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伊战后又会对付谁?

(2010-09-01 13:29:03) 下一个

美国伊战后又会对付谁?
2010年09月   来源:新华军事

《环球时报》9月1日发表文章《美国伊战后会对付谁》,内容如下:

    8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从伊拉克返回的美军士兵走下飞机。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昨天是美军宣布结束在伊拉克作战任务的日子。最后一批美国作战部队欢呼着撤离了让他们做了七年恶梦的伊拉克。七年来,这个战场夺走了4421名美国大兵和10万伊拉克人的性命,从美国纳税人口袋里掏走7500亿美元,给世界留下一个“民主的”但比战前更加贫穷和动荡的伊拉克。美国时间8月31日晚,总统奥巴马将就美军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华盛顿邮报》说,奥巴马肯定会说这是一个里程碑,但我们可能听不到总统说:这是美国对中东国家进行干预或谋求战略利益的结束。刚走出伊拉克战场的美国,给自己的对外战略留下一块少见的空白。美国下一步会关心谁?它的下一个全球目标在哪里?阿富汗,伊朗,中亚,还是中国?这个问题奥巴马同样不会说,但全世界都忍不住想。它很可能是未来几年国际政治中答案最混乱的一道谜题。

撤兵也许不等于战略收缩

驻伊美军第四战斗旅的一名战士,8月30日面对蜂拥而至的各国记者大声喊道:“我们赢了,我们赢了,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将民主带到了伊拉克!”

这可能是人们听过的对伊拉克战争最高也最天真的评价。当天世界各大媒体,包括美国一些盟国甚至美国国内的媒体上,都充满对这场战争的冷嘲热讽。据盖洛普最新民调,53%的美国民众认为,历史将证明这是一场失败的战争。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31日说,伊拉克战争留给我们唯一清楚的就是:我们没有赢,但也没输,在战争的结尾,没有投降仪式,也没有抛彩带大游行。结局就是“模棱两可的一团雾水”。日本时事通讯社8月31日简洁地总结说:美军给伊拉克带来的不是稳定,是混乱。

不管怎样,驻伊美军数量最多时曾接近17万,现在伊拉克驻扎的美军总数已经不到5万,而且计划在明年底前全部撤完。人们都在关心,撤出伊拉克后,美军下一步将把目光投向哪里?

 

似乎没有多少人相信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收缩。德国sarsura-syrien网站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奥巴马想以结束伊拉克战争和撤军确保中期选举的投票。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31日分析称,美国“根本没有舍弃对干涉别国的渴望”。文章称,伊拉克不是一颗胜利果实,但也不是越南。因为伊拉克战争“没有挫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决心”。尽管奥巴马的语气已经更为温和,但美国的军费开支仍然占据全球军费的半数以上,美国对新型武器的研究更是令人惊诧地占据全球投入的2/3。虽然正在从伊拉克撤军,但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人数一直在增长。美国军队还出现在也门。华盛顿甚至准备不惜动用武力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美国彭博社8月31日报道认为,虽然美军结束了在伊拉克的作战角色,但这一转变并不能保证政府不再铤而走险,也无法让美军官兵高枕无忧。奥巴马只不过实践了竞选时的承诺,下一步,他必将瞄准更为广阔的国家安全目标以及阿富汗战争。

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认为,大批美军撤离伊拉克,是10年来新保守主义在全世界退潮的标志性事件。从两年前开始,日本的小泉主义,美国的布什主义,还有台湾的分裂主义连遭重挫。根本原因是反恐战的失利和金融危机的开始。而受这两件事冲击最大的是美国,这段时间应该是美国的一个战略休整期。

向亚太倾斜的战略很明显

至少有一部分中国人在担心,美国今年以来在中国周边频频刺激我们,与其在伊拉克的压力逐渐松弛有关。“美国当然很希望中国继续支持它,伊朗、朝鲜的事,中国都有话语权。但从伊拉克腾出手来之后,美国或许会对中国的支持三心二意。”一名前中国外交官对《环球时报》说。中国人最近对美国产生了大量警觉,美国在黄海和南海给中国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包围感”,中国人甚至担心,美国成功笼络了自己过去的死敌越南,将利用它作为围堵中国的筹码。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7日发表文章称,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与伊斯兰世界“缓和”的信号非常明显。最近奥巴马支持在纽约世贸大厦遗址建清真寺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全面加强在亚洲的外交攻势: 批准大笔对台军售,改善与缅甸军政府的关系,加强美印合作,强化美日、美韩联盟,直接介入南海争议,与越南军演,直到最新批准向台湾出售军用雷达。这一系列动作传输了明确的信号:奥巴马政府急于从“反恐”战争中腾出手来,以应付文明冲突的另一对手。

