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仅靠强大海军难成海权强国 甲午悲剧是先例

(2010-06-08 13:13:20) 下一个

中国仅靠强大海军难成海权强国 甲午悲剧是先例
2010年06月   来源:环球时报


 

【资料图】中国海军现代级战舰进行海上演练

    将强大的海军与海权画等号,认为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便可成为海权强国的观点,在中国社会中有着一定的民意基础。中国民众在航母问题上的立场就是鲜明的体现,许多企业家和民众都愿意为建设航母慷慨解囊,这是值得敬佩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如作冷静思考可以发现,在相当多的人看来,强大的海军无疑是海权的重要乃至核心要素。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强大的海军其实并不是海权的全部。

    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随时代的演进,海权的构成要素也经历了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除海军这一重要要素外,经济基础(尤其是资本扩张能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战略运筹、海洋观念等都是海权背后不可或缺的支撑性要素。

    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与更新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决定海权能否长久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通过考察西方海权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根源在于资本原始掠夺没有转化为国内生产,进而无法与荷兰的新兴商业资本竞争,而荷兰海上霸权为英国所取代的根源在于其商业资本不是英国工业资本的对手。美国取代英国同样在于其资本扩张优势。

    世界历史还表明,技术与制度创新能力、产业主导能力也是决定海权盛衰的重要支撑性要素。在历史上,海上霸权国都分别主导了各自时代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它们不仅是世界海军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经济领先产业的主导国。一个海权国家要成就世界霸权,不仅需要足够强大的海军,而且还必须是世界科技的创新国,必须主导世界经济的领先产业。

    此外,主导国际制度,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也是现代海权的重要构成要素,英国历史上长期主导的海洋自由航行,美国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海洋通道安全的制度安排,都是其成为海权强国的重要支撑要素。因此,必须认识到,徒有强大的海军,而缺乏其他要素的配合,并不能成为海权强国。这一逻辑仍然可以从中国自身找到反例,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拥有亚洲一流的海军,却仍难逃失败命运的悲剧证明,仅仅依靠海军而缺乏经济、技术和制度支撑,海权便会成为弱不禁风的摆设。

    另一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体现为思想观念的国民性问题,即一个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国民观念与民族意志,这固然已经是海权论鼻祖马汉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对于渴望成为海权强国的中国国民来说仍然是一种奢侈品。以对世界海洋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例,在作为中国国民精英层的大学生都不知道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法律概念为何物,而对中日东海争端仅仅诉诸非理性情绪的宣泄时,就可以断定,今日的中国国民尚无法构筑和支撑起一个海洋大国应有的精神品质。

    中国海权的发展固然不会以历史上英美的全球性海洋霸权为坐标,但中国不论选择何种类型与限度的海权,都有许多课要补,许多本领要学,许多素质要打造,这对于中国而言绝对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刘中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