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F-22的“无敌神话”被本需要其护航的电子战机打破,彰显了电子压制作战的强大威力。而中国的电子战机也已经问世,并且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演习结果。
最近,美军内部上演了一出“矛与盾争锋”的好戏。据美国“环球战略网”3月1日披露,今年2月,美国海军的一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在日常对抗演习中“击落”了一架号称无敌的F-22隐形战斗机。尽管只是“虚拟击落”,但这也足以震惊世人,因为“击落”F-22的“咆哮者”本该是前者的“空中保姆”。它究竟是如何取得这一战果的呢?“制电磁权”成制胜关键
据报道,在今年2月的美国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开放日上,细心的军迷意外发现一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在座舱下方的战果区涂有一架F-22“猛禽”战斗机的标志。在被问及此事时,飞行员承认那是一架货真价实的F-22,是在对抗演习中被“咆哮者”发射的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击落”的。但EA-18G是如何发射导弹,以及其自带的干扰系统有无发挥作用,飞行员并未透露。
之前,F-22曾在阿拉斯加举行的“北方利刃2006”联合演习中,创下144∶0的惊人战绩。而“咆哮者”是去年6月才装备部队的新飞机,它是以第三代战斗攻击机F/A-18为基础研制的,以取代现役的EA-6B电子战飞机。该机虽然不像F-22那样具有隐身特性,但也是一种将电子战和常规空战合一的新锐战机,在电子干扰和压制方面具有“不对称优势”。
按照美军正常作战序列,“猛禽”战斗机属于首波突击力量,负责剥夺敌方战机的升空权,在第一时间“将对手的空中大门踹开”。而“咆哮者”属于伴随保障力量,利用自身强大的电子干扰手段,使敌方C4ISR情报指挥系统瘫痪,为后续空袭部队开辟“安全通道”。换句话说,“猛禽”与“咆哮者”就如同中国功夫里的“铁砂掌”与“无影掌”,前者靠硬功把对手打得粉碎,后者则用无形的“电磁波”将对手的五脏六腑搅得不得安宁。
从这起事件来看,“猛禽”的强大空战实力和隐身优势受到“咆哮者”的有力挑战,后者依靠在“制电磁权”方面的特长,成功将“猛禽”击败。这无疑给醉心于隐身技术和超视距空战技术的国家提了个醒——如果说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战场权”,那么不夺取“制电磁权”,就休想赢得“制空权”。
EA-18G是美国海军最新款的作战飞机,也是波音公司最后一款战机。
别国或得到有益启发
据美国军事学者费尔根豪尔分析,作为美国飞机之间的较量,“咆哮者”击落“猛禽”对其他国家没有现实影响,但这一战果所透露的信息却非常重要。他指出,携带有大功率主动干扰吊舱的“咆哮者”很可能先期对“猛禽”的电子信号源实施“绝对压制”,进而通过自身本不算弱的机载雷达大致确定对手的方位,然后用“发射后不管”的AIM-120导弹进行攻击。由于该导弹利用自己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寻找目标,而“猛禽”的电子对抗手段几乎都是防范俄制导弹的,因此才在“同门师弟”面前应对乏术。
费尔根豪尔认为,这起事件对所有将来可能承受“F-22技术压力”的国家具有一定暗示,那就是在关注战机隐身技术的同时,应继续加大电子技术领域的投资。事实上,美国兰德公司列出的“影响美国空军优势的十大破坏性技术”中,就包括反隐形雷达以及电磁脉冲炸弹(EMP)等,这些技术能使性能不佳的飞机也具有猎杀“猛禽”的潜质。
美国《武装力量月刊》曾刊文指出,即便俄罗斯不能按时推出第四代战斗机,其地面防空武器也能挫败美式隐形飞机的攻击。据透露,美国隐形战机采用的外形隐身技术对超视距雷达的工作频率不起作用,而隐形飞机一旦被发现,它们在新型的S-400地空导弹面前就成了“砧板上的肉”。同时,S-400系统还有无源雷达的帮助,它通过接收敌机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对其进行逆向定位,只要对方启动电子设备,那么“潘多拉之盒”就算被打开了。
澳大利亚防务观察家科普博士,也曾对美国隐形战机的雷达信号进行模拟,称它们在俄制雷达系统与导弹面前“十分脆弱”。据信,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并没有中断开发反隐形雷达,还在向国外积极推销这类设备。俄罗斯防空部队一旦部署该型雷达,则中国等国家也会部署,从而形成拦截隐形战斗机的防空探测网。届时,美国即使在亚太地区大量部署F-22,也可能难以独霸天空。
中国在“飞豹”基础上研制的新型电子战机也已经装备部队,并且在演习中击败了国内最先进的苏-30战斗机。
在演习中击落F-22的EA-18G飞行员,在自己的座机上涂上了“击落F-22”的标志。
EA-18G是美国海军目前最强的作战飞机,而F-22是美国空军最强的作战飞机。而两款飞机的厂商波音和洛马,同样也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
EA-18G拥有多达四个先进电子战吊舱,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电子战机,也正是凭借这些装备“击落”了隐身和雷达性能都十分先进的F-22。
有专家指出,携带有大功率主动干扰吊舱的EA/-18G“咆哮者”很可能先期对“猛禽”的电子信号源实施“绝对压制”,进而通过自身本不算弱的机载雷达大致确定对手的方位,然后用“发射后不管”的AIM-120导弹进行攻击。图为EA-18G携带的AIM-120导弹和电子干扰吊舱。
EA-18G能够击败F-22,电子战吊舱只是一个环节,其新型AN/APG-79 AESA相控阵雷达也是关键所在。与F-22的相控阵雷达相比,EA-18G的雷达基本处于同一技术水平上。
随着新型战机的不断问世,F-22所具备的雷达优势、机动性优势逐步被抵消,但其隐身性能一直是难以被击败的要素。
进行试飞的EA-18G电子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