《澳大利亚人报》8月30日发表文章称,为应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正在物色“具备足够战略分量的国家”,参与对中国的全面制衡。文章说,在亚洲,美国首先用了印度,接着是越南,“下一个肯定是印尼”。它再合适不过了——是个大国,历史上对中国怀有猜疑,而且处在重要战略位置。日本和韩国都各自忙于帮助印度和越南。当中国海军在南海和印度洋扩充实力之际,五角大楼也许会想要帮助印尼提升空军和海军。

 

最近一期《纽约客》发表美国南亚问题专家史蒂夫·考尔的文章,认为美国援助巴基斯坦洪灾,除了展现人道主义精神,还应该被视为美国的“战略考虑”。他赞扬奥巴马以“正确的直觉”对这件事作出了反应,比如第一时间给灾民援助,果断宣布支持当地民选政府,打击反对派等。他提醒奥巴马政府,在洪水退去之后,还要继续参与巴基斯坦的灾后重建,以确立美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

几乎与撤军同步的,还有美国宣布对期鲜追加制裁。一名不愿署名的军事问题专家8月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东亚是美国最大的对手——中俄和最麻烦的敌人——朝鲜同时存在的地带,也是奥巴马“太平洋总统”计划的重要一环。伊拉克战事结束后,美军能腾出更多兵力、装备到东亚地区活动,在黄海、南海和日本海看到更多美国军舰、飞机活动,恐怕是势在必然的。

中亚和伊朗也是新重点

被奥巴马政府圈中的全球战略重点,显然不仅仅是中国。就在美军宣布结束伊拉克作战任务之际,有消息称,美国正与吉尔吉斯斯坦新政府接洽,试图让后者兑现前总统巴基耶夫的承诺,允许美国在吉国第二大城市奥什设立新的军事基地。奥什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离阿富汗、伊朗等美国关注的军事敏感地区更近,如果在这里开设军事基地,势必进一步改变中亚地区的军事态势。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已经设有一个军事基地,虽然它的存在名义是 “反恐”,但俄中都对它感到不安。 奥巴马在中东的战略推进也远远没有结束。彭博社说,从伊拉克撤军正值美国政府推动以巴重启和谈之际。 “对总统来说,这周有点像是分水岭。因为他的中东政策四个主要问题中的两个都将进入新阶段。”而白宫新闻秘书罗伯特·吉布斯透露说,奥巴马8月31日的电视讲话将把伊拉克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去解读。

俄罗斯《报纸报》8月31日引用俄军事分析家费多尔·卢科扬诺夫的话表示,虽然这场战争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但美国在伊拉克也收获颇丰。除石油收入外,美在伊拉克仍保留军事基地, “这将成为美国进攻伊朗的最好平台,同时还可以对中东其他国家进行控制”。

 

中美关系前景更复杂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周琪8月3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是奥巴马履行他的竞选承诺,并不能借此推断美国将战略重点转移到阿富汗或中亚。现在美国经济形势十分不明朗,美联储近来多次表示美国经济很可能“二次探底”,在这个基本面上,美国政府应该不会在对外战略方面“贸然行动”。近来,美国智库高层多次到中国访问表示,美国没有把中国当做敌人,美国在黄海的演习完全是针对朝鲜,而不是中国。

中国国防大学韩旭东教授8月3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是军事上的重新部署。从美国国家的战略目标来看,今后一段时间,美国会把从伊拉克战略收缩的力量逐步用在解决核问题上,特别是伊朗核问题与朝鲜核问题,同时,与俄罗斯进一步商谈削减核武器协议,推动“无核世界”的目标。从目前的形势看,美国国务卿希望用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美国此刻用武力方式解决伊朗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以色列单独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概率也很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之后,从军事战略上看,美国会加强阿富汗的力量。至于“腾出手来之后”的美国是否会对中国有所动作,中国无须过度敏感。比如黄海军演问题,中国也可以把美国航母的到来当作一个难得的近距离观测美国的机会。经贸问题依旧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围绕美国国会可能的对华汇率政策与贸易关税政策,可以预见,2010年的第四季度,中美关系前景会“更加复杂”,“不会太平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