂向波浪补偿装置,可以在高海况下收放重达10吨的工作艇,除了台风季节的部分过于恶劣的气候影响之外,可以保证在大部分时间内对高脚屋进行补给,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守礁部队的坚守能力,使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得到了更强有力的维护。

2009年7月,“抚仙湖”号大型综合补给舰完成了首次南沙换防补给,目前已经与“洞庭湖”号、“镜泊湖”号一起,成为了南海守礁部队的强大后盾。

中国海军未来补给舰发展构想目前,随着中国海军第一代补给舰日渐老化,而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新型战舰不断服役,中国海军装备的补给舰数量也即将不敷使用,建造新一代的补给舰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点击进入下一页

“千岛湖”号补给舰(资料图)

由于第二代国产补给舰已经得到了良好的考验,估计新一代补给舰将继承第二代国产补给舰的优点,重点放在提高补给能力上。由于大功率柴油机并车动力已经在新型船坞登陆舰上得到了验证,新一代补给舰应该也会使用这种类型的动力装置,排水量与“青海湖”号相当,干货补给能力和垂直补给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同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海上冲突,充分发挥我国大量民船的“第二海军”作用,还应该参照集装箱模块化医院船的模式,研制一种模块化的补给门架,在需要时,可迅速安装于万吨级的货船上,短时间内即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应急补给舰,可用于在低威胁方向上的舰船补给作业,而专用补给舰则可以更好地为一线战舰执行勤务。

现在世界上的海军强国中,只有美国海军采用了普通的补给舰与专门伴随航母编队机动作战的快速战斗支援舰相互搭配的形式。未来,随着我国大型综合作战舰只的服役,海军也将需要发展一种能够伴随舰队高速机动的补给舰,可望在第二代国产补给舰的基础上,改用业已成熟的国产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设计出一种最大航速大于25节的舰队补给舰,为我国大型综合作战舰只的远洋行动提供更紧密的贴身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未来的补给舰队也将成为维护中国海上权益的重要支柱之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为驱逐舰、两栖舰进行补给的“青海湖”号补给舰(中国军网图片)

在亚丁湾担负护航任务的“微山湖”号补给舰(资料图)

出口泰国的“锡米兰”号补给舰(资料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