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歼10战机英姿【资料图】
据日本“外交官”网站7月13日报道,中国的军用喷气式发动机研发能力正在快速上升,这不仅对中国的军事独立有很大影响,还会对全球军事工业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在形成独立的高性能风扇发动机制造能力这个战略目标上,还面临一些重大的障碍。中国的喷气式发动机研发并不顺利,但大量的资源投入可能有助于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如果实现突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喷气式发动机的战略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国内都难以为战机生产高性能喷气式发动机,这延缓了新型现代化飞机研发与生产的步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未来五年内,中航工业集团将投入100亿元(15亿美元)资金,进行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发。
中国航空工业正在追求大量制造高性能战术发动机的能力,这涉及到如下四个战略方面:
避免对外国零部件供应的依赖: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发展自己的战术飞机,它不想零部件由非国内供应商决定供应,主要是指俄罗斯。
安全供应:中国并不确定俄罗斯在未来十年内是否能够满足其需求,因为俄发动机制造商同时也向正在进行现代化的俄空军,以及其它外国购机客户交付发动机。
飞机销售自主:中国正在成为全战机出口商,但如果其发动机供应商认为它正在和自己的飞机进行直接竞争,中国的军售就可能遭到否决,而中国自己则无能为力。例如,2010年10月,米高扬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与该公司使用同样俄制发动机的中国飞机影响了他们的出口,并对此感到不快。
避免糟糕的售后服务:俄罗斯军售的售后服务常常不尽人意,中国希望能够自给。
挂载的武器【资料图】
尚未解决的挑战
了解中国航空工业面临的任务量非常重要,研发国产军用高性能喷气式发动机是航空工程的一大挑战,而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公司掌握这一能力。尽管技术能够转让,但是很难做出修改。发动机面临温度、压力和重力的挑战,这些问题只有用最先进的材料恰当设计组合成高效的系统才能处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进展并不顺利。
设计能力:为了达到发展和制造的顶端,中国必须调整和优化整个体制系统,以便能够进行复杂的制造,能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很好的进行生产。研发中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不稳定,也是动态不可预知的,这都不是小问题。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严重依靠仿制和模仿外国设计,这就使得设计能力成为其尤其薄弱的环节。
稳定的质量:发动机制造需要先进制造和自动化能力,来确保质量稳定和经济规模。目前,随着生产规模的上升,中国军用喷气式发动机生产暴露了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而质量稳定对满足国内需求和未来出口非常关键,制造商应该灌输强烈的组织诚实意识;这样可以确保问题的报告、记录和解决。另一项重要的事是整合各个设计生产部门,以确保标准化和对经济规模来说必要的质量。
结构性挑战:比起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人员和体制问题可能更难解决。首先是只有单一的承包商,中国整个国内喷气式发动机生产都在中航工业集团的控制之下,我们怀疑它面临的竞争和创新压力不如美国国内。在美国,竞争有助于创新和加快研发速度,降低成本和更好的售后服务。其次,来自美国的经验表明,内部合作,公司和政府的管理稳定性,及能够把危险降到最低的小组都有助于研发和生产的突破。我们认为,中国在内部合作及内部争夺财政预算上存在问题。
资料图:国产太行航空发动机。
全面评估
未来十年,中国军用航空部门面临众多挑战,需要在许多方面迎头赶上。中国在这个部门的某些领域可能落后美国三十年,并且它现在的研发并不顺利。但是,前景并不暗淡,而且形势还不错。
尽管是追赶者,中国的“后来者优势”能够将外国公司的教训运用到自己当前的发动机研发项目中。另外,在制造和销售最先进发动机和飞机方面,中国不需要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有迹象显示,中国的发动机在生产中不断改善,在机械精密性方面也在改善;中国在发动机生产自主性,以及生产更好性能的高质量零部件方面取得进展,中国的生产过程也在不断改善。
加上中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低估中国解决这些挑战的能力是不明智的。我们认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在独立制造高性能喷气式发动机方面将取得惊人突破;而制造出可靠的高端发动机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这将对中国强劲扩大其海空力量产生深远影响,也让它具备在军事航空销售方面挑战当前销售巨头的能力。
装配“太行”发动机歼11B战机。[图片来源:网易]【资料图】
太行发动机尾喷口。【资料图】 资料图:中国自行研制的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 摄影:门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